电子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术在儿童大叶性肺炎中的治疗效果

2022-06-17 02:38马小龙
宁夏医学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灌洗病原学大叶

马小龙

儿童大叶性肺炎临床早期经验性治疗往往是按社区获得性感染给予处理,但部分病例治疗困难,可能与病原学结果难以获得及支气管管腔痰栓堵塞等因素有关。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术可以早期了解支气管堵塞情况并及时有效获取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病原学检查,准确调整治疗方案。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诊疗方法引入儿童呼吸系统疾病诊治中,其中电子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实施肺泡灌洗术可直接地病灶进行冲洗,并取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病原学检查[1],在患儿临床症状好转、住院时间、咳嗽严重程度及呼吸道病原体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76例大叶性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95例行电子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术,81例未行电子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术。采用抽签法随机从95例行电子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术中抽取50例作为观察组,从81例未行电子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术抽取50例作为对照组,2组患儿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入选标准:患儿均符合《实用儿科学》[3]中大叶性肺炎的相关诊断标准;患儿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手术相对禁忌证:①严重心肺功能减退者;②严重心律紊乱:心房、心室颤动及扑动,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者;③高热:持续高热而又亟须行支气管镜术者,可将其体温降至38.5℃以下再行手术,以防高热惊厥;④活动性大咯血者,严重的出血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严重的肺动脉高压及可能诱发大咯血者等;⑤严重营养不良,不能耐受手术者。

1.3 方法

1.3.1 2组患儿治疗方法:对照组患儿采用临床常规抗感染、退热、 止咳化痰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电子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术治疗,一般在入院后2~3 d 内完成,具体内容为术前禁食禁饮4~6 h,术前对患儿完善凝血常规、心电图、心率、血氧饱和度等进行检査,采用2%利多卡因5 mL雾化吸入局部麻醉,经鼻置入电子纤维支气管镜,进镜的过程中观察患儿的呼吸情况,并清理患儿支气管内病灶部位的分泌物。首先了解各个段支气管有无气管畸形,之后缓慢注射生理盐水10~20 mL进行反复冲洗,冲洗结束后快速负压抽吸,盐水总量10 mL/kg,灌洗后将电子纤维支气管镜退出。术后给予患者布地奈德2 mg雾化吸入治疗,缓解喉头水肿和支气管痉挛。

1.3.2 评估标准:2组患儿治疗12 d 后复查胸部CT,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小儿肺炎疗效评价标准[4]评估。①无效:患儿呼吸道症状、体征和胸部影像学检查较入院时无好转或者病情恶化;②有效:患儿呼吸道症状、体征或者胸部影像学检查较入院前明显好转;③显效:患儿呼吸道症状、体征完全消失,且胸部影像学检查提示阴影基本吸收。

2 结果

2.1 呼吸道病原体检查

2.1.1 九项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100例患儿均进行九项呼吸道病原体IgM(嗜肺军团菌、肺炎支原体、热立克次体、肺炎衣原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1,2,和3型)抗体检测,发现阳性33例(33.0%),其中肺炎支原体(MP)27例,占27.0%;甲型流感病毒3例,占3.0%;乙型流感病毒5例,占5.0%;副流感病毒1,2,和3型2例,占2.0%(其中4例检测2个以上病原体)。

2.1.2 痰或者肺泡灌洗液病原学检查:观察组患儿留取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一般细菌培养,而对照组要求患儿入院后1~2 d 内留取痰一般细菌培养,观察组病原学检查完成率(100%)高于对照组(82%);观察组病原学检查阳性率(7.0%)高于对照组(1.0%)。

2.2 2组患儿临床症状及住院天数比较:2组患儿住院天数、总热程及咳嗽症状好转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在总热程、住院天数、咳嗽症状好转时间上的比较

2.3 临床疗效:观察组显效46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显效为18例,有效 20例,总有效率7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大叶性肺炎病原学特点:大叶性肺炎既往被认为病原菌以肺炎链球菌多见[1],本研究提示27例(27%)为 MP感染,8例(8%)为肺炎链球菌及其他病原体感染。本组病例中肺炎支原体抗体或衣原体抗体阳性率高,细菌学检查阳性率低,其原因可能为大多数病人在急诊进行抗生素治疗后住院,影响了病原学检查结果,与目前大叶性肺炎的病原体不再是以单一的肺炎球菌感染为主,而是由细菌、支原体、病毒混合感染为主,且MP感染的比率逐渐增多与[5-7]的报道一致。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较对照组病原学阳性率高。

3.2 电子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大叶性肺炎的效果: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儿的总热程、咳嗽症状好转时间及住院天数比较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经治疗后患儿呼吸道症状、体征完全消失,且胸部影像学检查提示阴影基本吸收的病例为46 例。呼吸道症状、体征或者胸部影像学检查较入院前明显好转有效病例4例。观察组经治疗后患儿呼吸道症状、体征完全消失,且胸部影像学检查提示阴影基本吸收的病例为18 例。呼吸道症状、体征或者胸部影像学检查较入院前明显好转有效病例20例,患儿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无明显好转有12例,此结果与杨洁,虎崇康[8]等相同。

早期行支气管镜检查及肺泡灌洗术有助于减少支气管腔内黏液栓的阻塞,清除局部黏稠分泌物,使病变部位支气管通畅,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症状体征,缩短病程,减少肺部后遗症如闭塞性支气管炎的发生[9-11]。

综上所述,在儿童大叶性肺炎治疗中,除常规使用抗感染、退热、 雾化吸入药物止咳化痰治疗外,如能辅助电子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术治疗,能更有利于明确病原体,并缩短住院日、热程及咳嗽时间,降低社会、家庭经济负担。

猜你喜欢
灌洗病原学大叶
关于《北京及其周边地区儿童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及流行病学分析(2017—2018年)》一文的更正
人腺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研究现状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支气管镜灌洗联合体位引流治疗肺不张的临床效果观察
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在肺炎患者中的应用及其血气指标、炎症因子分析
纤支镜灌洗对肺炎伴脓毒症患者CRP水平与症状指标的影响
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护理分析
咏松
“大叶”莲雾在广西南宁的引种表现及栽培要点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高危因素及病原学状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