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堂中小道具的参与利用对特殊儿童教育教学的促进作用

2022-06-26 19:17蒋一鸣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2年13期
关键词:提升能力特殊儿童音乐课堂

蒋一鸣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政府和社会越来越重视特殊教育,关爱特殊儿童的成长。身为特殊教育工作者,为的是每一个特殊儿童的能力都能得到提升,特殊儿童就像折翼的天使,在他们的内心世界,渴望被认同被理解,而我们更应该因材施教,让每个儿童都得到发展,音乐是一门美的艺术,可以陶冶儿童们的情操,让他们在音乐声中,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利用小道具进行音乐教学,更加提高了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本文对利用音乐课堂,为特殊儿童创造良好愉悦的课堂氛围,利用小道具对儿童进行简单的节奏打击训练,提高儿童们的协调能力展开详细论述。

关键词:特殊儿童;音乐课堂;小道具;提升能力

引言

特殊儿童不仅饱受生理折磨,而且内心充满孤独与恐惧,音乐却是一种可以给人带来享受的无形力量,让特殊儿童通过音乐从自己的世界中走出来,敞开心扉融入集体,利用小道具教学让他们可以得到轻松的课堂体验,对音乐教学充满向往,这是特殊学校音乐教学的发展方向。

一、传统音乐课堂与特殊教育教学的不足

1.特殊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简要分析

特殊儿童是指在智力、感官、情感、个人行为或肢体等各项身体素质方面,存在一定障碍,发展水平低于正常数值的儿童。这类儿童由于先天或后天发育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与正常儿童的行为能力相较,处于劣势,对特殊儿童的心理是一种沉重的打击,作为从事特殊教育的人,更应该抓住这一问题方向,制定适合特殊儿童的相应教育。

特殊儿童的种类各不相同,例如,视觉障碍儿童虽然在视力方面有短缺,但是听力或思维等其他方面的接受能力不一定不如正常儿童。再比如,有些患有自闭症的儿童,其实他们记忆力非常好,但是语言表达或者交流能力又非常差。又或者肢体动作有障碍的儿童,他们的语言表达或思维逻辑,不输正常儿童,但是却因为先天不足而选择特殊教育。特殊学校的儿童存在各种差异,这就导致了教学工作的开展并不容易。

2.传统特殊学校的音乐课堂

音乐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学习音乐、听音乐的过程中,不仅能领略音乐带来的美的感受,更重要的是令人的内心得到净化,音乐可以改变认知过程,对人的情绪和感官都有着直接作用,音乐的熏陶甚至超脱了言语教育,尤其是对于特殊儿童,更需要这种不一样的艺术形式,带领他们发现自我,提高自我,在音乐的洗礼之中,净化心灵,矫正心理扭曲。对于自闭症患儿和孤独症患儿,他们因为表达和交流存在障碍,但往往这些儿童会被音乐的魅力所感染,他们在长期的音乐教育中,可以不断得到个人能力的提高。经研究表明,具有视觉障碍的儿童,往往听力超乎寻常儿童,他们对音乐的领悟和理解能力甚至优于正常儿童,具有更强的节奏感知,对声音和律动有着更敏感的体会,对视觉障碍儿童的音乐教育,可以使得他们的行为能力和个人感官能力得到相當大的提升。这种教育方式正是我们所说的因材施教,充分证明了音乐教育对特殊儿童是有着绝对的有利影响。

传统的特殊学校音乐课堂,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以弹奏、领唱的形式,向儿童们进行教学,教学模式太过单一,很难提高儿童们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导致整个课堂死板、沉闷,导致学生并不能通过音乐感受到美的享受,音乐教育提升个人发展能力徒有其名。

综合考虑特殊儿童的身体和心理的特点,改进特殊学校的音乐课堂教学模式,使得儿童们更好的与音乐课产生互动,进而提升特殊儿童的个人能力,是我们特殊教育工作者,最值得深思的问题。

二、小道具参与利用对特殊学校音乐教育的积极作用

特殊教育工作者面向特殊儿童,应该创新音乐课堂的教学模式,加入一次性筷子、A4纸、垃圾袋等常见的生活物品,让特殊儿童通过动手操作,附和音乐的节拍,在参与合奏的过程中,儿童对节奏的感知能力会得到质的升华,这种教学方式,比传统的领唱、跟唱,效果提升得更快更好。特殊儿童的身体素质和接受水平参差不齐,对于智力障碍儿童或自闭症患儿,我们很难要求他们在音准方面有所突破,而对于节奏的把控,却可以通过音乐课中的小道具来进行培训,让这些儿童使用生活道具模拟响板、沙锤的发音,对歌曲来附和,经过长期的培养,由易及难,可以提高儿童们的节奏感。而对于视力障碍,或肢体障碍的儿童,他们对音乐的感知不亚于正常儿童,由乐感较好的儿童进行带领,乐感较差的儿童进行节奏的打击,整个音乐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每个儿童都可以参与到课堂的互动,对特殊儿童来说,这样的音乐小活动,是非常愉快非常享受的过程。不仅可以促进特殊学校的音乐课堂教学,更加有利于特殊儿童的身心发展,让儿童们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之中,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净化,从课堂到儿童自身都能够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具体的音乐小道具参与教学,对特殊儿童的能力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

