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鲁木齐市某三甲医院1701例乳腺癌患者流行病学分析

2022-06-22 08:06李慧芳郭晨明王海燕地力木拉提艾斯木吐拉
实用癌症杂志 2022年6期
关键词:浸润性维吾尔族发病率

李慧芳 郭晨明 王海燕 地力木拉提·艾斯木吐拉

统计学调查显示,2018年全球新发女性乳腺癌病例总数约208.9万例,死亡人数约62.7万例。中国新发女性乳腺癌病例总数约36.8万例,死亡人数约9.8万例[1]。乳腺癌已成为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女性健康及生命安全。我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资料显示,我国乳腺癌60%以上在城市地区,城市地区发病率和累积发病率均高于农村,同时乳腺癌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在30岁后发病率迅速上升,到55岁达高峰[2]。有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乳腺癌的发病率有明显差异,尤其是早期乳腺癌的地区差异[3]。本文分析新疆地区乳腺癌流行病学特点,为新疆地区提供因地制宜的乳腺癌防治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新疆省乌鲁木齐市某三甲医院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诊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新发病例1701例。

1.2 病理学诊断标准

以肿块穿刺、肿块切除、肿块切取乳腺组织,经病理检查为诊断依据。参照2003版及2012版WHO分类标准,将浸润性乳腺癌分为浸润性导管癌(非特殊类型)、浸润性小叶癌、小管癌、浸润性性筛状癌、髓样癌、黏液癌、神经内分泌癌浸润性乳头状癌、大汗腺癌、化生性癌、富于脂质的癌、分泌性癌、腺样囊性癌,富于糖原的透明细胞癌、炎性乳癌[4]。

1.3 方法

2 结果

2.1 乳腺癌的人口学分布特征

2.1.1 乳腺癌患者平均年龄及变化趋势 1701例乳腺癌患者年龄21~87岁,平均年龄(48.95±6.31)岁。近10年平均发病年龄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92,P<0.05),见表1。相关研究报告显示,我国乳腺癌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女性乳腺癌发病中位年龄是48岁,比西方国家提早了10年[5]。本研究结果与其相符。

表1 近10年1701例乳腺癌患者平均年龄及变化趋势

2.1.2 乳腺癌患者年龄分布变化 乳腺癌好发于女性,20 岁之前不易发生,20 岁之后发病率迅速上升,40~60 岁达到峰值[6]。本研究显示,近10年乳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10年121例(7.11%),2011年111例(6.53%),2012年141例(8.29%),2013年142例(8.34%),2014年148例(8.70%),2015年195例(11.46%),2016年210例(12.35%),2017年200例(11.76%),2018年198例(11.64%),2019年235例(13.82%)。≤35岁组144例(8.46%),35~45岁组471例(27.69%),46~55岁组538例(31.62%),56~65岁组302例(17.75%);66~70岁组91例(5.35%),>70岁组155例(9.11%)。年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92,P<0.01),见表2。

表2 近10年1701例乳腺癌患者年龄分布情况(例,%)

2.1.3 乳腺癌患者民族分布及变化趋势 1701例乳腺癌患者中汉族1140例(67.02%),维吾尔族371例(21.8%);哈萨克族58例(3.41%),回族70例(4.12%),蒙古族22例(1.3%),其他民族40例(2.35%),不同民族在乳腺癌患者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6.8,P<0.01),见表3。本研究发现新疆地区乳腺癌发病主要以汉族和维吾尔族为主,这可能与新疆地区民族构成有关。与新疆各民族生活饮食习惯、文化教育背景以及就诊意识也有关。同时数据的局限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数据的偏倚,如就诊者偏倚、部分患者难以及时就诊、信息偏倚。汉族与维吾尔族在各年龄段乳腺癌患者人数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96,P<0.05)。维吾尔族患者在≤45岁年龄段乳腺癌发病人数较汉族患者在该年龄段发病人数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4。

表3 近10年1710例乳腺癌患者民族分布情况(例,%)

表4 近10年1701例乳腺癌患者不同民族发病情况/例

2.1.4 乳腺癌患者性别分布 在1701例患者中,女性1686例,男性15例,男女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32.539,P=0.001),见表5。

表5 1701例乳腺癌患者性别分布情况(例,%)

2.2 乳腺癌病理类型

1701例乳腺癌病理类型是浸润性导管癌1256例(78.84%),原位癌158例(9.29%),浸润性小叶癌102例(6%),粘液癌70例(4.11%),化生性癌17例(1%),髓样癌58例(3.41%),乳头状癌40例(2.35%)。病理类型构成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32.473,P<0.01),见表6。

表6 近10年1701例乳腺癌患者病理类型分布情况(例,%)

2.3 乳腺癌临床分期及变化

临床分期中0期158例(9.29%),Ⅰ期656例(38.57%),Ⅱ期540例(31.74%),Ⅲ期231例(13.58%),Ⅳ期116例(6.82%),见表7。

表7 1701例乳腺癌患者临床分期分布情况(例,%)

