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艺术歌曲钢琴伴奏教学的实践研究

2022-06-30 05:25杨艳
艺术评鉴 2022年11期
关键词:钢琴伴奏教学实践

杨艳

摘要:作为一种特定的歌曲体裁,草原艺术歌曲以其鲜明时代特征和浓郁民族特色作为草原文化组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年来随着当代音乐艺术的发展,呈现出多样且复杂的形态。文章尝试从草原艺术歌曲的欣赏者和钢琴伴奏的实践者双重角度出发,主要分析演唱与伴奏的关系、钢琴伴奏应把握的重要特征、伴奏技巧的运用。在演奏实践中,用形象思维启发二度创作,在演奏中充分运用想象、联想,寻找和还原歌曲意境内涵的同时,创造性地为歌曲的演绎提供艺术支撑。

关键词:草原艺术歌曲  钢琴伴奏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J6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2)11-0014-05

钢琴伴奏在音乐的表演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钢琴伴奏,并不单单指的是“伴奏”,钢琴在音乐表演中的应用旨在烘托意境、渲染气氛的环境下,深入地分析和挖掘展现歌词内涵,跟随着声乐旋律去塑造音乐形象。在教学草原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实际过程中,想要在钢琴的伴奏旋律中体现出民族风格,包括:在伴奏音型中体现民族特色,前奏中体现民族风格,钢琴伴奏中体现复调思维,在草原艺术歌曲钢琴伴奏中应用现代和声、传统和声、民族和声等技法。

一、草原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积极意义

在民族声乐教学与演唱中,草原歌曲占有重要的比例,其中广为流传的包括《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鸿雁》《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等,许多民族声乐教材都会收录一些草原族风格的音乐作品,如沈阳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主编的《中国民族声乐教程》中,就收录了《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我的蒙古族姑娘》等几首草原风格作品,钢琴伴奏现已成为此类歌曲演奏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能够反映作曲家个人的艺术审美与艺术特色。我国的草原地方民歌,通常是歌、乐、舞融为一体,以钢琴为主要伴奏乐器能够表现出民族音乐风格特点,彰显民族器乐神韵,并在艺术指导课堂上指导学生演唱出蒙古族韵味,对其进行深入探究有着极大的帮助。

通过极强的艺术表现力,钢琴伴奏衬托出了草原艺术歌曲生动形象的旋律、节奏,凸显歌曲中的气势,潜移默化之中强化了歌曲的艺术感染力和效果。在钢琴伴奏的过程中,可以在更深层次的情境中引导歌曲演唱者演唱,彰显歌曲的主体思想、表达感情以及艺术特征,以此使听众进入到创作者的精神世界中去。草原艺术歌曲,在钢琴伴奏的影响下,会更具有亲和力和层次性,在表达歌曲的时候,更能够被大众所接受和喜爱。钢琴伴奏能够有层次地划分草原艺术歌曲的旋律,自然过渡歌曲的结构,顺畅递进高潮部分,良好的协助歌曲演唱处理。与此同时,草原艺术歌曲在钢琴伴奏的影响下,能够更加贴切地进行歌词演绎和歌曲诠释内涵,提高演唱的渲染力和亲和力,不仅符合大众音乐审美需要,还能鲜明的彰显出歌曲民族艺术特色。除此之外,草原艺术歌曲在钢琴伴奏的影响下,会强化音响效果,带给听众一种震撼享受,使歌曲演绎更具有欣赏价值。并且,在歌曲融合了钢琴和声织体后,效果会变得沉重起来,从而强化了歌曲的艺术效果,增强听众的听觉体验。

草原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就是从多个角度,包括:修养境界、艺术思维、审美心理等,进一步探索音乐艺术中的“思”。在钢琴伴奏中,通过塑造独奏部分的音乐形象、多个层次的意境美与音色、弹奏的整体平衡美以及生动形象的风格美,来探索弹奏之“行”。通过“思”与“行”两个层面,钢琴伴奏者能够全方位地考虑和表达作品音乐内涵。在思想上,及时丢弃落后传统的伴奏态度,即:千篇一律、千人一声。基于多角度、深层次分析伴奏,个性化、针对性地转变作品弹奏风格。