1.利用一元硬币制作类似响板的小道具

响板是一种碰撞体鸣乐器,由两片木板碰击发出声音,而我们可以将两枚一元硬币分别粘在儿童的大拇指和食指上,一开一合,发出清脆的啪啪声,不论是智力障碍儿童或者是音乐感知较好的视力肢体障碍儿童,都是简单易学的。首先对儿童进行讲解,在什么节拍时加入硬币碰撞声,如4/3拍的曲子,节奏是强弱弱、强弱弱,在强节拍时加入硬币碰撞声,教师先简单的重复弹一段4/3拍的音乐,让儿童能在强拍时加上碰撞声,对待特殊儿童切忌心急,目标定为一节课能够学会一点即可。经过一段时间的基础训练,教师再挑选适合特殊儿童的简单歌曲,如《打电话》是一首4/2拍的歌曲,教师在弹奏的过程中,尽量把速度调慢,让儿童们能跟上打一拍空一拍的节奏,从4/2拍的歌曲练习开始,慢慢过渡到4/3拍歌曲,如《新年好》这首儿歌,语言无障碍的儿童可以边唱边碰撞硬币,而有语言障碍的儿童,可以只碰撞硬币,教师还是要放慢弹钢琴的速度,让儿童们跟上打一拍空两拍的节奏,这样由易到难,儿童们对节奏会慢慢掌握,还是相同的初衷,目的是让特殊儿童的身心跟着音乐教学同时发展,所以特殊教育音乐教师应放慢教学脚步,降低教学要求,只要儿童们有一点进步,就可以得到相应的鼓励。

2.利用塑料袋模拟沙锤的发声

沙锤是一种摇奏体鸣乐器,摇动时发出清脆的沙沙声。我们在特殊学校的音乐课中,可以利用塑料袋团成两个圆球,分别拿在左右手中,用塑料袋接触桌面发出沙沙声,教师首先教会儿童应在什么时候加入沙沙声。教师重复弹奏一段4/3拍的曲子,教会儿童说咚嚓嚓咚嚓嚓的节拍,然后在嚓嚓时加入塑料袋的沙沙声,也就是在两个弱拍加入沙沙声,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儿童可以学会空一拍摇两拍,这时可以挑选适合儿歌,让儿童进行配合歌曲训练。如《法国号》这首儿歌,强弱拍明显,歌词简单重复翁巴巴,很适合利用塑料袋发出沙沙声训练,语言无障碍的儿童可以边唱边打拍子,更能够将乐感和节拍联系起来,经过训练智力障碍儿童也可以学会跟着歌曲拍动塑料袋。

那么在儿童们学会沙锤和响板之后,教师可以给儿童们分为两组,一组利用硬币打强拍,一组摆动塑料袋和弱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考虑特殊儿童的生理特点,挑选适合各个儿童的小道具,乐感较差的儿童使用硬币,乐感较强的儿童拍动塑料袋,慢慢的融合。将两项小道具结合对特殊儿童的音乐能力提高是一种突破,直接影响了儿童对节奏的感知,这对特殊儿童的自我能力认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利于儿童的心理发展,更进一步促进了音乐教学。

3.A4纸合理利用产生不同音色

A4纸张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在弹动纸张时,可以发出当当的声音,声音清脆洪亮,而用手指点动的时候可以发出咚咚的声音,音色较低,在撕开纸张的时候可以发出唰唰的声音。对于小小的一张纸,就可以发出这么多种不同的音色,纸张也是可以充分利用于音乐课堂。可以一手拿纸,一手弹纸、点纸,配合音乐的节奏,不同的是训练稍微复杂,需要更强的耳脑手的协调能力。经过系统训练,特殊学校的高学段儿童完全可以利用纸张的不同音色,附和歌曲的演奏。教师选用4/4拍的曲子,先教会儿童弹纸一拍点纸一拍,慢慢过渡到弹二拍点二、弹一拍点三拍,先由节奏入门,后加入歌曲。如《掀起你的盖头来》这首儿歌,教师将钢琴速度调慢,4/2拍的节奏,弹一下点一下,只要多练习,让儿童们进行合奏的难度不大,加入了纸张这种小道具,音乐课堂的氛围愉快而活泼,儿童们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才能体会到独特的音乐魅力,感受音乐领悟音乐的能力、手脑的协调能力均可得到相当一部分的提高,特殊教育音乐教师对课堂的把控理应如此。

结语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特殊教育越来越被重视,身为一名特殊教育工作者,在音乐课堂中利用生活小道具,来烘托愉悦轻松的课堂氛围,提高音乐教学的教学质量,训练儿童的手脑协调能力,对促进特殊儿童的音乐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儿童们进行音乐小道具的练习过程中,逐渐体会到音乐带来的美的感受,使他们的心灵得到抚慰,情感有所升华,收获自身的能力提高,對个人价值得以认可,让儿童们对未来充满希望,这是音乐课堂教学对特殊儿童最珍贵的核心价值。

参考文献:

[1]徐珂莹.论音乐教育对特殊儿童的重要性[J].基础教育论坛,2021(20):105-106.

[2]王莲莲.幼儿园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山西教育(幼教),2021(05):32-33.

[3]郭茜.特殊教育音乐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分析[J].冶金管理,2020(15):159-160.

猜你喜欢
提升能力特殊儿童音乐课堂
浅析特殊儿童管理的教育困境及解决对策
西安市特殊儿童教育权法律问题研究
小学音乐课堂中音舞结合教学措施的分析
特殊儿童早期教育中的立法制度建设初探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适应性教材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实用性
找准 “自学” 着力点,提升数学综合素养
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