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中周萍“悲剧性”命运深析

2022-06-26 06:43张骏瑶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2年10期
关键词:繁漪周萍公馆

张骏瑶

《雷雨》是曹禺先生的处女作,与之后创作的《日出》《原野》合称“生命三部曲”。与其他两部作品相比较,《雷雨》在社会以及文学界掀起了巨大的影响,并被选入语文课本中,还被多次改编演绎,成为了曹禺的代表作和成名作。在《雷雨》中,曹禺惯用通过悲剧来揭示人性的创作风格,将大家庭的悲剧映射在人物个体之上,揭露人物命运悲剧的性格以及背后的社会原因。

首先,这部话剧中人物的关系十分复杂,单看他们之间的情感线索可以用“乱伦”来形容。其中最具有代表的就是周萍与两个女人之间的关系,就是他的妹妹和他的后母。这两个女人与他并非只是简单纯粹的亲属关系,他们之间还存有暧昧之情。这两个女人他都爱着,但周萍对她们之间的爱是有所不同的。有人认为他对后母蘩漪更多的是一种对母亲的依恋,对于他的妹妹鲁四凤才是真挚的爱情。因此,周萍这个人物在《雷雨》当中是充满着矛盾性,悲剧性。本文基于在当时思想守旧、封闭与新时代思想开放的社会下,分析周萍与自己有复杂关系两位女人之间的关系探索他“悲剧性”的命运。

周萍,一张眉清目秀的脸蛋,看着憨厚,淳朴,但时间长了,便知道这也是一个美丽的空壳,如“花瓶”一般。他虚伪、犹疑、胆怯、懦弱。常常对自己进行内心反省,却又怕人窥探出他的无能,只能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他看起来做不出惊人的事情,没有男子的胆量,潮涌来的时候,他会冲动地做出自己终身诅咒的事情,就是个蘩漪发生了性关系。

蘩漪,是有新时代思想、美丽野性、聪慧胆大,敢爱敢恨、具有反抗精神的女性。她为了爱情敢于同封建社会的伦理作斗争,奋力去争取、捍卫自己的爱情、自己的希望。

繁漪是周家的太太,大户人家出身,受过高等教育。周朴园为了自己的权利舍弃了身为丫鬟的侍萍,迎娶了繁漪,显然这场婚姻是没有感情基础的,因此,繁漪被周朴园说有病,必须喝药,楼上待着不许下楼,就连跟她说话的语气都感受不到丝毫的温情,严厉的就像是一位大家长在教训自家的孩子。在周公馆的繁漪可以说没有生活只有生存,她得不到丈夫的关怀和爱护,她的世界阴郁、灰暗,是个缺乏爱的女性。其实,繁漪的心里有着对自由的向往与追求、想要突破传统的束缚,她也渴望得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但周公馆于她而言就是一所牢笼,将她牢牢地束缚住,她压根就逃不出去。可她是繁漪啊!越是被束缚,就越是想追求。直到她等到了周萍的出现。周萍作为周家的大少爷,本以为是周公馆众人宠爱于一身的大少爷,实际的成长经历苦不堪言,令人怜惜。他从小缺乏家人的关爱。刚满周岁,他的亲生母亲就被生父周朴园残忍地抛弃,后来又因为丫鬟的私生子的身世不受周朴园喜欢被送到乡下生活。他失去了母亲的疼爱,又没有得到父亲的关怀。在这种缺乏关爱的环境下成长迫使他周萍对家里唯一的家长周朴园更多是敬畏,不敢违背父亲的任何一个决定,极力维护周朴园的权威。一个从小“缺爱”的孩子,使周萍对 “爱”的渴望极其强烈。然而,周萍一直想念着自己的生母,他对母亲的关爱也十分强烈。《雷雨》中写道:当风华正茂的周萍来到周公馆时,给如一潭死水的周公馆带来了活力。给如死灰般的蘩漪带来了新的希望。美丽聪慧的蘩漪,有着新时代的思想。这位富有魅力的女人深深吸引着情窦初开的周萍。幼年时,周萍的母亲就不在身边。如今有着这样美丽的母亲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疼爱,使他对于蘩漪的情感开始变得模糊。可是,父亲周朴园的大男子主义,不能忍受聪慧的蘩漪对自己地位有威胁,要蘩漪得顺从他。总说蘩漪身体不好,有病。无时无刻不让她喝药,每天让她待在楼上养病,不得下楼、出门。由于周朴园时常不在公馆,蘩漪也会向周萍诉说自己的苦楚,周萍对于这样一位本该有着美好未来的病态的女子,心生怜悯。蘩漪见周萍对自己遭遇心生同情的情景,就认定周萍是她在这个死水般的家里唯一能吐露心声的人。因此,他们常常私会,周萍得知父亲对待周萍的行为,心中满是怒火,对蘩漪说要杀父娶母。就这句话使得蘩漪深陷在这份感情中,就这样他们上演了一段“乱伦”之恋。

