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值得回味

2022-06-29 22:33张晓凡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珍藏槐花姥姥

张晓凡

【话题分析】

“请与我举起杯,跟往事干杯”“前尘往事成云烟,消散在彼此眼前”“时光一逝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往事在老歌中唱尽,在岁月里流淌。往事里有青春,往事里有释然,往事里也有遗憾……时光一逝永不回,但往事值得回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所谓人文性,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关注自身的生命体验,从而追求生命的质量。往事类作文能让考生留住美好记忆,收获成长感悟,所以一直深受中考命题者的青睐。如2021年,四川绵阳以“回响”为话题,成都以“写给三年前的自己”为题,重庆以“那件小事激励着我”为题等。想写好此类作文,可以从以下三点入手。

一条线索。好的主线可以将写作素材组织、串联到一起,使文章条理明晰、浑然一体。我们在写“往事类”作文时,可以采用以下线索。1.以时间为线,灵活运用叙事顺序。可用顺叙的手法,如《藤野先生》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回忆与藤野先生交往的过程;可用倒叙的手法,由眼前景触发从前事,也就是“触景生情”,如《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由叶圣陶先生去世的悲痛消息引发回忆“我”与先生之间的往事;也可用插叙的手法,如《故乡》中插入少年闰土与青年杨二嫂的回忆,使人物形象更饱满。2.以空间为线,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运用此顺序将文章分成两部分,使层次更清晰。3.以物为线。写此类作文时,可将对某人某事的情感寄托在某个具体的事物上,正所谓“物微情浓”,如朱自清借对父亲“背影”的描写,抒发对父亲的深情,汪曾祺将自己的昆明情结,寄托在“昆明的雨”中。4.以人物性格为线。如在《回忆我的母亲》中朱德围绕母亲“勤劳”这一性格特点组织叙事。当然也可多线并行,但应注意主线清晰,不能千头万绪、杂乱无章。

三种镜头。回忆往事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可以是几人几事,也可以是一人一事、一人多事。叙事时要尽量捕捉往事中的动人瞬间,哪怕只是一处动作、一抹微笑。如何捕捉动人瞬间呢?写文如同拍电影,可以尝试“镜头法”写作。1.空镜头。空镜头又叫“景物镜头”,是指画面中没有人只有环境的镜头。运用到写作中可以起到渲染、烘托人物情感的作用。比如《秋天的怀念》中“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借对风中菊花的描写烘托“我”由“绝望”到“坚强”的蜕变。2.慢镜头。在写作中是指运用细节描写,把原本简短的情节转化为角度多变、过程清晰的动态画面,使叙事节奏放慢。运用时,我们可以把一个大动作细化成若干个小动作,可以加入联想、感官描写以及神态、心理、肖像等描写,如《背影》中“父亲买橘子”这一经典段落就是典型的“慢镜头”。3.特写镜头。是指抓住人、事的某个特定部位进行聚焦,从而突出表现人、事的特点。“慢镜头”为动态,“特写镜头”为静态。比如《我的叔叔于勒》中对于勒手、脸的描写“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借对于勒落魄的特写,表现“我”对于勒的同情以及菲利普夫妇的冷漠。我们用“空镜头”渲染,用“慢镜头”拉长,用“特写镜头”聚焦,能让文章具有“画面感”“流动感”,但要注意选取最动人的细节进行“镜头法”写作。

记叙成长。“往事类”作文不能为回味而回味,应当跳出“往事”写“往事”。我们要明白,无论回味的对象是什么,无论怎样回味,最终的立意都是让我们更好地成长。故在写作时要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结尾要有深度,要回到现实中来,以现在的“我”回味往事,以现在的“我”看待往事,完成从事到“情”再到“悟”的巧妙过渡,写出往事带给自己的成长意义。如史铁生从“秋天的怀念”中领悟“要好好活”的真谛,朱德从“回忆我的母亲”中坚定“继续尽忠党和人民”的决心。

【预测金题】

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生命不能重来,时光无法倒流。回首沉淀在我们记忆深处的往事,那一次、那一刻是欣喜,还是遗憾?如果可以重来一次,你将如何去做?去弥补遗憾,会说出当初说不出口的话,还是依然坚持最初的选择?请以“重来”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思路点拨】

