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人力资源开发问题浅论

2022-06-27 13:48张彦超
中国民商 2022年5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农村

张彦超

摘 要: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主要难题就是怎样才可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出,此类问题一直影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农村教育水平呈现出普遍偏下的问题,并且教育基础设施较差,因此在劳动力培训方面也很难建设完善的培训体系,所以我国农村劳动力在素质方面长期出现偏低的现状,此类问题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所以有关部门需要重视此项问题,针对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实际情况出台各类与其现状相吻合的政策内容,以此调动产业结构的优化,从而转变经济发展模式。针对当前农村发展中的影响情况,合理规划出三农问题,以此有关部门加大农业人力资源的资金投入,通过人力资源资金投入合理分配资源,并且借鉴和引进相关经验的同时,综合考量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实际情况,以此分析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大体方向和模式,确保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可以满足预期目标。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力资源开发;问题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社会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国民经济的根基。国家十分重视农村和农业的发展,我国自从提出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后,主要工作方向是脱贫,并且还包括了教育脱贫,以此高效降低农村学生辍学的概率,确保农村人均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并且实现人口资源优质化发展。但是我国农村劳动力长期存在文化素质不高的情况,整体结构性严重失衡,此类问题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并且还减少了农村劳动力的经济收入。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农村的劳动力不断增加,因此绝大部分人群选择向城市转移,针对于剩余劳动力,需要增加农村建设的基础之上合理有效转移剩余劳动力。促进生产力活跃的是人,而想要提高生产力,则需有效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我国每年农村人口都会增多,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成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难题,因此需要得到社会各方面的重视。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人力资源理论相关概述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概述

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指的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出现的与生产力有关的发展水平或者特定区域内的劳动力供应情况,一般情况下,此类劳动力会呈现出供过于求的局面。其中劳动的边际收益一般会呈现出零或负数的状态,劳动力与农业发展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性,并且并未呈现出整体现状,因此在人力资源方面无论进行增加还是减少劳动收入,整体农产品的变化量不大,在实际工作中生产力方面也不会发生加大的变化。准确来说广义角度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指的是除去农业开发所剩余的劳动力。此类劳动力被排出在外,并且自身也具有一定问题。

(二)人力资源开发理论

人力资源开发理论最早由美国学者提出,主要指的是在一个企业或者团体组织当中,并且包含现有的人力资源内容,企业团体依照企业自身发展目标结合企业战略对组织结构作出优化,或者经过一系列调查分析,对结构进行调整,以此优化组织和团体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促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完善团体或者组织工作,确保团体和组织可以发挥出重要作用,并且在一定基础之上保证团体组织的高质量发展,对后续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作出铺垫,同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也创造出自身价值。人力资源开发为员工提供了学习帮助,也充实了员工自身技能方面的提升,同时也改变了员工的态度和行为。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分析

(一)总量分析

1.人口、劳动总量大

我国处于发展阶段,并且也属于农业大国,人口数量位居世界前茅,在我国农村人口占比量较大。当前我国人口在十四亿左右,其中农村人口数量占据了七亿人,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人口数量也在逐渐增加,农村劳动力人口数量照往年相比较,增加了六百万左右,也让农村劳动力逐年上涨。农村劳動力成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并且在实际工作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庞大数量的生产力让开发潜力逐渐增大,此建设过程对于我国而言,是一笔宝贵财富。我国农村人口与全国人口数量占比如表1所示。

2.剩余量大

在乡镇中可用的劳动力较多,但是与农业发展水平相比较,整体以缓慢的趋势前进,依据上述情况,针对我国有关部门的推测,乡镇中剩余劳动力人数可以达到一点六亿人左右。其中无工作群体会是自然和社会资源索取的对象,因此对于自然和开发具有一定影响作用,对于生态环境也会造成较大的破坏,导致了经济社会发展不稳定的情况。此类问题严重影响我国乡镇的综合发展,其中影响较为明显的是生产技术问题,生产技术不能满足合理布局要素,因此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如果将此类剩余劳动力进行开发和利用,那么农村现代化发展进程就会得到加快,在此过程中还会推进现代化建设。

