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南方」跨学科国际研讨会系列创新短课《空间认知》

2022-06-23 07:00作者刘珩嘉宾介绍及演讲内容由各嘉宾提供
世界建筑导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建筑师空间建筑

作者:刘珩(嘉宾介绍及演讲内容由各嘉宾提供)

文字整理:刘思、李森

空间,是建筑学科的核心。“坚固、实用和美观”(维特鲁威)作为建筑的基本属性,也是围绕空间展开的。随着相关领域的拓展,人们对“坚固、实用和美观”的认知在不断改变,认知的改变也直接影响了空间及建筑学科的发展。而在更大的范围内,快速高强度的城市化进程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和空间环境加速恶化。我们该如何面对不确定的未来? 建筑学作为传统学科,何以应对这些认知的变化?

深圳大学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设计实验室发起的“再南方”系列跨学科国际研讨会,2021秋季学期创新短课主题为“空间认知”,共设六讲,包括五讲研讨会和一讲汇报总结。五讲研讨会基于“不确定性”和“改变”,分别围绕五个主题:人·尺度、家·日常、设计(不)创新、气候变化和新新空间,从研究和实践两个维度展开。研讨会由刘珩教授策划并主持,邀请国际国内的建筑师和学者,与艺术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地理学家展开跨界跨学科对话,将艺术、美育、人文纳入建筑学的探讨,探讨建筑学未来面临的问题。

第一讲:人·尺度

以人的尺度感知环境和空间,是建筑设计的开始。达芬奇的维特鲁威人(Vitruvian Man),柯布西耶的尺度人建筑与人的关系,由此而立。工业化时代及之后的当下,人类借助于各种工具,对空间的认知有了更大尺度的飞跃,也让人重新丈量自己和空间之间的“距离”。这些认知的改变,带给我们的建筑设计以及生活的城市有何等的影响和反思?这是一个关于建筑原点的问题。

主讲人及讲座内容:

张利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长聘教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简盟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演讲主题:城市人因

演讲内容:当前中国建筑的重点关注从“物”转向“人”,追求以人为核心的空间质量。城市人因作为建筑学与人因工程学交叉的新兴领域,从人的需求定义空间,以设计为导向,带动知识在用户端实践与理论之间动态转化。演讲以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和北京首钢滑雪大跳台——两个跳台项目为例,阐释城市人因设计方法是如何从人出发,完成竞赛场馆,并为“超常”变“日常”提供可能。

Margaret Crawford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终身教授

演讲主题:扩展的城市领域中的生活体验

演讲内容:我们如何将人类经验的多样性作为城市设计和规划的基本组成部分?人类的意义是多种多样的,需要设计师将他们的方法重新调整到更小的尺度,让他们能够深入了解居民的日常生活。人种学研究、叙事、人文和文化意义可以扩大我们对人们使用建筑环境并从其建筑环境中创造意义的方式的理解。这些方法可以增加层次和复杂性,丰富一般和深度设计的场所。

林一林艺术家

演讲主题:半计算

演讲内容:以本人的艺术实践和作品为例子,阐述行为前对尺度预期的赌性和被诱惑,以及肉身在不同状态下,尺度对个体的劳心劳力等等。

第二讲:家·日常

家与日常的含义是多重的,可以指社会学意义上的家及围绕家的生活日常,也可以是建筑本体论中以家为单元的具体空间,以及与其关联的一系列生活场所;甚至可以理解为人类学及地理学意义上的“家园”、精神归属及场所认同。但不管从哪个角度去谈家与日常,都与人及人的身体及所在物质空间、精神归属相关。现代城市、生活及技术的快速变迁、气候变化频密引发的各式灾难等等,都在挑战我们人关于“家”及“日常”的观念和具体实践。这一讲里建筑师、社会实践学者及策展人、艺术家将从“非建筑”的视角切入探讨家与日常的空间认同与归属问题。

学术主持:刘珩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南沙原创建筑设计工作室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主讲人及讲座内容(按演讲顺序排列):

