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

2022-06-17 09:20肖治国
健康之友 2022年12期
关键词:症候支原体药材

肖治国

(平原县第一人民医院 山东 德州 253100)

在小儿群体中肺炎支原体感染属于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在小儿肺炎总体发病率中占比为10~40%,主要症状为顽固性咳嗽、发热、肺部啰音等,大部分小儿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因此在常规治疗后,其感染情况得到良好控制,但病情比较顽固,会出现长期迁延不愈等情况,会逐渐发展为慢性咳嗽[1-2]。现今抗生素属于应用率较高的药物,其中阿奇霉素应用率最高,此药物具有较高的组织浓度、较强的渗透性、具有较高口服吸收率,用药后会出现不良反应,长时间用药,会增加耐药性。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在中医中归属“咳嗽”范畴,因小儿属于纯阳,邪气自阳化热、风热证等证型[3]。因此实行中药治疗意义显著,现对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时段取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咳嗽患儿76例进行研究,并详细分析。

1 基本数据与方法

1.1基本数据

在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时段于医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咳嗽患儿中取76例,经抽签法均分试验对象,各38例。参照组:男性、女性各20例、18例,年龄值域2~10岁,均值(6.32±2.15)岁,病程值域5~15天,均值(10.35±1.56)天;研究组:男性、女性各21例、17例,年龄值域2~11岁,均值(6.56±2.21)岁,病程值域5~16天,均值(10.21±1.31)天;根据统计学软件检验结果显示,年龄、性别、病程等数据结果均无差异性(p>0.05)。

纳入标准:(1)经西医诊断均满足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疾病相关标准的患儿;(2)长期持续性咳嗽且伴有发热、畏寒、厌食等症状,对白细胞正常或者是否出现异常情况进行监测,血沉加快且IgM检测结果为阳性,行X线胸片诊断,肺部有炎性高密度影;(3)此疾病在中医中归属《中医儿科学》中风热咳嗽相关诊断标准;(4)小儿长时间咳嗽,痰液偏白且黏稠,存在发热口渴、苔薄且黄、咽和舌部发红。

排除标准:(1)并发肝心肾等脏器、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患儿;(2)存在支气管哮喘、肺结核、支气管肺发育不佳的患儿;(3)对研究中药物存在禁忌、过敏的患儿。

1.2方法

对小儿实施基础治疗,主要包含退热、止咳化痰、维持水电解质、平喘、酸碱平衡等治疗。参照组行西药治疗,取阿奇霉素(生产企业:江苏吴中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制药厂,批准文号:国药住在你H20010606)对小儿进行静脉滴注治疗,取10mg/kg的剂量与5%葡萄糖注射液混合后对患儿进行静滴,第一疗程时间为5天,第二疗程与第一疗程间隔4天,坚持静滴3天,共治疗2个疗程。

研究组行桑菊饮加减辨证治疗,其组方包含紫菀、炙甘草、桔梗、连翘、桑叶等药材分别为10g,苦杏仁、菊花、前胡、芦根等药材分别为12g,薄荷5g。如伴有发热的患儿,需加之麻黄3g、石膏15g;如痰液黏稠难咳的患儿,需加之瓜蒌、川贝母等药材各10g;如咳嗽剧烈的患儿,需加之白前6g;如风热偏重的患儿,需重复使用连翘,加之金银花10g;如咽喉疼痛的患儿,需加之牛蒡子、射干各9g;如口渴严重的患儿,需加之知母10g、天花粉15g,以上多种中药联合使用,需依照小儿的年龄合理加减药物剂量,加水煎煮到100mL左右,每天服用1剂。分两次服用,坚持治疗1周,连续治疗2个疗程。

1.3判定指标

观察检验血清CRP水平、中医症候评分、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以及整体疗效等指标。整体疗效评估标准:(1)临床体征、症状快速消失,中医症候评分下降程度在90%之上,为显效;(2)临床体征、症状快速消失,中医症候评分下降程度为70~90%之内,为有效;(3)均未满足以上标准,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计算方式为SPSS25.0,计数资料以t值计算为主,计量资料以X2值计算为主,计算结果之间有差异p<0.05。