二、草原艺术歌曲的风格分析

(一)草原艺术风格的表达特点

草原艺术歌曲可以分为长调、短调、呼麦等,其中长调与短调流传最广,两种艺术歌曲的节奏自由、气息宽广,有独特而细腻的颤音装饰,因流传地区不同而风格各异。草原艺术歌曲长调以抒情为主,并辅助以“嗒咿”“咿哟”等衬词,如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的插曲《赞歌》等歌曲都是长调的代表作,即是以长调民歌为基础所创作的,部分作品也会加入长调片段来突出蒙古族音乐风格,如民歌《森吉德玛》以长调开始转入主歌部分;而短调民歌是蒙古族民间最早发展的音乐体裁,有明确的节拍与节奏,篇幅短小、曲调紧凑、音域较窄是其主要的艺术特点,如《森吉德玛》《鸿雁》等都是短调的代表作品,多流行于内蒙古等蒙古语族地区。长调歌曲一般由蒙古语演唱,短调风格基础上创作的一系列歌曲如《雕花的马鞍》《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等歌曲脍炙人口,旋律抒情动听,在钢琴伴奏教学时必须对此加大关注,结合细节进行课程优化。

(二)草原艺术风格的旋律特点

蒙古族民歌以五声音阶为主,《莫尼山》《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等均是以羽调式为主要调式,而《鸿雁》则是采用羽调式展现了悲壮凄凉的音乐形象,旋律中大量使用装饰音与颤音,也会用倚音和颤音来装饰旋律。在草原艺术风格的歌曲创作中,也会在抒情的长乐句部分用颤音来装饰旋律,过程的音程跳度大,在演奏中给人以辽阔奔放的感觉,在结尾常会采用下行的五度跳进产生稳定沉静的效果。草原民族风格作品中常见八度跳进,上行八度的跳进,使旋律开阔挺拔,结尾句使用了八度大跳,使得旋律更加激荡,之后又七度落回形成开头与结尾旋律鲜明对比,使所表达的情感饱满又具有爆发力。草原艺术歌曲虽然旋律跳度较大,但整体的节奏并不复杂,有固定节拍的作品中基本以前长后短,前松后紧为基本原则,节奏划分是细分弱拍或者在弱拍上加装饰音,然后用一串比较紧凑的音符收住,充分体现了前短后长这一抒情的慢速节奏。

三、教学实践中采用的方法

教学实践使用的主要方法就是采用分析法。除了对钢琴演奏技术要求高外,学习钢琴伴奏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分析作品,但是这方面通常会被人忽视。

(一)分析歌词

曲和词的关系,犹如水和鱼,紧密联系,不可分割。但是由于在歌曲談伴奏的时候,部分伴奏者没有充分考虑到歌词的内涵,导致最终弹奏的伴奏难以切实表达歌曲的音乐形象和内容。实际上,每一首歌曲的歌词已经很直接清楚交代出了本首歌塑造的音乐形象和所要表达的内容,相较于从旋律方面,理解歌曲内容会容易很多。为此,在伴奏歌曲的过程中,就要对歌词的内涵展开深入分析。草原艺术歌曲中歌词形式和体例大都保留“草原、蓝天、白云、牛羊”等与蒙古族民歌相近的内容并常常加入蒙古族民歌常用的词缀“啊、哈嗬、咿”等。只有对歌词去认真地分析,才能精准定位音乐塑造的形象,从而为演唱者做好铺垫。钢琴伴奏在教学的基础性内容方面主要是钢琴课程及相关的声乐知识,因此在进行课程设计时,教师要以当前学生实际的知识掌握量与声乐内容基础知识作为前提。并且在钢琴曲式课程讲授过程中,逐渐使学生了解钢琴乐曲的结构,促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当中对钢琴乐曲规律进行掌握。在分析歌词过程中,教学内容必须与其契合,首先要转变传统的课程教学观念,积极运用全新的教学观念来指导教学活动,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为教学的基本载体,为学生整合更多的即兴伴奏教学资源,使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在此基础上,歌词分析与钢琴伴奏的融合还需要进一步探究,巧妙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活动中,因此可以为学生搭建与教师进行研讨交流的教学平台,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实践学习,基于信息技术的微课进行教学,更好地指导学生体验钢琴即兴伴奏效果,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钢琴即兴伴奏的重难点知识内容。CB9D15CF-157F-441D-8AAC-15910BCC95BB