(二)素质分析

1.身体素质

在我国能够影响整体素质的原因较多,其中包括了自身素质和文化水平还包括了思想素质和技术水平。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农村人力资源素质逐步提升,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仍然会遇到各类问题,因此一直影响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在发展过程中人的身体素质是第一要素,注重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发展需要与实践同行。身体素质包括了两个方面一个是先天因素,一个是后天因素,在此两类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了相对较为稳定的能力。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提升乡镇饮食和医疗条件得到了改善,人力资源综合评价得到了提升,但是其中很长一段时间基础设施和物质条件得到不到保障影响费用支出问题,导致了医疗卫生方面的落后。

2.思想文化素质

文化素质是人力资源综合评价中占据一定主导地位的影响因素,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最能体现出农村人力资源品质高低的关键因素。在我国农村教育资源长期处于匮乏状态下,在物质资源方面的保障也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因此导致了农民大部分接受文化的概率较小,甚至有部分人群未上过学。由于与教育无缘此类人群过早的步入了社会,也因为自身素质问题,此类人群在社会中可以进行工作范围有限,并且收入较为微薄。从小未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在工作过程中不具备任何竞争力,由于先天条件的问题,也让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普遍低下,如果此类人群在社会生存过程中失业了,那么后续在进行工作的概率降低,所以他们的未来更为堪忧。我国农民文化构成状况如表2.

3.农业科技水平低下

针对农村统计结果显示,我国农业科技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各类问题,比如说各类收割机械设备的使用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非农业就业的机会在逐渐增多,在此过程中大批量的农民工选择进入城市发展。随着机械化的发展,传统农业种植技术现已不能满足实际发展需求,不仅劳动力投入较多,收益也满足不了正常开销。但是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并未得到良好的宣传,也未得到良好的利用,因此农业相关设备并未得到普遍使用的状态,所以在发展过程中,能够操作机械设备的少之又少,因此技术关注度不高,所以农村经济才会发展缓慢。

(三)结构分析

1.年轻化与老龄化并存

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构成可以按照年龄对其进行划分,在此过程中依照我国劳动法相关规定指出,劳动力年龄范围在十六岁至六十岁之间,女性是十六岁到五十五岁之间。但是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人口年龄与劳动法规定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性,其中尤其是结构方面。比如说:劳动力年龄结构对于我国是一项重要的问题,年轻人的范围在十六岁以下,此类人群应该在学校接受良好的教育,却成为了劳动力的输出,并且还需对家庭中老人进行抚养,因此降低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力度。除此之外,对于农村而言,人口老龄化较为严重,随着劳动力逐步向城市转移,剩余的劳动力以中老年人群为基础,又由于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了农村老龄化速度的加快。

2.女性人力资源比重高

在我国农村中,男女比例保持平衡状态,但是男女劳动的占比过于失衡,其中女性劳动力的占比逐渐增加。随着我国经济政策的不断推动,产业得到了高效发展,尤其针对农村大量的男性劳动力为了有更好的发展会选择转移发展方向,逐步走向城市发展区域,在农村剩下的劳动力主要包括了女性和老人。因此农村劳动力中女性劳动力会逐渐上涨,并且在一定基础之上已成为农村的一个新标志,需要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发展现状如表3所示。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人力资源开发对策和建议

(一)提升农村剩余劳动力综合素质

当地有关部门在了解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实际过程中,有关部门需要起到引导作用,并且加强教育的宣传过程,从农民自身思想观念入手,以此作出改变,确保农民可以从自身作出改变并且树立自我开发意识。针对开发意识的建设在教育方面,首先需要让农民了解经过教育之后的好处,再进行教育宣传工作。有关部门也应该加大自身投入力度,尽可能创办技能培训,通过技能培训充实农民自身的知识结构,让其在社会发展中更具有竞争力。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应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出适合学习的氛围,才可确保教育的力度和效果。除此之外,还应该为其设定特殊的学习渠道,针对每个人不同的条件,选择适合的综合能力提升方式,以此确保农民自身综合素质,并且对综合素质进行优化。在此过程中还应该倡导运动,确保农民具备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让农村在精神面貌方面得到光芒焕发,促进劳动力的提升。

