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海外学者对中国共产党形象的积极认知与评价

2022-06-28 14:48高亚利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22年1期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高亚利

[摘要]党的形象问题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团结稳定和党的生死存亡,是人们认识、评价和选择一个政党的重要依据,体现了一个政党的整体立场、价值取向和精神风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其形象历来受到海外专家学者的研究和重视。新时代以来,海外专家学者对中国共产党形象表现出强烈的关注,总体来讲肯定了中国共产党廉洁奉公、务实为民、大气包容的政党形象。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海外学者;党的形象

[中图分类号]D2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28X(2022)01-0069-06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承担了越来越多的国际责任,铸造了良好的政党形象,使得西方世界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对中国共产党的围堵转向对中国共产党越来越多的肯定性评价。有学者认为,党的建设包括“本质建设”和“形象建设”两个层面。总体来讲,海外专家学者肯定了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的一系列举措,并逐渐认可了中国共产党廉洁奉公、务实为民、大气包容的政党形象。审慎而全面地看待新时代海外学者对中国共产党形象的考察和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树立更好的国际形象,使中国共产党在国际舞台展现更好的风采和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廉洁奉公彰显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本质

腐败是“政治之癌”,是世界各国政治建设共同面临的挑战。在美国战略与国家研究中心、彼德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对中国问题的研究报告《中国崛起:挑战与机遇》中,对于中国的腐败问题有这样的论述:“中央领导层面临着棘手的政策选择:改革对于抑制腐败——以及维护党的合法性和长期执政地位——来说非常必要,但很可能‘一步走错,满盘皆输’。只要党——特别是在地方上——仍不能很好地依法行政且享有自我管辖的特权,那么腐败就仍将保持猖狂之势。”面对这些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将全面从严治党推向纵深,推进反腐败斗争常态化,并提出“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的新论述,“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十三亿人民。这是一笔再明白不过的政治账、人心向背的账!”习近平总书记的诸多论述引起海外专家学者的热议。海外学者肯定了中国共产党着力推进反腐败斗争、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和举措。剑桥大学教授马丁·雅克总结:中国共产党对反腐败有着坚定的决心和严肃的态度。他指出,腐败问题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它是一个普遍性问题和全球性问题,因此中国共产党的反腐行动在解决本国腐败问题的同时,也为世界反腐行动树立了榜样。

海外学者认为中国共产党通过推进反腐败斗争常态化,塑造了廉洁奉公的政党形象,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赢得了人民的支持。美国著名中国问题研究专家、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副会长道格拉斯·帕尔认为,清除党内腐败的官员有助于中国经济迈向一个更加可持续的增长阶段。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前驻华大使、中国问题专家穆罕默德·瓦哈卜·萨基特指出,近年来中国共产党全面加强反腐,净化领导干部队伍,建立遏制腐败的长效机制,并通过国际合作追逃追赃,让腐败分子在世界任何地方都无处藏身,这些反腐措施深得民心。印尼智库亚洲创新研究中心主席班邦·苏尔约诺指出,中国共产党坚决执行反腐的行动不仅在短时间内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成效并为其他深受贪污腐败困扰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经验。

在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推向纵深的背景下,海外学者日渐认同中国共产党反腐败的举措和取得的成效,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反腐前景十分广阔。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别尔格尔表示,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反腐决心和力度都非常大,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成就。党员干部无论职务高低,都受到党规党纪的约束,尤其是一些高官的落马凸显了廉洁奉公的政党形象,获得了人民的广泛支持。他指出:“俄罗斯现阶段还不具备中国那样打击腐败高官的政治决心。而中国领导人具有这样的意志和决心。”美国密歇根经济发展局顾问汤姆·瓦特金斯发文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履新以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严厉打击腐败,为新一届领导集体定下了新的基调。习近平总书记鼓励领导干部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以更为扎实的方式来开展人民的事业,不侵占人民的利益以中饱私囊。据此,汤姆·瓦特金斯得出结论,“我确信如果领导人下定决心且认真执行,中国治理模式便可以战胜腐败”。新加坡《联合早报》以多篇文章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领导层的成绩单,“打虎拍蝇”给外界留下强烈印象,其力度在中共历史上前所未有,成绩深得民心。同时,埃及《第七日报》也刊文指出,面对反腐这一全球性难题,中国的成功经验能为其他国家的治理提供重要借鉴。廉洁奉公是一个先进政党的基本形象,反对腐败是党搞好自身形象建设、端正社会风气的关键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指出:“党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高到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这是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反腐斗争的集中总结,得到了海外专家学者的肯定。韩国外国语大学学者全世英和姜俊英通过比较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各届领导人的反腐措施,总结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反腐行动的差异和发展,指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反腐态度更加坚决,手段更加有力,尤其是出现了制度化的扩大和公众参与的增加,可以预见,中国政府将继续大力推进反腐败运动。他们认为习近平的反腐斗争以反腐败教育为基础,以法治为保障,重视大众监督,在反腐败制度上建立了预防体系,与以往相比,取得了更为实质性的制度化发展。同時他们也指出,尽管已在加强党内民主制度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改革腐败结构的力量仍有不足。韩国外国语大学法学研究所研究员金俊荣和韩国国家安全战略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刘贤贞撰文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了增强执政能力,着力解决腐败问题,通过制度安排增强反腐败行动的法律制度保障,并结合对中国共产党核心反腐机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认识,对中国共产党的规章制度和司法制度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最有效和最重要的反腐败战略应该首先通过法律和制度机制来实施。

