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结构件生产线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2022-06-29 23:29郑海燕
装备维修技术 2022年6期
关键词:研究应用

郑海燕

摘 要:当前飞机制造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飞机构件设计和制造的发展,并且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国外先进航空制造企业为了满足飞机制造要求,已经提出柔软化和自动化制造需求,在飞机结构件生产中已经实现自动化生产。本文通过对飞机中小结构构件加工模式的探究,了解飞机生产线加工的方法,对关键技术的可行性进行探究,希望能够提高航空制造企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飞机结构件;生产线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应用

当前生产行业自动化、智能化,这对于飞机制造业也有较大的影响,飞机制造业需要从自动化、智能化角度发展。当前我国对于飞机的制造要求增加,并且飞机结构件使用量也比较大,为了控制成本,降低人力资源,这就需要对飞机结构件生产的标准化进行分析,了解在飞机结构件加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对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建立一条符合飞机结构件生产要求的生产线,这样能够生产出更多符合飞机制造的相关产品,促进我国航空业的发展。

一、飞机结构件生产线加工关键技术概述

飞机结构件生产线涉及的工作比较多,需要从关键技术、生产线构建、生产支撑体系等方面开展工作,做好生产规划工作。飞机关键技术研发中要从提高生产效率和控制生产成本方面开展,为了使用飞机结构件工作的开展需要引进和研发先进的机床,并且要自主发展生产线和柔性制造空间,引进大量的生产机床,将其运用到生产线规划中,实现生产线的数字化和自动化。飞机结构件生产要充分的考虑飞机产品类型、生产批次和工艺要求等,合理地选择工作平台,并且要进行测量工作,自动化开展加工、运输和物流等工作,合理地布局生产线。

飞机结构件生产线需要设计加工机床、搬运、自动感应门、机械臂运输轨道、人机交互控制板等,实现对生产过程的有效控制,同时需要控制加工的成本。生产的过程中需要重视与机床零点定位,并且要实现自动化行为。为了保证生产工作顺利实施需要采取自动定位技术,并且要将定位接头和工作台定位器配合精度提高到0.005mm以上。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定位,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并且在典型飞机结构件生产的过程中要结合加工毛坯、尺寸和规则等要求开展工作,按照标准化要求开展工作,同时要对生产线上的零件进行高质量的加工,并且还应该利用机床探头测量结果,实现误差补偿。

二、飞机结构件生产线加工关键技术分析

(一)数控加工工艺

飞机结构件生产线加工需要针对生产线上的加工需求进行分析,对零件进行分类处理,按照线上零部件的加工要求实施。并且生产线数控加工方式能够降低误差,在生产中能够结合零部件的尺寸进行加工,其误差可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保证生产出的飞机结构件合理运用,设计和制作也更符合零部件加工要求。飞机结构件加工中使用EBOM 与 PBOM 工艺读取数据信息能够确定结构件加工的方法,确定加工的要求。飞机结构件加工需要明确线上零件总体规划要求,制定工艺路线,全面的考虑零件的定位方案,实现规范化加工。同时还可以将飞机结构件加工流程编程,实现数据化加工,能够按照标准要求开展工作,能够有效地降低误差,提高加工質量。

飞机结构件加工前需要进行准备工作,尤其是零部件的大小、孔径等要求不同,需要做好工艺分析工作,准备好后开展相关工作,这样才能够方便定位和加工。做好准备工作后需要进行飞机结构件的粗精铣,还应该做好更换道具、更换工装、调整压力等工作。已经完成加工的零部件需要进行测量,确定零部件是否符合使用要求,并且要进行锐边倒圆,表面需要处理之后交付。

(二)飞机结构件生产编程技术

飞机结构件生产编程技术的运用可以确定加工零部件的位置,定位后实施,这样能够保证准确切割,对零部件毛坯进行处理,并且能够保证零件位置准确。在加工前需要将坐标在毛坯料上标记好,之后第二面零部件上将坐标设计在毛坯上,做好定位工作后按照设计的参数操作机械进行生产活动。

