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的角色扮演
——一条学生发的说说引起的教学反思

2022-06-17 06:51江苏省建邺区金陵中学河西分校210019
中学数学研究(广东) 2022年10期
关键词:思维同学过程

江苏省建邺区金陵中学河西分校(210019) 俞 磊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以学定教”……这样的口号喊了多年,可是在一线的教学过程中,行动与口号却总是背道而驰.老师总是以自己既有的教学模式去授课,老师总是以自己的主观意识去掌控课堂节奏,老师总以为自己的口吐莲花会让学生豁然开朗,老师总以为学生理解了掌握了.很多时候,原来真的只是老师的以为.

数学习题课上,一道数学难题难住了几乎所有的同学.看着同学们抓耳挠腮苦思冥想的神态,这个时候我带着自信、带着微笑、带着佛光普照的光芒隆重登场.我用玄乎的笑容告诉同学们“这题其实很简单,只要读懂题意你就会发现它就是一道计算题”.然后我一二三四的在讲台上头头是道的分析起来,看着同学们恍然大悟的捶胸顿足,我甚是陶醉于自己自以为的精妙绝伦的授课艺术当中.

这时候数学课代表王同学举手说他有另一种做法.于是我让同学们以掌声欢迎王同学上台讲解,暗自高兴的以为“我的课堂就是要让同学们参与”.也许是王同学的表达有所欠缺,或是我们没有跟上王同学的思路,对王同学的解法不是很能理解.为了不耽误后续上课节奏,我就没有再让王同学继续下去,但是为了不打消王同学的积极性,我又给与了王同学鼓励和表扬,然后继续着我的课堂.

晚上回家打开QQ 空间看到王同学发了一条说说,忽然觉得他的做法也许是对的.于是我拿出稿纸演算,真的发现这种解法很简单,难怪王同学会发出一条“QQ 说说”来感叹,那是一种绝妙的解法不被理解的落寞,那是一种曲高和寡的孤寂.

一条“说说”让我意识到原来我的课堂竟然如此不值得推敲,原来我的课堂还存在着如此多的问题,原来我真的应该惭愧,惭愧我的墨守陈规.

1 问题一——自以为是的教学方法

作为老师的我们都以为我们采用了最好的教学方法,将知识点或者题目讲解的通俗易懂.然而今天王同学的“说说”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就是讲台上的王同学,自以为讲解的完美、自以为方法很好,而下面的听者却是无法理解不能接受,只是他们没有表现出来而已.

1.1 改进措施——用学生的思维做老师

课堂上,老师如果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以学生的视角来剖析知识点,以学生的思维来掌控课堂节奏,用学生的思维做老师,我们的课堂是不是真正能体现出生本课堂的理念呢?

(1)以学生的思维来审视自己的教学过程

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学情,这样的讲解方式学生是否能理解.将自己摆放在学生的角度,用学生的思维去思考自己的教学构建和重难点突破方式.

授课时要充分观察学生学情,学生的微表情真实反映了听课效果.将自己摆放在学生的角度,去反思授课过程中的知识接受度.学生听懂了吗? 这个问题应该始终贯穿我们的课堂,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如果学生连新知都没有接受,天花乱坠也等于零.

新知巩固练习时要充分巡查,根据学生练习结果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式.在巡查过程中可以和学生做个别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思维和思考方式,从而设身处地的站在学生角度构建授课模式.

授课结束要及时和学生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接受程度,反思自己教学推进率;日常要在课后经常找学生沟通,了解他们在理解新知接受新知存在苦难的原因,从而让自己建立去学生的思维模式来审视自己的教学.

(2)给课堂留白,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王同学的讲解过程让我意识到,如果当时我稍微思考一下就能理解他的意思,那么我们的学生何尝不是呢? 课堂上如果我们在一个问题抛出后、讲解后能给他们一点点喘息的时间,对那些接受度慢点的学生也许就可以消化吸收了.

