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温暖、信念与爱的故事

2022-06-19 09:26刘琴
中学生博览·文艺憩 2022年3期
关键词:多尔安东尼玛丽

刘琴

PART 1.  内容简介

如果你捡到了一颗宝石:“它像鸽子蛋那么大,蓝得像海水,中心有一簇红色的火焰。”它身上有个诅咒:占有这块宝石的人将永生不死,但他爱的每一个人都将噩运缠身,永无终止。只要把宝石扔进大海,女神就会解除魔咒。你是会选择把它带走,还是会选择将它放回海底?这块宝石叫“海之焰”。

故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法国少女玛丽洛尔出场,她对这种事情十分不屑,可在一个月之后玛丽洛尔瞎了。幼年失明后,父亲通过模型和书籍鼓励她勇敢生活下去。1940年,德国入侵,她被迫离家,不久又与父亲分离,她以瘦削的肩膀抵抗纳粹暴政,勇敢地睁开双眼去看这个世界,过自己的日子。

德国少年维尔纳从小失去双亲,他与妹妹在矿区孤儿院相依为命,听了广播后的他想要做一个工程师,后来他凭借无线电天赋跻身纳粹精英学校,本以为是命运的转折,不料却跌入另一个地狱,成为战场上寻找收音机的士兵。

故事的行文,安东尼·多尔尝试了二元结构写作——“AB-AB-AB”的模式,即玛丽洛尔——维尔纳——玛丽洛尔——维尔纳的模式,他不断地在两个主人公的视角之间转换,以保持章节的对称。战争碾碎了他们的希望,但当两个陌生人因电波里爷爷的歌和科学而相遇,当海之焰重回海底,《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就在我们眼前闪烁。

普利策奖对这本书的颁奖词是:“这是一部由二战恐怖激发创作的富有想象力、错综复杂的小说,通过简短雅致的篇章,探索人类本性和技术之间相互对立的力量。”

PART 2. 作者介绍

安东尼·多尔 (Anthony Doerr )出生于1973年美国俄亥俄州,美国小说家,本科就读于美国著名文理学院鲍登学院,主修历史学,后于鲍林格林州立大学取得艺术创作硕士学位,曾在新西兰和非洲工作生活多年。著有《捡贝人》《关于恩典》《记忆墙》《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等书。

多尔为片段化写作着迷,试着用各种简短的方式来写作,擅长小说创作。他凭短篇小说三次获得欧亨利小说奖、一次全国杂志奖和手推车奖,2007年,安东尼·多尔被列入二十一位全美最佳青年小说家的排名中。2015年,他凭借其著名小说《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All The Light We Cannot See)获普利策小说奖。

PART 3.  名作技法解读

1.碎片化叙事写作

在文章中有两条线索,主线是玛丽洛尔和维尔纳的相遇,副线是归还“海之焰”。在主线中,作者安东尼·多尔主要采用的碎片化记叙写作和二元结构写作的方式,而在“海之焰”这条暗线中,作者则采用了宝石隐喻了自己反战的思想,两条线各有侧重,又相互补充,丰富了文章的思想内容。

在主线中,多尔将小说的开端定為1944年,此时二战即将结束,营造了紧张的氛围,随后通过玛丽洛尔——维尔纳——玛丽洛尔——维尔纳的二元结构模式视角转换,在1944年8月7日到12日短短五天里,将原本十年的故事时间拆分为若干碎片化的时间进行,插叙两人被迫卷入战争的经历,两人在圣马洛前线的命运同时引向高潮。这样的碎片化叙事,会随着阅读的深入渐入佳境。

安东尼·多尔喜欢碎片化的写作,这是他本人作品的一个特色。碎片化写作在创作中呈现出一种多样性、非中心性、不确定性的状态。在叙事方面,作者打乱了故事的顺序,文章中使用了大量的插叙和倒叙,让读者将故事的不同组成部分拼凑起来,给予读者阅读的新鲜感,有出其不意的效果。在文章的副线这里,多尔描写的“海之焰”充满魔力:“占有宝石的人将永生不死,但他爱的每一个人都将噩运缠身,永无终止。”在图书馆第一次听到这个传说时,玛丽洛尔提出要把宝石放回大海。后来战争发生,这个传说引起了身患癌症的德国军士伦佩尔的注意,开始疯狂搜寻。意外得到了“海之焰”的玛丽洛尔在失去至亲后渐渐成长,勇敢地在独居的小楼中与冯伦佩尔周旋。最后,在维尔纳的帮助下,两人把“海之焰”放回了海里,战争也平息了下来。多尔借“海之焰”这一核心隐喻表达了他的反战立场,抢夺者冯伦佩尔代表欲望会带来不幸的毁灭,守护者玛丽洛尔代表着反抗代表着坚强和希望,深刻表达了作者对纳粹德国的疯狂与贪婪的批判以及对二战受害者的同情。

2、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谈及如何对笔下的人物进行感觉描写时,安东尼·多尔说:“对于我来说,好的小说创作就是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我最爱的小说家——福楼拜、托尔斯泰、伍尔夫和科马克·麦卡锡,他们都用视觉以外的感官,使我能够脱离自己的生活,走进他人的生活。我想,作为小说家,我们可以运用电影制片人所无法运用的嗅觉、听觉、触觉和思维模式,所以干吗不用呢?”

