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砚农:搭建美国硅谷与中国蓝谷沟通的“桥梁”

2022-06-30 14:05
青岛画报·新青岛 2022年3期
关键词:斯坦福研究院桥梁

依海而生,向海而兴。青岛市党代会报告明确了新五年青岛将加快迈向“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的城市愿景,并创新性地提出要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等“六个城市”的五年目标。围绕海洋,报告中强调要更加注重经略海洋,全面增强向海图强发展优势,尤其在推动海洋经济跨越发展方面明确提到,强化西海岸新区、青岛蓝谷“双核”引领作用,建设国内领先的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海洋作为青岛一直以来的优势与特色,未来五年将更加重要和突出,深度融入海洋强国战略,向海图强步履铿锵有力。

随着经略海洋的力度不断加大,青岛需要国际化的产业和资本的对接,积极引导海洋产业与多层次资本市场对接,促进高新技术驱动企业获得资本支持,同时可以探索国外高新技术的专业运营机制,加快青岛海洋特色产业建设,培育孵化一批海洋创新型企业和人才,在科技创新高度、产业融合深度与辐射带动广度上发挥优势作用,努力打造沿海重要中心城市,立足于青岛海洋优势特色推动海洋产业技术集群化发展,打造充满活力的沿海经济带。要走向世界,就需要搭建一座通向世界的桥梁,黄砚农博士就是美国硅谷与中国蓝谷牵线搭桥的“媒人”。

黄砚农毕業于华中科技大学,以第一名的成绩于1986年公派赴法国留学,于1991年获得法国国立高等邮电学院博士学位。现任斯坦福青岛研究院CEO、华中科技大学兼职教授。曾任Nextwave Wireless公司全球运营总监、惠普研究院(HP Labs)研究员、甲骨文(Oracle)主任工程师、Augmentum公司高级经理、Vitria应用架构师、加拿大Moncton大学计算机系教授。20多年来,领导了多项中间件(Middleware)、面向服务的系统架构(SOA)、业务流(Workflow)、企业应用集成(EAI)、电子文档交换(EDI)等核心技术的研发,成功地在美国及亚洲为近40家大型客户实施部署了企业级信息系统;有五十余篇论文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或会议上发表,拥有5项软件著作权。

选择中国 选择青岛选择蓝谷

2018年,经黄砚农牵线搭桥,斯坦福国际研究院与青岛蓝谷管理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在青岛蓝谷共建斯坦福青岛研究院,推动“美国硅谷-中国蓝谷”两地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及行业组织在技术研发、专利授权及交易、项目孵化及产业化、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合作,促进青岛蓝谷创新生态环境优化及创新产业发展。

众所周知,斯坦福国际研究院是闻名全球的综合性咨询研究机构,也是目前美国最大、最著名的研究机构之一,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作为斯坦福青岛研究院的CEO,黄砚农立志将斯坦福国际研究院的精英团队带到青岛蓝谷,借助蓝谷海洋产业和生物医药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大价值。斯坦福青岛研究院是由斯坦福国际研究院与青岛蓝谷管理局联合组建。

斯坦福青岛研究院旨在汇集全球前沿科技创新资源,聚焦国际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搭建跨境技术转移的专业化渠道,专注引入国际科技领军企业,促进产业更新迭代技术升级,打通产业链、技术链、资金链与人才链的桥梁,加速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科技领域的贡献与发展。打破传统市场、创建新市场,斯坦福青岛研究院把硅谷最著名的创新管理方法带到青岛,并应用在其创新生态里。“选择中国,选择青岛,选择蓝谷。20多年的从业经历,这是我认为做出最正确的选择。”黄砚农说。

“斯坦福青岛研究院旨在帮助科学技术人员实现他们的技术或发明的产业化。同时促进跨境技术转移,包括从美国硅谷及全球引进高科技企业到青岛,帮助它们开拓中国市场,另一方面帮助青岛企业对接海外资源走向国际市场。” 黄砚农谈到,研究院的核心工作是跨境技术转移,这项工作由海外的项目挖掘和国内的项目落地两个环节组成;对落地的实体,研究院通过参与运营或投资等形式,实现收益。研究院通过开拓海外渠道,形成多地域、系统化、专业化的跨境技术转移渠道及方式,搭建尖端国际技术项目库,项目库内含优质国际技术160余项,其中约三分之一来自欧洲,2020年度产生新增优质海外项目近30项,并取得数项重点项目的独家授权开拓中国市场。

“在青岛蓝谷管理局的指导和支持下,我们将继续发挥链接硅谷及青岛科技桥梁优势,围绕跨境技术转移、硅谷创新培训两方面展开工作,结合地方产业为当地政府服务。”黄砚农说。

