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物菌肥对马铃薯块茎产量、品质影响试验研究

2022-06-24 07:14刘言董红平汪扬媚冯奎马阿乾静坤刘绍文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2年3期
关键词:薯率菌肥晚疫病

刘言 董红平 汪扬媚 冯奎 马阿乾静坤 刘绍文

凉山州农业科学研究院,四川凉山

生物菌肥选用是影响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掌握施用生物菌肥对凉山州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团队根据行业专家建议,利用目前常用的三种生物菌肥进行试验,以期探索出提高凉山州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技术措施。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试验材料。试验品种选用青薯9号一级种。

2)试验面积。试验面积1 333.33 m2,每项处理333.33 m2。

1.2 试验地点及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在昭觉县地莫乡,海拔2 195 m,土质为黄棕壤,肥力中等,前作玉米,播前犁地,人工开厢平地。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A、B、C、D 四个处理,D 组为对照组,每个处理种植333.33 m2,大区对比,不设重复,四个处理均种植在肥力均匀的同一块地里。

A 处:折合5.25 万株/hm2,种薯于播种前2 d 进行切块药剂拌种,折合每公顷施腐熟农家肥7 500.0 kg、复合肥1 200.0 kg、菌康宝微生物制剂15.0 kg 作底肥,播种施肥后提土覆盖起垄30 cm,苗期折合每公顷追施尿素112.5 kg提苗,中耕除草两次,药剂防治晚疫病两次。

B 处理:折合5.25 万株/hm2,种薯于播种前2 d 进行切块药剂拌种,折合每公顷施腐熟农家肥7 500.0 kg、复合肥1 200.0 kg、沃尔田微生物菌剂300.0 kg作底肥,播种施肥后提土覆盖起垄30 cm,苗期折合每公顷追施尿素112.5 kg提苗,中耕除草两次,药剂防治晚疫病两次。

C 处理:折合5.25 万株/hm2,种薯于播种前2 d 进行切块药剂拌种,折合每公顷施腐熟农家肥7 500.0 kg、复合肥1 200.0 kg、秘可夫生物菌肥37.5 kg 作底肥,播种施肥后提土覆盖起垄30 cm,苗期折合每公顷追施尿素112.5 kg提苗,中耕除草两次,药剂防治晚疫病两次。

D 处理:折合5.25 万株/hm2,种薯于播种前2 d 进行切块药剂拌种,折合每公顷施腐熟农家肥7 500.0 kg、复合肥1 200.0 kg作底肥,播种施肥后提土覆盖起垄30 cm,苗期折合每公顷追施尿素112.5 kg 提苗,中耕除草两次,药剂防治晚疫病两次。

1.4 栽培和田间管理情况

1)播种时间。2021年3 月5日。

2)施肥。各处理播种时折合每公顷施腐熟农家肥7 500.0 kg、复合肥1 200.0 kg 作底肥,并按照试验设计施用菌肥,苗期折合每公顷施112.5 kg 尿素量追肥一次。

3)中耕管理。试验于4月27日出苗,5月19日第一次中耕培土、追肥,6 月19 日第二次中耕培土并喷施药剂防治晚疫病,6 月29 日进行第二次喷施药剂防治晚疫病,7~8月雨季,及时理沟排水,防止积水。

4)收获测产。8月25日各处理测产189 m2并进行考种分析,同时取薯块进行品质化验分析。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结果分析

从表1 可知, A 处理折合每公顷产31 279.5 kg,B处理折合每公顷产31 618.5 kg,C 处理折合每公顷产36 564.0 kg,D 处理折合每公顷产27 945.0 kg。施用3种菌肥均比对照组提高产量,其中,C处理产量最高,比对照D 处理增产8 619.0 kg,增产30.8%;B 处理产量第二,比对照D 处理增产3 673.5 kg,增产13.1%;A 处理产量第三,比对照D处理增产3 334.5 kg,增产11.9%。

2.2 单株结薯分析

从表1 可知,A、B、C、D 处理单株结薯个数分别为6.9 个、6.7 个、8.4 个、8.1 个。A、B 处理单株结薯分别比D 处理少1.2个和1.4个,C 处理单株结薯比D 处理增加了0.3个。

