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检验质量控制中精细化管理研究

2022-06-17 14:27宁福军
健康之友 2022年11期
关键词:标本科室精细化

宁福军 宁 宇

(齐齐哈尔市第七医院 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精细化管理是由二次世界大战中科学管理之父泰勒首次提出,后来逐步应用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最初来源于企业的管理理念,属于一种规范化、创新式的的管理模式,重点在于管理的精细化,重视服务质量和详细分工。在医院检验科室中应用精细化管理,有助于提升科室管理水平,在血液检验质量控制过程中实施精细化管理主要体现在环境、标本、人员、设备、试剂等方面,这些都是影响血液检验效果的重要因素,如果检验结果发生误差会误导医生对患者疾病进行诊断,影响医疗诊疗工作的开展,因此,要重视精细化管理的开展。为降低血液检验失误率,避免漏诊和误诊,血液检验室要强化质量控制,优化精细化管理,本次研究就是针对300例血液检验的患者进行研究,具体过程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选取的病例为300例,选取的是我市某三甲医院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进行血压检验的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150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有81例,女性69例,年龄14-78岁,平均年龄为(43.52±3.57)岁;实验组中男性患者为79例,女性患者为71例,年龄16-81岁,平均年龄为(45.31±3.26)岁。各个科室均有,疾病也分为很多类别,这里对于具体疾病不做分析,只是针对血液检验进行统计。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患者均年满18周岁,具有独立行为能力,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临床治疗前期均行血液检验。

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全患者,精神障碍患者,拒不配合患者,妊娠期妇女,不满18周岁患者。

参与研究的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血液检验质量控制工作中采取临床基本管理措施,按照正常的流程开展血液检验,准确记录患者血液检测之后结果和各项指标,做好设备操作和使用,打印检验报告及单据,检验科室人员要提前进行培训,提高血液检验准确性,为患者病情诊断提供依据。

实验组患者开展精细化管理,强化血液检验质量,采取的措施具体如下:

(1)人员精细化管理:血液检验中心质量管控的对象主要是人和标本,其中对于人员的管理至关重要,检验人员要积极参与医院科室组织举办的培训和学习活动,医院要定期组织检验科室人员到外地或国外进行深造和学习,提升其检验能力和水平。检验科室人员要掌握检验操作的具体流程,严格按照医院的关于血液检验的具体要求,做好血液检验工作,对于相关仪器、设备要保证可以熟练的操作,对于设备性能和故障问题可以及时解决。检验人员要经过考核之后方可上岗,要重视提高检验人员的责任感,因为血液检验主要为临床诊疗服务,准确的结果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病情诊断准确性,要重视检验的过程和结果,对于未按照流程检验导致出现漏诊或误诊的检验人员要采取惩处措施,检验结果与人员绩效等挂钩,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2)检验标本精细化管理:血液检验过程中标本的精细化管理是至关重要的,检验人员要处理好患者的血液标本,做好标本采集、管理及运输等,采集的血液要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检验,不要放置过长时间,否则会导致患者血液标本指标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检验的结果,影响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判断。如果部分血液标本在2小时内无法检验,要标注好患者信息放置在温度约为4℃的冰箱保存。检验人员要注意轻拿轻放血液标本,采用加盖标准试管,避免血液标本被污染,要对标本采集时间和科室进行分类检验,在有效时间内检验,对于加急的患者标本要优先检验,完整填写标本的信息,与患者病人信息核对好,避免弄错弄乱,做好检验结果单据的统计与打印工作。

(3)检验设备与试剂的管理:血液检验过程中检验设备和试剂的管理不可忽视,检验设备在使用前要提前进行检测和试运行,确定其无故障再进行使用,检验人员要熟练掌握检验仪器和设备的使用,保证仪器正常使用,一些检验设备在工作中一般会发生脉冲,室内温度最好控制在22℃左右,湿度控制在60%左右,保证检验设备周围不存在磁场和电场,避免噪声污染,避免检验设备进入湿气和水分。对检验设备实施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控制,使用前做好调试和校正,提高检验的准确性。针对检验使用的试剂要合理选择,检查试剂的有效期限,验证试剂厂家信息,从冰箱内取出试剂放置一定时间恢复常温充分摇晃后使用,血液检验一般要使用抗凝剂,但要注意调整到合适的用量,不要影响血液检验的结果,做好检验报告记录与核对登记。

