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网络安全问题与防护措施

2022-06-29 07:18高文洁
装备维修技术 2022年6期
关键词:网络安全信息

高文洁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当下5G网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了科学有效的防护措施,希望对构建安全稳定的网络环境带来一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5G网络 安全问题 防护措施

1.5G技术的特点

5G第五代移动通讯技术,是最新一代数字蜂窝网络,是4G、3G和2G系统后的新一代移动通讯技术。近年来,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已经成为通信业和学术界探讨的热点,人类和会对移动数据需求的爆炸式增长使得新一代5G系统的额研发势在必行。未来5G网络的应用开启了万物互联网的新时代:远程医疗、无人驾驶、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智慧农业、智能制造以及由5G网络互联的智慧城市等等,如果说“4G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而5G改变了人类的社会”。5G时代带来的是网络传输高速率、广域物联大容量、低时延高可靠,也带来了新形势下网络安全的新变化,同样也面临着新的个人隐私数据保护新问题。基于这种情况,探寻如何在5G下做好个人隐私及数据保护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2.5G网络存在的安全问题

我国当前正处于科技飞速发展的新时代,5G网络等新兴信息技术的迅速崛起,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网络安全问题,对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带来了消极影响。

随着国家大数据战略的全面实施和5G技术商用化的高速发展,陆续出现了形式多样的数字化产业。随着社会生产力和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5G网络和信息安全面临重大挑战。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5G技术不仅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还要为公众搭建一个稳定安全的网络环境。因此,对5G网络安全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对满足社会进步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充分保障公民的个人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2.1容易导致信息泄露

4G时代最大的问题当数个人数据信息的安全问题,个人数据、隐私等泄露问题一直贯穿着4G时代的始终。相对于4G技术来讲,5G网络的传输的速度更快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拓展,更多地应用于生活的信息化与智能化,个人信息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也随之增强,用户会与大量的其他用户进行访问链接,连接的数量越多,安全风险就越大,导致用户个人的隐私和数据更容易被盗取。例如,在通过5G网络进行线上支付时会采用人脸识别功能、还有一些线上会议直播、大数据云存储等新技术,这些功能的实现都建立在使用个人隐私信息的基础上。例如,要求用户在“刷脸支付”设置中提供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电话号码等信息。然而,这些快速便捷的支付方式的安全防护措施并不是无懈可击,增加了个人信息泄露的几率。

2.2网络攻击风险较高

网络攻击一直伴随网络的发展而存在,显而易见,5G网络是一种高速、便捷的网络系统。对于庞大而复杂的5G通信网络系统来讲,安全隐患在所难免,可能受到各方面的网络攻击,对系统造成安全威胁。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所承载的信息也越来越多,会产生更多的网络安全隐患和漏洞,且很难全面修补,使5G网络很容易受到黑客的攻击。例如,根据预测2025年我国将有740亿个物联网连接设备,而这些设备所存在的安全漏洞将成为网络黑客攻击5G网络的重要切口。

2.3网络基础设施不完善

智能化的生活方式需要全新的基础设施来支持,但目前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欠缺的问题。例如,目前5G设备厂商的产品形态不足,空间分布、辅助天线的生产能力和标准尚在研发中,网络建设规划仍缺乏针对不同场景应用需求的灵活性。5G网络的重要特征是促进人、机、物之间的有效连接,物联网是5G网络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场景,具有低时延、广连接的特点,这种大规模且充满复杂性的部署对网络安全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然而网络基础设施并不完善,甚至在具体操作中出现了无法访问的现象。

3.5G网络安全的防护措施

目前,我国仍然处于5G通信技术的初级发展阶段。我们只有在面对网络威胁时,不断转变观念,采取积极的态度,做好充分的防護,才能在网络中立于不败之地。

3.1加大安全技术的研发力度

多场景5G应用对网络带宽、网络延时、信息传输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相应的埋下了更多的安全隐患。为了在网络安全防护上取得成功,就必须加大对5G安全核心技术的研发力度。对此,应在新的5G网络框架中纳入网络切片技术,网络切片应在不同区域之间实现有效协调,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需要,高度重视网络安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以更好的满足不同场景、不同层次的安全需求。人工智能是当今最热门的研究课题,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在推理能力、识别功能、数据分析、智能统计等方面的优势,将其运用在信息安全领域。现阶段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就,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有效检测系统中的安全漏洞和恶意软件的入侵等,并创建网络“防火墙”。通过将人工智能应用于5G网络防御系统中,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防御能力,增强网络环境的安全性,打造智能、优质、安全的网络空间。虽然5G技术在能源、交通等非密领域的应用很多,但是在涉密领域的应用还几乎是空白,需要加强5G无线加密技术的研发力度,尽快完成5G无线加密技术的研发并投入使用。5G无线加密技术研发成功后,5G技术才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和航海等诸多涉密领域,5G技术才能在全社会广泛使用,发挥出5G技术的巨大价值。

