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支撑“浙”里共同富裕示范先行

2022-06-23 06:40陈心意
今日科技 2022年6期
关键词:科技厅共同富裕科技成果

■ 陈心意

探路共同富裕一周年 浙江蹄疾步稳成效丰

供图/视觉中国

当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号角在“浙”里吹响,科技创新之光,是“浙”里闪亮的那束光。

今年年初,科技部、浙江省政府联合印发《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科技创新行动方案》支持浙江打造四大全国典范;近日,浙江省科技厅获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工作考核“优秀”等次。

为什么是浙江?“浙”一年的科技创新成色几何?一组数据让人读到浙江科技创新“跨山追海争雄长”的魄力:全省R&D经费投入预计达2132亿元,同比增长14.6%,研发投入强度达2.9%;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2万亿元,同比增长20.4%;浙江省实验室再“扩容”,从6家上升到9家,首批6家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启动。

高分报表的背后,是浙江省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共同富裕的务实举措: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和《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紧紧抓住科技部赋予浙江省率先打造全域创新示范省的契机,聚焦缩小三大差距,着力提升科技创新的引领力、支撑力,勇当科技支撑共同富裕的开路先锋。

创新策源 汇聚科技澎湃动能

日前,浙江省实验室再“扩容”——白马湖实验室、东海实验室、天目山实验室获批建设。这是继之江、良渚、西湖及甬江、瓯江等两批6家省实验室之后,浙江上新的第三批省实验室,涵盖能源、海洋、航空等重点领域。作为浙江提升创新策源能力的重大科研载体,3家省实验室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不断提档升级,体制机制迸发创新活力,呈现上天下海铸国器的新气象。

从紫金港科技城、未来科技城到青山湖科技城,从之江实验室、西湖大学到浙大超重力大科学装置……创新资源、高能级平台在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云集, 这里已成为杭州科创领跑的区域。如今,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集聚全省超60%的国家科技奖和省科技奖一等奖、超70%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超80%的国家“杰青”“优青”人才,成为培育战略科技力量的主平台。

位于甬江之畔的宁波高新区,也在今年领到了最新“成绩单”:2021年,宁波高新区在全国国家级高新区的综合排名再进两个名次,名列第13位。宁波高新区的优异表现并非个例,放眼全省,8家国家高新区有7家实现进位,高新区贡献了全省超五成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2.8%)、超六成的研发费用(63.4%)。科技部火炬中心发布《科技部关于公布2021年度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通知》,公布了新一批149家孵化器备案名单,其中浙江有14家入选。至此,浙江省共有109家科技企业孵化器进入“国字号”备案名单,成为继江苏、广东之后,国家级孵化器最多的地区之一。

智造车间

在强劲的创新动能集聚平台上,浙江省科技厅再添数字化“引擎”——“浙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应用。

“高性能锂电多元正极材料短程绿色制造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示范”榜单在该应用上一经发布,就通过智能匹配分析,向具有攻关基础的10余家企业及高校院所的100多名科研人员推送榜单。华友新能源公司根据推送榜单及建议合作科研人员信息,快速牵头联合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浙工大等单位团队组建创新联合体,成功揭榜。

“浙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用数字技术优化科技创新生态,企业不仅能通过平台精准匹配人才、金融等资源,还能提出技术攻关需求。这背后,是省科技厅建立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四张清单”机制,推行“揭榜挂帅”“赛马制”等科技攻关模式,让全省科技创新“动”起来“燃”起来。于是,高能级科创成果竞相涌现,且80%的重大成果集中在三大科创高地领域:嵌入式CPU、人工智能诊疗、原子级存储器、超级稻品种、“冰光纤”、神威量子模拟器等。38项科技成果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总获奖数和主持获奖数均创历年新高。

科技强农 乡村振兴提档加速

种业是农业发展的“生命线”。

日前,由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育成的“思壮12”砧木新品种通过省认定,其高抗瓠瓜枯萎病、嫁接亲和力好,极适宜浙江及相似生态区应用,嫁接苗比自根苗增产18.4%。由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育成的“台绿6号”青花菜新品种通过省认定。截至今年4月,自主育成的“台绿”系列青花菜品种已累计推广57.1万亩,新增经济效益3.18亿元,加快了进口替代步伐,在较大程度上扭转了青花菜种子受制于人的局面。

近年来,浙江省科技厅持续稳定实施农业新品种选育专项,让一颗颗小小的种子为浙江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档加速”。去年一年,全省已育成并推广农业新品种123个、推广面积700余万亩,并开展农机装备专项攻关“军令状”行动,组织实施27项农机装备重大攻关项目,梳理农机研发成果67项。

而在科技推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让“科技之花”绽放于乡村田野间,为乡村振兴不断注入“源头活水”。

丽水市景宁县大漈乡2003年被列入全省首批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乡镇,省科技特派员叶琪明的到来,为当地山区产业带来了生机。