跨境技术转移 填补国内空白

“跨境技术转移是艰巨且复杂的工作,它的复杂性首先是因为它需要一个专业背景,所以它的专业性非常强。此外,它涉及到的环节非常多,涉及面非常广,涉及到技术层面、法务层面、市场层面、甚至是跨国贸易层面,利益相关体也非常多,所有这些都使跨境技术转移路径流程复杂,成功率也不高。”黄砚农结合自身多年从事跨境技术转移工作的经验对记者表述。

近几年,通过他的努力成功实现的一个相对完整的跨境技术转移实例。通过对国内大数据市场的分析,发现国内现有技术不能满足有一类特种应用场景的需求。这类特定的应用场景,一个特点是应用范围非常广,另一个是数据体量非常大且结构复杂。发现目前这一领域的大数据技术是国内空白。因此,研究院决定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思想,邀请海外相关机构做系统比对测试从而确定技术路线,并寻找国内的企业作为技术载体来实现落地。

由于有良好的市场需求以及先进且相对排他的技术路线,因此研究院协助技术落地企业实现融资超过一个亿,这个资金来源主要来源于市场、投融资机构、也包括一部分政府支持,这样以来,确保落地的项目有效可持续的运营。落地的企业成为国内该行业内第一家企业,帮助填补国内空白,形成完全崭新的产业。

供应链管理遇新机遇

2020年4月2日,Adexa公司正式宣布与研究院达成合作以开拓中国市场,帮助中国供应链管理行业发展。黄砚农带领的研究院与世界首屈一指的供应链管理供应商Adexa合作引入该技术,将有助于解决相关组织的此类特殊需求,填补工业互联网建设中的技术短板,对助推工业互联网建设、促进区域经济核心产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的价值链供应链意义重大。

黄砚农表示,近二三十年来,供应链管理这一概念在欧美非常流行,在国内也渐渐为人所知且许多企业有着强烈的诉求。Adexa的合作伙伴中有许多世界五百强企业,技术成熟度高,与国内诉求契合,基于这一时间节点,研究院引入Adexa进入中国。为有供应链管理需求的常见垂直行业,诸如航空航天领域、汽车工业领域、汽车制造供应商、电子产品领域、半导体领域、纺织品领域等提供完整高效的供应链和业务管理解决配套方案,以提升企业内外资产的利用率,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帮助青岛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黄砚农重视帮助青岛走向国际市场,研究院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硅谷创新培训,由海外的培训计划实施和国内的项目征集、筛选和孵化配合完成。研究院对创新创业者,通过一个完整的培训计划,使他们能够制定一个坚实的商业案子,继而有可能创建世界级企业。这个计划包括课堂讲授对企业的组建及成功发展十分重要的各个方面的内容、硅谷企业家及企业高管提供的辅导、赴硅谷的商务旅行以及与风险投资机构的对接等等。

研究院对拟在中国拓展業务的硅谷高新科技企业,提供落地服务,如:机构设立,政府优惠政策,与当地投资机构、企业对接等等。与其孤军奋战,他们可以通过研究院加速落户青岛的步伐。同时,研究院也可以运用其全球资源帮助青岛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为蓝谷注入“海洋基因”

在黄砚农和团队的努力下,中船海洋探测技术研究院在青岛蓝谷设立分公司,开展海洋科技领域项目。中船海洋探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服务国家战略、投身智慧海洋工程建设的国有高新技术企业。目前,正在开发海底观测网接驳设备、海底光电复合网络在线监测设备、海洋环境特性遥感获取设备、气相缓蚀防腐材料等20余项产品。

“青岛海洋科技产出和产业需求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海洋科技成果转化亟待进一步破题。青岛海科展是一个科技、产业、人才齐聚的大平台,在这里,国内顶尖的科研院所可以带着一流的海洋科技成果进行展示,为成果找到最合适的‘婆家’进行转化,将为青岛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蓄力。”黄砚农告诉记者。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科研人员为推动人类知识的更新迭代做出了巨大努力,但只有当这些新的知识走出实验室,为社会使用,才会对世界产生真正的积极影响。我愿意为之继续奋斗!”黄砚农说。

猜你喜欢
斯坦福研究院桥梁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
重庆桥梁发展史揭开新篇章
不是我!是他捣乱!
云端旅行
手拉手 共搭爱的桥梁
我想做一名桥梁工程师
用提问搭建有效初中数学教学的桥梁
3D打印研究院
美金融巨骗哭着喊冤
骗子银行遭储户挤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