本题在选材方面,应着眼于过去的事,一是对往事進行细致的描写,二是写出往事里的感受、体会。在写作技法上,可多用心理描写,写出从“过往”到“重来”的心境变化,如从“虚度光阴”到“珍惜时间”的顿悟,从“怯懦”到“勇敢”的历程。

“生命不可以重来,但生活可以重塑。”本题旨在教会学生审视自己的过往。重来一次的选择,实则就是对待未来的态度。过去虽不能重来,但我们可以带着在重来中的态度把握当下,珍惜未来。无论怎样立意,都应把“重来怎样”变成“今后怎样”,这才是这道题目的精髓所在。

【素材速用】

在《你好,李焕英》电影中,上天给了贾晓玲重新来过的机会。但现实中的贾玲,却没有这样的机会。

2001年,19岁的贾玲,刚考到中央戏剧学院一个多月。为供养贾玲读书,妈妈李焕英处处节衣缩食,早就看中的大衣推辞说“那大衣再绿点就更好看了”。而命运却跟贾玲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就在她能为全家争光,好容易让妈妈高兴一回的时候,妈妈却出了意外。为了能多挣点钱,妈妈接了运稻草的活儿,意外从拖拉机上跌落,48岁就盛年早逝。

《你好,李焕英》火爆票房的背后是一段令人唏嘘不已的亲情往事,贾玲通过电影重现这段往事,从而提醒我们,要珍惜与父母在一起的每一天。

如果能重来,请弥补过去的遗憾,好好说声爱你;如果不能重来,也请珍惜当下,对着身边人,大声说出爱。

【预测金题】

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珍藏。《阿长与山海经》中,鲁迅将长妈妈送他的《山海经》视为“最为心爱的宝书”;《美丽的颜色》中,居里夫人“永远记得看荧光的这一晚”;《昆明的雨》中,汪曾祺“四十年后,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请结合自己的经历,以“珍藏”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思路点拨】

文章的写作主体比较宽泛,可以选取具体的事物为写作对象。物可以是线索,围绕此事物组织叙事,采用“借物抒怀”的手法,如借珍藏的信件表现友情的珍贵。物也可以做引子,触景生情,如由珍藏的作业本引发对老师的思念。也可选取某种抽象的事物为写作对象,如珍藏幸福、珍藏亲情……可以是美好的记忆,同样也可以是让我们成长的经历,比如挫折、遗憾……只要是我们内心深处的宝贵记忆,都可以作为写作对象。

【素材速用】

在湖南湘潭,有一位98岁高龄的老人周健章。60多年来,他一直珍藏着一枚军功章。

由于年事已高,周健章忘却了许多往事,但回忆起抗美援朝的那段峥嵘岁月,老人依然思路清晰,说到动情处仍十分激动。

1952年2月,他随部队入朝鲜作战。在参加上甘岭战役时,还未到达,队伍中的48名战士就牺牲了28个。周健章临危受命,带领剩下的20名战士在枪林弹雨中穿行,几经磨难,终于将物资成功运送到战场。随着周健章的讲述,那段往事穿越重重时光再现眼前,那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骄傲自豪,体现在言语之间,也始终深埋在他的心里。

几十年过去了,周健章珍藏的那一枚军功章依旧熠熠生辉,展现着中国军人如松柏般坚毅的品格。

【预测金题】

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明镜所以照形,往事所以知今。”

——《后汉书·冯岑贾列传》

材料二:“观往知来。”

——《列子·说符》

材料三:“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以上的三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请你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

【思路点拨】

本材料旨在体现“过往”与“未来”的关系。回顾过往,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生活、感悟生活、尊重生活,让自己更好地成长,更好地迎接未来。

我们可以从写作对象的不同进行不同的立意。思路一:回顾自我生命体验。如:回顾曾经的错误,在反思中不断进步;回望幸福的过往,在真情中获取前行的动力;回首自然的体验,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学会尊重生命;回忆经受的挫折,在逆境中蜕变成长。思路二:回顾历史的成败得失。站在历史、民族的角度,回顾过往,立足当下,展望未来。在历史的长河中,诸多民族精神值得我们中学生学习与传承,比如孝悌仁爱、乐观进取、修己崇德等,我们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

