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表达

2022-06-20 15:12林美秀
黑河教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语言表达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林美秀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是阅读课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让学生学习语言表达。不管是从文本的解读、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界定、课堂教学的实施,还是表达方法的迁移拓展,都要用心去引导学生发现、揣摩并挖掘其中的“语用”,在习作实践中模仿、迁移,使学生能运用其写法来表达生活中的情景,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语言表达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因此,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表达,运用“语用”,提升语文课堂学习效率。

一、解读文本的“语用”特征

“语用”是指作者在文中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上的特点,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语用特征,教师要认真解读并挖掘出来,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做好准备。语用特征可以概括为:一是选择身边的事物,写出其特征;二是要把借用事物的特征和人的品格联系起来;三是运用对比、拟人等恰当的修辞手法赞美人。

如统编版五上第一单元以“万物有灵”为主题,共有四篇文章,分别是《白鹭》《落花生》《桂花雨》以及《珍珠鸟》。《白鹭》是一篇寓情于物的散文,作者郭沫若用优美凝练的笔触描写了白鹭外形的美及觅食、站立、飞行的神韵美,表达自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这篇课文的语用特征用一个词概括就是“借物抒情”。文章开头作者先用一句总起句,把白鹭的美比作一首精巧的诗,接着作者用了七个自然段从不同的方面描写白鹭的美,结尾与开头呼应,赞叹白鹭的美是“一首精巧的诗。”其结构相当严谨,行文非常简洁,写白鹭特点时能巧借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和对比的写作方法,让读者感到诗一般的语言魅力。通过这样的解读,这一课的语用特征就可以概括为:观察某一熟悉动物的外形、整体(局部)特征,描写其习性上某一个突出特点,用对比的写作方法和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表达作者对它的情感。

第二课《落花生》是一篇记叙文,现代小说家许地山用朴实的语言说明做人的深刻道理,富有教育意义,其“语用”特征就是“借物喻人”。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先后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略写前面三件事,把“议花生”作为重点来写,通过一家人的对话,道出花生的好处,接着父亲把花生的特点与孩子喜欢的桃子、石榴和苹果作对比,启发孩子们一个做人的道理——做人要默默无闻,不为名利,课文第13自然段作者的话点明了文章的中心,升华了主旨,耐人寻味。

二、確定教学的“语用”内容

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通过学习课文,是为了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做到举一反三,学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应用在表达中,以此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小学语文统编版选入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在谋篇布局、表达方法等方面都具有示范性。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感知、挖掘、揣摩并在习作实践中模仿、迁移,使学生能运用其写法来表达生活中的情景,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教师在解读文本的“语用”特征后,就要立即确定教学的“语用”内容,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确立 “语用”目标

确立一篇课文的“语用”目标,要依据新课标对各学段的教学要求,依据每一单元的“单元导读”,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实际学情及文本本身特点,最紧要的就是备好每一个单元的语文要素。单元导读为本单元的阅读和表达指明了方向,单元里的每一篇课文都要紧紧围绕“单元导读”这个总目标来展开教学,“语用”目标特别要落实单元导读中的要“表达”的目标,为最终的单元习作表达热身。如统编版四下第一单元的文章,以“乡村生活”为主题,单元要素中习作表达的目标是是“写喜爱的某个地方,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学习本单元第二课《乡下人家》时,如何确立“语用”目标呢?通过解读文本,首先要注意文章的篇章结构,这一课是按“先分后总”结构,按照方位变换的顺序,抓住瓜藤、鲜花、竹笋、母鸡、公鸡、归鸟、纺织娘等动植物的特点,运用对比、拟人和比喻等修辞手法,抒发作者对乡下人家的向往之情。

(二)选择“语用”内容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白鹭》这篇文章的表达特点为:一是文章首尾呼应;二是描绘白鹭外形的特点之前与白鹤、朱鹭、苍鹭的对比方法运用;三是描写白鹭外形、站立水田、站立枝头的神韵美,采用排比、比喻、拟人的表达特点。教师在课堂上不可能把所有的表达方法都教给学生,应根据学生和文本的特点,把教学内容重点锁定在第二、第三点。上课伊始,可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文:作者眼中的白鹭是怎样的?从文中找原句回答。教师可直接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结合上文对课文目标的确定,这篇课文的“语用”教学重点一是学习外形美段落,引导学生认识对比的写作方法;二是抓住一两个生活场景,发现事物的特点;三是尝试运用比喻、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方法,表达自己对事物的感情。

三、实施课堂的“语用”教学

阅读课中,“语用”目标的确定与“语用”教学内容的选择为课堂的教学实施提供了理论框架,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具体实施中,不仅不能偏颇,还要精雕细琢。下面是《落花生》一文“借物喻人”的教学流程:

(一)了解作者,补充背景资料。引导:作者许地山有一个笔名叫“落华生”,和文中的花生有什么联系?(出示课件许地山的背景资料,学生阅读后畅谈体会。)预设:原来作者是为了激励自己,要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他的确做到了,成为一名优秀的小说家、散文家。

(二)朗读对话,了解表达方法。点拨:表面上写的是花生的特点,实际上是在说做人的道理,这种借助某个事物的特点来写人的品格就是借物喻人。

(三)回顾写法,说出喻人品格。作者把花生的特点与其它水果对比,通过生长位置、外表和给人的印象这三方面逐一比较,突出它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品格。

(四)迁移写法,寻找关联之处。引导:花生会让我们想到默默奉献、不为名利的人。生活中还有一些事物,你会想到谁?试着选择一种,写一段话,用上对比的手法。

课件出示《落花生》课后小练笔要求。教师相机点拨熟悉的事物与人物品质的相似点。小组交流喜欢的一种事物,说特点,以及想到的人,学生按照格式动笔。点拨:先用对比写法写事物的特点,再写由此想到的某一类人,接着把两者联系起来,并给写的话取个题目。以上实施的步骤有条不紊,落实了单元要素和本课的“语用”目标,使学生随文学写,学有所得。

四、迁移并拓展“语用”方法

阅读课的“语用”训练,不要止于某一篇章的学习,而要把本单元学到的写法迁移拓展到最终的单元习作中去,阅读课语用的引导是为习作篇章服务的。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习作是《我的心爱之物》,写自己喜爱的物品,表达喜爱之情。在审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這篇作文哪些内容要重点写,哪些内容要略写?可以回顾《落花生》这篇课文详略的安排,让学生知道:为中心服务的内容要重点写,从而确定本篇习作“得到心爱之物”这个内容可以略写,重点内容要写好心爱之物的样子及自己和它之间的故事。写心爱之物的样子,可以运用本单元学到的方法去写。如学习《白鹭》的首尾呼应、表达赞美喜爱之情,中间具体描写心爱之物的特点以及和自己的故事。描写外形特点时,认真观察其大小、颜色、形状和构造等,抓住最有特点的地方,学习《白鹭》《落花生》中运用对比的写法,学习这两课中通过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来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再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叙事(和心爱之物的故事)之中,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既有方法又有内容,不得高分都很难。

教师在阅读课中文本解读、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实施以及迁移拓展环节都能用心去挖掘,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表达,落实“语用”,这样才能上好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

参考文献:

[1]秦琳.论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改革[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6,(11).

[2]王莹.谈阅读教学中三种能力的培养[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4) .

猜你喜欢
语言表达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家教语言表达的“八种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