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前儿童独立性的培养

2022-06-30 22:29黄俩俩
学校教育研究 2022年12期
关键词:依赖性独立性动作

黄俩俩

一、绪论

儿童进入幼儿期后,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了萌芽,随着其身体的发育、活动范围的扩大和活动能力的增强,了解和探究客观世界的愿望也就越来越迫切,喜欢自己去探索这个新奇的世界。他们好说好动,喜欢新异刺激,认知活动日趋活跃。在这个必然的规律和必经的过程中幼儿获得了自身的发展。于是,我们就可以要求幼儿从身边的一些小事开始,让他们学着自己吃饭、穿脱衣服,自己收拾玩具,自己睡觉等等。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学前儿童的概念界

按照国内外现行的医学以及心理学的分类,人从出生到幼儿期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出生和新生儿期(birth and newborn):出生—1个月;婴儿期(infancy):1个月—1岁,相当于乳儿期;学步儿期(toddler hood):1—2岁;早期儿童期(early childhood):2—6岁,相当于幼儿期。尽管这一分类法正日益受到挑战,特别是对婴儿的分类更是莫衷一是。但是,通常把这几个阶段统称为儿童期,即把正式进入小学阶段学习前的儿童统称为学前儿童。

(二)学前儿童独立性的概念界定

学前儿童独立性发展的表现。一是独立意识,要求“摆脱成人控制”。 2―3岁幼儿自我意识开始萌芽,言语和动作的发展迅速,对周围世界的认知范围扩大。他们喜欢到处看到处摸索,不要成人抱着,甚至不愿让人拉着手走路。他们已经能表达自己的意愿,对成人要他干的事,往往回答“不”。对自己要干的事又说:“我会,我自己来。”。二是独立能力,由于手脚动作还不十分协调,走或跑容易跌倒,用杯喝水会泼翻,用勺吃饭会洒在身上。 这些现象通常被认为“不听话”、“犟”。

三、学前儿童独立性培养的重要性

生活能自理,是孩子走向独立的起点。其实,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他们都需要学会自己解决可以自理的事情。如果在本该自理的各个阶段,却没有掌握这个阶段的基本技能,或者在思想上总是依赖大人,那么,他们就不可能真正走向独立。

两岁到六岁:重点关注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孩子如果没有在幼儿阶段养成生活自理的习惯,越到后面就越难自立。一旦父母成为孩子的靠山,孩子自然不愿意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导致他们心理上无法断奶、精神上不能独立,甚至缺失基本的生存能力。

从两岁以后,在每一个成长阶段,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任务,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自己能够独立完成的一些事情。比如,一个两岁半左右的孩子,可以自己吃饭、自己背书包、自己整理玩具等等;四岁左右的孩子,可以自己洗脸刷牙、自己洗澡、自己上厕所、自己整理衣服和床、自己清洗盘子等等;六岁左右即将进入小学的孩子,可以自己整理书包、自己做一些简单的食物、自己叠被子和衣服等等。

幼儿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通过幼儿的学习参与、训练、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有利于他们动作的发展。幼儿又是能力培养的最佳期,良好的生活能力将使其终身受益。因此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必需明确。

(一)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是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的需要

幼儿从家庭进入幼儿园,置身到一个新的天地,扩大了生活圈,新的环境,好玩的玩具,强烈地吸引着他们的好奇心,他们喜欢在幼儿园学习、生活。但不会洗手,不会吃饭,不会穿衣等生活自理上的问题,使他们不能很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二)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促进了幼儿的动作协调性的发展

著名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动作教育是日常生活练习的课程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其责任感及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幼儿进行自理能力的培养将促进孩子的大小肌肉群的发展,和动作协调能力的发展,如吃饭,幼儿不仅学会手喂饭的动作技能,还发展了孩子的手指肌肉的灵活性及手眼协调性。所以孩子每学一项动作、能力,他的动作协调性也将得到相应的发展。

四、学前儿童独立性培养的影响因素

(一)中国的社会文化

家长大部分家长不太重视培养幼儿自我依靠的能力。他们可能认为孩子还小,很多事情不让幼儿亲自做,导致幼儿依赖性强,自我依靠能力差。有些家长可能因为忙或者没有耐心,直接替幼儿做好了一切。导致幼儿的独立性没有得到发展,依赖性。

