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

2022-06-30 23:53齐新
学校教育研究 2022年12期
关键词:幼小幼儿园家长

齐新

摘要:基础教育是提高人的素质的一项基础工程,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是人才体系的第一个整合工程。学前教育帮助孩子为小学做准备,帮助他们适应小学全面的生活。因此,对幼小衔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各方面的良好工作联系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在实际的学前教育中,幼小衔接过于片面和肤浅,无法有效实现幼小衔接。在本研究的背景下,本文通过分析儿童之间联系的现状和原因,提出了改变父母对幼小衔接的教育策略。

关键词:幼小衔接家长教育策略

一、前言

目前,世界各国都将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作为重要的教育课题,并将其理论和研究成果转化为实践教学。我国对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很多地方教育工作者和处于教育工作第一线的教师对此课题意见不一,也为我国“幼小衔接”实践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大多数情况下,幼小衔接问题仍然非常突出,家庭、幼儿园、小学和社会都应该寻找解决方案。家长应该更有动力学习并改变对幼小衔接的认识。

二、幼小衔接现状与存在问题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面临着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因为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模式在此期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孩子适应不好,进入小学后可能会出现各类问题。因此,幼小衔接尤为重要。现在,幼小衔接一般会遇到以下问题:

(一)忽视幼儿各种能力的培养

在我国目前的国情下,一些家长在教育的幕后,往往只关注孩子的知识,只关注孩子知道的单词和能解的算术数量。忽视了对孩子能力的培养,不注重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日常行为习惯和学习能力,也缺乏对孩子日常生活的兴趣、沟通能力和应对失败的能力。这些落后的教育理念导致了幼小衔接问题。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

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满足家长的喜好,很多幼儿园开设了拼音、算术、写作等一些非必要的科目,以增加幼儿园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同时,老师的教学方法是强压的,让孩子在一定的时间学习成功。忽视幼儿的年龄特点,放弃以游戏形式学习的原则。教室里没有教具,也没有游戏情境,只允许孩子们盲读和写字。有些人甚至在放学后布置家庭作业,以使孩子过早参与强化学习活动。这种育儿方式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是有害的。

(三)幼小衔接形式浮于表面,缺乏与小学的沟通

个别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只是大教室、课桌、布局发生了变化,课堂时间增加了,游戏活动减少了。幼儿园只局限于介绍入小学的生活,往往被忽视的是孩子适应学习和生活行为习惯的能力培养。学校的教师只重视学校课程、教学活动、运作方式等。长期以来,学校幼儿园两部分相互分离,缺乏真正的沟通和对接,重复上课或辍学的情况很多,衔接的盲点还很多。

三、幼小衔接问题的解决策略

解决幼小衔接问题需要多方合作,家长、老师和社会各界缺一不可。即使当前条件不允许,家长也应该花时间改变链接幼儿教育的思维方式和策略,以确保幼小衔接解决方案。

(一)努力消除城乡教育差距,为“幼小衔接”创造条件

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教育背景不同,基础教育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存在差异。社会上城乡教育差距不断扩大。有人说城市学校就像欧洲,乡下学校就像非洲。这种差异意味着城乡儿童在学习方面面临着诸多不平等。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任重道远,政府利益相关者应该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加大执法力度,大力开展教育,继续落实农民补贴和福利。为让孩子接受真正优质的教育,为“青年人”的融入创造有利条件。

(二)提高幼儿园教师的自身素质

幼儿园要想在幼小衔接做得好,就必须明确幼儿园的职业目标。教师的教学观念和行为的改变不能让学生受益,这对幼小衔接的工作有直接的影响。为提高儿童的发展水平,教师应通过教研了解幼小衔接的含义和标准。在教育活动中,为了制定合理的幼小衔接计划,教师不应监控学业成绩,而应关注教育过程。不盲读,不盲写,让孩子通过游戏学习,让孩子成为学习之母。长期目标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思维能力、想象力、创造性思维、竞争智力、良好的学习习惯、智力和正确的社交沟通能力。

(三)转变家长陈旧的教育观念和评价标准

1.增加对幼小衔接的理解

很多家长不知道怎么养娃,不知道适合孩子的养育方式,不了解幼小衔接问题的重要性。因此,提高家长对幼小衔接的认识至关重要。

首先,家长要主动去了解,如果有机会,可以查阅讨论书籍或者在网上搜索相关的理论知识。家长要主动拜访幼儿园和小学老师,亲自来找老师。虚心接受老师的一些意见和建议,并在日常教学中认真运用。

二是通过家长会、家访、家访栏目、讲座等多种渠道引导家长树立正确教育理念。了解孩子在不同年龄的行为不同。小学老师的话在家长心目中更重要,有了这种心态,可以邀请幼小衔接小学老师给家长做专题讲座,架起孩子与孩子之间的桥梁。同时,家长也为孩子准备好家庭学习环境,营造学习氛围,鼓励孩子想上小学,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2.转变落后的教育观念

学前教育不仅仅是教育,还包括很多其他的事情,比如孩子可以自己做的事情,应该允许他们自己做。不管孩子怎么想,都应该让他自己去想。幼儿园不是托儿所或一年级。它也可能在练习自我保健技能方面发挥作用。再比如思想教育:学龄前儿童更容易接受老师的一些想法,因为他们更简单,更容易受到影响。

作为父母不能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独立生活能力、沟通能力、容忍度;只注重孩子的身体健康,而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父母應该赞扬孩子们在所有领域的进步,而不仅仅是他们学到了多少。

幼儿园和小学在教育性质和教育环境上各有特点,两者结合并不容易。幼小衔接是一项复杂的长期任务。它需要家庭、幼儿园和学校的有机协作,共同完成。要在教育理念上达成共识,在育儿行为中形成教育合力,减少孩子在幼小衔接中的不适倾向。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更迅速、自然、顺利的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让他们得到身心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幼小幼儿园家长
突破乡镇地区幼小衔接的瓶颈
做好幼小衔接,共促幼儿发展
苦恼的“幼小衔接”
家长错了
甜蜜欢颜
爱“上”幼儿园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