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黄明目汤辅助治疗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

2022-06-18 06:37李陈方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明目视力血清

李陈方

(洛阳市中医院老年病科,河南洛阳 471000)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上升,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步提升[1]。糖尿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其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就是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可达30%~40%,10年后增至60%,15年后可以高达75%~80%,其病变程度主要与患者糖尿病病程有关[2]。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但仅以单药治疗效果并不理想[3]。DR在中医学属于“云雾移睛”、“暴盲”等范畴,以阴虚火旺,灼伤目络,血溢络外为主要病机[4]。丹黄明目汤具有滋阴凉血,止血化瘀之效[5]。基于此,本研究选取78例DR患者分2组进行研究,观察丹黄明目汤辅助治疗对老年DR视力恢复、血糖及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等的影响,旨在为老年DR患者提供更多治疗药物的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洛阳市中医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DR患者78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男21例,女18例,平均年龄(62.97±5.28)岁,糖尿病病程(3.15±1.23)年;观察组:男23例,女16例,平均年龄(63.26±6.01)岁,糖尿病病程(2.94±1.68)年。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次研究已经洛阳市中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眼底造影等结果均符合DR的相关诊断标准[6]以及糖尿病的相关诊断标准[7];中医诊断标准:患者症状符合中医学对“云雾移睛”、“暴盲”的判定标准[8],其主要症候为头晕耳鸣,心烦少寐,口燥咽干,舌红而少苔,脉弦细数。

1.3 入组条件

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中西医对DR的诊断标准;(2)无其他眼部疾病;(3)患者及家属同意参与此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血液系统疾病;(2)合并严重的免疫系统疾病;(3)对此次研究所用药物有过敏史;(4)合并严重肝肾功能异常。

1.4 治疗方法

在限制饮食、降糖补液等常规治疗下,对照组予以羟苯磺酸钙(西安利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00713)口服,0.5g/次,3次/d;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同时辅以丹黄明目汤辅助治疗,其药物组成是:生地黄、白茅根、牡丹皮各15g,麦冬、车前子、酸枣仁、夜交藤各10g,丹参、茯神各8g,黄连、大黄各3g,水煎取汁后分为14剂,1剂/d,分早晚温服,后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加减药方。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5个月。

1.5 疗效判定及观察指标

(1)症状积分及视力水平变化:分别于治疗前后评估2组患者中医症状[8],主证包括:视物模糊、目镜干涩;次症:神疲乏力、自汗、五心烦热、腰膝酸软、便秘以及手足凉麻,每项依据严重程度记1~3分,分数越高提示患者相关症状越严重,同时通过国际标准视力表评估2组患者视力水平。(2)眼部病变情况:分别于治疗前后通过眼底影像学检查测定患者黄斑厚度、出血斑面积、视野灰度值以及血管瘤体积变化。(3)血糖指标:治疗前后,分别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及午饭后2h静脉血各3ml,测定患者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h血糖(2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PBG)水平;(4)血清指标: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4ml,离心取血清,运用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IGF-1及VEGF水平。(5)对比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症状积分及视力水平变化

连续治疗5个月后,2组患者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有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视力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提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症状积分及视力水平变化(,单位)

表1 2组患者症状积分及视力水平变化(,单位)

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时间 症状积分(分) 视力(度)观察组 治疗前 24.85±3.77 0.28±0.04治疗后 11.02±2.01*△ 0.58±0.10*△对照组 治疗前 24.23±3.36 0.30±0.05治疗后 15.52±1.79* 0.43±0.08*

2.2 眼底病变情况

治疗后,2组患者黄斑厚度、出血斑面积、视野灰度值以及血管瘤体积均有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眼底病变情况对比(,单位)

表2 2组患者眼底病变情况对比(,单位)

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黄斑厚度(μm)组别 时间 视野灰度值(%)出血斑面积(mm2)血管瘤体积(μm3)观察组 治疗前 4.19±0.38 390.26±29.56 3.10±0.36 19.13±2.78治疗后 1.14±0.24*△ 305.11±31.17*△ 1.07±0.26*△ 10.01±2.10*△对照组 治疗前 4.27±0.42 384.42±25.58 3.18±0.41 18.62±2.51治疗后 2.51±0.27* 334.86±32.27* 1.77±0.35* 13.48±2.08*