塚本由晴东京工业大学教授,犬吠工作室创始合伙人。塚本由晴与贝岛桃代在1992年于东京成立了犬吠工作室(Atelier Bow-wow),塚本由晴同时是东京工业大学的教授,并在校主持建筑设计实验室。犬吠工作室的工作以“建筑行为学”为基础发展而来。“行为学”包括自然的元素,例如光,空气,热,风和水,以及人的行为,建造的行为。“建筑行为学”从研究这些行为开始,目标是优化这些行为在特定的场所语境发生。犬吠工作室关注的是行为的重复性,韵律性,共享性,最终将建筑设计从个人化走向共性。近期建筑设计作品包括:尾道市火车站,Kotsuru Buta实验室、宫下公园、BMW古根海姆实验室、运河游泳俱乐部、穆哈拉格图书馆。

演讲主题:适应性的人类建筑与城市

演讲内容:演讲将讨论在经历了 2011 年日本东部大地震和 2020 年疫情之后建筑设计的作用和方向。

张利

Margaret Crawford

林一林

塚本由晴

欧宁

李燎

冯江

洪人杰

欧宁策展人、评论家、作家。2003年和2005年拍摄了两部城市研究纪录片《三元里》和《煤市街》,2009年担任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总策展人,2011年创办《天南》文学双月刊并任主编,同时发起致力于乡村建设和共同生活实验的“碧山计划”。2016-2017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建筑、规划与保护研究生学院教授“中国城乡研究”与“策展实践与地方营造”两门课程。2019年至今担任波士顿艺术、设计与社会研究中心(CAD+SR)高级研究员。

演讲主题:计划家庭:从空间到地方

演讲内容:以《哈佛设计》杂志上发表的一篇短文为基础,讨论中国家庭尺寸的历史变化以及家的空间和地方属性。

李燎艺术家。1982年生于湖北洪湖,2005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近期的个展包括:做更好的人,空白空间,北京,中国(2019);“艺术是真空”,空白空间,北京,中国(2016)。近期的群展包括:美术馆,现代艺术博物馆(MMK),法兰克福,德国,(2019);The Street:Where The World Is Made,Mo.Co.Panacée,蒙彼利埃,法国;罗马国立21世纪美术馆,罗马,意大利(2018-2019);影像三角志:珠江三角洲的录像艺术,时代艺术中心,柏林,德国(2018);展演剧场,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巴黎,法国;上海 K11 chi 美术馆,上海,中国(2017);龙肝凤脑,OCAT 上海馆,上海,中国(2016);艺术怎么样?来自中国的当代艺术,卡塔尔多哈阿尔里瓦克(Al Riwaq) 展览馆,多哈,卡塔尔(2016);_____ 的风俗习惯与我们如此不同,观看他们所得到的感受如同在观看展览,卡蒂斯特艺术基金会,巴黎,法国(2016);第三届乌拉尔当代艺术工业双年展,叶卡特琳堡,俄罗斯(2015);Surround Audience,纽约新美术馆,纽约,美国(2015)。李燎现生活和工作在深圳。

演讲主题:被观察的现实

演讲内容:生活被当成实践的对象时,观察会成为一个被动技能,看法和实际间就有了一个缝隙,一个很有嚼头的空间。

第三讲:设计(不)创新

快速发展的时代,喜新厌旧是常态,“新”代表着进步和追求,每个设计都希望有所创新,但何为“新”?这是个问题。“新”更像是个相对和开放的概念。是内在的方法论、还是外在的手法或风格?来自不同场域的建筑(历史)学者,尝试对“新”做一场“新”的诠释。

主讲人及讲座内容:

冯江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建筑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湖北枝江人氏,先后就读于华中理工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在香港中文大学、都灵理工大学访学。《建筑史学刊》《新建筑》《建筑遗产》等刊编委。

演讲题目:无题。关于设计创新的根源和方式、自以为创新实际上不创新、不创新是创新的基础等听起来有点奇怪的漫谈。

演讲内容:作为一名教书匠,长期讲授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课程,曾获世界建筑史教学与研究柯布西耶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作为一名研究者,以历史人类学方法下的地域建筑史研究和现当代建筑研究为两极,著有《祖先之翼:明清广州府的开垦、聚族而居与宗族祠堂的衍变》等;作为一名设计师,以重塑具有历史连续性的当代公共空间和文化景观为宗旨,完成了四川美术学院虎溪校园规划和造型艺术系馆设计、广州市府合署修缮设计等。

偶尔策展,“在阳光下:岭南建筑师夏昌世回顾展”获2009年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组委会奖。

