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景区发展研学旅游的机遇与优化路径探讨

2022-06-29 21:06杨建富
旅游纵览 2022年6期
关键词:昆明

杨建富

摘 要: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以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和浓郁的“阿诗玛”文化为特色的石林景区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与发展空间。云南省昆明市级石林彝族自治县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大县之一,旅游业是其重要的经济发展支柱。近年来,研学旅游这种旅游模式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人青睐与追捧,因此针对于石林景区,尝试探索开展研学旅游发展是极为可行的。石林景区在业内具有极高的享誉度和美誉度,是著名的地质遗址奇观,景区内部有着丰富典型的喀斯特形态以及多种形态的岩柱景观。在此基础上,在石林景区中开发研学旅游,能够让人们既能观赏景区内的地质地貌,又能接受相应的地质科普。因此,本文重点针对石林景区发展研学旅游的机遇与优化路径 进行探讨。

关键词:石林景区;研学旅游;昆明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旅游+教育”所形成的研学旅游产品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种新型旅游产品有着极为广阔的市场前景,因此将石林景区作为基础,大力发展研学旅游是极为重要的。通过研学旅游能够让学生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石林景区的喀斯特地貌景观成因,努力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持续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石林旅游发展观;通过旅游与教育相融合能够为石林景区未来的旅游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所以应该充分把握石林景区发展研学旅游的机遇,切实优化升级研学旅游发展模式,以研学旅游为产品符号,助推石林景区可持续发展。

石林景区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正式建园,这里四季如春,气候宜人,物产丰富,全年适于旅游,是观光度假、避寒消暑的上佳之地,因此以石林风景区为依托的石林旅游业得到蓬勃发展,并成为石林彝族自治县的主导产业,推动了全县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强了财政经济实力,促进了全县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目前石林景区已经拥有世界自然遗产、5A级景区、全国文明旅游示范单位等多个世界级和国家级品牌和头衔,随着石林景区研学旅游的发展,石林景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一)喀斯特地貌助力研学旅游发展

石林景区中的喀斯特地貌景观有着极为特殊的特点,不仅形成时间长,而且形成过程受到了自然變化的复杂影响,因此所形成的石林景观与众不同。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当前石林景区中的喀斯特地貌种类丰富程度在世界范围内都屈指可数,形态各异的喀斯特地貌景观让石林景区成为我国著名的地质文化遗产。由此可见,石林景区不仅具有旅游美学价值,还具有丰富的科普教育价值,具备开展研学旅游的良好发展基础[1]。

(二)民族文化奠定研学旅游的基础

石林地区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成为古滇人的居住地,随着历史的发展,丰富的民族文化不断交汇融合,1998年石林地区正式更名为石林彝族自治县。2020年末,户籍人口255 171人,其中彝族人口89 257人,占总人口的35%,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5.8%,还有汉族、苗族、壮族等20余个民族,是多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进步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其中叙事长诗《彝族三弦舞(撒尼大三弦)》《彝族(撒尼)刺绣》《摔跤(彝族摔跤)》《阿诗玛》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地文旅产业密不可分,彝族世人垒石为家,甚至在石林景区的石柱上,还可以发现古代彝族人的刻字与刻画,石林已经成为当地彝族民族文化精神的载体。在石林景区开展研学旅游项目的过程中,人们不仅可以通过石林景观了解科学地质知识,还能通过当地的民俗表演深入了解民族文化。由此可见,石林的民族文化能够为研学旅游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三)已开始着力打造研学旅游品牌

自2017年起,石林景区先后获得多个荣誉称号,是我国国土资源的科普基地之一,充分体现了石林景区的科学研究与文化传播的价值。近年来,石林景区开始与国内线上和线下旅游服务商进行研学旅游项目的合作,并在这一过程中着手设计旅游中的课程方案,培训旅游研学过程中的专业讲解人员,开发优质的研学旅游线路等,以此获得更好的发展。现如今,石林景区所接待的研学旅游人数已经有赶超传统旅游项目的趋势,并已经开始打造研学旅游品牌,不断扩大自己的影响力[2]。