【素材速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习党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习近平总书记到地方考察,都要瞻仰对我们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革命圣地、红色旧址、革命历史纪念场所。他说:“每到一地,重温那一段段峥嵘岁月,回顾党一路走过的艰难历程,灵魂都受到一次震撼,精神都受到一次洗礼。每次都是怀着崇敬之心去,带着许多感悟回。”

佳作示例

槐花往事

<E:\作文与考试\初中\2021\小标\2011作者标.tif>山东省邹城市第五中学  杨洪欣

槐花又开了。成排舒展的碧叶中,这一簇簇装点着嫩绿的白精灵悠然地在清风中起伏,似雪耀白,如诗芬芳。拾起飘落的一小瓣槐花,那往事里沁人心脾的花香在思绪中蔓延……

每到春末夏初的時节,天空一碧如洗,纯净的阳光穿过洁白饱满的花朵,在枝叶间穿梭。微风吹过,带着花蕊间甜丝丝的清香走街串巷,抚慰着人们的心灵。这时,姥爷总会穿着老旧的汗衫,叉着腰,透过阳光眯着眼望着那树上一簇簇繁密的槐花笑道:“今年槐花开得不孬!”

姥爷摘的槐花是我吃过最甜的槐花。邻居们都是用绑着铁钩的长杆将槐花枝折下来,姥爷却为了让我能吃到更清甜的槐花,坚持踩着梯子爬上树叉去摘。只见他扛来一架长长的梯子,打量着哪里槐花多,便把梯子搭在树干上,抬腿就爬,动作干净利落,路过的人无不啧啧惊叹道:“这大爷真厉害,七十多岁了还能爬树!”

姥爷挑槐花最多的枝条折下来扔到地上,我就把地上扔得七零八散的槐花枝都捡到姥姥的篮子里。姥姥坐在小马扎上,满头银发被阳光照成了浅金色。一双手血管凸起,指甲微黄,满是褶皱,布满岁月的风霜。但那手却是童年时光里让我内心安定温暖的源泉。姥姥一手提着槐花穗子,一手往下撸槐花,一簇簇槐花被撸下来,不一会儿篮子就满满当当。她看着我笑:“饿了吧,姥姥给你摊槐花饼去!”

姥姥摊的槐花饼,是我最眷恋的美味。槐花洗干净后和鸡蛋一起放进面糊中,再加些盐搅匀,锅里热好花生油后把面糊倒进锅里摊开,等槐花饼一面成型,就可以翻个面,姥姥不紧不慢地用铲子一遍遍地翻弄着槐花饼,我却已被锅中的香气诱惑得急不可耐,等槐花饼在不断的翻腾中变得金黄柔软,就能摆进盘子里了。姥姥的铲子还没放下,我便托着槐花饼溜之大吉,迫不及待地享受这简单的快乐——滴上几滴香油,咬一口,面粉的焦香、槐花的清甜、蛋液的丝滑,交融汇聚,融合成童年记忆里最绝美的风味。

思绪回笼,时过境迁。槐花的故事早已完结,但它带给我的温情一直都在。未来的路很长,但我知道,那氤氲在风中的温柔槐花香,那在槐花树下遥望的身影,会一直为我指引方向,成为我人生路上最坚实的底气与力量。

【评点】

文章以槐花的清香引发回忆,又以槐花为线索组织叙事,运用长镜头、空镜头、特写镜头将自己与姥姥、姥爷之间的槐花往事娓娓道来。结尾“跳出”往事,回到现实,恰如其分地写出童年往事对自己人生的影响。“幸运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在作者的记忆深处,拥有这样一段温情往事,何其幸运!

猜你喜欢
珍藏槐花姥姥
老师的珍藏
珍藏
赶路的槐花
聪聪的信
美味的槐花饼
给您推荐两部值得珍藏的宝贵医书·博学奇书
槐花落
心雨
櫆香飘飘
绣花高手姥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