生产前需要做好进退刀设计工作,尤其是由于机械化操作,若是其进退刀不合理可能会影响操作人员安全,还有可能会出现设计的参数不满足实际要求等情况出现,因此在生产中需要设计进退刀的参数,一般是生产线需要距离平面100mm左右的位置,并且所有的抬刀距离都应该控制在条线上面,进行切割的时候需要控制下刀的速度,并且要以直线或是圆弧的方式进刀。生产线上零部件加工处理中需要保证加工的外线和内部形状一致,尤其是在加工的时候需要尽量采取螺旋式进刀方式。

飞机结构件大部分都有孔径,这在生产线上需要对孔径的大小计算,并且要充分的考虑打磨和使用等要求,并且在孔径设计中最小孔径需要在50毫米以上,并且粗加工的时候需要增加孔径一般是留下1毫米左右的位置进行加工,这样能够降低误差对于生产的影响,后续生产操作的空间也更大,进行粗加工的时候可以单独进行加工。

零部件加工需要降低刀具和用力等因素对于零部件切割的影响,避免由于受力不均衡出现切断刀或是弹刀等情况发生。并且需要在距离外形10毫米左右的位置设计退刀或是转角减速等功能,这样能够避免转角突然增大,并且能够在侧面留出余量。

(三)组合测量技术

飞机结构件批量生产后,由于生产量比较大,因此测量工作量增多,若是采取传统的测量方式可能无法满足生产要求。要想加快测量速度就进行组合测量工作,这样才能够确定结构件加工是否符合实际要求,能够有效的解决生产线上的加工问题,并且能够按照测量要求开展相关的检测工作,结合组合测量和坐标测量等方式能够将测量工作结合,实现批量快速测量,可以达到测量效果。组合测量技术的应用方法比较多,其中321测量方法是按照结构模型进行测量,确定零件的关键特定,制定模型空间坐标系,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测量,这样就可以确定加工的零部件是否符合实际要求。最佳拟合法测量是在同一个平面上进行测量,在平面上或是在零件上找到三个点测量拟合零件坐标测量,通过三个已知的坐标测量能够建立坐标系进行测量。迭代法测量是利用不同精准度的特征元素建立坐标轴测量,通过特征元素约束测量,这种测量方式能够降低零部件特征和约束条件对测量的工作的影响,能够有效降低误差,并且还有可能出现零误差。

组合测量方法的运用能够解决飞机结构件测量问题,并且能够加快测量的准确度,对于飞机结构件生产有重要的价值。飞机结构件测量工作的开展能够按照要求实施具体的工作,分析在加工和布局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将先进的技术运用到生产中,提高飞机结构件生产效率,提高结构件的精准度,这对我国航空制造业的发展也有重要的价值。

结论:综上所述,为了适应航空领域的发展,需要对飞机结构件的加工进行分析,当前飞机结构件的精准度要求比较高,现在还无法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因此需要对当前的生产技术进行分析。国外很多国家都已经开展飞机结构件智能化,柔软化的生产线构造,我国也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提高我国的飞机结构件制造水平,赶上国际水平。针对飞机结构件生产线进行分析,将生产工艺编制、组合、测量等关键技术运用到生产线中,提高我国现有飞机结构件加工效率,促进我国航空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葳,陈云雷,池力.飞机结构件智能生产线管理系统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0(11):33-34.

[2]刘葳,陈云雷,池力.飞机结构件自动化装夹系统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0(10):205-206.

[3]李杰,夏远猛,宋智勇,帅朝林,刘大炜.飞机结构件柔性生产系统设备布局分析与优化[J].航空制造技术,2020,63(06):51-56.

[4]俞鸿均,汪裕杰,熊航,马南峰,何辉.飞机结构件生产线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J].航空制造技术,2019,62(18):83-89+101.

[5]宋智勇,李杰,刘大炜.面向智能制造的飞机结构件数字化车间构建关键技术[J].航空制造技术,2019,62(07):26-31.

[6]高鑫,龚清洪,孙超.飞机结构件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研究[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7(08):45-49.

猜你喜欢
研究应用
什么是《清明上河图》,现在就带你研究
公司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