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分析及其问题解决策略

2022-06-20 15:12关长英
黑河教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现状策略体育

关长英

[摘 要]任何学科教学都不只是专业知识的传授,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通过体育课程学习,学生能够锻炼身体,强健体魄;增长运动技能,提高运动素养;明晰体育竞争中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道理,从而形成良性的竞争意识。建设和谐校园是促进体育教学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样,坚持德育与体育教学紧密融合,打造和谐校园文化也是推动体育教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也可以开展素质拓展活动。素质拓展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兴趣,增强学生探索体育的热情,进而促进体育教学目标的达成。

[关键词]体育;现状;策略

体育,是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认知中,更广泛的体育贯穿于每个个体的一生,从出生到儿童、青少年、成年、中年、老年,各个生命时期都能在家庭、学校或工作单位和社会中找到体育的身影。在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体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一些现实问题仍然阻碍着体育发挥其应有的功能,需要教师积极探索操作性较强的解决策略。

一、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一)课程设置单一、内容枯燥

一说起体育课,多数人想到的画面可能就是中学时代在田径场上跑步的场景。课程内容单一导致体育课常常被当作其他主要学科的第二课堂,被替代和忽视早就成为家常便饭。体育课前的热身活动往往就是在田径场环跑两圈,课上教师简单讲述课程之后,就让学生自主锻炼。就场地而言,多数学校,尤其是农村和不发达地区的中学,体育教学场地都是在学校的田径场甚至只是一块简陋的空场地。由于能用于教学的器械、场地等条件都不具备,一些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很难发挥所长,完成预期教学目标。其实,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都不差,但却难以付诸实践,久而久之,单一的教学致使学生对体育课的热情逐渐消退。

(二)体育教学中的德育仍有不足

在赛事比拼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不仅要力争以优异的运动技能取胜,更要展现面对对手时的平和心态和正当正直的取胜观念。如果体育课程培养的只是会投机取巧、打小主意、动小心思、以劣技取胜的学生,那只能说明德育理念没有与体育课程教学有机融合。尤其是中学体育教学的对象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正处于塑造过程中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重视学生的德育工作,弘扬体育文化,注重情感熏陶,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和品质。

二、解决策略及意义

中学体育要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际出发,顺应人体自然健康规律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一)教师

教师具备优秀的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固然重要,可不论哪一门学科,其教学核心都在于育人,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提高教师的素质,包括专业素质、心理素质,也包括人文品德修养素质。新时代中国教育体系下的教师,应有较高德育水平和育人能力。由于学生身体素质、体能强度、心理承受能力等各方面素质都存在差异,在具体课程训练中,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灵活进行分组、分队甚至分开进行个人训练。要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组别的情况,选择适宜的练习强度。例如,有的小组成员身体素质比其他学生强,可以让他们尝试耐力要求比较高的运动项目,如足球、篮球;一些小组成员个子不高,但底盘稳,腰力强劲,可以建议他们多进行羽毛球和网球训练。总而言之,教师要主动成为学生的“伯乐”,发现每一个孩子的潜能,采用适合他们的运动强度。

中学体育面向的受教育群体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这个阶段的孩子有一定的自我意识。在体育教学中,有些学生做大幅度的肢体动作时会感到羞怯,有些学生对男女生的生理差异比较敏感,有些孩子希望通过体育课来吸引同学和教师的注意,获得更多存在感和满足感,还有一些孩子由于自身体育素养不高,不愿意参与体育活动,害怕被众人嘲笑等等。在教学中,不同性格和心理发展程度的男女生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特点,教师要照顾到每个孩子的心理需求,调动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给学生更多的指导和正面影响,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渊博的知识、体育的多元化和体育精神的可贵。

(二)学生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心理活动状态可能偏向于过度关注自身,或者无运动锻炼的意识,这样的心理活动水平会直接影响他们的课堂表现,也会给课程教学带来一些阻碍和干扰。学生对体育课程不够重视,这是由于他们对体育课程认识不够、理解不深导致的,他们误以为体育学习只是锻炼身体,体育教师只是带领大家活动而已,而未把教师当成一门知识的领路人。学生除了想掌握基本的体育技能,也期待着在课堂上能学到更多有趣且实用的知识,如体育健康、急救方法等等。体质弱的学生常常觉得自己比不上其他身体强健的同龄人,担心私下会受到嘲笑或打压,因此,关爱学生也是体育教师的一项责任,尤其是对于体弱的学生,他们也渴望得到教师平等、公平的对待,以及更多的关心和关爱。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如果不能给这些孩子更多的关爱,不能给其他学生传递一种尊重他人的理念,其他学生私下对体弱学生的不满或欺凌可能会愈演愈烈,这是教师应该注意的问题。

(三)将德育与体育紧密融合

1.建设和谐校园

建设和谐校园是促进体育教学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样,坚持德育与体育教学紧密融合、打造和谐校园文化也是推动体育教学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和谐的校园文化。在体育课程实践中,教师要融合和谐校园文化的因素,文明教学,充分尊重学生。可以通过举办校园体育赛事,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鼓励和引导学生互相尊重、互相鼓励、互相扶持,共同去完成同一个目标。体育技能突出的学生可以通过公平的对决代表班级去参赛,而体育素质不突出的學生也能在赛事筹备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如为本班级参赛队员加油、协助完成参赛当天的各种后勤保障任务、向校广播站投稿为班级参赛同学打气等等。教师也可以通过组织这样的体育集体活动团结班级学生,打造互帮互助的和谐班级,创造和谐的班级文化,从而助力校园风气的改变。

由于正处于青春期,有些孩子比较顽劣,私下里欺负班级同学或拉帮结派,导致班级风气不正,甚至一些孩子盲目崇拜、跟从、效仿其行为。鉴于此,教师要给学生树立身边的榜样,引导学生关注真善美。可以选择体育技能突出的学生作为大家学习和尊重的榜样,鼓励其他学生通过锻炼提高体育技能,以此获得大家的赞赏,成为学习的楷模。

2.开展素质拓展活动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也可以开展素质拓展活动。素质拓展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兴趣,增强学生探索体育的热情,进而促进体育教学目标的达成。素质拓展活动具有娱乐性、悠闲性、集体性等特点,只有参加者通力合作才能达成目标,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在日常教学中得到放松,又有助于凝聚集体的力量,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首先,要合理开展素质拓展活动。素质拓展活动的时间不能与主要教学任务冲突,也要针对素质拓展的对象合理制定活动内容,调动学生所长,发挥学生潜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其次,要关注素质拓展活动的有效性和协调性,素质拓展活动是主要课程内容之外的一个补充,而不是主要课程目标和任务。我们要把握度,不能多次无限期地开展,在有限的次数安排下,要更加注重拓展内容之间的协调关系,不重复、不滥用。最后,要保证素质拓展活动安全开展,不对学生造成损害,使之成为丰富体育课程的“福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标准[S].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徐扬,刘盛.我国中小学“体育课顽症”问题之审视[J].运动,2016,(07).

猜你喜欢
现状策略体育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