二、务实为民展现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底色

科斯、王宁在《变革中国》一书中描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共产党持续执政肯定是中国经济改革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引起了众多观察家对共产党政权在改革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的关注。在前苏联国家的经济转型中,曾经的共产党政权相继解体,为市场经济改革让步,而中国因共产党政权与市场经济共存共荣而独一无二。”事实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务实为民的精神。“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开展形象建设,中国共产党增强了公仆意识和治理本领。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初心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脚踏实地,执政为民,得到了海外学者的肯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补齐民生保障短板、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是社会建设的紧迫任务。”海外学者认为,中国共产党在执政过程中注重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和人民切身利益,是一个务实为民的政党。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概念的提出,海外学者对中国共产党人民性的本质作出了进一步关注。

海外学者认可“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的梦,反映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英国华威大学中国问题专家费迪南撰文指出,“中国梦”是在中国改革与转型的背景下提出的,一方面建立在中国已经取得的巨大经济发展成就基础之上;另一方面“中国梦”是为了满足人们除了物质需要以外的理想、愿望和希望等精神需要。“中国梦”将集体认同和个人愿望巧妙结合在一起,激励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追求更加美好、更公平生活的雄心,从而吸引他们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去。美国棕榈滩州立大学教授、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理事大卫·佩纳在其《美国梦与中国梦的比较》一文中,认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人民的政党,“中国梦”的思想观念深深植根于中国人民从被列强欺凌、殖民的百年屈辱中恢复和复兴的愿望,它寻求国家富强和个人幸福的有机统一,不仅包含了成功发展社会主义的愿景,也包含了中国人民通过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享有的一切利益。他甚至指出“美国梦”的真正实现必须融合社会主义的元素。同时他也提出了中国采用市场机制来实现共同富裕的“中国梦”所必需的经济增长带来了不平等和环境破坏,但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消除这种不平等和改善环境的巨大潜力。

海外学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不断取得成就、社会民生得到改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这些都为“中国梦”的实现创造了有利条件,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务实为民的形象。澳大利亚著名经济学家罗斯·加诺特指出,在当前世界经济面临诸多困难的特殊时期,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大帮助。肯尼亚内罗毕大学国际经济学讲师盖里雄·伊基亚拉认为,改革开放让中国迅速发展,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在国际贸易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助力了全球经济持续增长,为世界其他国家带来更多发展机遇。美国阿肯色州亨德里克斯学院教授杰伊·麦克丹尼尔指出,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为世界树立了榜样,中国在可再生能源方面很多都领先于世界,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振兴中国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技术问题不是可再生能源建设的关键,中国政府展现了发展新能源的坚定意愿。大卫·佩纳指出,中国制定了长期国家能源政策,并预判“今天的中国有望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新的全球技术创新中心以及绿色技术生产和转化的领导者”。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出台多项政策有效控制了疫情的扩张,“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全球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恢复经济社会发展,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得到了海外专家学者的肯定,展现了务实为民的形象。柬埔寨智库亚洲愿景研究所所长强万纳里认为,中国不仅自己成功遏制了新冠肺炎疫情,并且及时协助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抗击疫情,尽其所能给予帮助,以便尽快遏制疫情传播,在建设健康国际社会中展现出了大国责任。学者塔尔哈·汗·布基撰文指出,集中的流行病应对系统、迅速的防疫行动、民众的积极配合等是中国能够成功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原因。梅奥诊所(美国明尼苏达州罗切斯特)疫苗研究小组主任格雷戈里·波兰认为,中国的反应速度是关键因素。他们迅速采取行动阻止病毒传播。其他国家,尽管他们有更长的时间来准备病毒的到来,但推迟了反应,这意味着他们失去了控制。他接着补充道,在中国,人们认真对待呼吸道感染,愿意采取非药物干预措施,并且接受疾病控制是一门科学的概念。

