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脑袋侦探的探案奇事

2022-06-28 03:22胡文捷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真凶阿加莎谋杀案

胡文捷

阿加莎·克里斯蒂,英国侦探小说家,因其侦探小说成就,被英国女王授予“侦探女王”的称号。阿加莎的作品结构精妙,文字优美,故事曲折,被翻译成100多种语言,是世界侦探小说中璀璨的明珠。

阿加莎曾经以赫尔克里·波洛、简·马普尔以及汤米和塔彭斯夫妇为主角,写过系列侦探小说。其中,以赫尔克里·波洛为主角的作品最多,共计38部,在侦探小说史上赫赫有名的《东方快车谋杀案》《ABC谋杀案》《尼罗河惨案》《罗杰疑案》《帷幕》等,都是以波洛侦探为主角的长篇小说,其中有众多小说已被翻拍成影视作品。

提到波洛侦探,熟悉阿加莎的读者们的眼前,便会立刻浮现出一个生动的矮个子比利时侦探形象,他有一颗鸡蛋似的脑袋,拥有着独特的性格和卓绝的智慧。在1920年出版的处女作《斯泰尔斯庄园奇案》中,这位侦探首次现身,解决了一桩发生在乡间庄园中的毒杀案。在1975年出版的最后一案《帷幕》中,波洛侦探和他的老搭档黑斯廷斯上尉再次回到了第一次合作的斯泰尔斯庄园,侦破了最后一案。这位了不起的神探的死讯发布于1975年8月6日《纽约时报》上,报道标题为“赫尔克里·波洛,比利时籍名探,逝世了”。

波洛侦探是许多人的童年、青年、成年甚至是老年生活的陪伴,有他在的地方,虽然谜团重重,却总是化险为夷,找到真凶。我们最初被波洛侦探吸引,大概是从那些精妙构架的故事开始的。故事从来不长,却异常丰富,在开头的短短几章里,经常有几个甚至十几个人物登场,令人眼花缭乱、头脑混乱。想要弄清故事的脉络,常需要画出人物关系图才可以。而阿加莎的厉害之处在于,人物虽多,却杂而不乱,寥寥几笔便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介绍了人物,构造了关系,展开了情节。故事中,常有数个嫌疑人,死者有时不只一名,许多人在撒谎,而每个人所做的事都有他的原因,每个人的行为看似荒诞或无关紧要,但在揭开谜题的刹那,一切都变得顺理成章,所有伏笔得以回收。想在短短10万字中讲明白故事,必须有强悍而精准的文字掌控能力才可以。阿加莎可以做到,所以才给我们带来如此精彩纷呈的故事,也带来了一个又一个饱满的形象。

与波洛侦探一起探案时,是丝毫不能疏忽的,这些故事就像野生动物的肌肉,从没有多余的部分,每一个细微的情节,都有可能是通向真凶的伏笔,因此必须要全神贯注地去关注一切,某个人的动作、某句话的暗示、波洛的闲谈,都与结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经常感到头大,总是在数个嫌疑人之中不断摇摆,一会儿怀疑这个,一会儿又为他洗清冤屈,阿加莎的故事很少能够一下子便猜到凶手,而是在不断的转折当中,揭开凶手的真面目。

而这并没有结束。阿加莎笔下的波洛侦探形象深受喜爱,以至于现实世界的报纸都要刊登他的讣告,是因为她讲的不只是简单的破案抓凶手的故事,而在讲述人性。波洛侦探不是似柯南·道尔笔下福尔摩斯那样的百科全书式侦探,也不是雷蒙德·钱德勒笔下马洛侦探那样身手不凡的硬汉侦探,波洛侦探似乎很普通,矮胖的身材,非常整洁,总是不慌不忙的,喜欢和各种各样的人聊天。他太寻常了,就像我们的邻居那样亲切,可正是这样,才在平凡中缔造出了深刻。

阿加莎是心理学流派的作家,波洛侦探在探案时,通常喜欢先和案件相关的人员聊天,再去看案发现场,在闲谈中获得信息,才更容易在案发现场抓住可能会被忽略的重点。波洛是一名侦探,更是一名心理学家,他没有不凡的身手,也没有计算机般的大脑,他拥有的是细腻至微的洞察力和对人心的揣摩。他总是不动声色,轻松自然,实际早已运筹帷幄。如著名的《东方快车谋杀案》一共塑造了12位凶手,每个人都有鲜明的性格,每个人都在说谎,真相扑朔迷离,甚至有人和波洛侦探开了个大大的玩笑,把嫌疑人穿的衣服扔进了波洛的行李箱。而波洛侦探则通过和每个人闲聊的方式,撕开他们的伪装,推断出他们的真实身份,进而将所有人联系在一起。在这一场无比精彩的1对12的对决中,波洛侦探对每个人都运用不同的手段,对待热烈而话痨的意大利人,他总是打断他只问自己想要的;对待心怀戒备的大使夫人,他先以极少的问题迷惑她,在她以为结束询问签字时以闲谈的方式问出了真正想问的问题。

波洛毫无废话,他的话里常常带有陷阱和预设,以看似无关的话题切入,其实早已在为自己想要的问题铺路,对话者在毫无意识的情况下暴露了自己,说出了波洛侦探想要的情报。波洛的语言和头脑,便是他最大的武器。看波洛破案,对强迫症来说是天堂,他从不允许自己放过任何细节。他也曾对委托他的人说过,只要让他办的案子,他不只要抓住真凶,还要把每个疑点都弄明白才作罢。他的破案,必须完美无缺。可另一方面,他又允许自己犯错,很多人有了思路后,便非要一条道走到黑,常常钻入死胡同,可波洛却会调整方向,当他发现思路出现偏差时,会迅速推倒重来,从不固步自封。

波洛侦探的迷人之处,更在于他光辉的人性。他是一名侦探,但他深知自己不是一个审判者。他所负责的只是查明真相,从不会去批判或者道德谴责。譬如在《尼罗河惨案》中,杀人案与盗窃案重叠,他发现了盗窃案的小偷,却没有将他供出,而是通过暗示的方式,给了小偷歸还珠宝、悔过自新的机会;波洛侦探早就发现凶手还藏着一把手枪,并且推断出来她可能会自杀,但当他明白自杀对于她而言是最好的结局时,便选择了沉默,当一个旁观者。游历世界、看过无数生死的波洛,更有分寸感,这让他成为一个极具人格魅力的人。

每一个波洛迷都知道,他还有一个为人津津乐道的可爱爱好:当媒婆。他喜欢在探案解密时凑对小情侣,这在一个又一个谋杀侦探小说里看似荒谬,实际上却寄托了阿加莎的情怀:世界上永远存在杀戮,世上也永远存在爱。谋杀并不只因为仇恨与报复、金钱与贪婪,同样,谋杀还因为爱与恨……阿加莎讲的是谋杀故事,而那些故事的内核,却永远是人性。9FC66552-AB85-44EF-86DE-0BBD2AD61E25

猜你喜欢
真凶阿加莎谋杀案
本期导读
好好活着
谁是纵火案的真凶
阿加莎·克里斯蒂所获荣誉
阿加莎·克里斯蒂游戏改编作品
用一支笔歌唱
害怕
中风后才知道,原来房颤是“真凶”
“真凶”是谁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魔幻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