3 讨论

据我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资料显示,2011年全国新发女性乳腺癌病例数约24.9万,发病率为37.86/10万,位居女性发病首位,预计2035年,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数可达25.2万例,因乳腺癌死亡人数可达2.6万[7]。国内临床越来越重视乳腺癌的筛查与诊治工作,了解乳腺癌的流行病学特点有利于更早期精准地防治疾病,最大程度降低乳腺癌发生与发展。

3.1 乳腺癌发病率

相关研究表明,乳腺癌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外源性雌激素、家族史、月经初潮提前、未生育、未哺乳、精神因素、肥胖或高脂饮食、缺乏运动、酗酒、辐射等[8-9]。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表明,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10]。本研究发现有相同发现。考虑主要与近年来我区全民医疗、体检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相关,部分人群通过体检筛查确诊乳腺癌。

3.2 乳腺癌发病年龄

目前普遍认为,乳腺癌好发年龄在40~60岁之间,20岁以下及月经初潮前发病很少。在我国,乳腺癌的平均发病年龄为48.4岁,发病年龄高峰较欧美国家趋于年轻化。本研究发现,随诊年龄的增长,乳腺癌的发病率逐渐增高,46~55岁达高峰,随后有下降趋势,70岁以后发病率又有小幅度上升趋势。≤35岁、>70岁的患者人数逐年上升。本研究提示乳腺癌发病年龄以46~55岁组538例(31.62%)为主,这与2008年4月由卫生部发布的“第三次全国死因调查主要情况”调查报告显示的40~49岁为乳腺癌发病高峰相吻合,也与国内大多数学者研究结果相一致[11]。这可能与该年龄段为围绝经期,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大,情绪、心理变化较大有关。因此45~55岁年龄段的妇女罹患乳腺癌的风险较大,要注意定期体检,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应针对老年人的心理、生理特点开展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普及防癌知识,鼓励她们定期进行乳腺方面的体检。

3.3 乳腺癌的民族分布

我区现有三个主要民族,汉族人口占39.75%,维吾尔族占45.73%,哈萨克族占7.04%,其他少数民族占7.48%,不同民族的文化、教育背景、生活习惯、地理位置亦有很大不同,国内有关本地区主要少数民族的乳腺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文献甚少,故探讨其有很大的必要性。本文统计的数据虽然不是新疆地区大面积的普查,但是仍具有较高的代表性。本研究发现维吾尔族患者<45岁患者的占比较汉族患者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我国目前针对维吾尔族和回族的乳腺癌研究也显示,汉族平均发病年龄晚于维吾尔族[12]。且国外亦有过类似的报道,不同民族间乳腺癌的发病率有差异性[13]。

3.4 乳腺癌的性别分布

乳腺癌的发病人群主要以女性为主,男性乳腺癌极少发生,发生比例不到所有乳腺癌的1%[14]。无论是流行规律还是病因研究都未有明确的结果,全球流行病学资料也未发现与女性乳腺癌发病有关联。男性乳腺癌主要的发病危险因素有:乳腺癌家 族史、BRCA基因突变、各种原因导致的体内雌 激素升高、长期电离辐射、处于磁场环境等[15]。由于男性病例数缺乏,难以开展大宗的临床试验研究,因此治疗决策大多参照女性乳腺癌资料。

3.5 乳腺癌的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

乳腺癌的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是外科医师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之一,也与病患预后密切相关[16]。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间存在差异,但差别并不大。我国乳腺癌患者以浸润性导管癌最多见,浸润性导管癌比例基本维持在65%~80%[17]。本研究显示浸润性导管癌1256例(78.84%),这与多数研究报道一致[18]。发达国家因为乳腺癌筛查广覆盖,约70%的首诊病例为0期或Ⅰ期,而在欠发达国家由于筛查不完善,约有75%的乳腺癌患者首诊即为中晚期[19]。本组患者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浸润性导管癌,以Ⅰ期患者为主656例(38.57%),其次为Ⅱ期540例,(31.74%)这与李云等调查研究结果相一致[20]。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增加与近些年来国家推行“健康中国2030”密不可分,同时也说明说明我区的全民体检工作初见成效,有更多的早期乳腺癌患者能被及时发现及诊断治疗,实现“三级预防”的战略思想,提高原位癌检出比例,更提升全区广大妇女群众的的治愈率、延长了生存期,进而提高生存质量。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病例资料来源比较局限,不能代表整个新疆地区,但该样本量能够说明一定的问题。

猜你喜欢
浸润性维吾尔族发病率
特殊浸润性表面构建及其抑制酸奶黏附的研究
浸润性乳腺癌的超声诊断与临床病理学对照分析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同期经尿道手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效果观察
ARIMA模型在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关于对哈密维吾尔族刺绣的研究
浸润性乳腺癌能治好吗
重庆每小时10人确诊癌症 癌症发病率持续上升
维吾尔族老人长寿三要诀
一位维吾尔族老人的关爱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