(一)旅游品牌产品开发不足

我国目前研学旅游市场正处于初期发展阶段,针对研学旅游产品的品牌开发较为混乱,缺乏可以参考的成功经验,也缺乏专门从事研学旅游产品开发的专业人才。当前研学旅游市场又是一个炙手可热的发展重点,它对于多个旅游产业链,如旅行社、景区以及互联网旅游平台都有着极大的市场吸引力。但是在石林景区开发旅游品牌产品的过程中,往往无法明确自身的品牌产品定位,各方面资源配置不均衡,参与到产品开发的主体缺乏协调能力,最终开发的旅游品牌产品无法达到应有市场的细分标准,使得景区没有充分释放出旅游产业发展动力。

(二)旅游市场开拓能力不足

研学旅游市场有着自身较为独特的地方,因此并不能将研学旅游作为一般旅游市场或项目去对待,如果以商业化眼光对其进行发展,势必会偏离研学旅游的初衷。如果无法从研学为重点的发展理念脱离出来,那么就会失去旅游的意义与价值,彻底变成一个单纯的课堂教育方式。因此,应该针对旅游与研学两个方面的关系进行更深一步的探讨,把握当前研学旅游市场的风向标。但是从当前石林景区的研学旅游发展现状来看,有相当一部分旅游参与者并没有对当前的旅游市场需求进行深入了解,没有明确的研学旅游市场定位,使得开发出来的研学旅游产品较为单一,无法满足旅游市场的个性化需求,也无法充分发挥石林景区的地质文化资源优势,出现旅游市场开拓能力不足的窘境[3]。

(三)旅游促进经济发展不足

石林景区在发展研学旅游的过程中,由于对研学旅游的本质内涵认知不到位,对于研学旅游的群体设置较为狭窄,仅限于周边在校中小学生,更加强调研学旅游中的研学内涵,这虽然能够充分体现研学的意义,但是从旅游产业的经济发展方面来说,却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应该明确一点,研学旅游的对象并不局限在中小学生群体,研学旅游的主要目的也非单纯地体现其教育性。石林景区作为一个优质的研学旅游景区,旅游开发者们对于其中的研学与旅游价值认知不均衡,导致旅游促进经济发展的效果不佳,这对于石林景区未来开发研学旅游项目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一)国家对研学旅游的重视程度有所提升

近年来,我国对旅游产业的重视程度有所提升,研学旅游作为旅游产业的一个新兴发展方向,一经推出就受到了人们的青睐。而研学旅游这一发展理念,在早年就已经被提出,通过开展研学旅游,能够进一步满足素质教育的需求,将研学旅游作为培养学生优质品格与综合能力的重要基础。在选择研学旅游的目的地时,学校、家长等也会优先选择石林景区这种优质的地质文化资源景区,这是石林景区发展研学旅游的基础,也是石林旅游未来发展的新机遇。

(二)传统旅游景区转型升级的发展趋势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观光型旅游景区在我国的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位置,这一类景区往往依靠自身独特的景观资源来吸引游客,这种方式在我国早期的旅游产业发展中拥有一定的发展优势。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旅游活动有了更高的需求,这种传统的旅游景区无法再单纯地依靠自身的自然景观优势去吸引更多的游客。因此越来越多的景区更注重通过自身的优势进行转型升级,石林景区拥有国内外闻名遐迩的喀斯特地质奇观,通过打造研学旅游项目,能够更好地促进自身综合发展[4]。

(一)打造品牌特色,突出研学旅游背景

一个优质的研学旅游品牌,离不开自身的文化形象与旅游资源,只有将这两方面进行充分融合,才能创建一个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首先,石林景区可以开展以“阿诗玛”文化为代表的旅游形象推广活动,通过广泛宣传石林景区的文化旅游形象与石林景区旅游资源特色,进一步丰富石林景区的品牌特色内涵,推出优质的旅游产品。其次,可以向社会征集石林景区的宣传标语和商标(logotype,logo),结合自身的研学旅游背景,设计自身专属的个性产品品牌。