“当时的首要问题是为大漈乡选择一种合适的经济作物。经过我们的多次考察,茭白更适合山区种植。”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叶琪明将自己的知识、技术播撒在田间地头,也让茭白种植从大漈乡陆续向景宁其他乡镇辐射。如今,茭白已成为景宁农业的新名片,全县的茭白种植面积已超过万亩大关。

叶琪明的故事亦是浙江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缩影。自2003年该制度推行以来,省、市、县三级共累计派遣科技特派员2.4万人次,实施科技项目9515项。他们在全省各地演绎着科技带领乡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县域创新能力提升的生动实践。仅去年一年,就带动农户1.1万户,引进新品种622个,推广新技术739项,建立示范基地505个。

科创赋能 26县高质量发展

葡萄串起共富路

在仙居县,大手笔建设的省级医疗器械特色小镇,位于仙居绿色医药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牢牢把握“创新引领、绿色跨越”主题主线,走出了一条“产业+资本+飞地+平台”的创新发展之路。目前,仙居医疗器械小镇已集聚高端医疗器械项目49个,博士以上高端人才近70人,发明专利200余项。区位条件不优、资源禀赋一般的天台县,争当科技“放牛人”,组成“驻企专员”队伍,为全县140余家规上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帮助企业解决研发机构建设、产学研合作、知识产权、人才团队引育等方面问题300个,形成“全域扶科”“全域扶企”的天台特色。山区小城缙云,集中力量建设创新服务综合体,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完善服务链,建立“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省高成长科技型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领军企业”梯队培育机制,引育发展壮大创新主体,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创新主体数近三年实现了翻番。

这些山区县能加速发展,突破发展不平衡问题,科技创新是不可或缺的强大支撑力量。2021年,省科技厅出台《科技赋能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聚焦“五个一”, 以“一县一方案、一县一产业、一业一载体、一业一批项目、一业一支队伍”为工作思路,加快科技赋能山区26县。截至目前,2022年度浙江省科技厅共支持26县各类项目65项,安排中央和省级财政经费近1亿元。通过项目引领,有针对性地引导山区26县加强高效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应用和示范,进一步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以产业振兴带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同时,为缩小“科技鸿沟”,省科技厅再出“妙招”,探索建立科技成果“转移支付”体系,推动高校院所面向山区26县和对口支援地区,实施科技成果定向免费或者低价许可,联动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下沉,支持山区县高质量发展。

日前,浙江理工大学向山区26县免费开放152件专利,相当一部分都与冲锋衣产业相关。“我们学校的强项是纺织服装,而三门县正好大力发展冲锋衣产业,于是专门瞄准当地企业做了前期摸排,确保拿出的专利正好能解企业的燃眉之急。”浙江理工大学产业技术中心主任杨晓刚说。

目前,依托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3.0开设科技成果“转移支付”专区,汇聚1600余项成果,累计免费许可近300次。

改革先行 力促“扩中”加速步伐

近年来,浙江省科技厅深入实施国家和省级重大人才工程,不断扩大科研人员规模,全省研发人员总量达77.6万人,每万人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从2015年的98.5人年提升至2020年的151.1人年。

科技工作者是科技支撑共同富裕的动力源泉,也是“扩中”的潜在人群。

“我参与的项目研发成功,团队收到了30万元的额外奖励,我们干劲更足了!”浙江捷昌线性驱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员王工说。因为新昌在推行的“科技人员收入倍增行动计划”,自己进入公司两年就成了股权激励对象,团队每次攻克关键技术,公司就予以重奖。

为激发科技人员创新致富的积极性,省科技厅等五部门联合出台《关于促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意见》,科技成果转化效能持续提升,科研人员收益分配比重不断加大,近三年全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收入5.9亿元,科研人员收益分配平均占比达到85%。

同时,省科技厅还不断“加码”,组织开展职务科技成果集成改革,让科研人员群体创新致富有了更多“门路”。

浙江工业大学据此于2021年将科技成果转化业绩作为对完成、转化职务科技成果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专业技术职称评定、职务评聘和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并设立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奖,对科技成果转化完成者以及在其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在此政策影响下,今年1至4月,该校转化合同金额同比增长430%。

据悉,浙工大“转化绩效纳入考核评价体系”与省农科院“负面清单制”等赋权做法已入选科技部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典型举措。

风好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站在新起点上,省科技厅将进一步对标对表中央《意见》、浙江省《实施方案》和科技部省政府联合印发的《行动方案》,聚焦三大科创高地建设、科技惠农富民行动、科技成果“转移支付”体系、完善知识价值导向分配机制等重点工作和改革任务,建立健全重点工作任务推进落实机制,全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三大科创高地和创新策源地、全域创新支撑共同富裕、数字化引领“十联动”创新创业生态等标志性成果。

我国首座潮光互补型光伏电站并网发电

猜你喜欢
科技厅共同富裕科技成果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省科技厅举行“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云南省科技厅先进表彰大会召开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东风吹来满眼春 潮起正是扬帆时
——湖北省科技厅精准扶贫纪实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湖北省科协省教育厅省科技厅中科院武汉分院将于2016年举办湖北省全国科普日活动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