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视野下高校图书馆学科建设服务路径探析

2022-06-30 00:53王菲
民族文汇 2022年36期
关键词:馆员服务平台双一流

王菲

摘 要: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速度相对变慢,发展的阻力的也相应变大,而要促进社会的可持续进步与发展,很显然需要高素质人才的推动,双一流建设也因此成为一个高校生存与更好发展的转折点,这其中,学科建设是决定一流大学建设实现的根本前提,如何结合当前的时代形势与社会发展需求,对高校内部的学科项目进行科学的规划与建设就成为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本文就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就加强图书馆学科建设的有效路径进行简单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字:双一流视野;高校图书馆;学科建设

引言

在不同时期学科服务的内涵与意义有所不同,初期的学科服务指的是按照文献工作所规划的流程来进行工作信息的组织。随着信息化发展进程的加快,用户的需求不断提高,学科服务指的是受用户需求驱动、利用一定分析与决策手段,帮助用户实现问题的解决的目的。高校学科服务建设具有一定的意义,首先,良好的学科教育可以保证学科教育质量,提升学校自身的核心競争力。其次是高校图书馆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高校图书馆迈向深层次发展提供基础条件。最后在信息用户层面,能够使用户体验进一步提升,在信息用户与资源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媒介,使用户查找信息的过程更加便捷。

一、“双一流”视野下高校图书馆学科建设服务的现实境遇

(一)仍然停留于传统的浅层次服务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图书馆服务类型、服务层次、服务方式、服务水平已经显得陈旧和过时。传统的服务类型、服务方式都是基于馆藏文献的低层次服务、低水平服务。我国高校图书馆在学科建设服务方面所做的工作仍然很少,利用大数据技术,从错综复杂、卷帙浩繁的信息资源中整合、提炼出专业化、系统化的价值知识,解决用户在科研和教学中的实际困难,是高校图书馆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发展趋势。

(二)与具体用户的互动不足

图书馆工作人员把日常工作聚焦于图书馆工作的某个环节,如文献搜集、文献组织、文献利用等,没有把与具体用户的交流和沟通作为图书馆工作的一般环节,这就使图书馆服务缺乏针对性,即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处理用户的要求、负责搜集用户的偏好等与具体用户相关的服务,也没有提高建设用户信息的能力。因此,与具体用户的互动不足,是目前高校图书馆学科建设服务层面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高校科研水平提升必须解决的问题。

(三)服务能力建设滞后

虽然相关部门反复强调高校图书馆要把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同时并举,在硬件建设越来越完善的情况下,更要注意软件建设,即服务能力建设。但是,不可否认,我国高校图书馆建设的主要方向仍然是资源建设,即图书资源、人力资源等“量”的建设,而缺乏作为服务能力建设的“质”的建设。

二、“双一流”视野下高校图书馆学科建设服务路径探析

(一)人员角度

从人员角度提升对双一流视野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的发展对策主要包括吸纳人才、成为馆员、鼓励馆员与用户之间的有效沟通以及建立用户评价机制,提升馆员工作积极性三个方面。

1.吸纳人才,成为馆员

吸纳人才成为馆员,注重考察其责任意识,选拔有专业能力、责任意识高、全面发展的全能型人才。馆员作为图书馆学科服务的执行者身上承担了巨大的责任,所以能否呈现出优良的学科服务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馆员的选择。不仅如此,馆员在具备必要的专业素养与责任意识的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能够与用户实现资源信息层面的有效的沟通与传递,耐心向用户讲解其存在疑问的方面,从而使用户收获相对满意的服务。

2.鼓励馆员与用户之间的交流

馆员与馆员之间、馆员与用户之间往往会缺乏一定的沟通,很显然这对于学科服务的创新发展是不利的,所以鼓励馆员与用户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是十分必要。鼓励并促进馆员与用户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可以大大提升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整体水平,使学科服务平台更加高效。不仅如此,馆员与馆员之间的有效沟通与交流也是十分重要的,经验不足的馆员可以向资历较高的馆员进行请教,以寻求对图书馆学科服务工作技巧与内容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为用户提供优良的服务。

3.建立用户评价机制,提升馆员工作积极性

建立有效的用户评价机制,使用户能够表达对馆员的满意程度,可以使用户体验进一步增加。馆员也能在用户评价机制中获得奖惩处理,从而使其工作积极性有所提升。

例如用户可以通过馆员所提供的服务按照A、B、C、D四个等级来对其进行评价,馆员在收到评价后寻找自身存在的问题,以便于自己日后工作的改进。奖惩措施则会按照等级的高低进行比例实施。如此一来馆员的工作积极性显著提升的同时学科服务水平也因此而得到提升。

(二)平台角度

1.提高平台的集成性

提高平台的集成性指的是让学科服务平台成为图书馆整体功能的一部分,而不是脱离其它功能单独存在。当学科服务平台与图书馆服务中的所有功能成为一个整体后,用户可以进行随意切入,这样一来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同时也实现了信息的共享。

2.提高平台的持续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学科服务平台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针对于时代的不同发展需要,学科服务平台的功能与理念也在发生着一定的变化,提高学科服务平台与发展需求的契合度具体的体现就是提高平台的持续性。而平台持续性提高可以从定期关注当前高校学科的更新设置与社会发展需要、满足人才未来发展需要、提高学科服务的便捷程度几方面进行服务平台的功能扩展与更新,在持续性发挥作用的同时,用户体验进一步提升的同时对于馆员的专业能力与责任意识的要求也进一步加大。

3.提高平台的扩展性

学科服务平台的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该是随着学校学科的需求变化而发生变化,在已有的学科服务基础上融入新的并且具有扩展性的服务,从而使学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更加多元,充分发挥学校在这方面的特色。用户在使用学科服务平台上的服务时也能及时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资源与信息,从而使用户体验进一步升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双一流视野下学科服务的开展是当前高校图书馆发展的主流方向,也是高校开展教学与科研活动的保障,学科服务的水平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高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因此在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体系的构建方面,需要不断的投入更多人力和物力,通过管理制度的完善,促进图书馆员学科服务体系的健康运转,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学科服务。

参考文献

[1]邢娟娟.“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精准化研究[J].办公室业务,2020.

[2]黄 娜,谭 亮.“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构建地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体系的若干思考[J].河北科技图苑,2019.

[3]赵雪岩.“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9.

猜你喜欢
馆员服务平台双一流
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的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服务平台
基于O2O的校园服务平台应用研究
高校财务“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探讨
信息时代院校图书馆馆员的职业素养
关于义务馆员参与高校图书馆服务建设的思考
基于个人发展困境与人力资本视角双维度考量的青年图书馆员培育对策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试论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素质构建
富裕县 搭建平台提升社区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