洪人杰HAS design and research主持建筑师,中泰建筑研究室创始人。作为主持建筑师与Kulthida Songkittipakdee创立HAS design and research事务所,通过 "设计+研究" 并行的方式,探讨亚洲自身的建筑语言;他们着重于自然与人造自然的类比,通过城市自身的衍生找寻另一种建筑自然性,名为:即兴建筑(The Improvised)、人造自然(MANufAcTURE)、变色龙建筑(Chameleon Architecture)。其作品涵盖展览设计、装置艺术、文化建筑、宗教寺庙等,擅长将材料与地域的敏感性结合在空间氛围中,揉合建筑与文化的边界创造具有精神性场所;并荣获泰国著名杂志art4d设计首奖、泰国声誉奖年度建筑事务所大奖、泰国TOA年度色彩建筑师、Design Star Award年度设计师奖。

建筑实践外,HAS(Hung And Songkittipakdee)特聘为朱拉隆功大学东南亚建筑客座教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设计导师;并受邀担任泰国当代建筑策展人与评论家,致力中泰两国地域建筑与文化实践,执行系列展览、出版、论坛,获泰国外交部表彰为泰国建筑重要策划人,同时于泰国创意与设计中心、朱拉隆功大学、阿颂·信艺术学院、泰国国王科技大学等学术机构演讲。

演讲题目:新亚洲性建筑:即兴+人造+变色龙

演讲内容:深究亚洲城市会发现独特的气候条件、高密度的居住生活、无边际延伸的违章建筑,这形成泰国乃到整个亚洲城市特有的人造环境;而这些去文化、去历史包袱的自发性违建,进一步开启建筑和地域的崭新印象,并展示人们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如何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中重新找到另一种“新”亚洲性(Asian-ness)。

鲁安东南京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建筑系系主任、教授,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城市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学士,剑桥大学硕士、博士,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建筑系主任,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城市研究中心主任。曾任英国剑桥大学沃夫森学院院士、德国德绍建筑研究所DAAD客座教授、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访问教授、美国宾州州立大学亨利·鲁斯基金访问教授、国际建协(UIA)公共空间委员会委员、Architectural Design客座主编、Journal of Asian 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Engineering编委、《建筑师》编委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英国国家艺术与人文研究基金重大项目等多项。曾应邀在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哈佛大学、华美人文学会、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美国汉庭顿图书馆等做特邀讲座。

演讲题目:增强场所与合成中介:一种新本体论

演讲内容:设计并不等于创新,另一方面,在今天设计又似乎不得不创新。究其本质,是设计“本体”的悬置,即与当代技术、社会与日常经验的脱节。本演讲将辨析当代技术与空间的关系,提出增强场所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当代设计的本体知识构成。设计创新与否,需要其在本体层面有原创性。

第四讲: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对今天人类生活的影响和干预,已是全球的共识。国际各大院校的建筑学、城市设计和景观规划等学科都在导向这一领域的观察和研究,并尝试用设计去回应这个问题,但国内的设计学科尚未直接面对这个课题。本次邀请了来自欧美著名大学的学者、建筑师及策展人,与我们分享对这议题他们独特的设计研究和思考。

主讲人及讲座内容:

Rahul Mehrotra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教授,城市规划与设计系系主任。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的城市设计与规划教授,约翰·T·邓洛普 (John T. Dunlop) 住房与城市化教授。他是 RMA Architects 的创始人和主持设计师,事务所在孟买和波士顿设有工作室。RMA Architects成立于1990年,设计并执行了包括政府和私人机构、企业工作场所、私人住宅在内的项目,以及以及一系列自发的社会倡议项目。2018年RMA Architects因“三个解决亲密和共情问题的项目,温和地传播社会边界和等级制度”的项目而获得威尼斯建筑双年展陪审员的“特别提名奖”。2012-2015年,他与Diana Eck教授共同领导了哈佛大学的研究项目Kumbh Mela:绘制短暂的特大城市地图。这项研究于2014年以书的形式出版,并延展到2017年的出版物《Does Permanence Matter?》。Mehrotra还与他人合著了《Taj Mahal:Multiple Narratives》,该书于2017年12月出版。Mehrotra的最新著作名为《Working in Mumbai》(2020年)和《The Kinetic City》(2021年)。前者通过与孟买的联系,对他的实践进行反思。第二本书介绍了Mehrotra在过去三十年中的著作,以及他对印度城市化的长期参与和理解。这项工作产生了一种新的城市概念,Mehrotra称之为“动态城市”。自2014年以来,Mehrotra一直是CICA(国际建筑评论家委员会)的成员。