(二)专业培训提升就业能力

在当地有关部门一定要发挥出主导作用,尽可能积极开展专业的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内容。在此过程中首先需要针对农业内部劳动力转移的方向,对人群需要具备的内容进行整合,选择培训技术或者设备操作方向,首先提升农业自身生产力,以此作为相应的标准。只有通过机械化操作生产才可以减少体力劳动的影响,基于此在实际操作工作中不仅生产效率得到了提升,收益方面也会发生改变。此过程农民也可以有自己的业余时间,在业余时间学习更多的知识进行自身技能的提升,以此完善农业生产工作。除此之外还需要关注非农业的老大能管理,此类劳动力需要针对自身需求,将其培养成为可以适应时代发展和环境的劳动力人群。部分劳动力要进行建筑建设和工业建设个或者服务行业因此都需要进行知识培训,确保他们在步入社会后可以第一时间适应环境。

(三)加大投入和建设拓宽就业渠道

我国农村现如今大量的劳动更为倾向城市发展道路,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应该以城市经济发展为基础。但是由于每个城市的容量有限,在城市劳动人口数量逐渐增加的今天,就会造成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现状,针对此类现状劳动力即将不具备竞争优势,在此过程中就会造成失业问题。此时需要调整政策内容,确保资金投入尤其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资金投入问题,针对此类问题鼓励农村开办企业,并且鼓励剩余劳动力参与工作,针对工作內容实现自身能力得到提升,并且结合实际需求选择适当的方向进行发展,为后续工作作出铺垫的同时完善自身能力。在农村尽可能开办职业培训学校,对于年龄无任何限制,学以致用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确保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特色,以此将其引入现代化发展道路之中。

(四)加强农村组织建设

加强基层组织的建设也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开发的关键环节之一。在我国农民的各方面问题都需要依靠农村有关部门对其进行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贯彻了相关政策的支持。在此过程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向进行:首先是基层干部的领导,以农民利益为基础实事求是讲原则;其次减少干部数量简化流程。再次深入改进工作,落实实际工作,深入责任尊重知情权。最后完善干部队伍,实现高效管理,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改善生活目标。

四、结论

综上所述,当前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开发是我国亟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难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开发可以帮助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并且在此过程中结合有关部门出台的政策更能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创新经济发展模式的建设,还可以合理规划我国三农问题。有关部门加大人力资源开发资金的投入可以完善此项工作,还可以推进此项工作的进展,在此过程中接受发达国家的经验,探索出符合本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以此合理化劳动力转移工作,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开发途径。在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时,人力资源的配置要符合实际需求,并且此项工作还需要社会各个影响因素共同努力,促使剩余劳动力转移走向新的发展局面,以此达成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从而实现富强、进步,人民幸福的局面当中。

参考文献:

[1]甘灿业.就业帮扶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及实践路径[J/OL].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6[2021-12-29].http://kns.cnki.net/kcms/detail/53.1044.S.20211129.1658.012.html.

[2]曾龙,杨建坤.城市扩张、土地财政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来自中国281个地级市的经验证据[J].经济与管理研究,2020,41(05):14-32.

[3]张德龙,张庆华,杜建霞.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的甘肃省高职院校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法与路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81):265-267+297.

[4]李朋波,靳秀娟,谷慧敏.旅游民宿业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互动状况研究——基于相关文献的整合与探讨[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7(08):137-147.

[5]张焕英,曾晶.改革开放以来重庆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演变及其效应分析[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4(02):134-140.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河西走廊人口较少民族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思考
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制度安排
人力资源开发与智力资本提升的关系探析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谈信息化建设对河南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促进作用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