2.3 血糖指标

治疗5个月后,2组患者FPG、2hPBG水平均有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血糖指标对比(,mmol/L)

表3 2组患者血糖指标对比(,mmol/L)

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时间 FPG 2hPBG观察组 治疗前 9.46±1.81 14.25±2.37治疗后 6.61±1.33*△ 10.24±1.85*△对照组 治疗前 8.82±1.67 13.87±1.99治疗后 7.56±1.59* 11.92±1.74*

2.4 血清指标

治疗5个月后,2组患者血清IGF-1、VEGF水平均有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血清指标对比(,单位)

表4 2组患者血清指标对比(,单位)

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时间 IGF-1(ng/mL) VEGF(pg/mL)观察组 治疗前 165.38±28.45 141.01±22.08治疗后 91.28±21.25*△ 82.84±16.23*△对照组 治疗前 167.52±24.68 137.20±20.56治疗后 119.75±20.08* 102.33±18.09*

2.5 安全性

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出现食欲下降1例,恶心呕吐1例;对照组患者出现食欲下降1例,恶心呕吐2例,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DR主要是因患者机体糖代谢紊乱、血管壁损伤等,引起血管异常增生、局部微血栓形成,进而导致视网膜有效灌注量减少,眼部微循环障碍,最终引起一系列眼部病变产生[9]。临床上以羟苯磺酸钙治疗DR的效果一般。中医学认为DR是因阴虚火旺,热人血分,灼伤脉络,眼底出血,瘀血渗于玻璃体内,而致眼见黑花,视力下降,需以滋阴凉血、活血化瘀之法而治[10]。

丹黄明目汤中生地黄、麦冬有凉血生津、养阴活血之效;白茅根、牡丹皮、丹参、黄连、大黄有清热止血、祛风化瘀之效;酸枣仁、夜交藤、茯神可安神通络;车前子可明目渗湿,诸药合用则可达到养阴凉血,明目化瘀之效。此次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均远低于对照组,且视野水平和眼底病变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丹黄明目汤可有效改善DR患者眼部病变,缓解患者眼部症状,提升其视力水平。

糖尿病是DR的主要原发病,患者机体内糖代谢紊乱,血液粘滞度升高,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因此,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对DR的治疗有极大影响[11]。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FPG、2hPBG水平在治疗后显著降低,且远低于对照组,说明丹黄明目汤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减轻糖代谢异常引起的血流循环障碍。这是因为丹黄明目汤中麦冬的水煎提取物有降糖作用,同时还可降低血液黏稠度,抑制凝血,激活纤溶酶,抑制血小板聚集及黏附性,对抗血栓形成,从而改善眼底血液循环[12]。

IGF-1能一定程度的降低机体的血糖水平,临床常用重组IGF-1治疗胰岛素抵抗的糖尿病患者。但IGF-1也会激活机体缺氧诱导因子,加重视网膜病变程度[13]。IGF-1与VEGF共同作用还会引起局部毛细血管异常增生,破坏患者视网膜血管基底膜结构[14,15]。本次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血清中IGF-1、VEG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丹黄明目汤能有效减轻毛细血管壁的损伤,缓解局部缺氧状况,抑制眼底毛细血管异常增生,从而改善患者眼部病变情况。其原因主要是丹黄明目汤中生地黄、牡丹皮、大黄不仅能缓解局部血管损伤,还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予以眼底部充分供氧,从而抑制毛细血管异常增生。本次研究还显示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说明丹黄明目汤治疗DR的安全性较高。但此次研究样本数量不足,导致结果可能存在部分偏差,后续需要扩大样本量进行深入探讨。

综上所述,丹黄明目汤辅助治疗DR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其视网膜血管基底膜结构,提升患者视力水平,并能有效调控其血糖水平,同时降低血清IGF-1、VEGF水平,改善患者眼部微循环,且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明目视力血清
血清IL-12、SAA水平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预后的影响
幽门螺菌感染胃炎患者血清miR-155表达与IL-6表达的相关性
清心明目上清丸中9种成分的含量测定
之所以
保护视力等
枸杞芽炒猪肝可明目
视力不好的犀牛
血清HBV—DNA与HBV血清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
试论蒙药制剂明目——七味丸
视力改变与糖尿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