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动力疗法对恶性皮肤肿瘤及癌前期皮肤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2022-06-22 08:06李正霞张芳芳赵睿娟
实用癌症杂志 2022年6期
关键词:红肿皮肤病复发率

李正霞 张芳芳 赵睿娟

恶性皮肤肿瘤属皮肤肿瘤,诱因分内外因素,以病毒感染、紫外线照射为主,多发于皮内、皮下组织,侵袭性强、转移性高,发病部位多为面部、颈部及手臂皮肤,癌前期皮肤病对机体不产生恶性改变,但易恶化为皮肤肿瘤,临床上多重视该病治疗[1-3]。光动力疗法是新型治疗手段,区别传统放化疗、手术等治疗方案,利用光激发在肿瘤组织中形成蓄积,产生氧化活性分子促肿瘤组织凋亡,成为临床治疗皮肤恶性肿瘤常用方法。本研究针对我院恶性皮肤肿瘤及癌前期皮肤病患者72例,分析光动力疗法治疗的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恶性皮肤肿瘤及癌前期皮肤病患者72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31例;年龄25~79岁,平均年龄(54.32±4.69)岁;皮肤黑色素瘤19例,皮肤基底细胞癌16例,乳腺癌皮肤转移17例,皮肤血管肉瘤10例,皮肤鳞状细胞癌10例;病程5个月~3年,平均病程(1.84±0.26)年。

1.2 选取标准

(1)纳入标准:①病理诊断、X线、CT检查确诊为恶性皮肤肿瘤及癌前期皮肤病患者;②近期行糖皮质激素治疗;③无转移肿瘤组织者。(2)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类型恶性肿瘤者;②存在全身性免疫系统疾病者;③血液系统障碍者。

1.3 方法

术前15 min以温水浸润受损患者皮肤,酒精消毒,去除坏死、结痂组织、分泌物,无菌棉球拭净,0.5 ml注射用水溶解盐酸氨酮戊酸散,配置20%盐酸氨酮戊酸散溶液,脱脂棉球浸湿,对肿瘤及其周围组织行外敷,塑料黑色薄膜对其避光3小时,将棉球、避光薄膜去除,以激光照射,波长为(633±10)nm的光动力治疗仪对肿瘤组织及其周围组织行照射30 min,剂量为100 J/cm2。若肿瘤直径较大,以多光斑照射,确定光斑之间有重叠部位,促受光照均匀,光斑将肿瘤组织覆盖充分,治疗后4周,行避光处理。治疗1个月后,复查,按病情需要,行下一个疗程治疗。

1.4 疗效评估标准

显效:1个月后,受损面积减少90%以上者,组织学检查无异常病变;有效:受损面积减少51%~89%;无效:受损组织减少<50%。显效、有效计入总有效率。

1.5 观察指标

(1)疗效,对比不同疾病类型的治疗效果。(2)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不同疾病类型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3)记录复发情况。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疗效

采用光动力疗法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83%,见表1。

表1 治疗后的疗效(例,%)

2.2 不良反应

本组72例患者,采用光动力疗法治疗后,照射部位大部分产生红肿、灼热、瘙痒症状,其中灼热56例(77.78%),溃烂1例(1.39%),瘙痒58例(80.56%),红肿55例(76.39%),见表2。

表2 治疗后不良反应(例,%)

2.3 复发情况

治疗后每月行1次检查,行1~2年随访,入选72例患者随访期间有9例复发,复发率为12.5%,其中皮肤黑色素瘤复发率为10.53%(2/19),皮肤基底细胞癌复发率为6.25%(1/16),乳腺癌皮肤转移复发率为17.65%(3/17),皮肤血管肉瘤复发率为10.00%(1/10),皮肤鳞状细胞癌复发率为10.00%(1/10)。

3 讨论

恶性皮肤肿瘤是低度恶性肿瘤,起源于表皮基底细胞、毛囊外根鞘,发病因素多为紫外线直接照射、化学性致癌物质、遗传性疾病等,癌前期皮肤病是恶性皮肤肿瘤的前期,发病因素与恶性皮肤肿瘤类似,多发于皮肤病基础上,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4-6]。

光动力疗法为新型治疗方法,具有以下优势:①无毒性,且光源可控性强,以光化学反应为主要作用,避免对正常组织血管产生损伤,对正常组织细胞无影响,易愈合,不存在耐药性,安全性高,治疗效果、美容效果显著。②针对肿瘤组织有较好选择性,特定波长照射过程无明显痛感,不形成瘢痕,对皮损部位及数目均无限制,可对特殊部位,如鼻部、眼睑、外阴、眼周、耳部等处行治疗,能多次治疗病灶,且不影响美观、术后功能,为理想治疗皮肤肿瘤方法[7-9]。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光动力疗法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83%,提示应用该方案治疗可提高疗效。本研究结果显示,本组72例患者,采用光动力疗法治疗后,照射部位大部分产生红肿、灼热、瘙痒症状,其中灼热56例(77.78%),溃烂1例(1.39%),瘙痒58例(80.56%),红肿55例(76.39%)。提示光动力疗法无溃烂等严重损伤,具有安全性。光动力疗法为新型治疗肿瘤疾病方法,采用光敏药物、激光活化方式治疗,光敏药物可选择性被肿瘤组织吸收蓄积,转化为光敏剂,活化,经特定波长照射产生活性氧,产生光化学反应破坏肿瘤组织,对周围正常组织无影响,可精确高效针对肿瘤组织治疗,术后不良反应轻,仅为红肿灼热等,1~3天后随即消失[10-12]。此外,随访结果显示,复发率为12.5%,其中皮肤黑色素瘤复发率为10.53%(2/19),皮肤基底细胞癌复发率为6.25%(1/16),乳腺癌皮肤转移复发率为17.65%(3/17),皮肤血管肉瘤复发率为10.00%(1/10),皮肤鳞状细胞癌复发率为10.00%(1/10),提示光动力疗法可预防复发。此外,在实施光动力疗法还应注意,特定波长照射穿透深度有所限制,对肿瘤厚度、大小要求较多,若为较深、大范围肿瘤组织,需增多治疗次数。

综上所述,采用光动力疗法治疗恶性皮肤肿瘤及癌前期皮肤病,可提高疗效,安全性高,不易复发。

猜你喜欢
红肿皮肤病复发率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控措施
运用中药对药治疗皮肤病瘙痒症状浅析
茶籽油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术后肌注黄体酮局部红肿及硬结的预防效果观察
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对其红肿、炎性症状改善时间的影响
你想不到的“椎”魁祸首:皮肤病可能与脊椎有关
躲避蚊子有方法
消化道溃疡能否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