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要点

2022-06-30 20:03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2年7期
关键词:中耕田间植株

玉米是一种重要农作物,可为生活、工业乃至饲料业提供充足的原料。为保证玉米优质,需深入研究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做好田间病虫害有效防治,以充分发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优势,为其高产稳产奠定基础,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促进玉米种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介绍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与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以期为中国玉米种植提供参考。

1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1.1科学选种

需综合考虑种植区域气候状况、土壤特点、种植条件及人员管理等实际因素做好玉米选种工作,选择品质优良、颗粒饱满、优质高产、抗病性强的玉米品种。

1.2精细整地

玉米植株体积明显大于其他粮食作物,在整地过程中,若未翻犁深耕,玉米后期倒伏概率将明显上升,玉米生长过程中的养分需求亦无法得到满足,玉米最终产量将受到较大影响。基于此,为达到提质增产的目的,需重视整地工作,将翻耕深度维持在20~28 cm,以改善土壤特性,保证土壤肥力。与此同时,需对大块土块耙碎耙细,确保土壤软硬适中,以改善土壤透水性能,提高含水量,亦可对田块旋耕灭茬,以防因田块内过量秸秆残留而影响种子发芽率。另外,还需施好底肥,通常施入1.5万~3.0万kg/ hm2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也可结合土壤状况配合施入适量尿素及复合肥,以保证土壤内肥力状况满足玉米生长需求。

1.3种子处理

对玉米种子进行科学处理,可提升种子病虫害抵御能力,保障种子出苗率。常见的种子处理方式主要为拌种或浸种。可采取磷酸二氢钾溶液对种子进行拌种处理,拌种结束后均匀晾晒,合理控制温度;可在播种前3~5 d,将赤霉素溶入少量酒精后配制为50 mg/kg水溶液,在18℃温度下对种子浸泡12 h,捞出种子后用清水反复冲洗,接着在室温下采用3%的硝酸钾溶液对种子浸泡3 h,清水反复冲洗,将水控净后将种子及细沙按照1∶3的比例拌合后待播。另外,在种植前还需做好选种工作,将破碎种子、霉烂种子、病虫害种子、混杂籽粒去除,筛选整齐一致的大粒种子,以提升种子出芽率,提高玉米产量。

1.4优化种植方式

玉米是一种生长周期较短的农作物,在6~8℃内最易发芽,10~12℃玉米幼苗生长缓慢。基于此,需严格控制玉米播种时间,于4月下旬~5月中上旬播种,为玉米提供适宜的温度环境,提高其出芽率。与此同时,为确保种子成活率,还需对播种密度严格控制,结合玉米品种特性及土壤肥力确定播种密度。通常,玉米播种深度为3~5 cm,行株距为(30~40)cm×(20~30)cm。若土壤肥沃,可适当提高播种密度,而土壤贫瘠则需降低播种密度;叶片宽大、植株高大、茎秆易折的品种适当降低播种密度,叶片向上、植株矮小、茎秆坚韧的品种适当提高播种密度。结合播种,在田块内施入225~300 kg/hm2磷酸二胺、150 kg/hm2钾肥或450 kg/hm2玉米专用肥。

1.5田间管理

1.5.1苗期管理

在播后镇压可提墒保墒,播种后若出现急雨天气,需及时松土,以避免因土壤板结而影响出苗。待玉米出苗后,需及时查苗,同时在相邻行合理保留适当双株,以便于后期补苗。待玉米3~4叶期,需及时间苗,去除生长不良的幼苗;5~6叶期需一次性完成定苗,去除全部病虫苗及长势不佳的幼苗,以保障田间整齐度。

在玉米苗期需进行2~3次中耕,通常于定苗前首次中耕除草,深度以3 cm为最佳,以防玉米根系受到损伤。在拔节前需进行2次中耕除草。在播种后25 d,当玉米幼苗高度达到30 cm时,结合中耕除草施入攻秆肥,施入225 kg/hm2尿素、375 kg/hm2过磷酸钙、195 kg/hm2氯化钾、30 kg/hm2硫酸锌。

1.5.2穗期管理

在玉米穗期,需及时去除分蘖,在此过程中应避免植株根系受到损伤,常见去除方式为拧断。在穗期2次中耕,结合中耕施入穗肥,可适当增加行间深度,减小株旁深度,同时培土壅根,促进上层结根生长,提升抗倒伏能力。在玉米生长中后期,若发生倒伏,玉米产量将受到严重影响。基于此,除选择抗倒伏品种外,还需强化中耕除草,在玉米6~8叶期,将50~60 g 15%多效唑兑水30~50 kg后均匀喷施于田间,以提升玉米抗倒伏能力。在播种后45 d,当玉米高度达到120 cm时,需施入450 kg/hm2的尿素作为穗肥。若足墒播种,在玉米小喇叭口前期无需对其浇水。待大喇叭口期后,此时玉米进入需水高峰期,应注意灌水处理。

1.5.3花粒期

待玉米散粉后,需对其人工除雄,拔除雄穗,以减少水肥消耗,降低株高,提升抗倒伏性,促进果穗发育,提高籽粒重量。人工辅助授粉可促进玉米高产稳产。通常选择晴朗天气的上午9~11时收集花粉并为玉米逐株授粉。

在玉米抽雄开花阶段,对水分极为敏感,需水量持续增加,此时需保证田间水分充足。若田间土壤手握不成团,需及时浇水。在籽粒灌浆期,玉米需水量也较大,此时需保证田间土壤持水率达到70%,以确保玉米健康生长。

2病虫害防治

2.1玉米病毒病

玉米病毒病主要发生于玉米幼苗期至成株期整个阶段,尤其在苗期一旦发病将造成严重危害。发病玉米花叶表面出现绿色条纹或绿色斑点,并逐渐扩散至整个叶片,导致叶片宽短并增厚,其植株矮小,节间伸长受阻,雄穗严重退化。若病情严重,玉米无法抽穗,无雌穗,雄穗无法结实。针对玉米病毒病,常见防治措施为喷施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同时及时清除田间及周边杂草,及时拔除病株并焚烧或深埋处理。

2.2玉米大斑病

大斑病主要危害玉米叶片,严重时甚至危害玉米包叶及叶鞘。在玉米植株患病后,其底部叶片首先发病,出现长度为10~15 cm、宽度为5~10 cm的梭形病斑,叶片中心转变为黄褐色,而边缘转变为褐色。发病叶片逐渐枯萎发黄乃至脱落。玉米大斑病常见防治措施为:选择抗性品种,合理轮作,合理密植,做好水肥管理工作,适当提高钾肥及磷肥施入量。一旦发现患病叶片必须及时摘除。在玉米收获过程中,对田间病株残体严格处理。常见防治药剂为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通常每10 d用药1次,連续用药2~3次。

2.3玉米螟

玉米螟又称玉米钻心虫,是玉米常见虫害,主要以幼虫危害,通过侵害玉米花叶导致雌穗无法正常生长及发育,最终导致减产。常见防治措施为:在越冬幼虫羽化前,及时处理携带越冬寄主的茎秆,以彻底消灭越冬虫源。另外,还可在田间释放赤眼蜂。

(1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宋世军,白倩;2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植保植检站贾真真)

猜你喜欢
中耕田间植株
强降雨过后 田间自救指南来了
田间
田间学农忙
中耕深松蓄水保墒技术
玉米倒伏的原因及防控措施研究
马铃薯中耕施肥机的研究与应用
长匐茎与块茎
防治长茄弯果有窍门
玉米花粒期管理技术要点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知识归纳及试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