演讲题目:流动时代的建筑和规划

演讲内容:今天,流动性和不确定性是我们星球状况的特征。气候、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都在不断变化中。演讲的第一部分将重点讨论在专业和学院,如何定位这些问题,在更大文化背景中理解通量的性质及其对建筑和规划的影响。讲座将讨论动力城市的概念及其关于短暂、城市主义的扩展研究问题,以及它在孟买和印度的应用和解读。

鲁安东

Rahul Mehrotra

Hubert Klumpner

Christoph Thun-Hohenstein

钱源

谢湜

庄慎

Hubert Klumpner苏黎世高等理工学院建筑与城市设计系教授,"urbanthinktank_next”的主持设计师和总监。奥地利建筑师、“urbanthinktank_next”的主持设计师和总监。作为U-TT的联合创始人,他被认为是社会转向运动的发起人之一,这一运动在2010年的MoMA展览“小规模大变革/社会参与的新架构”中取得了突破。Klumpner是苏黎世联邦高等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全职教授。他曾在维也纳应用艺术大学师从Hans Hollein学习,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获得了城市设计硕士学位的Fulbright Grant奖学金。U-TT获得了许多奖项,包括威尼斯建筑双年展金狮奖、Gold Holcim Award奖和芝加哥建筑与设计博物馆奖。Klumpner与ETHZSECO合作,目前正在巴兰基拉建造“Fabrica de Cultura”,并为萨拉热窝/波黑市制定总体规划。

演讲题目:重新构想城市化

演讲内容:uttnext通过设计工具和方法重新构想建筑、景观、规划和城市化,通过“典型”项目的实践,以提高现有和新的城市中所有人的生活质量。研究和设计活动是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框架内组织的。很高兴认识到我们的本地和全球城市化模式正处于危机之中。通过提案、场景、模型做出回应,促使我们理解新形式城市的潜力。利用由此产生的创造力来改变我们在城市中的生活方式。

Christoph Thun-Hohenstein维也纳双年展总监

演讲题目:气候关怀与循环思维:为什么我们需要艺术来进行激进的想象

演讲内容:使我们的经济和社会低碳化不仅是欧盟的,也是世界许多其他地区的气候政策核心。但我们必须采取更为全面的方法:我们需要对地球、其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进行审慎的照料工作,以稳定气候并永久地保护地球的生态。气候保护包括将我们与地球的关系、物种多样性及其资源置于可持续基础上的所有措施。

这也意味着“获取、制造、使用、浪费”的线性经济不是未来的模式。因此,我们必须将气候护理与循环思维结合起来:气候中性和脱碳的(巨大)挑战只有在生物和技术循环以及其他气候护理行为(如减少消费、注重持久质量)中以最佳方式保持资源的情况下才能应对,并以谨慎处理产品为主。生物和技术循环将是气候现代化的制胜公式,也是“绿色”经济增长的神奇配方:未来是循环的!

气候护理和循环思维是我们未来思维的基本要素。为了充分挖掘它们的潜力并从它们的协同作用中获益,我们需要艺术学科的激进想象力。设计师、建筑师、视觉艺术家和其他创造性思维都处于有利地位,能够产生长期愿景,在短期世界中指导我们。艺术学科可以在扩大循环经济、促进广泛社会的循环生活方式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作为大众消费和抛弃习惯的有吸引力的替代品,并推动真正的循环社会的发展。

第五讲:新新空间

有人问,为什么最后一讲叫“New New Space”?何为新?我们也常说“更新”Is it‘changing to the new’or‘newer’,这是个问题,而新新new new 还是去声的“更新”newer?这也是问题。

重复的意义在于,我们真诚地希望改变或挑战或打破固有的空间认知边界。一次又一次,但没有一次的重复是一模一样的;也可能没有另一次比这一次更进步,我们甚至没有确定、正面和乐观的答案。我们可能永远在路上,但不能磨灭我们对于新和未知的好奇和探索,因此也可能造就了对于未来空间想象的多元善变和丰富性。我们相信,对于空间认知的拓展,只要经历了持续不断的量的积累和叠加,就能在不久的将来发生质的改变。