繁漪和周萍这段母子乱伦的爱情,成为全剧冲突的“焦点”,为故事下文的发展奠定了悲剧基调。繁漪作为周萍的继母,周萍作为繁漪的继子,两人在身份上的冲突就决定了这段感情以悲剧而收尾的结局。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下,母亲和自己的儿子在一起违背常理的行为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也是绝不能出现的。然而,曹禺在《雷雨》中将繁漪和周萍的关系确定为母子“乱伦”之恋的做法是借鉴了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弑父娶母”的经典元素,并且以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为心理元素支撑。这种恋母情结的心理为周萍矛盾性的性格和“悲剧性”埋下了伏笔。

鲁四凤是周公馆的一位仆人。她天真善良,虽然没有受过太高的教育,但是她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真诚相待。她性格单纯、对甜蜜的爱情那么憧憬,对未来充满了热情。她充满青春与活力。

当沉默的公馆来了个可爱单纯、青春活力的女仆。让周萍似乎看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面对这样一位天真烂漫的少女,周萍情不自禁产生好感,对四鳳有了爱慕之情。周萍认为他的爱情应该是如四凤一样的充满青春与活力的。在周萍的坚持不懈追求下,她感受到周萍对她深切的爱意,她自己渐渐的也爱上了周萍。所以答应周萍的追求。四凤并非贪图周萍的身份家世,才选择和周萍在一起。她是个有自知之明的少女。她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社会地位,也从没想攀高枝或追求不可及的目标,她只是单纯想与所爱之人过安稳的日子。可是,他俩却不知道他们是同母异父的兄妹。

然而,在这两个女人之间他之所以痛苦、难以抉择。是因为他的懦弱、无能、优柔寡断的性格。带给这两个女人悲惨的命运。周萍在与蘩漪发生关系后,他意识到自己冲动犯下的错很崩溃。他开始害怕、恐惧周朴园以及世人知道他和蘩漪的情感,试图要摆脱蘩漪。但是,蘩漪在这次感情中付出了太多,她已经深陷其中、无法自拔了。这使得蘩漪一直呆在那个暗无天日的公馆里慢慢消磨掉她的青春年华。在周朴园逼迫蘩漪喝药的时候,周萍只是呆呆地站在那,眼睛都不敢直视蘩漪,只能蘩漪一人孤独地在与周朴园做反抗。当周朴园下命令要求周萍劝蘩漪喝药时,周萍不知所措,颤抖着拿着接过药碗。周朴园要求周萍跪在蘩漪面前,让蘩漪把药喝了。周萍就听从父亲周朴园的话,跪下,祈求着蘩漪把药喝了。蘩漪看着周萍端着药碗,跪在自己面前,马上就把药喝了。此刻,蘩漪内心是悲痛的。她对周萍的懦弱感到痛心、对他跪在自己面前感到痛心。蘩漪感受到了周萍把她还是放在“母亲”的地位,这让蘩漪又掉进了无尽的黑暗中。对于蘩漪的当时的情景,周萍也并非无一丝的同情,他也想把这个女人从黑暗中拉出来。但是,他胆怯、懦弱、无能让他的脚步无法勇敢地踏出去,不敢为蘩漪求情,只能眼看着蘩漪又坠入黑暗中。

当四凤得知周萍要去矿山后,偷偷在花园里与周萍约会。当时,四凤希望周萍能带她走,希望他俩一起去过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可是,周萍是个懦夫。他支支吾吾,告诉四凤他们现在还不能走。周萍还说:“我先一个人出去,到时跟父亲说清楚情况再把你接出去”。当时的周萍虽说已经长大成人,可以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可是,他骨子里还是有些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就是“服从”“顺从”。导致他不敢同自己的父亲做出反抗。加上他虚荣的心里让他不得不考虑到四凤的身份。如果就这样带着一个仆人跑出去。不得不让其他人看笑话。所以,他没有勇气带四凤逃离那个牢笼,与四凤一直都是在发展“地下情”。之后,鲁侍萍和周朴园见面了。鲁侍萍知道周萍和四凤的感情,就把四凤拉了回去。在那个暴风雨的夜晚,周萍终于决定要主动去找四凤带她逃跑。可是,这时蘩漪又出现,祈求周萍带她一起走。周萍看到蘩漪可怜地祈求他时很同情,但也很无奈。当周萍带着四凤从她家里逃了出来,带回周公馆时。这时,蘩漪当着所有人的面,说出了周萍和她之前的关系。当周朴园出现时,所有的谜团即将解开。周萍那一刻也知道了和四凤是同母异父的兄妹后,他崩溃了。