3.2加强对个人隐私的技术保护

5G网络轻松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连接。万物互联状态使用户遭受的网络攻击比传统网络攻击更大更频繁。因此,需要采取更多的方法来保护个人隐私:移动运行商可以采取基于混合云的处理方法,在本地存储与处理敏感性较高的数据,在公有云中存储与处理敏感性较低的数据;在5G移动网络环境下,终端安全离不开云端协同防御体系的构建,这就需要在终端方面立足于硬件、软件以及系统几个层面来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方法;不断完善云体系来制定出更加灵活、快速的保护措施。我们只有对已存在的网络安全问题高度重视、提高警惕,及时了解新的安全问题,兼并融合地综合使用多种技术手段,制定周密、合理、科学的应对策略,才能更好地在5G时代保护个人隐私。

3.3提高公众隐私保护意识

提高用户的信息安全意识是信息安全的重要内容。增强用户的安全意识和预防技能,是保护网络安全的最有效和最具成本效益的方式。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首先应在上网过程中提高网络安全意识,树立科学的网络安全观念。据调查显示,个人信息泄露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用户在浏览互联网时,不注意保护个人的隐私信息,从而导致网络安全风险。例如,用户在公共场所使用无线网络进行网上购物、网上银行转账等行为,在登录个人账号的过程中,个人信息很容易被泄露,从而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公共场合进行账号密码或者转账等操作时,应重视个人隐私,与人群保持相应的距离,防止敏感信息被窥探。其次,应增强对保密信息和验证信息的保护,必要时采取密码技术进行加密处理。例如,在安装一些系统软件后,要定期进行设备健康检查,尽量不下载或安装来源不明的软件,对个人设备上的数据和信息要进行及时备份,对于存在安全风险的网站要坚决抵制,不在网络上分享个人的隐私信息。最后,学习网络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充分认识到在网络环境中个人应履行的权利和义务,加强网络安全防护技能。例如,在注册和登录网站时,要注意网站上的信息泄露问题;在使用移动设备时,应从正规渠道进行软件的下载与安装;了解常见的网络诈骗陷阱,远离各种不安全的信用贷款及网络投资等,提升用户的信息安全防护意识。

3.4完善5G基礎设施建设

5G技术目前在社区服务、生物医疗、物流运输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能,5G网络基础设施也成为产业转型、提高生产效率、改善消费形式的重要渠道,在产业投资、拉动内需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市场竞争力。例如,国内的各大手机生产商先后推出了5G手机以及5G网络等相关服务,各大通信集团及相关企业联合开通了5G通用基站,并率先在中国进行5G网络切片技术的实施试验,首先利用5G人工智能技术和视频技术的有机融合,开发一些具体的应用和产品原型。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无疑将加快我国智能化生活方式的建设,提升城市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5G网络速率快、宽带大、时延低、容量大的优势将及大地改变我们的生活,但同时5G时代个人隐私及数据保护等方面也面临着网络安全方面的问题。5G技术是把双刃剑,我们既要充分利用其优势特点,也要真正做好安全防范,加强对网络系统的管理,树立良好的安全防范意识,共建和谐高效的网络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一个攻击者进不去、非授权者信息拿不到、窃密信息看不懂、系统信息改不了、系统工作瘫不成、攻击行为赖不掉的理想的网络安全状态,实现全民共享5G成果带来的便捷生活。

参考文献:

[1]张雄,张海春,刘政林.V2G网络的安全和隐私问题研究[J].汽车实用技术,2021,46(23):12-15.

猜你喜欢
网络安全信息
云计算环境下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的实现途径
全国多地联动2020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启动
新量子通信线路保障网络安全
全省教育行业网络安全培训班在武汉举办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还看新法
订阅信息
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联盟正式成立
展会信息
信息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