(4)工作环境管理;血液检验要注意针对检验室进行环境管理和干预,要保证检验室洁净无尘,要定期做好消毒和清理,保证每日上下午两次通风,保证检验室的空气质量,检验室要进行严格分区,各个工作区要有明显标识,张贴责任告示标注具体负责人。检验室要控制好温度和湿度,温度一般保持在18-24℃,湿度保持在40%-60%。安装UPS避免电磁干扰,仪器周围空间要足够,保证设备可及时散热,做好设备和仪器维护,避免超时使用,发现仪器异常要及时报备,及时维修维护。检验室制定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工作室使用状况写入SOP文,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3影响血液检验的因素

血液检验结果可以为医生对患者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血液检验质量要严格进行控制,尽管检验人员工作态度严谨认真,但难以避免一些因素对于血液检验带来影响。首先,检验人员的综合能力,对于检验操作的流程是否熟练都对检验结果有影响。其次,检验设备的管理和使用,受温度和湿度影响较大,设备是否出现故障,对于检验结果也有一定的影响,设备的不正常使用容易导致检验结果出现误差。再次,患者对于医院科室的一些要求是否遵守也会影响血液检验的效果,部分疾病要求患者空腹采血,有的要求饭后采血,患者额要听从医生告知。检验室环境对于血液标本也有一定的影响,要避免出现污染,保证检验的效果。

1.4观察指标

本次的研究指标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观察两组患者血液检验合格率和结果异常的例数,另一方面对比两组患者血液检验的准确性。

1.5统计学分析

本次检验实验采用SPSS 21.0 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行X2检验,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价值。

2 结果

2.1两组患者血液标本不合格对比

对比两组患者中血液标本检验不合格的概率,实验组患者血液标本检验不合格率为2.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0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价值,(X2=6.374,P=0.002) ,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血液标本不合格对比

2.2两组患者血液检验结果异常率对比

经过对比,实验组患者血液检验结果异常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由于各类因素导致对照组出现的异常情况较多,两组患者血液检验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液检验结果异常对比

3 讨论

精细化管理在医院各个科室中实施对于医院诊疗工作非常重要,尤其应用在血液检验质量控制中会产生比较突出的效果。血液检验属于患者诊疗中比较常规的一项检验工作,对患者血液进行检测可以反映出患者身体的生理变化,从而确定疾病的类型和程度等,血液检测中的一些指标与患者的疾病息息相关,因此,要严格控制血液检验的质量,开展细化管理,如果血液检验异常会导致误诊或漏诊现象的发生,实施精细化管理就显得更为必要。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新兴的医院诊疗过程的管理模式,在医院检验科室应用具有较为实际的意义,对于血液检验要实施标准化、规范化管理,进而有效降低血液检验的失误率,为患者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血液检验科室要对检验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练掌握血液检验的科学流程和方法,熟悉设备仪器操作方法,及时有效的解除设备故障和仪器异常等问题,按照医院规定的流程进行血液检验,进而保证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还要注意做好血液标本的科学管理,避免放置时间过长,做好保存,避免污染,对于试剂的选择也要谨慎。做好检验室环境干预,保证为血液检验提供优质的环境,避免其他因素影响检验结果。

血液检验室要建立相关精细化管理制度,降低血液检测中风险因素的影响,优化检验结果,为临床诊疗提供准确的信息和依据。检验人员要做好各项记录,与患者确认核对信息,避免弄错结果,提升检验人员专业素养,避免血液检测中不良现象的发生。

综上所述,医院血液检验室采取精细化管理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是提升血液检验质量的关键,有助于提升检验结果合格率,降低异常率,进而为患者疾病的诊断提供准确的根据。

猜你喜欢
标本科室精细化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不明原因肝损害的32例肝组织活检标本的29种微量元素测定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爱紧张的猫大夫
新医改形势下的科室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