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一日生活中违规现象的研究

2022-06-26 03:46杨晓利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2年11期
关键词:违规行为习惯规则

杨晓利

大班幼儿的自我意识已经初步形成,然而在大班幼儿的日常生活活动中,幼儿经常会违反老师制定的相关规则,通常表现为不理会、反抗或者佯装听话的现象。幼儿园实施规则教育,就是为了引导幼儿逐步转变为社会人,促进幼儿不断地内化规则、理解并自觉遵守规则。幼儿园里日常生活活动的要求和规则是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尤其为即将进入小学阶段的大班幼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指南》中指出“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幼儿创设温暖关爱的家庭和集体生活氛围,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文化的熏陶中学会遵守规则,建立基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那么大班幼儿这个相对比较成熟的年龄阶段,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在日复一日的生活规则下反复违规,明知故犯。问题在哪里?值得我们去深思……

一、大班幼儿的违规行为表现及分析

(一)幼儿被动遵守产生违规行为

表1显示教师在口头语言教育方式中,常用的方式为提醒、表扬和批评,鼓励和禁止的方式则相对较少。其中,选择口头提醒的老师最多,而选择批评与表扬的占比几乎同等,说明在进行口头语言教育时,批评也是老师们惯用的教育方式。

表2显示在肢体动作教育方式中,教师选择最多的是拇指点赞,有35%,其次是目光提醒30%,19%的教师选择动作示范,强制动作的有16%。可以看出,进行肢体动作教育时,教师更多的选择是拇指点赞。可以看出教师忽视了幼儿的自主学习,制定的部分规则以及教育幼儿时,存在着不合理的地方。

(二)幼儿自我中心性强,无规则意识

家庭中存在家长经常使用口头语言说教或者打骂的方式管教幼儿,只是在口中要求孩子应该怎么做,自己却坐在一旁玩手机。一部分祖辈也不舍得让孩子独立去做事,任随孩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玩就玩。养成了幼儿做事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这类被家长宠溺的幼儿在幼儿园会频繁出现违规现象。

(三)幼儿自控能力差,明知规则却反复违规

大班幼儿年龄在5-6岁之间,求知欲强、喜欢提问,行动能力强、比较活跃是这一阶段幼儿的特点,其自我意识不断发展,规则意识正逐步形成。处于这一特殊的年龄阶段,在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中,有的幼儿会管控不住自己,因为自己的某些欲望产生违规行为。此外,规则对于这一时期的幼儿来说还没有达到自律,一旦失去了老师的提醒,幼兒就容易出现违规行为。

二、影响大班幼儿在一日生活活动中产生违规行为的因素

(一)教师缺乏耐心,规则教育没有落到实处

观察发现,当幼儿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反复违规的时候,老师通常会说“我都讲过多少遍了、不可以、不能、不要”之类否定幼儿的口头语言。教师没有贯彻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性的教育原则。教师只注重集体教育活动的一时有序,而忽视了对个体教育以及坚持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幼儿就不能更好的领悟规则的实质,没办法有效的学会遵守规则,只是老师提醒就佯装听话,从而出现反复违规的现象。

(二)教师与家长缺乏沟通,家长忽视规则教育

幼儿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需要老师循循善诱的教育,更需要家长以身作则的影响。在幼儿园里,老师在一日活动各个方面制定相关规则,意在促进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但是回到家中,家长就忽视对幼儿的规则教育,对其放任自由。教师与家长之间教育方法不一致,所以幼儿在学习规则时得不到巩固,就导致幼儿出现以自我为中心不断违规的现象。

三、促进大班幼儿违规行为良性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创建平等环境,师幼共同参与规则制定

教师进行规则教育的前提是尊重幼儿,以幼儿为中心制定规则。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尊重幼儿的人格尊严和权利,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把幼儿作为教育的主体。例如,在一个班里,有的幼儿不用老师提醒就可以遵守一日活动的各项规则,而有的幼儿会因为自身发展水平和家庭教养方式等无视规则、违反规则。对于这部分孩子,首先可通过与幼儿坐下来面对面的聊天或是蹲下来询问幼儿等方式平等的和幼儿沟通了解原因。然后根据具体情况为有个体差异的幼儿制定个性化规则。除此之外,还可以专门设计一次活动,以集体活动的方式与幼儿一起制定规则,通过幼儿提出的建议,大家一起商讨。由此一来,幼儿的主体地位被凸显出来,自己参与制定的规则更容易被认同和遵守。

(二)促进家园共育,共同解决幼儿违规行为

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家庭教育息息相关,为了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可以有效的利用家长资源。不仅要告知家长,孩子在园一天的情况,还要向家长分享有效的教育观念,引导家长运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共同教育孩子,对幼儿形成合力教育,共同分析和解决幼儿的违规行为问题。除了利用晨检和离园的时间与家长交谈以外,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与家长沟通,例如,通过家长开放日、微信公众号等分享相关科学育儿方法,让家长意识到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重要性,并掌握其方法,与老师携手共育,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三)明确常规界限,反复巩固,有理有据不动摇

我们要真正了解幼儿违规的原因,根据实际情况,再多点耐心对幼儿进行教育,使幼儿形成系统的规则意识。在实施规则教育时,应注意到幼儿的稳定性不强。不同特点的幼儿接受能力不同,并根据个体差异给予幼儿不同的指导。明确幼儿园中各个活动环节的规则,运用适当的方式方法,以循序渐进的方式,从每个细节开始,坚持不懈的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即便有特殊情况,也应灵活运用教育机智解决问题。

规则一旦制定,实施时前后一致。我们只有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对幼儿进行教育和引导,以促进幼儿的独立发展为基础,制定合理有效的规则,不断地促进幼儿养成和巩固良好的行为习惯。

猜你喜欢
违规行为习惯规则
违规借调的多重“算计”
撑竿跳规则的制定
聊聊违规担保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让规则不规则
不如吃茶去
驾照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