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深推进人大数字化改革

2022-06-23 03:20文综
浙江人大 2022年5期
关键词:人大代表数字化监督

文综

2022年是实现数字化改革“一年出成果、两年大变样、五年新飞跃”战略目标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贯通、集成突破、集中展示之年。全省人大数字化改革如何纵深推进?

日前,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印发了《省人大常委会2022年数字化改革工作方案》,擘画了新一年人大数字化改革的蓝图。

迭代升级人大数字化改革体系构架

贯彻省委数字化改革决策部署,工作方案明确了“四个着力”的总体要求:着力推进人大数字化改革、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省域典范、助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着力打造重大改革标志性成果,积极运用整体智治、量化闭环的理念、思路、方法、手段推动破解改革难题;着力推动有关应用场景的迭代升级、全面贯通、数据共享,增强人民群众和人大代表获得感、认同感;着力加快建设变革型组织,提升人大干部塑造变革能力。

对标全省数字化改革“1612”体系构架,迭代升级人大数字化改革体系构架,形成人大数字化改革、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省域典范、助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的“1512”体系构架。

第一个“1”,是平台+大脑;“5”,是人大整体智治、立法工作(人大立法应用)、监督工作(人大监督应用“1+N”)、代表工作(人大代表履职应用)、法治保障(为全省的重大改革提供法治保障);第二个“1”,是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2”,是理论和制度两个体系。

明确2022年六大重点任务

持续加强生成性学习,进一步提升塑造变革能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省委关于数字化改革的最新决策部署和袁家军书记讲话要求。通过举办常委会理论学习与专题讲座、全省人大数字化改革专题培训班、机关大讲堂等形式,开展多层次、有重点、全覆盖的学习培训,促进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机关干部提升掌握适应现代化的方法、手段、工具,有力推动变革型组织建设。

探索“大脑”建设路径,实现能力提升。规范建设省市县三级人大公共数据平台基础上,逐步向智能化、智慧化迈进。探索构建全时空多维度信息采集感知网,加快人大业务数据全量归集入库工作。加强对数据的分析、开发、利用,探索大数据分析、算法模型等在人大履职行权中的运用,寻找最佳路径,以算力换人力,为人大工作提供智能化支撑。

立足人大核心业务,打造一批具有人大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

人大智治应用。围绕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全面融入党建统领整体智治系统“民主法制”跑道,构建人大数字化智能化工作体系。进一步优化完善系统构架,深化专题门户、机关“一件事”联办、人大融媒体等建设,健全完善常态化运行管理机制,更好承接省委重大任务、集成人大核心业务、展示人大工作成果。

人大立法应用。迭代升级人大立法综合应用,完善场景功能,实现系统贯通,创新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建立起市县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人大代表、专家学者和社会公众参与立法的“数字绿道”,实现法规立项起草审议各环节的全链条参与、各类主体意见的全方位征求反馈、所有法规项目的全覆盖民主立法。

人大监督应用。建设和完善常委会“1+N”监督综合应用。完善和推广运用常委会监督全流程应用场景,推进日常监督与年度重点监督有机结合,研究设计全流程监督手机端应用场景;将专家学者、人大代表和社会公众引入监督全过程,建立健全代表分专业、代表联络站有重点参与的监督工作机制,确保人大监督工作更加符合人民意愿、更好回应社会关切。

迭代完善财经综合监督应用场景,进一步优化完善预算、国资、经济、政府债务子场景界面展示和功能设置,推进系统集成和多跨协同,为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依法履职,人民有序参与相关工作提供便捷高效服务。

迭代完善法治政府建设监督场景,实现与政府、“两院”相关数字化平台、场景、数据衔接联通;与人大代表履职综合应用深度对接,开发人大代表建言献策法治政府建设模块;开放建言献策渠道,促进意见建议点对点精准传达至有关政府部门,提升人大监督精准性实效性。

