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后营养指数对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意义及列线图的建立研究

2022-06-22 08:05徐锦锦时会敏
实用癌症杂志 2022年6期
关键词:线图营养状况白蛋白

苏 洁 徐锦锦 时会敏

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是目前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具有死亡率和发病率较高的特点,发病人数占我国的肺癌的70%左右[1]。目前对于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仍然是以化疗为主,对于肺癌患者预后尚无有效的观察指标[2]。预后营养指数是一种反映人体营养状况的指标,以往常运用于外科患者术前营养、术中风险和术后预后的评估中[3]。有研究发现,PNI可以作为评估恶性肿瘤患者预后的指标,包括肝癌、胃癌以及乳腺癌等[4]。但目前运用在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中仍较少,因此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122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研究预后营养指数在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预后意义及列线图的建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 2017年5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22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22例患者中,男性60例,女性62例,年龄41~73岁,平均年龄(58.36±5.21)岁;病理类型:鳞癌63例,腺癌59例;淋巴结转移:有73例,无49例;TMN分期:Ⅰ期38例,Ⅱ期35例,Ⅲ期39例,Ⅳ期10例;吸烟:有43例,无79例。纳入标准:①患者符合《现代肺癌诊断治疗学》[5]中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诊断标准;②患者入院后经组织学明确为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③患者年龄<75岁;④患者初次入院并接受治疗。排除标准:①患者身体状况不佳,卡式功能状态评分在70分以上;②患者合并严重肝肾功能衰竭;③患者存在抗肿瘤治疗史;④患者合并其他部位恶性肿瘤;⑤患者资料不完整;⑥患者合并内分泌或者血液系统疾病。

1.2 方法

预后营养指数检测方法:预后营养指数=血清白蛋白+5×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2.5 ml,室温放置5 min后14 000 rpm,离心15 min,取上清,送至检验科,白蛋白:采用上海晶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白蛋白检测试剂盒并采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淋巴细胞:采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有限公司的Gallios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患者不同临床特征(性别、年龄、病理类型、是否有淋巴结转移、TMN分期和是否吸烟)以及患者预后营养指数水平(PNI),创建COX同时构建风险回归分析,绘制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生存风险列线图。

(1)临床特征:包括患者性别、年龄、病理类型、是否有淋巴结转移、TMN分期和是否吸烟。

(2)近期疗效:参考实体瘤临床疗效评价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RECIST)将疗效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疾病稳定、疾病进展。

1.4 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同临床特征以及患者预后营养指数水平(PNI)对比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和是否吸烟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是否有淋巴结转移、TMN分期以及预后营养指数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临床特征患者预后及营养指数对比/例

2.2 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生存的COX风险回归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列入COX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是否有淋巴结转移、TMN分

期以及预后营养指数是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独立预测因子,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风险函数模型表达式为:h(t)=h0(t)exp(1.472X1+1.665X+1.593X)。该函数模型表现为取值越大,则风险函数h(t)相应较高,患者的预后越差,死亡风险越高。该模型一致性系数为0.701,其标准差为0.012,内部一致性极高,预后预测列线图见图1。根据列线图可以得出患者评分越高,则预后越差。见表2。

表2 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生存的COX风险回归分析

图1 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生存预测列线图

3 讨论

非小细胞肺癌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且近些年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6-7]。目前对于肺癌的发病原因仍不明确,可能与吸烟、环境污染、肺部慢性疾病和遗传因素有关[8-9]。早期的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并无特异性症状,难以引起患者重视,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到达中晚期,治疗难度加大[10]。目前对于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评价标准是影像学,但该方法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局限性,无法对于病情和治疗方法进行快速的决定,延误病情[11-12]。因此寻找一种能够反映癌症患者预后情况的指标极为重要。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于肿瘤的研究发现,肿瘤患者的预后和自己机体的营养状况密切相关[13]。机体摄入以及吸收营养素而呈现的结果就是营养状态,这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身体的状态和病理状态[14]。肿瘤是引起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之一,会因为副肿瘤综合征而造成形成代谢紊乱和疼痛、呼吸困难、乏力以及沮丧等引起营养不佳,这和消化系统引起疾病所产生的营养不佳不同[15-16]。有多项研究发现,肿瘤的临床表现都包含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不良和肿瘤的存在具有重要的相关性[17]。预后营养指数最初用以评价胃肠道手术患者的营养状况,但目前为止对于预后营养指数与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研究仍较少[18-20]。预后营养指数反应患者营养状态主要是通过白蛋白以及淋巴细胞计算而获得的。血清白蛋白是血液内的蛋白成分,是重要的蛋白质,维持人体营养和渗透压,有研究认为血清白蛋白在营养状况的判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多种恶性疾病的营养状况判断具有重要意义[21-23]。血清白蛋白是人体反应宿主炎性症状以及营养状况的指标,其水平的降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以及C反应蛋白等。而这些指标已被证实与癌症患者预后紧密相关[24-25]。说明,慢性炎性状态是影响恶性肿瘤患者预后的因素之一。淋巴细胞在多个肿瘤疾病中发挥着作用,也常常被运用于临床的转归。有文献报道,免疫反应的损伤和低蛋白血症紧密相连,这也提示了营养不良与免疫系统协同促进了肿瘤的发展[26]。本研究表示,两组患者在预后营养指数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说明,预后营养指数在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预后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表示,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和TMN分期是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独立预测因子。这是因为,通常存在淋巴结转移以及TMN分期较差的患者,肿瘤已发展至中晚期,预后效果较差。本研究结果表示:预后营养指数是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独立预测因子。本文提示,PNI可以作为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独立预测因子,是评估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

综上所述,预后营养指数在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预测意义较高,同时为患者创建列线图有利于预测患者预后,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猜你喜欢
线图营养状况白蛋白
1~12月龄肺炎住院患儿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评价
云南省老年结核病患者营养状况的调查
加温输注肠内营养对ICU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
一些图运算的调和指标与调和多项式的线图∗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液分布情况与营养状况的关系
预测瘢痕子宫阴道试产失败的风险列线图模型建立
什么时候用白蛋白
白蛋白不可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