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作业“作品化”的尝试与探索

2022-06-20 15:12吴玉环
黑河教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认知创造力

吴玉环

[摘 要]小学美术作业是学生将所学的美术知识与自己的所思所想、感受、体验相结合的体现,是他们思想感情和对世界认知的具体表现。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各种美术能力,鼓励他们关注生活、思考生活、表现生活、创造生活;学会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感受,用双手去创造。让他们的美术作业成为一幅幅充满童心浪漫的美术作品。为了使美术作业“作品化”,作为美术教师,首先要在思想上渗透学习美术的重要性;其次,在课堂上应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让美术作业尽量“作品化”,提升美术作业的价值,锻炼学生的创造力。通过作业的“作品化”,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点亮学生心中那盏艺术之灯,做到心明眼亮,创意无限。

[关键词]美术作业;思想感情;认知;创造力

小学美术重在关注学生在各种美术活动中的感受与体验,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动手制作能力及创造能力。在小学阶段,知识与技法性的东西都是基础性的,并不精深。如点、线、面知识,色彩知识,形体知识,纹样知识,构图知识,国画知识技法,素描知识技法,简单的设计类知识,综合与评述等几大块。这些知识的涵盖量在小学美术教材中虽广但不精深,但是对学生所起到的促进作用却不可忽视,体现了小学阶段美术义务教育的总体要求。美术教材的丰富性、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也使学生的美术作业越来越具有个性和艺术性。基于此,学生的美术作业“作品化”便成为大势所趋。

一、在思想上渗透学习美术的重要性,启蒙美术作业作品化

随着科技的创新、文化的发展、知识结构的变化,多元化的素质人才备受青睐。为此,在小学阶段我们要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师应从小学阶段就注重在思想上渗透学习美术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美术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美术学习中形成艺术素养,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二、夯实美术基础知识,奠基美术作业作品化

美术基础知识是学生学好美术的基石。如点、线、面是构成美术的最基本的语言元素,每一幅绘画作品都缺少不了它们。因此,教师要自始至终指导学生在绘画中如何运用点、线、面去表现画面。我在从一年上册《彩线连彩点》至二级下册《点 线 面》跨时一年的时间内,进行了点、线、面知识的补充和延伸。如点、线的种类及特性,面的初步认识等,在美术课上时时加以强调,以加强学生的记忆力,强化学生对点、线、面的运用能力。这样,学生一步一步夯实自己的绘画综合能力,逐渐能画出作品而不仅仅是作业。

三、教会学生构图知识,促进美术作业作品化

构图就是经营、布置画面中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位置关系处理得好坏直接影响到画面的效果。构图知识在三年级下册第四课《平平稳稳》中才出现,也只是让学生从对称与均衡中感知画面的平稳,而真正出现是在五年级下册第四课的《学构图》。在教学时,指导学生在绘画时要突出主体,把作业中要表现的物体画大,力在渗透构图知识,培养学生放眼全局的绘画魄力。在小学二至四年级,对学生进行所画物体要有大有小、有前有后、有疏有密的构图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构图能力。在五年级讲构图知识时,我运用演示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去观察发现构图的正确性,让他们记忆深刻,逐渐学会构图。

四、让学生掌握色彩知识,加深美术作业作品化

每一幅画几乎都离不开丰富的颜色,色彩的运用在小学美术中非常重要。从一二年级的认识颜色,到三原色、三间色再到复色、到色彩的冷暖、色彩的明暗、色彩的渐变、色彩的情感、色彩的对比、色彩的和谐等知识,我倾力让学生感受不同色彩带给人们的美感、情感,并指导学生在绘画中加以运用,让他们的美术作业呈现出色彩斑斓的美感节奏,具有艺术作品的韵味。

五、欣赏大师、名家的作品,拓展美术作业作品化

在美术教学中,欣赏是开启学生绘画创造力的大门。从欣赏中不但可了解大师们的生平,更重要的是感受他们的绘画风格特色及作品的历史价值,还让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学习其构图、用色、创意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无疑会对学生的绘画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例如,在讲授梵高的作品时,根据作品向学生讲解梵高这一作品的风格特点及创作经历,了解梵高作品形成的自然因素及内心精神因素,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梵高对艺术的追求及用心和生命去绘画的精神,让他们体会到梵高的作品无论从色彩上还是从笔触上,都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律动和蓬勃的气息,感人至深因而被称之为世界大师。让学生发自内心去感叹,去赞美,向大师学习。

六、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丰富美术作业作品化

《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技能在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就是万花筒,让学生经历感受着各种各样的事情。因此,美术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认识美术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如我们的衣、食、住、行中都有漂亮的图案和色彩,彰显着美术的魅力,从而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美术就在我们身边,艺术无处不在,进而用自己的眼睛到生活中去寻找、去发现,去体验、去表达。所以,一些作业内容要从生活中来,才会生动、真实。如在教授《前前后后》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真实感受到“前”与“后”的关系,我先让学生在教室里寻找具有前后关系的物体,学生立刻精神起来。寻找片刻,学生纷纷举手发言,举例说明;我再引导学生到教室以外的空间去寻找,于是,学生的目光更广阔:楼群、树木、花草……我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在绘画时如何去表现物体的前后关系。这样,学生在绘画时就能画好物体的前后关系,画面更真实、更丰富。

七、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能力,升华美术作业作品化

小学生的思维天马行空,天真浪漫,富于想象,这就是他们具有无限创造力的资本,是我们成年人无法比拟也无法企及的,教师要加以保护和挖掘。在美术课上,我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去调动学生的求异思维,让想象插上翅膀飞翔。如运用设疑、讲故事、听音乐、做游戏等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创新的积极性,让他们所表现的画面具有个性和创意。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不竭的动力。而在绘画中,创新是美术作品的灵魂。前面我们说了构图、色彩知识,它们可能都是有限的,而创新是无限的。因此,要让学生懂得,只要描绘出自己心中所想,这一过程就是创造。为此,鼓励学生大胆画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要让自己所表现的东西有别于他人,敢于尝试才是魄力,这样你才能使自己所表现的画面富于创意,与众不同,进而让美术作业达到“百花齐放”的效果。当然,创新能力是在日积月累中慢慢培养起来的。针对能力弱的学生,教师要让他们借助范画亦或临摹,给予指导和鼓励,让他们对美术创作充满信心。

美术作业的“作品化”,并不是单纯地想让学生的作业向美术作品靠近,而是当我们用作品的标准来要求学生时,收益的不仅仅是作品本身,更重要的是学生构思作品的思维过程,表现作品的求异意识和完成作品的手段追求。这些都是学生自发、积极、主动获取的过程。时间久了,学生就会养成追求独立、个性、创造的习惯。这对于提升他们的艺术素养、学习其它文化知识、培养创造型人才都具有重大意义。诚然,现在还有很多学生的作业达不到作品的要求,但是我想,只要教師在美术教学中能始终如一地坚持 “一切为了学生的未来发展服务”的理念,坚持不懈地去做,学生定会厚积而薄发,在将来的某一领域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标准(2011)[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张亚萍.美术课堂作业趣味化实践研究[J].基教与成才研究.2017,(23).

猜你喜欢
认知创造力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孩子唤醒了我的创造力
智商、创造力与创新
诗性与个性:艾略特认知世界的建构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