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盐城市中考作文述评

2022-06-21 08:17文/李
初中生世界 2022年23期
关键词:糖画感叹号农人

文/李 建 张 丽

真题回放

生活自有精彩,感动需要表达。我们会为自己的成长进步而感叹,为他人的精神气度而慨叹,为自然丰物的美丽神奇而惊叹,为祖国的伟大辉煌而赞叹……

请以“送给你,我的感叹号”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命题透视

“感叹号”是强烈情感的具象化表达。初中生正值青春年华,对自我、他人、自然和社会的观察体验,都会附着上这个年龄特有的浓烈情感。那些直抵肺腑的感动、心悦诚服的赞叹和撞击心灵的震撼,都幻化成一个个“我的感叹号”,标注出生活的精彩。

“送给你,我的感叹号”意为“把我的感叹号送给你”,题目中的“你”没有限制,既可以是人、物、景,也可以是国家、时代、文化,选材的自由度相对较大。“你”如果是人、物、景,我们可以叙写身边师长同伴的品格智慧,古今贤士名人的精神气度,自然风光的壮丽秀美,民俗风物的神奇美妙等,送出“感叹号”,表达对他们的欣赏钦慕和精神认同。“你”如果是我们生长的国度和身处的时代,那么2021 年适逢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社会各个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必然使青春学子铭记赞叹,此时向国家和时代送出“感叹号”,就是表明关注时代、参与社会的积极态度,肩负起传递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的责任担当。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选材立意并无高下差异,内容充实、感情饱满、语言凝练、条理清晰是优秀作文的基本要求;既写出“你”的令人“赞叹”之处,又表达出“我”“送感叹号”的独特情怀和深刻思想,两者有机交融,方能成就上乘之作。

迷津指点

1.小事件撬动大主题。

家国情怀、时代精神、文化传承……对这些宏大的主题,同学们往往难以驾驭,因而情感的抒发就容易流于空洞。如果我们用独特的眼光审视生活中的小事件,或许就能巧妙地撬动大主题。“佳作赏析”中的第一篇文章写的是爷爷在田里挖花生,这样的事情在农村再普通不过,但是小作者透过这样一件寻常事,看到了农人对庄稼的守护,对土地的虔诚,文章就附着上了小作者对乡村文明的独特理解,开掘出了深刻的寓意。同样,第二篇佳作以张师傅修补蝙蝠盘扣的普通小事表现出传承传统文化的大主题,而使小事件“升值”的关键正在于小作者对传统手工艺独到的审美眼光。

2.小细节晕染情味。

生活中,让我们感动的事情往往是因为其中的某些细节。这些细节可能是外貌、神情,可能是动作、话语,也可能是心中的一个闪念。同学们如果能将笔触伸向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微处,让时间静止,让画面定格,工笔描摹,细细晕染,就会让粗疏的叙事框架变得丰满起来,让笔下的人和物变得形神兼备,变得有情有味。“佳作赏析”中的第一篇文章,小作者对爷爷劳作时的描写就很精细,“俯下身子,左手揪住花生叶,右手执铲,轻轻敲着花生茎部的土”,写出了爷爷动作的熟练和对庄稼的呵护;第三篇文章,小作者描绘糖画艺人作画时行云流水般的动作以及“山羊嘴里含着几根草”的细节,都可见糖画艺人技艺的精妙纯熟。

3.小曲折处见匠心。

考场上,我们筛选出写作素材,构想好文章的立意后,还要考虑结构布局。平铺直叙的文章读来无趣无味,要想让考场作文耐读,同学们不妨在叙事中加上一些“小曲折”。“佳作赏析”中的第一篇文章,小作者先写一路颠簸,自己无心欣赏风景,又写父亲让自己冒雨送伞,心生不悦;第二篇佳作,小作者先通过修拉链师傅之口说出会打蝙蝠盘扣的手艺人难寻,再写小巷深处的“锦衣坊”难觅……这些都是小作者在如水般的行文中投出的小石子,溅起文章的波澜,引发读者的阅读欲望。小小曲折,自立机杼,独具匠心。

佳作赏析

综合点评

小作者选取爷爷在田地里挖花生这样一个小镜头,表现了一个大主题:致敬农人颗粒归仓的勤劳以及他们对土地赤诚的爱。小题材是如何“撬动”大主题的?这得益于小作者深厚的写作功底和构思技巧。一是对生活的细致观察。文章中,小作者对秋雨以及爷爷挖花生的描写均细致入微,文字背后可见其凝视生活的“心灵之眼”。二是对农人忙田有独特的感悟。文中的农人是小作者的爷爷,因此,小作者更能感同身受地体悟到庄稼人对庄稼地的那份感情。三是将自己的书房生活与爷爷的乡村农田生活双线交织,关于感叹号有多处联想,体现出非同一般的匠心。

综合点评

小作者很会叙事,一句“现在谁还会打这种蝙蝠盘扣?”一下子吊起了读者的胃口。“蝙蝠盘扣”是什么?打这种盘扣的技艺已经失传了吗?于是,我们不由自主地跟着小作者踏着青石板路,穿过弄堂,来到古韵十足的“锦衣坊”。你有没有发现,此番寻访“锦衣坊”的过程,其实也是我们穿越喧闹与繁华,回归宁静与古朴的历程?这就是小作者构思的高妙之处。当她定格于张师傅的神态举止细细描绘时,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感叹号”也已由衷送上。并且,小作者看似无意的一笔——“现在年轻的女孩子也喜欢改良后的旗袍”,又把感叹号的送出者扩展为更多的“我们”,从而表现了一个宏大的主题:传统文化的根不能断,应当代代相传。

综合点评

小作者笔下的糖画艺人通常会出现在一些人来人往的旅游景点,更多时候则仿佛被用橡皮擦从城市的背景中擦去了一般——卖糖画实在不是一个能赚大钱的活儿。小作者有心铺垫了天热、人少的场景,让一位糖画艺人与一个平日里埋首书本的中学生在一个特定的时空偶然相遇,通过“我”的视角道出了传统手艺的精妙,表现了民间艺人的坚守,读来别有情味。

新题练笔

1.请以“不休止的鼓声”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请以“________兴味长”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在横线上补全内容;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 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猜你喜欢
糖画感叹号农人
Sugar Painting 糖画
麻 雀
有你相伴(2)
有你相伴(二)
感叹号
感叹号大王(上)
感叹号不可随处使用
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