(二)曲的分析(即分析曲调或者旋律)

分析曲调或者旋律是弹好歌曲伴奏的另一个十分关键因素。实际教学中应当从以下几个层面下手:

1.调式的分析

在伴奏解读过程中,分析调式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因为它涉及在选择伴奏的基本素材——和弦的时候,是否具备了合理性和科学性。为此,分析旋律,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对歌曲调式展开分析。只有保证调式的分析准确,才能确保和弦选择的准确性,如若不能切实做到这一方面,就难以统一作品的音乐风格和和声织体,更无法转化和弦为多样化的音型,从而不能丰富歌曲的伴奏内容。

2.曲式结构的分析

歌曲自身存在的结构形式为曲式结构。只有对歌曲的曲式结构进行精准把握和了解,才能依据各句之间的转合、各段之间统一对比的关系等特点,对不同伴奏的音型配弹进行合理选择,从而更加吻合歌曲和伴奏的基本情绪。伴随着歌曲曲式结构的变化,变化伴奏的手法,如若不然,伴奏不但无法陪衬歌曲,还会破坏和影响歌曲的情绪表达。

3.分析体裁

歌曲的题材,即是歌曲的种类。各种体裁的歌曲情绪都有所不同,对于伴奏而言,对歌曲体裁进行精准分析,尤为关键,它能够基于音乐性质的不同、塑造形象的不同、体裁的不同、风格不同便于对伴奏音型进行选择,从而有利于统一歌曲的风格特点和伴奏音型。

4.分析感情术语、速度、力度

创作者对作品演绎的具体要求为精准把控歌曲中的力度、速度以及感情术语,与此同时,也为伴奏弹奏给予了可供参考的因素,它往往会在歌曲的结构和歌曲的开始处展开描写。在弹伴奏的时候,往往会有部分伴奏者对这个因素充分考虑。因此,实际弹出来的伴奏难以满足作品要求,所以,在弹伴奏期间,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声乐理论基础、音乐听辨能力、默契能力的培养和伴奏技巧及方法等几方面入手,熟练运用移调方法,选择恰当的伴奏音型,不断丰富想象空间等都是钢琴伴奏研究和分析实践的重要途径。

四、草原艺术歌曲钢琴伴奏教学要点

(一)艺术歌曲钢琴伴奏教学应注重教学的内容

在草原艺术歌曲钢琴伴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基于学生的实际状况,有计划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例如,很多蒙古族学生从小耳濡目染,对于蒙古族民歌耳熟能详,在对风格相近的草原艺术歌曲的理解和艺术表现方面就要强于汉族学生。在选取题材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和分析艺术歌曲作品风格、类型、历史阶段、程度等存在的差异。教材的编排,要循序渐进,有层次、有计划地展开教学。