2.3 单薯重量分析

从表1 可知,A、B、C、D 处理平均单薯重分别为0.112 7 kg、0.114 5 kg、0.108 0 kg,、0.097 5 kg,施用3种菌肥均比对照分别增加单薯重0.015 2 kg、0.017 0 kg、0.010 5 kg,其中,B处理单薯重增加最高。

2.4 单株重量分析

从表1 可知,A、B、C、D 处理单株薯重量分别为0.81 kg、0.87 kg、0.91 kg、0.79 kg,施用3 种菌肥均比对照组分别增加单薯重0.02 kg、0.08 kg、0.12 kg,其中,处理C单株重量增加最多。

2.5 商品率分析

从表2 可知,A 处理大薯率、中薯率、小薯率、商品率分别为52.4%、 32.3%、15.3%、84.7%,B 处理大薯率、中薯率、小薯率、商品率分别47.5%、 40.1%、12.4%、87.6%,C 处理大薯率、中薯率、小薯率、商品率分别为51.2%、34.3%、14.5%、85.5%,D 处理大薯率、中薯率、小薯率、商品率分别为47.7%、35.5%、16.8%、83.2%。施用3 种菌肥均比对照组分别增加薯块的商品率,1.5 个、4.4 个、2.3 个百分点,其中,B 处理增加最多。

2.6 薯块品质分析

薯块收获时进行取样,经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测试化验,各处理干物质、Fe、Zn、维生素C、还原糖含量如表3所示。

表1 各处理产量、单株结薯、单株重量一览表

表2 各处理大、中、小薯产量及商品率表

表3 各处理薯块品质测定表

1)干物质含量。从表可知马铃薯块茎干物质含量, A处理比对照D减少32.2%,B处理比对照D增加11.7%,C处理比对照D减少30.7%,B处理提高马铃薯块茎干物质含量。

2)Fe 含量。从表3 可知马铃薯块茎Fe 含量,A 处理比对照D增加44.2%,B处理比对照D增加89.6%,C处理比对照D 增加10.3%,施用3 种菌肥均增加马铃薯块茎Fe的含量,B处理增加最多。

3)Zn含量。从表3可知马铃薯块茎Zn含量,A处理与对照D 相等,B 处理比对照D 增加36.4%,C 处理比对照D 增加8.4%,B 处理和C 处理均增加马铃薯块茎Zn 的含量,B处理增加最多。

4)维生素C 含量。从表3 可知马铃薯块茎维生素C含量,A 处理比对照D 减少8.1%,B 处理比对照D 减少27.6%,C 处理比对照D 减少3.9%,施用3 种生物菌肥均降低马铃薯块茎维生素C含量,B处理减少最多。

5)还原糖含量。从表3可知马铃薯块茎还原糖含量,A 处理比对照D 增加12.6%,B 处理比对照D 增加82.1%,C 处理比对照D 减少3.2%,C 处理降低马铃薯块茎还原糖含量,A处理和B处理均增加马铃薯块茎还原糖含量。

3 结论

通过对三种生物菌肥在马铃薯上的施用试验表明:A、B、C 处理均提高马铃薯产量,其中,C 处理对马铃薯产量的提升作用最大;三个处理均提高商品薯率,其中,B处理对商品薯率的提升作用最大;三个处理均明显影响块茎品质,其中,B 处理对马铃薯块茎干物质含量、Fe、Zn 含量提升作用最明显,C 处理对Fe、Zn 含量有一定的提升作用;三个处理均降低块茎的维生素C 含量,A、B处理均提高还原糖含量,C处理降低还原糖含量。

综上,以马铃薯产量为结果的需求,建议选择施用C处理下的秘可夫生物菌肥;以马铃薯品质为结果的需求,建议选择施用B处理下的沃尔田微生物菌剂。

猜你喜欢
薯率菌肥晚疫病
不同播期、不同种薯形态对秋马铃薯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化肥与含菌肥的有机肥配施对富士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影响宁夏贫困山区马铃薯商品薯率的气象因子分析
微生物菌肥在农业生产中的价值和应用策略探究
生物菌肥种类及用量对猕猴桃果实的品质影响
临汾市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预报
如何防治大棚番茄晚疫病
郸城县脱毒甘薯一穴多株栽培试验研究
我国番茄晚疫病危害及流行病学特点
年产50万吨生物有机菌肥项目在孝义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