周萍对四凤是真挚的爱情,对于蘩漪只是青年的冲动,对她有些愧疚。对于这两个女人,周萍就是因为他软弱。要是在和蘩漪发生关系后,能带着蘩漪离开周公馆。或许,就不会让蘩漪一直过在黑暗中。要是当时听从四凤的提议,带她走。或许,他们已经过上了自己的生活,就不会有四凤的悲剧。对于周萍就是一个现代版的“渣男”。因为,他的一时冲动和一个女人发生了性关系。之后,却又不敢承担后果。在与后母没有真正的划清界限时,却又爱上了另一个女人。因为他的一时冲动,毁掉了一个女人的青春。因为他的懦弱,又毁掉了另一个年轻女孩的青春。

重审周萍的一生,他从乡下来到周公馆,在内心的冲动和反抗的冲击下展开了一段乱伦之恋,之后突然清醒,想彻底摆脱这段关系,于是紧紧依靠“四凤”,渴望得到精神的解脱,并打算与四凤离家出走。故事在循序渐进地推动,在“雷雨”的晚上,一切真相全部倾泻涌出。周萍发现四凤是自己同母异父的妹妹,再次的“乱伦之恋”让他彻底精神崩溃,最终选择自杀的方式来解脱自己。不难看出,周萍懦弱的性格致使他在面对任何问题是首先想到的不是直面解决而是退缩逃避。这样的性格摆脱不了他命运的悲剧,注定他最后的结局只有死亡。

他的“悲剧性”命运是有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是他的性格中胆怯、軟弱、虚伪、犹疑和优柔寡断原因。在我看来,周萍的一生就是由一个又一个错误构成。他从生下来就被当成周朴园风流快活的“错误”,他是丫鬟的私生子,不仅被下人说三道四,还被父亲嫌弃。失去双亲的关爱,又让他“知法犯法”,再次酿成了错误,与自己的继母繁漪存在着不符合道德伦理的爱情关系。想要逃离道德的约束,并遇到了四凤。可命运总是与他的想法相悖,四凤竟然是自己同母异父的妹妹。一步错步步错。面对重重的打击和家族的压迫,他懦弱胆怯的性格让他走上了自杀的道路。客观因素是当时社会处于新思想和旧思想的交锋时刻,周萍无法摆脱旧思想的束缚,但又渴望新时代的到来。蘩漪与四凤就是新思想的化身。所以当遇到这两个都有着自己没有却又渴望得到的东西的女人,要他选一个女人为自己独有,他该怎么选。就好比“如果蘩漪作为母亲,四凤是爱人。她们都不会游泳,却又同时落水,他要先救哪一个”。周萍面对的两难的选择可以认为他太贪心,希望都可以将这两个女人占为己有。也可以映射出当时社会下,人们饱受了封建思想的压迫,致使家庭、社会关系的混乱,导致了《雷雨》中最后的悲剧。在新时代来临之前,人们要有勇气同仇敌忾同黑暗的旧社会作斗争。那样才能踏进新的社会,才能获得自由,才能减少《雷雨》中的悲剧重演。

参考文献:

[1]曹禺.雷雨[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

[2]李楠.曹禺戏剧中悲剧意识的体现[J].黑河学刊,2012(10).

[3]王新新.从周萍看《雷雨》的悲剧性[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7,(5):33-38.

[4]马雯雯.浅论《雷雨》中的主要人物形象[J].语言文学研究,2010,(4):14-16.

猜你喜欢
繁漪周萍公馆
“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学课型研究
《雷雨》剧本内容梗概
繁漪“病”寓新探
我看《雷雨》
浅析《雷雨》中周萍对繁漪称谓语的使用变化
Vanke’s Empire
山洞抗战遗址群掠影
尚·公馆 耀世登场
旧时公馆风月 无尽牡丹佳期
亲情与谎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