深化完善生态环境数字化监督场景,在已经上线的电脑端的基础上,完善“生态环境监督”、生态环境评估、组成人员意见、代表哨、群众反映等模块,增加常委会组成人员工作评价和提出建议并反馈等功能,建成手机APP;建立人大生态环境预警监督机制、构建生态环境评估体系、拓展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监督渠道,并在常委会审议生态环境报告时上线应用监督场景;在全省人大系统推广生态环境监督系统。谋划并启动省人大国土空间规划监督场景建设。

人大代表应用。迭代升级和丰富完善代表选举、联系群众、民生实事、议案建议、参与立法监督、履职评价等6个子场景功能,指导各地加快推进数据归集和共享,实现省、市、县三级人大全面贯通。引导人大代表、人民群众、专家学者等广泛参与立法、监督工作,提出意见建议、参与研究论证、推动解决问题,具体地现实地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法治保障。深入研究全省数字化改革法治需求,完善数字化改革相关法规制度,为构建一套与全省数字化改革体系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和制度规范贡献人大力量。

贯通基层人大,助力打造省域典范基层单元。积极推进乡镇(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数字化改革,增量开发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应用场景,建设民意收集处理、民生实事项目监督、参与立法监督、代表主题活动、代表督政议事、运行管理等功能模块,承接各级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和参与立法、监督等人大常委会工作的各项任务,以数字化手段推进平台、功能、体制机制省市县乡村贯通,推动多跨协同、综合集成,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

深化理论研究和制度建设,更好指导和巩固数字化改革实践。聚焦人大核心业务和重大任务,找准业务协同背后的底层逻辑和普遍规律,努力形成更多具有人大特色、高质量的理论研究成果。认真总结固化人大数字化实践经验,及时制定相关数字化建设规范和配套制度,体系化制度化推动改革。

推进重大应用贯通落地,提升应用实用实战实效。加强对人大代表履职综合应用、预算国资监督、备案审查系统等已建成应用场景的推广运用,通过“试点—反馈—优化—推广—运行”的迭代过程,优化功能架构,发挥实际效用。抓住新一届市县乡人大和人大代表履职第一年这个时间窗口,加强立法、监督、代表等典型场景的推广运用,增强人大干部、人大代表运用数字化的习惯和自觉。构建以应活率、实活率为核心指标的评价体系,实现应注尽注、应活尽活,把改革成果用好用实、用出成效。

五大工作机制推进和保障改革

统一领导机制。坚持“一把手”工程,切实加强省人大数字化改革领导小组对改革工作的统一领导。坚持两个月召开一次推进会制度,进一步改进会议形式,提升会议质量。坚持和完善工作例会、立项管理、工作考核、技术保障等各项制度。

分层统筹机制。省人大数字化专班加强“1512”体系构架的统筹谋划、迭代优化,推动系统跑道合理设置,实现系统之间既相互独立又整体联动。各责任单位要明确任务分工、聚焦改革跑道,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鼓励探索建立省市县联动的应用开发模式,实现“一地建设、全省共享”。

清单管理机制。坚持全省人大“一盘棋”,迭代更新全省人大数字化改革重大应用“一本账”,强化动态管理和刚性执行。加强上下级人大之间的综合统筹,对各级人大开发建设的应用场景实行目录清单管理,推动应用开发高效集成,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

激励推广机制。开展“浙江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奖”评选,表彰一批全省人大数字化改革最佳应用。推动《浙江日报》、浙江卫视等主流媒体加大对人大数字化改革宣传报道力度,在浙江人大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杂志、信息刊物开辟专栏,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改革成果,营造良好改革氛围,放大改革功效。

风险防范机制。坚持自主可控、运行稳定、响应快速、行为规范、内容合法、安全可用,完善網络安全防范和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管控机制,筑牢数字化改革安全防线。加强改革工作的舆情监测和引导机制建设,从严从实从细控制我省人大数字化改革数据和应用场景安全风险。

(来源:《省人大常委会2022年数字化改革工作方案》)

猜你喜欢
人大代表数字化监督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人大代表要常回“家”看看
人大代表选举(三首)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给人大代表履职戴上“紧箍”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让“人大代表之家”在群众中火起来、亮起来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