如抒情性质的牧歌、赞歌、思乡曲等歌曲形式,旋律多为两小节一句,为抒情性乐曲编配钢琴伴奏时,可分解和弦式和半分解和弦式的伴奏织体,多采用五度与八度进行的分解音型模式,开始部分的织体节奏不宜太密集,要“徐徐铺展开音乐画卷”,在中期突出草原艺术歌曲的曲调高亢、嘹亮,如歌曲的节奏整体悠长,可采用密——疏——更密——疏的节奏,伴奏部分就要平稳一些,中期则可采用活跃跳荡的三连音节奏,突出精彩的歌唱部分,和声节奏应控制得当,结尾部分伴奏不宜采用不稳定节拍的伴奏音型,以此保证歌曲伴奏的整体性。草原艺术歌曲的风格抒情歌曲常采用紧——松的音型组合方式,钢琴伴奏必须对旋律进行补充,艺术指导教学过程中需要对此加大关注力度,可选用旋律式的伴奏音型,根据后面旋律的弹奏力度变化进行区分,采用模仿式、回音式等创作手法做渐强的艺术处理,凸显出歌曲中辽阔宽广的生存地域,凸显出草原艺术歌曲的灵魂所在。在歌曲钢琴伴奏教学时,要突出旋律的大跳和力度的强烈对比,呈现出一种突然增强与突然变弱的听觉效果,深刻体现出蒙古民族外刚内柔的独特民族心理,伴奏可以在情绪激动处用更低的音区和更强的力度,推动音乐情绪的流动。

在即兴伴奏教学过程中,为避免出现钢琴技巧与即兴伴奏相脱节的情况,应当将钢琴基础课程与即兴伴奏课程加以协调,设置钢琴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保证训练的持续化和有效性,从音节入手开展大小移调练习,在学生移调练习的过程中强化首调的调性思维,强化学生识谱能力,了解不同草原艺术歌曲作品的风格。在视奏训练过程中,从调号、指法、节奏、力度记号等入手开展系统训练,对于新曲目应当明确演奏主题,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踏板,保证弹奏的细致、准确与流畅,为钢琴即兴伴奏实践创造良好条件,让学生能够领悟其中的精湛表现手法和艺术感染力。钢琴正谱分析地落实,能够强化学生理论知识理解与运用能力,包括和声基础、曲式结构、配器基础、复调基础等,能够促进学生钢琴即兴演奏水平的提升,在演奏训练中引导学生就和声进行恰当选配,就草原艺术歌曲调式风格及多声技巧加以深入研究,通过全面化训练强化学生对于伴奏织体及和声常用手法的掌握,以此進一步推进高效率的伴奏教学模式。

(二)艺术歌曲钢琴伴奏教学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钢琴伴奏是一门艺术,且具有广泛的涵盖面,较强的包容性。基于民族民间音乐,草原艺术歌曲吸收了西方音乐的表现手法,形成独具地域特色的音乐体裁,无论是在内容、风格、民族,亦或是时代性方面,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勋章,在对民族文化符号遵循的基础之上,要尊重历史原本的样貌,对各个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和分析,包括:创作意图、歌词灵魂、时代背景以及表现元素,演奏者和演唱者要深入研究和分析全曲的调性、调式、力度的变化、动情点处的速度等,从而更好地抒发出作品的情感。教师在艺术歌曲伴奏教学期间,要注重对学生素质进行培养,使学生能够对音乐风格进行准确把握和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艺术表现能力。

首先,提高钢琴演奏能力。在伴奏音型编配的影响下,有些草原艺术歌曲钢琴伴奏难度较大,若想要完整全面地弹出这些作品伴奏,便需要高超的钢琴演奏技术。为此,对于每一位钢琴伴奏者来说,高超的演奏技巧是必然需要的条件之一,只有通过综合系统的刻苦练习,伴奏者才能对钢琴演奏技巧进行有效提高。CB9D15CF-157F-441D-8AAC-15910BCC95BB

其次,提高与歌唱者的配合能力。在表现音乐作品中,钢琴伴奏是不可或缺的组成形式之一,也是艺术再创造的阶段。完美演绎艺术歌曲,是通过伴奏者和歌唱者一同实现的。在艺术再创造的合作过程中,要求表演者彼此双方要遵循互相配合、相互合作协调的理念,细致分析和主动聆听,逐渐达到共同的审美共识和追求,实现心灵层面上的默契。歌唱者和伴奏者在合作的过程中,具体内容要求涉及多个方面,包括:作品表达、节奏特点、音色变化、强弱对比等。