(二)幼儿自身的因素

身体状况和气质类型。幼儿的依赖心理与其身体状况有一定的联系。在观察中,身体形态占优势的幼儿独立性更强,反之,依赖性强。例如,小豪是班里身高最高、体重最重的孩子。每一次活动他都担任班里的“领导者”。有较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而瘦小的小菲依赖性很强,凡事都依赖老师。此外,抵抗能力差、容易生病的幼儿相对有较强的依赖性。这可能是由于幼儿在生病过程中得到了更加细心的照顾,大多数幼儿在生病期间穿衣、吃饭、吃药都是靠成人帮助完成,容易导致幼儿的过度依赖。另外。大多数具有身体缺陷的幼儿依赖性较强,身体缺陷导致其不能像正常儿童一样进行常规活动,即使在其活动中,他们也往往粘在家长或老师身边。缺乏独立能力。气质,即因人而异的稳定的情绪反应品质和强度、活动水平、注意力以及情绪的自我调节。幼儿的气质类型与其依赖心理有一定的联系。易适应环境的孩子对新事物的适应能力较强。

所以我们应该充分的认识到幼儿时期是打基础的阶段,我们需要在幼儿时期在家园共同努力下培养幼儿的独立性,为独立性的发展创造环境与条件。

五、学前儿童独立性培养的途径

(一)家庭思想的转变

父母的教育,对于孩子日后会是什么样的人有很大的关系,想让孩子未来能够更好的成长,独立性的培养很重要,如今虽然二胎政策放开了,但还是有很多人选择只要一个孩子,在独生子女的家庭里,相应会出现很多问题,父母长辈过渡溺爱,很多事情都会替孩子包办,这样孩子的独立性就会受到影响,那么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家长应该正视幼儿独立培养的重要性,放手让孩子自己动手,做幼儿力所能及的事情。

随着家教观念的更新,有一些具有现代家教观,教子有方的家长,不仅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独立生活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注意创造机会,培养孩子自己作选择和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在此仅举一个小小的实例,这看似家教中的一件小事,却反映了他培养孩子具有现代人素质的教育观念。

(二)家长帮助孩子培养克服困难的精神

家长在培养孩子独立性时,往往同时需要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毅力。对于幼儿来说,自己穿脱衣服,整理和收拾玩具等,是需要他们付出很大的努力和克服一定的困难的。因此,家长的作用就是对孩子们作出的努力给予充分的肯定,并鼓励和要求他们克服困难,尤其是那些依赖性较强的孩子,家长更要坚持要求。

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独立做事时,最关键的是家长自己要战胜自我。我们常见有的家长一见到孩子碰到困难,不是鼓励他去克服困难,而是立即代劳。还有的家长明知应要求孩子克服困难,坚持自己去做事,但只要孩子一哭一闹,立即心软而妥协,依顺孩子,从而前功尽弃。因此,为了孩子的未来,家长应下决心甚至下狠心,培養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毅力。

(三)幼儿园注重培养幼儿独立性

利用有关的教学内容,在学习知识中培养幼儿的独立性。教师的“教导”不能代替幼儿的发展,幼儿的发展也决不是幼儿被动地接受教师“教导”的结果。幼儿教师的“教导”只有通过幼儿的主动参与和亲自活动才能起作用。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应培养幼儿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幼儿动手能力,积极鼓励幼儿在认真听讲的同时,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大胆发表个人的意见。有时幼儿回答错了,老师也应鼓励为主,让他们从小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如上数学课时,可用写数、数数、组成卡片、图片和实物等方法,以多种形式,综合使用,在动手中发挥幼儿的独立性。

游戏是幼儿做喜欢的活动,因此要充分发挥游戏的特点,把独立性巧妙地渗透到游戏中,让孩子“玩中学、学中玩”,尽量做到寓教于乐。如组织幼儿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比赛,像系鞋带、解鞋带、为小伙伴穿脱衣服等等,在比赛中,让他们的好胜心得到满足,在情绪高涨之中自觉锻炼,提高独立生活能力的水平和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猜你喜欢
依赖性独立性动作
独立品格培养
下一个动作
关于N—敏感依赖性的迭代特性
谈幼儿挫折教育的几点体会
做最好的自己
商业银行贸易融资的风险与控制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关于事件独立性的两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