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理论与实践探索

2022-06-25 22:38林丰
河南教育·高教 2022年5期
关键词:艺术院校课程思政

林丰

摘 要: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艺术院校开始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本研究以上海戏剧学院近5年课程思政建设实践经验为基础,对艺术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理念、途径和经验进行梳理,探索课程思政教学元素与艺术专业教学的融合、课程思政建设理论体系,以期为艺术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艺术院校;课程思政;教学元素;建设理论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标志着全国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同年,上海市教委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上海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意见》,该文件结合上海市的实际情况,就上海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出明确的实施意见,全力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深化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艺术院校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有利因素

课程思政建设是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是推进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现实路径。艺术天然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创作有筋骨、有思想、有温度的优秀艺术作品,给人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是艺术工作者的使命,因此艺术院校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具有良好的土壤。

上海戏剧学院历来重视对学生的德育塑造和人格培养。1945年,顾仲彝先生在创立上海市立实验戏剧学校时便提出,“时代巨轮的推动者,是引导大众走进‘礼义廉耻’境遇里的领导者,是人民大众的导师,是民族的灵魂”。熊佛西先生提出,“首先应该注重人格的塑造,使每个戏剧青年都有健全的人格,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成为爱民族、爱国家、辨是非、有情操的人”。70多年来,上海戏剧学院秉承老一辈戏剧教育家的教育理念,践行德艺双馨、至善至美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文艺工作者。

二、艺术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内涵

《关于深入推进上海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到,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为重点,将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使命与担当、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贯穿到各门课程的教育教学中。上海戏剧学院根据该文件精神,聚焦艺术专业特点,进一步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内涵,从广义角度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五个重点,从狭义角度围绕培养品德正、基础厚、专业精、实践强的至善至美艺术人才总目标,以艺德培养为核心,以审美教育为关键,聚焦政治认同、家国情怀、人民立场、文化自信、美学品格,坚持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覆盖推进课程思政。同时,将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使命担当、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贯穿到各门课程的教育教学中。

三、艺术院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和基本原则

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是教师。艺术院校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艺术院校开展课程思政还要牢牢把握以下四大基本原则: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共同守好课堂主渠道。艺术学院要加强思政课程教学实践研究,不断提升思政课程的思想性、亲和力和针对性,构建起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核心、综合素养课程为支撑、专业教育课程为辐射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与课程思政的有机结合,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优化重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

讲台教学与舞台教学无缝衔接。承担常态化教学任务的讲台和承担实践教学演出和展映任务的舞台,共同发挥着育人、育才、出作品的重要功能。艺术学院应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因课制宜、因生制宜,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强化课堂设计,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同时,将课程思政融入讲台教学、舞台教学和展映教学等各个方面,融入到实习剧目、毕业剧目、实践演出、汇报展览等各个环节,强化全过程育人。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衔接融合。艺术学院应充分调动学校优质资源,开发课程思政的第二课堂。比如,上海戏剧学院探索并形成“融戏剧、化思政、至善美”为核心的“戏剧+思政”工作模式,推进上海市大學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校级“啄壳计划”,不断拓展和完善与第一课堂相衔接、相匹配、相融合的第二课堂,形成协同效应。

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互动拓展。校外实践是校内学习的有益补充,体现产教融合、学践结合。艺术学院要发挥教学实践基地、合作院团的培养作用,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习实践机会。此外,要探索新文科建设,深化行业企业协同育人机制,落实应用型本科建设,推进联合办学,探索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着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

四、采取多维教学举措,提升课程思政实效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艺术院校应基于自身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围绕课程思政建设内容,针对专业特点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不断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提升其学习效果。

针对公共基础课程,重点建设一批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国家安全意识和认知能力的课程,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培养奋斗精神,提升综合素质。针对通识选修课程,着力建设以强化经典阅读和提升人文素养为基础、以提升跨界融合能力为目标的“经典+人文+跨界”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设置戏剧奠基、经典阅读、人文素养、跨界拓展、创新创业、探索世界六大课程模块,积极探索开设艺术与科技交叉领域通识课程,帮助学生提升审美素养、开拓视野,激发其创新活力。针对专业课程,根据不同专业特色优势,深入研究育人目标,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地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从课程所涉专业、行业、国家、文化、历史等角度,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针对实践教育课程,要注重产教融合、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操能力、精于作品演绎的创作能力。针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鼓励学生“敢闯会创”,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增强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和创业能力。针对社会实践类课程,引导学生弘扬劳动精神,将专业学习与实践训练相结合,扎根演艺基地和训练舞台,了解国情民情,锤炼意志品质。

专业课程着力于融合课程思政教学元素。上海戏剧学院根据学校特色将课程分为五个专业类别:表导类、编导制作类、戏文艺管类、设计类和其他。将课程思政元素分为三级,一级元素为政治认同、家国情怀、人民立场、文化自信、美学品格,二级元素为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发展理念、三大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艺术职业素养,三级元素为教师根据课程实际提炼的特色化、具体化的课程思政教学元素,整体聚焦于艺德规范、人文情怀、国际视野、合作精神、职业责任、文化传承、思辨研究、法律意识、原创精神、中国美学精神、科技融合、运营理念等。