最后,提高即兴伴奏水平和能力。在整体音乐表演艺术中,即兴钢琴伴奏是重要的分支,具有灵活性、实用性等特点。在学习中,即兴伴奏能力尤为关键。有些时候,需要对调性进行临时变换,为此,伴奏者在此环境下,需要全面掌握即兴伴奏能力,随时随地可以对调性进行变化和调整,避免出现无从下手的局面。在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高度重视和培养学生的即兴伴奏能力,在对艺术歌曲伴奏学习的情况下,在高起点上编配即兴伴奏。学习者在弹奏大量的艺术歌曲伴奏之后,可以从众多方面对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精华进行吸取,包括:音型、和声以及伴奏织体等,从而为后续展开编配即兴伴奏提供基础保障。与此同时,学习者要高度重视简谱、谱灵活的移调能力,在实际伴奏期间,还要有能力可以融合兴奏二者。

五、结语

钢琴伴奏属于一种音乐表演艺术,且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质,在现代表演和声乐教学中,钢琴伴奏占据着重要位置,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一个好的伴奏是声乐表演成功的一半,伴奏的整体魅力在于伴奏者精准把握作品内容,并且配合歌唱者,尤其在演绎草原艺术歌曲的过程中,只有紧密联系伴奏者和演唱者,才能达到审美认知的共同性,丰富草原艺术歌曲演绎的渲染力和表现力,从而彰显音乐整体的魅力。与此同时,在钢琴伴奏教学中,草原艺术钢琴伴奏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未来教学工作中,需要广大钢琴教育工作者继续深入展开探索和扩展。

参考文献:

[1]王皓晨.草原风格歌曲中钢琴伴奏的艺术特色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5年.

[2]吕晓明.谈声乐艺术指导与教学[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95(04):60-61.

[3]孙一迪,孙德俊.“草原艺术歌曲”概念释义及表演要素诠释[J].音乐创作,2016(07):121-122.

[4]王可茹.關于中国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三个把握"探析[J].黄河之声,2019(14):57.

[5]蒋莉莉.草原风格歌曲中钢琴伴奏的艺术特色探讨[J].北方音乐,2019(01):12-13.

[6]史咏青.根植民族传统,谱写草原新歌——《草原风·李世相创作歌曲选》艺术特色评析[J].音乐创作,2015(03):118-120.

[7]王叶.蒙古族风格艺术歌曲创作手法研究——以“草原乐派”作曲家好必斯作品为例[J].北方音乐,2019(12):5-7.

[8]柯晓东.应用转型背景下高师钢琴课程教学与考核方式研究[J].草原歌声:蒙汉文版,2019(01):48-52.

[9]陈曦翔.钢琴伴奏艺术指导对声乐演唱的重要性研究——以中国艺术歌曲《月满西楼》为例[J].东京文学,2015(09):52.

[10]李振中.琵琶协奏曲艺术指导探析——以钢琴伴奏版《草原小姐妹》为例[J].黄河之声,2018(18):6-8.

[11]李玉萍.钢琴伴奏中的技法风格和观念——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另一种存在方式[J].人民音乐,2016(08):44-47.

[12]尹娜.对比中西方艺术歌曲钢琴伴奏风格的基本特征[J].戏剧之家,2015(05):59.CB9D15CF-157F-441D-8AAC-15910BCC95BB

猜你喜欢
钢琴伴奏教学实践
合唱艺术中钢琴伴奏的运用
论钢琴伴奏对舞蹈教学的重要性
钢琴伴奏在合唱中的重要性与艺术性探究
合格钢琴伴奏者基本素养的养成与提升
基于三维软件和云班课APP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