在文中写到玛丽洛尔的部分,多尔实现了自我挑战,除了视觉上的细节描写,他还尽可能地对玛丽洛尔的世界进行充分、丰富和富有色彩地描写。如:“博物馆的建筑是淡棕色、栗色和黄褐色的;里面的科学家是淡紫色、柠檬黄和狐褐色的;她和爸爸早上路过的参天巨柏像万花筒一样变幻莫测,每一根针叶都光芒四射。她对妈妈没有记忆,但是想象中她应该是白色的,光彩照人。”而能够实现上述目标的方法就是,“走得再慢一点,平静地呼吸,并且尽我所能地塑造她活着的经历。”“睁开你的双眼,在它们永远地闭上之前,尽可能地去看。”

PART 4.  角色拆解

玛丽洛尔·勒布朗:在黑暗中看光的盲人女孩

玛丽洛尔是法国女孩,她个子高高的,长着小雀斑。后来双目失明,但在爸爸的帮助下,她仍然用她的双手在感受这个世界,触摸着街道模型。当战争发生,她来到圣马洛,面对父亲的离去和管家的去世,她用自己的内心勇敢面对。她爱读书,她以瘦削的肩膀抵抗纳粹暴政,行走出自己的海底两万里,她坚守自我,归还海之焰,在黑暗中相信这个世界的希望和美好。

文本赏析:

玛丽洛尔摘掉眼镜,她问:“为什么不取出宝石扔进大海呢?”

老人转向她。其他孩子转向她。一个稍大点儿的男孩说:“你上次看见有人把五座埃菲尔铁塔扔进大海是什么时候?”一个月后,玛丽洛尔瞎了。

她打开房子模型,把钻石倒进手心。如果女神解除诅咒会怎样?火势熄灭、大地愈合、白鸽重新落在窗台上?爸爸会回来吗?

她说:“我失明的时候,维尔纳,大家夸我勇敢。我父亲走的时候,大家夸我勇敢。但是,这不是勇敢,我别无选择。我睁开眼,过自己的日子。”

她从大衣里拿出一块小木头,放进水里。她的声音轻柔,却回音阵阵:“你一定要告诉我,它是不是通往大海?它必须在大海里。”

维尔纳·普芬尼希:渴望成为工程师的德国士兵

维尔纳是德国人,他雪白的头发,天蓝色的眼睛。他是矿区孤儿,父母早逝,和妹妹住在孤儿院里。他身处煤烟洼地,总有问不完的问题,永远相信自己可以成大事。后来,他捡到了一个无线电广播,听完广播里的法国人对光和热的科普内容,他立志成为一个工程师。后凭借修广播的技术,他跻身精英学校,在战争中,他成为了一名搜寻收音机的士兵,直到再次听见收音机的歌声和当年的广播,遇见玛丽洛尔时,他重新选择了善良,看见了自己的光。

文本赏析:

7岁的维尔纳一副飘然世外的样子。小矮个儿、扇风耳、声音高而讨人喜欢;令人驻足的白头发似雪般洁白,如奶般丝滑,绝无仅有的白色。

每天清晨,他穿好鞋,把御寒的报纸塞进怀里,然后就开始探究世界:接雪花、抓蝌蚪、逮冬眠的青蛙;花言巧语地换回面包店剩余的面包;定期给小朋友带回新鲜的牛奶;他也做手工:折纸盒、叠双翼飞机和桨会动的小船。

每隔两三天他就冒出一些让保育员目瞪口呆的难题,比如:“埃莱娜夫人,我们为什么打嗝?”或者是:“埃莱娜夫人,月亮那么大,可它怎么看起来那么小?”再或是:“埃莱娜夫人,蜜蜂知道如果蜇人它就得死吗?”

人生在厂房之外,在大门之外。他的出现那么无足轻重,就像和一根羽毛共处一室。但是,他的灵魂里闪烁着人性原初的善良。

猜你喜欢
多尔安东尼玛丽
嘲弄的笑声
难忘的八个字
走进安东尼·布朗的幸福博物馆
清代准噶尔投诚人口供及其安置—以安置三姓的多尔济事例为中心
和我一起玩
巴西 圣安东尼日
安东尼的小平底锅
玛丽的怪兽美容店
印度 圣母节
瞬息间是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