(二)开发研学基地,健全旅游发展体系

首先,石林景区可以充分吸引当地龙头企业来支持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的开发,通过打造石林景区喀斯特地貌景观的研学旅游形象,开发研学旅游产品,建设研学旅游文化基地,用这种方式进一步提升石林景区的研学旅游内涵,融入丰富的民族文化,打造优质的品牌特色。其次,当地还可以建设一个以研学旅游为背景的商品研发基地,整合全县的旅游资源,成立旅游商品协会,做好旅游商品的研发推广工作,研发丰富且优质的石林景区研学旅游纪念品,从而建立健全石林景区研学旅游发展体系,通过推出具有教育内涵的研学旅游商品,突出石林景区的品牌特色。再次,可以针对石林景区的研学旅游项目,制定相对应的官方扶持政策,通过开设石林景区研学旅游商品展示区,向游客宣传石林景区的特色旅游文化纪念品[5]。

(三)积极拓展市场,打造新型旅游模式

通过深耕市场,石林景区应与各大线上和线下旅游服务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稳定石林景区的旅游市场。在此基础上,推出丰富的研学旅游套餐,根据售出的研学旅游产品给予合作旅游服务商相应的回报,并与各大旅游服务商建立评比制度,通过这种方式充分拓展旅游市场,丰富整个行业建设。此外,石林景区需要与当地优秀的民族文化旅游村落保持紧密合作,将石林景区与民族文化展示充分融合,以此丰富其中的研学旅游元素,让“教育+旅游”的新型旅游模式得到较好发展,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作用与价值,这对于石林景区的研学旅游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四)落实文化活动,带动当地旅游经济

值得注重的一点是,石林景区中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经过了数亿年复杂的自然变化一点点形成的,有着丰富的地质历史演变底蕴,因此可以进一步强化石林景区与全域旅游经济形成互补互利的关系。例如,在当地的文化广场举行优质的民族文化活动,让参加研学旅游的游客充分感受当地丰富的风土人情。在这种旅游项目中,石林的研学旅游发展质量将会进一步提升,人们在观赏石林景观时会感受当地的人文艺术魅力,增强优质研学教育体验,也带动石林全域的旅游经济发展,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6]。

(五)实施多元化发展策略,促进石林景区转型

为了持续提升石林景区在国内的知名度,景区需要实施多元化的发展策略。通过与省内其他旅游景区结成联盟关系,建立高质量的旅游合作项目;通过招募专业的旅游营销人才,运用互联网或地推的方式进行宣传,拓展研学旅游市场;通过与旅游企业进行合作,参加专项的旅游宣传推广活动;通过实行研学旅游联票制度,推出更多优质实惠的研学旅游产品,这对于石林景区转型升级发展大有裨益。

(六)寻求区域合作,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石林景区可以与国内优质旅游客源地城市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这种方式融入全国范围内的旅游交流合作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研学旅游优势;还可以与国内知名旅游景区进行合作,互相推送旅游产品,将专业人才派往优秀景区学习发展经验,通过分析研学旅游的发展前景,促进后续发展;可以寻求政府层面的帮助,在宣传、交通、基建等方面获得强有力的支持,实现石林景区研学旅游高品质发展,促进石林旅游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在石林景区发展研学旅游能够充分满足人们的“旅游+教育”需求,也能够将石林景区的旅游产业模式进行优化升级,转变人们对石林景区的观光态度,给人们更多的旅游选择。石林景区内部鬼斧神工的喀斯特地貌景观,是其发展研学旅游的天然优势。因此,本文针对当前石林景区研学旅游的发展现状、遇到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切实可行的优化策略,力求为石林景区未来的研学旅游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 徐宏.民族村寨研学旅游开发价值、困境与策略研究[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22(2):33-38.

[2] 叶城锋.生态文明校园视角下研学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以泉州职业技术大学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3):41-43.

[3] 付静.“教育+旅游”乡村研学旅游营地品牌开发路径探析与研究[J].公关世界,2022(3):72-73.

[4] 易兰兰,崔万秋,张亚卿.教育旅游产品开发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21):18-19.

[5] 唐建兵.营造文旅新场景 推动研学旅游创新发展:以成都为例[J].人文天下,2021(11):37-41.

[6] 张路,贾婧奕,王珊.文旅融合视域下内蒙古研学旅游基地服务设计调研分析:以呼和浩特市莫尼山非遗小镇为例[J].设计,2021(21):124-127.

猜你喜欢
昆明
省委统战工作会议在昆明召开
昆明理工大学
雪中昆明 一梦千年
昆明美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쿤밍(昆明)에 로봇이근무하는 주차장 등장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排涝能力大揭底
抗战初期昆明文协成立的前前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