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飞白鹭,逆流鳜鱼,沉浸式入画

2022-06-24 23:52
润·文摘 2022年6期
关键词:斜风细雨渔歌子渔翁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部编版语文教材 六年级下)

To the Tune of A Fisherman’s Song

[Tang Dynasty] Zhang Zhihe

王泽南 译

At the foot of the Xisai Mountain

White herons are on the wing.

Up the stream with floating peach blossoms

Plump mandarin fish cheerfully swim.

In a bamboo hat of conical shape

And a green coir cape

Immersed is the fisherman

In the gentle breeze and drizzling rain.

【译者有话说】

这首《渔歌子》描写的是江南水乡春汛时的旖旎风光:西塞山前,几只白鹭在水面上优雅地飞过;天气和暖,桃花盛开,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着。正在捕鱼的渔翁头戴青斗笠,身披绿蓑衣,斜风细雨中,山光水色让他如此怡然自得,沉浸其中不失为一种享受,自然也用不着回家避雨了。

前两句是全词翻译的难点,“西塞山前”是翻译成“In front of the Xisai Mountain”還是“Over the Xisai Mountain”,抑或有其他的译法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白鹭是如何飞的。唐诗中有“漠漠水田飞白鹭”的名句,而在现代作家郭沫若的散文《白鹭》中,白鹭被比作“一首精巧的诗”,“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

由此可见,白鹭喜欢在水面上低飞,所以此处不用表示在山上盘旋的介词“over”,可以笼统地使用“in front of”,这里译为“At the foot of the Xisai Mountain”,是为了降低视角,与下文的“桃花流水”相呼应,展现在西塞山的山脚下白鹭飞过的场景,大概它们也想在水中捕两条鳜鱼解解馋吧!译文的“on the wing”即在飞行中。

在第二句“桃花流水鳜鱼肥”中,作者将花、水、鱼这三种意象并列,并没有出现任何动词,但在翻译时,为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我们需要进行增译,那么该如何理解“桃花流水”?“鳜鱼”又是怎样游的呢?

江南春季,天气和暖,桃花盛开,几场雨后春水初涨,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根据鱼的习性,春季鱼群多是逆水游向上游地区,秋季时则顺流而下。所以在翻译时,我选用了“up the stream”而不是“down the stream”,在漂浮着桃花瓣的溪水中,肥美的鳜鱼(plump mandarin fish)欢快地逆流而上。

词的后三句将视线从明媚的春景转向捕鱼的渔翁,其中“青箬笠”中的青色是中国独有的颜色,并没有与此完全相同的英文颜色词,一般会转译成绿或蓝。而此处的“箬笠”指用竹篾、箬叶编的斗笠,译为“a bamboo hat of conical shape”(竹制的圆锥形帽子),其中“bamboo”一词已暗含了青色。“斜风细雨不须归”在翻译时运用了倒装,不仅是为了押韵,也为强调渔翁捕鱼时沉浸(immersed)而享受的感觉。

这首词的作者张志和还是一位画家,相传他曾将词中内容画成了一幅山水画——雨中青山,江上渔舟,水面白鹭,两岸桃花,虽然这幅画并没有流传下来,这首词带给我们的画面感却同样生动。聪明的你,感受到了吗?

【译者简介】

王泽南,外交学院翻译硕士毕业,吉林大学文学博士在读。拥有7年翻译与教学经验,多次担任大型国际会议及纪录片译员,出版译著1部。曾在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两度通关,获河北卫视《诗词王中王》季军、东方卫视《诗书中华》擂主、湖北卫视《奇妙的诗词》“诗魁”称号等。

猜你喜欢
斜风细雨渔歌子渔翁
傅卫国
天宫院
渔歌子·咏春蚕
春天(1)
渔歌子
神秘的“渔翁”
渔歌子
最会打鱼的渔翁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渔翁收藏:李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