总而言之,重复强调、被讨论的“新”,给我们带来的,既有仰望星空的视角,也有脚踏实地的浮想,也许这是对空间“终极”的思考和探索。

主讲人及讲座内容:

钱源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城市研究院院长,深圳市首批举荐认定的高层次专业人才。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城市规划硕士,曾任职于香港ACLA 景观设计公司和易道国际 (香港)设计有限公司。2010 年加入万科集团,担任城市研究院院长。2016 年被认定为深圳首批举荐制高层次专业人才。在万科十年来,参与并策划了万科集团总部、米兰世博会万科馆、山西五龙庙古建修复、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北京世园会植物馆等重大公共项目;以多方参与、集群设计的方式主持深圳 南头古城、苏州淮海街和成都猛追湾等城市更新项目;主持了深圳万科云城及万科云设计公社 等产城融合的新建项目,倡导设计行业上下游积聚、共享、孵化和共创。另外,在深圳城中村保护与激活、中国城市轨道与城市发展模式、旧城复兴的空间和内容等领域 均有研究,同时也为厦门、苏州、深圳、东莞等当地政府提供规划与城市发展顾问支持。

演讲题目:新旧之间

演讲内容:今天,快速化的新城建设不再是城市发展关心的唯一焦点。那些曾经为城市建设做出过贡献、如今逐渐衰败的存量资产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如何抓住重新设计的机会,将老的 空间载体创造出新的价值?如何平衡“城市愿景”“公共利益”和“商业可持续”在更新进程中的多种声音?这些问题皆是城市存量更新项目需要去探讨和回应的事宜。而在这新旧之间,设计本身不再是一张设计图纸,而是需要因地制宜的设计出一套新的秩序、组织对的资源、注入新的内容、引来新的人群,让那些有时间底蕴的旧空间,成为有活力的、有丰富度的新新空间。

谢湜中山大学历史学系主任、博雅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明清史、历史地理学、社会经济史的教学和研究。入选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现任教育部历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刊物《历史人类学学刊》主任编委,广东历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任耶鲁大学麦克米兰国际与区域研究中心访问学者。著有《高乡与低乡:11-16世纪江南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山海故人:明清浙江的海疆历史与海岛社会》,主编出版《汕头近代城市地图集》。两次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首届“新史学青年著作奖”、第三届“普隐人文学术奖”、第四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国学新秀奖”。

演讲题目:探寻能动性的空间史迹

演讲内容:在前近代以来南中国历史变迁中,地方行政的理性化措置、民间社会的合法化策略、制度转型的多层面影响,曾不经意地作用于城乡聚落空间的创新,主讲人尝试从分县、创市、造城的三个历史地理片段,探讨从区划迈向空间,从功能转向条件,从建筑深入街区,努力探寻能动性的空间史迹。

庄慎阿科米星建筑设计事务所 合伙创始人、主持建筑师,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教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作为国内知名的建筑师,庄慎的作品曾荣获: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奖商业建筑类金奖、社会与文化建筑类金奖和社会责任奖特别奖、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优秀奖、教育部优秀勘察设计奖、WA中国建筑奖、美国《商业周刊》/《建筑实录》评选的最佳商用建筑奖、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学会“施工管理杰出成就奖”,并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Domus》《A+U》《Architecture Record》《Asia Architecture》《建筑师》《时代建筑》《建筑学报》《世界建筑》、Archdaily、Gooood等都先后刊登过特辑或专稿。在创立阿科米星建筑设计事务所前,庄慎曾先后担任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师,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合伙人和主持建筑师。

演讲题目:认知·新空间

演讲内容:“空间是建筑设计师的工作对象,如何设计空间很大程度上源于如何认知空间。讲者将从人与空间在产系统下的变化状态、空间在使用过程中的改变常态、空间认知过程中的行动作用三个角度,分享对于空间设计工作的认识。”

猜你喜欢
建筑师空间建筑
胖胖的“建筑师”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空间是什么?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创享空间
建筑的“芯”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一个建筑师的独白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