所以我们的课堂老师切不可为了教学进度不断推进教学环节,这样的课堂也许我们看来环环相扣,但是对绝大部分学生却是无法喘息的节奏,因为他们没有自我调整思维的过程.就像游泳一样,换气是为了下次发力,那么我们的留白不也是为了学生更好的理解吗?

(3)允许学生有知识接受反刍的过程

不是所有的学生接受能力都很强,我们的教育要允许有快有慢,我们的老师要学会接纳差异.我们允许学生有知识接受的过程,我们允许学生有知识消化的过程,我们允许学生有知识反刍的过程,我们允许学生有试错的过程.

2 问题二——对学生不信任

王同学的“说说”是一种独孤求败的感言,觉得自己的好的做法没有被接受.如果课堂上我能多一份对他的信任,给他足够的时间去组织自己的语言、厘清自己的思路、和他和全班同学一起探讨思考,也许就能成全课堂上的一段佳话.

2.1 改进措施——用学生的思维做学生

课堂上,老师经常将自己当作学生,扮演学生的角色认真倾听、加入讨论、发出质疑,用学生的思维做学生,体会学生的困惑疑问,我们的课堂就会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

(1)多一份对学生的信任,以学生的姿态去倾听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的做法就是完美的做法,其实学生才是蕴藏着无限能量的全体,巨大智慧的源泉.因此,在我们的课堂上,我们要给与学生足够的信心,不要轻易否定他们创新的答案,不要轻易忽视他们跳跃的思维.将课堂交给他们,我们坐在讲台下听他们讲,也许能激荡出我们教学的火花,也许能激发出他们更好的思维.

(2)多一份对学生的引导,以学生的姿态去提问

将课堂还给学生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一种姿态.让学生在课堂大胆讲解自己的思路、做法,而我们可以坐在学生中间.从学生的视角去听学生的讲解,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学生的思维去提出问题,从学生的理解去发出质疑.如果学生思路正确,我们可以引导他深入挖掘;如果学生思路有误,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自我纠正调整……也许这样的课堂才能碰撞出真正的思维火花.

3 问题三——霸权课堂

当学生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时,老师可以就学生的思路和想法展开讨论、深究,在此基础上也许就能衍生出更好的课堂.但是很多时候,老师因为担心自己的权威受到挑战、因为担心影响课堂节奏、因为担心耽误课堂进度,一些学生的闪光的想法就这么错过了.

3.1 改进措施——用老师的思维做学生

课堂上如果学生可以把自己当作老师,和老师碰撞火花;课堂下如果学生能把自己当作老师,和老师交流观点;教室里如果学生能把自己当作老师,教同伴传方法讲思路……我们的教学之路是否就拓展到无处不在呢?

(1)把自己当老师,和老师交流

日常教学时,要跟学生强调对于自己的想法、观点要敢于表达、敢于坚持、敢于和老师讨论;同时老师要调整心态有接受学生挑战的大度、接受学生质疑的宽容、和学生研讨的身姿.只有这样的教学生态环境,学生才敢于在课上和课下和老师交流自己的想法,学生才能扮演起老师的角色和老师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2)把自己当老师,和同学交流

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学生学习内容留存率最高的就是教授他人.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扮演教师角色,给同学讲题,这样不仅个人的知识体系得到夯实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听讲的学生也会因为教授知识主体的转换听课兴趣和积极性大幅提高.

教学是一种智慧,一种不断探寻自我突破的智慧,一种自我反思不断学习的智慧.多年来,我一直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教学方式下墨守陈规,今日被王同学的一条“说说”惊醒,原来我所谓的良好只是我的自以为是,不能为学生所接受的教学模式就是不成功的教学模式,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体的教学就不是与时俱进的好的教学.或许我们真的该用“学生的身份做老师”——用学生接受的方式教学,或许我们真的该用“学生的身份做学生”——思学生之所思,或许我们真的该让学生用“老师的身份做学生”——敢于表达敢于坚持,这样的角色扮演终能用教学的智慧点燃学生的智慧吧!

猜你喜欢
思维同学过程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