培育推广示范课程。着力发掘有特色、有成效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总结建设经验,组织教学研讨,推出示范培训,建设课程思政资源库,多层面、多渠道组织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研讨和推广活动。以点带面,通过抓典型、树标杆、推经验,在全校范围内创设齐心协力、共建优建的有利氛围。

优化教材建设管理。把好教材编选的政治关和学术关,进一步完善教材规划、编写、选用和审核机制,重点扶持有代表性、有特色的课程思政教材。讲好、用好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推进教材内容进教案、课件和考试,推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

精选优质教学剧目。要把好实习剧目作品和毕业剧目作品的遴选关,着重选择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情操的优秀作品。要从中外经典剧目、名著改编、现实题材等作品中,遴选质量上乘、适合教学的优质剧目。加强创作演出过程管理,根据实际情况成立创作演出临时党组织。加强创作演出的中期和终端管理,借助专家审查、演后反思等举措不断提高剧目演出展映质量。

开展教师教研培训。建立和完善课程思政培训体系,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列为教师培训的必备专题。强化新教师入职培训和研究生导师培训。鼓励专业课教师之间,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之间联合开展课程思政教研活动。在各类教学评比、课程教材建设方面获奖的教师,要发挥引领作用,在所属教研室、所在院系乃至全校范围内开设公开课,以带动其他教师共建共学。

将党史内容融入课程体系。全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鼓励教师自觉将党史内容融入课程教学、教学研讨、作业演出和展映中。教师要在挖掘课程育人资源上下功夫,在创新课程教学方式上动脑筋,充分挖掘和利用党史育人资源,引导学生学思践悟。教师要善于用故事阐述道理,用艺术作品打动学生,从而推动党史学习和戏剧党课相结合。

建立健全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各级各类教学组织的作用,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建设标准和评价标准。根据“管、办、评”三维一体的大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教务处、研究生部要加强课程思政教学过程管理,明确课程思政建设标准。质量保障办要开展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估。对标课程思政建设标准和内容,在学生评教、各类听课、毕业满意度调查中增加课程思政的考核内容和观测点,从教学设计、课程内容融入、实施效果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开展教学奖先评优。结合教学成果奖评选、教师教学比赛、教材建设、教改项目、大创项目,与实施一流专业课程建设的“双万计划”统筹推进,全方位开展课程思政建设,重点表彰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表现突出的教师。设立专项资金,加大对课程思政建设优秀成果的支持力度。

五、落实各方责任,加强考核评估

加强组织领导。在完善课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课程思政指导委员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办公室工作机制的基础上,统筹推进全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是课程思政建设第一责任人。学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要结合自身学科背景和工作经历,走进课堂听课调研,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建立健全教务处、研究生部和教师工作部牵头负责,各院系具体负责,人事处、宣传部等相关部门直接参与的工作机制。

夯实院系主体责任。二级院系是落实课程思政的主体单位,二级院系党政负责人要负起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责任。二级院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要全覆盖、有示范、有亮点,组织教师举办教学研讨活动,开设公开课,做好宣传推广。将课程思政研讨作为专业或教研室活动的必备内容,组织教师集体研讨、集体备课、交流培训。

提升教师育人意识。教师是推进课程思政的主力军和实践者,教师应强化育人意识,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确保课程思政落地落实、见功见效。教师应自觉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主动参加各类交流观摩培训,积极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探索教學方法,使得思政教育如盐溶于水,润物无声。

强化工作考核评估。将课程思政建设纳入各院系党组织落实意识形态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作为院系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的年度述职评议考核内容,将结果和有关情况纳入干部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体系。在专业课程建设和优秀成果评选中,将课程思政建设效果作为重要遴选考核指标。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和教学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职称评定、研究生导师选聘、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Z].2020-06-01.

[3]教育部就《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答问[EB/OL].(2020-06-05).http://www.scio.gov.cn/

xwfbh/gbwxwfbh/xwfbh/jyb/Document/168187

3/1681873.htm.

[4]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深入推进上海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意见[EB/OL].(2020-09-02).http://kcsz.sspu.edu.cn/zdwj/76727.htm.

[5]刘鹤,石瑛,金祥雷.课程思政建设的理性内涵与实施路径[J].中国大学教学,2019(3).

[6]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EB/OL].(2020-08-31).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20-08/31/c_1126430247.htm.

[7]杨祥,王强,高建.课程思政是方法不是“加法”:金课、一流课程及课程教材的认识和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20(8).

责编:瀚 海

猜你喜欢
艺术院校课程思政
资产管理工作在艺术院校的应用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艺术院校音乐会经营管理模式初探——以沈阳音乐学院为例
等级考试为导向的艺术院校计算机教学研究
艺术院校工作室制教学文献综述
高等艺术院校科研工作研究
中国艺术院校巡礼(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