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蛙火锅崭露头角 亟需构建“护城河”

2022-06-18 04:54何沛凌
中国食品 2022年8期
关键词:牛蛙二爷护城河

何沛凌

随着餐饮市场规模增长,品类细分已成为不可逆的大趋势。在众多细分品类中,近两年崭露头角的美蛙火锅会是下一匹黑马吗?

美蛙火锅崭露头角

牛蛙作为餐饮市场中的热门品类,正被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青睐。据了解,2020年,全国有超过1万家牛蛙主题餐厅和3万多家牛蛙相关餐饮店。截至目前,仅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的牛蛙相关餐饮店数量就达到17789家,其中上海9140家,北京4201家,深圳2244家,广州2204家。主打牛蛙食材的一批连锁餐饮品牌的门店数也日益增长,蛙来哒全国门店已经突破300家,蛙小侠门店超200家,味之绝美蛙鱼头也有200多家门店。

在一眾玩家的带动下,有专家估算,牛蛙餐饮整体市场规模已达600亿元-800亿元。而这样庞大的市场已经迎来一波细分热潮,铜锅牛蛙、炭烤牛蛙、美蛙火锅、美蛙鱼头等诸多细分品类都在分割市场。其中,近两年才崭露头角的美蛙火锅表现出了不错的势能,市场反响热络,消费者复购热情也高。

以该品类下的新晋热门品牌“蛙二爷”为例,据了解,蛙二爷温州店日均营收为4.5万元-5万元,平均翻台率6-7轮,高峰时段翻台率高达8轮。其在贵州三线城市六盘水的门店,日均营收也能达到2.5万元-3万元。另据美团、大众点评等平台显示,蛙二爷多地门店晚餐时段客流爆满,顾客平均等待时间在1小时左右,一些顾客甚至要排队3小时才能入座。

突围而出并不容易

“牛蛙+火锅”,依托单品打出差异化,又能拉拢传统火锅市场的消费者,从某种意义上说,美蛙火锅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思路,但想要突围而出也没有那么容易。

首先,上游牛蛙原材料价格和养殖供应量容易波动,对供应链的要求较高。去年高峰时期,广东澄海、广州、广西南宁、福建福州、江西南昌等主产地的牛蛙进货价曾逼近20元/斤。影响去年牛蛙价格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2020年疫情伊始时,牛蛙养殖卷入“野味”风波,虽然当年4月农业农村部及时出台指导意见,明确牛蛙不属于野味,可以食用,但还是打击了相当一部分养殖户的积极性,退场、减产的养殖户数量较多;二是疫情以来受外贸成本增加影响,牛蛙饲料价格不断攀升。

其次,在下游餐饮消费端,火锅市场的竞争已经白热化。《中国餐饮品类与品牌发展报告2021》显示,从2017年至今,火锅市场规模每年的同比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0%以上,市占率也持续上涨。2019年,整个火锅产业链的规模约为5351亿元,预计到2023年,我国火锅门店的市场规模将突破8000亿元,约为全国餐饮规模的12.8%。

这样庞大的市场下,入局捞金的玩家自然不在少数。据美团点评的数据,截至2018年中,全国火锅店数量约在40万。而企查查的数据显示,2019年新注册的火锅企业数量为8.8万家,哪怕是在受疫情冲击的2020年,截至8月份,新注册的火锅企业数量也达到了3.4万家。

打造自己的“护城河”

总的来看,目前火锅市场的竞争已经白热化,暗战内卷从未停止。在这样的背景下,美蛙火锅想要突围而出,就必须打造出自己的“护城河”。

第一,突出大单品,优化产品口味。美蛙火锅以细分的大单品切入白热化的火锅市场,需要放大牛蛙这个大单品,在产品、营销、服务等层面做出差异化、做出口碑,让美蛙火锅这个细分定位深入人心,就像毛肚火锅、黄喉火锅一样。比如,蛙二爷在品牌VI设计、门店装修、营销语等方面就重点突出了“蛙”的特性。在蛙二爷门店的醒目位置,“吃蛙就来蛙二爷”“鲜嫩爽滑”这两句简单明了的宣传语环绕着一个硕大的“蛙”字,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能够刺激人的感官记忆。在VI设计和门店装修风格上,蛙二爷采用了时下流行的现代化中国风,结合趣味十足的卡通形象,贴合“Z世代”年轻人对时尚潮流审美的需求。在主食材牛蛙的选材方面,蛙二爷坚持所有牛蛙每日鲜活到店,现点现杀现煮,拒绝冷冻隔夜,最大程度保证食材的新鲜与口感。

第二,不断推陈出新,提升竞争力。火锅产品的壁垒不高,在优化产品口味之余,只有不断推陈出新,才能始终保持产品竞争力。据了解,自去年8月开业以来,蛙二爷的菜单经过了多次修改调试,目前已是4.0版本。据其相关负责人透露,蛙二爷在成都设置了专门的研发团队,以每月、每季度推新的频率推动品牌不断巩固赛道先发优势。此前,蛙二爷推出“美蛙火锅+饮品”的跨界组合,研发出的“爆打柠檬茶”深受消费者欢迎,高峰期时,这款饮品的点单率高达105%,不仅每桌必点,还有外带的溢出销售。

第三,夯实供应链,避免食安隐患。美蛙火锅对供应链的要求极高,要打造护城河,必然绕不过供应链的建设,而供应链能力的强弱也决定了美蛙火锅玩家后续拓展的能力。此外,对供应链的强把控,还能避免牛蛙餐饮普遍存在的一些食安隐患,比如激素残留过多等。

从市场来看,根据相关媒体报道,目前国内牛蛙产业经过多轮洗牌,产业已高度集中,排名前五的企业占全国产业链产能的40%。对餐企而言,这意味着牛蛙的产能已经不是什么大问题,关键在于怎么盘活、打通整个供应链条,确保稳定供应。据蛙二爷品牌创始人余强透露,目前蛙二爷已经在福建、广东、江苏、上海、浙江等地指定了专门的牛蛙养殖基地,最大限度保证牛蛙的稳定供应以及质量、食品安全等,让门店经营没有后顾之忧。美蛙火锅作为大市场下的细分市场,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未来能否异军突起,我们姑且拭目以待。

猜你喜欢
牛蛙二爷护城河
我爱家乡的河
“老干妈”的商标护城河
销魂网红牛蛙
《巴菲特的护城河》:为投资资金找一条护城河
信徒与青蛙
杀猪二爷
牛蛙
李浩新作
信徒与青蛙
鸟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