2 结果

2.1比对血清CRP水平

治疗前两组血清CPR水平比对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CPR水平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1。

表1 比对血清CRP水平

2.2比对中医症候评分

治疗前中医症候评分比对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主症、次症、中医症候评分比参照组低(p<0.05),见表2。

表2 比对中医症候评分分)

2.3比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研究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组间数据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3。

表3 比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2.4比对不良反应情况

研究组、参照组不良反应率为5.26%(2/38)、26.32%(10/38),比对后组间数据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4。

表4 比对不良反应情况[例(%)]

2.5比对整体疗效

研究组整体疗效为97.37%(37/38)、参照组整体疗效为78.95%(30/38),比对结果有差异(p<0.05),见表5。

表5 比对整体疗效[例(%)]

3 讨论

肺炎在现今多种疾病属于高发疾病,其主要表征为咳痰、咳嗽、发热、气喘等,其外邪入侵为主要发病机理,肺气宣发肃降功能出现失调等均可致病,一般春秋季节高发,且在婴幼儿群体中高发,具有病情较急的特点,如不能第一时间进行治疗,会严重影响小儿的机体健康[4-5]。阿奇霉素药物大部分革兰阳性球菌、支原体等敏感,是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治疗的常见药物,因小儿长时间使用,病原体会出现严重抗药性,会加大不良反应,治疗效果不佳[6]。

肺炎支原体感染成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因素,每天3~8年会发生一次流行性肺炎支原体感染等情况。肺炎支原体感染疾病治疗中,药物为首选治疗方式,主要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因抗生素使用不合理,会增加不良反应率和耐药性,对小儿的治疗效果造成严重影响[7]。中医防治措施在肺炎支原体感染疾病治疗中具有显著优势,少数学者研究了中药抑制支原体感染情况,其主要取化痰、清热解毒药物治疗,除此还加之活血化瘀药物治疗[8]。

根据常规中医理论,小儿因脏腑娇弱,卫外功能不良,风邪会侵入口鼻组织,进而侵袭肺部,随之出现咳痰、咳嗽等症状,小儿自身属于纯阳体质,感邪后,多表现为阴不足,进而出现阳亢盛等情况,因此成为风热症,主要行宣肺化痰、疏风清热的方法治疗[9]。

桑菊饮在肺部疾病治疗中应用率较高,有着久远的历史,其组方来自《温病条辨》中,组方中菊花药材具有疏散上焦风热的效果;桑叶药材具有清泻肺热的效果,属于君药的一种;杏仁、桔梗两种药材升降结合,可实现化痰止咳、降肺气的效果;薄荷药材可发散解表,利于君药疏散上焦风热的情况,属于臣药;连翘药材可实现疏散上焦风热的效果;芦根药材可实现清热生津的效果;杏仁、百部、紫菀等药材综合可实现祛痰止咳的效果,前胡药材可作为佐药,实现降气化痰、解表散热的效果;甘草药材具有调和药性的功效,属于使药。中药材联合使用,共同实现宣降肺气、疏风清热、止咳化痰的效果,在风热咳嗽中应用率较高[10]。

经此组试验和相关研究得出,桑菊饮组方可实现抑制支原体的效果,提高消炎效果。其组方可自内进行调理,使小儿的免疫力提升,可实现消热抗炎、发汗解表、止咳化痰的效果,多种药物协同作用,可使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对炎症反应进行有效抑制,使整体效果提升。

综上所述,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小儿实行中医治疗,需对小儿实际症状进行分辨,并取合理的药物组方进行治疗,改善小儿的临床体征和症状,整体效果明显,利于临床大力应用。

猜你喜欢
症候支原体药材
正确认识儿童支原体肺炎
道地药材变成致富“金叶子”
更正说明
支原体感染一定是性病吗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春季种什么药材好?
药材价格表
53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士的传统、他者效应和日常审美——作为文化症候的“罗怀臻创作现象”
Literature Review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ake Refined Egoism Symptom for Exam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