三、大气包容呈现中国共产党的时代新貌

美国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一书中指出,“根据儒家思想,战争未来是可悲的事,只是由于担心遭受野蛮攻击和发生内部叛乱才需要武装部队”,进一步揭示出中国“文明型国家”的本质。习近平总书记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人民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也能够进行伟大的自我革命。”海外学者认为,中国共产党在关注中国改革的同时也高度关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将自身的命运与世界的命运结合起来,深刻地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与格局,是一个大气包容的政党。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卓越的世界眼光、国际思维和全球视野,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全球治理思想,为人类社会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展现出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海外专家学者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世界互利共赢。时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的日裔学者熊田直子指出,曾经是世界上最偏远地区之一的缅甸高地,正在从边陲走向中心,在中国崛起和缅甸对外开放的背景下,这片与5个国家接壤的山区在地缘政治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主导的“一带一路”倡议为缅甸高地地区一些路线的复苏提供了动力。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知名国际关系专家卡琳·菲尔克教授将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与美国特朗普政府贸易保护主义和限制多国移民的行径做出鲜明对比,指出美国只试图将自身放在首位,而中国旨在扩大与亚欧大陆的交流合作与连接,促进各国的共同利益。波兰智库东方研究中心教授馬尔钦·卡奇科夫斯基则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与欧亚经济联盟这两大由中国和俄罗斯提出的区域倡议,认为中国和俄罗斯对全球化有着不同的理解,俄罗斯期望复兴苏联时期的影响力,而中国旨在重振全球经济,便利跨国交流,通过建立地区秩序使自己成为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中国从功能而非领土的角度定义区域主义,并将“一带一路”视为一个包容性项目。中国的“一带一路”是多元化的、包容性的、开放性的和灵活性的过程。总体可以看出,“一带一路”倡议影响广泛,造福了沿途各国人民,促进了世界互利共赢,为中国共产党在世界范围内营造了包容大气的良好形象。

在“一带一路”倡议获得诸多肯定的背景下,海外学者认为中国共产党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理念有着良好的前景,他们希望中国共产党能够为世界贡献出更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俄罗斯乌拉尔国立经济大学校长雅科夫·思林指出,中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并改变着自己的形象。它积极参与构建现代世界经济关系体系的进程,为建立伙伴关系、战略沟通、区域建设和全球管理四大网络做出了贡献。同时,在共同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下,强调集团内各国权利平等,经济利益一致。经过深入分析,作者预判尽管存在高风险和威胁,但“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成功实施,实现相关国家的利益平衡和长期互利。英国伦敦国王学院中国研究院院长克里·布朗发文指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愿意运用来自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不同文化资源实现对国家和民族情感的支持。一个以中国共产党为中心的伟大国家不仅要创造一个物质文明的现代化国家,还要创造一个精神文明的国家。”俄罗斯国立高等经济学院中国问题专家彼得·莫吉亚斯撰写了《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一文,指出近年来尽管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但中国共产党适时进行货币刺激和新的制度改革,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服务业、基础设施行业、银行和股市等都进行了新的改革,政府通过额外的出口促进政策和“走出去”的投资驱动,帮助中国企业进入国外市场。可以看出,海外学者对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呈现更多的肯定态度,他们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前景有着较为充分的信心,并希望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中国为人类社会贡献出更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改革、发展和治理经验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多次参与联合国维和反恐活动,對亚非拉贫困国家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反对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展现出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党形象。中国始终遵守国际公约和准则,并积极组织世界各国领导和人民共商发展方案,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的成功召开深刻地体现了这一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后,中国持续为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支持,并为伊拉克、伊朗、柬埔寨、老挝、缅甸、坦桑尼亚、尼泊尔、乌干达、津巴布韦等国无偿援助新冠疫苗,“截至2021年12月26日,中国已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超过20亿剂新冠疫苗,成为对外提供疫苗最多的国家。”

总之,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坚守初心使命、领导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坚持自我革命,并承担了越来越多的国际责任。我国著名哲学家张岱年先生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总结为四点:一是刚健有为;二是和与中;三是崇德利用;四是天人协调。在处理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关系时,中国历来强调“君子以厚德载物”“德不孤必有邻”“协和万邦”“和为贵”的精神。中国共产党在不断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同时,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创造良好的国际形象,统筹好国内外两个大局,将形象建设的外延扩大到国内国际两个层面。海外学者总体肯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所取得的成就,认为中国共产党不仅不断致力于党的建设、国家建设,并且致力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为繁荣人类文明贡献出独特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展现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猜你喜欢
中国共产党
广东各地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领航!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名单
不忘初心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永葆朝气
曲青山:从三个维度看中国共产党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