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龙华路

2022-06-30 15:42王宇
青岛画报·新青岛 2022年3期
关键词:百川山路别墅

王宇

老城有故事,老街更是故事多。建于30年的龙华路这条老街很短也很窄,实际就是一条小巷子,自二三十年代起,这里就经常往来小轿车,在那个悠久的年代,几乎是每个周末,都有一位音乐女教师开着她的小轿车,来到龙华路5号的楼下,按几下喇叭,她的学生就飞一样的跑下楼去,如同电影画面,摩登的姿态,让现在的女人都望尘莫及,女教师时髦美丽,长裙摇曳,那是每周末她带学生去参加音乐Party,那时候的这条街很小资也很风光。

这条小巷其实就是一条住宅街。上世纪,这条街繁华而时髦,不仅有女教师的轿车往来,还有男绅士的座驾停在巷口。旧时,这里住的既有达官贵族,也有寻常百姓,这是一条幽静隐秘的街,也是各路人士亲朋好友往来相聚的巷,处处透着一股优雅和繁华,龙华路的名字也许与这条街当时的人气有关。

或许,龙华路隐藏着很多传奇故事,历经近一个世纪,也不曾被人参透,这些人与事就封存在这个小巷子的深处,这里的老屋、庭院和胡同,都委婉吟唱着当年的人情往事,若要深深挖掘,定会寻到值得流传追忆的往事,让人回味无穷。

往事如云,飘荡在历史的长河中,如梦如幻,朦胧间像梦中的一幅淡淡的水墨画。

名人雅士

龙华路是一条住宅街,旧时主要是一些名人雅士的住宅,当然,据说也隐居着着豪强和异国人,但这条街从来没听说过打架斗殴,也许是不屑于小打小闹,也许是来到这里的人就是想安静的居住,这里给人的感觉是安详宁静,难觅吵闹杂音。

30年代在这里居住的主人有方百川、苏志梁、王文涛等。龙华路1号原为苏志梁宅,龙华路3号为方百川所建的别墅。值得一提的是方百川,他是解放前青岛著名民族企业家、慈善家,青岛第二大富商。方百川在济南,青岛等多地开设工厂,为人乐善好施,曾任经营肥料的企业公和昶的经理、青岛商会常务董事、市政委员,拥有亦官亦商的身份。

在龙华路5号居住的是一位学士,二十年代毕业于北京城内一所知名大学,当时的青岛,大学生很是稀罕的,毕业于知名大学的更是凤毛麟角,据说他当年就读的大学,在北京城里也是唯一一所聘请外国人教纯正英语的大学,虽然民国时候就在青岛工作,但是他却从解放前平稳的过渡到解放后,他依旧老乡朋友经常来往,没有人找过他任何麻烦。也许他确实如人所说就是一位纯粹的读书人,往来之间只有友情,不参与任何派系之争,工作也仅仅是为了养家糊口,总之他的一生平平安安,低调平稳,没有大起也没有大落。龙华路7号为王文涛的"鹤鸣书屋",它的建筑与龙山路18号完全一致,被称为双胞胎,只是龙山路18号建于山上,龙华路7号在平地上,不太引人注意。院内的别墅是一座二层小楼,墙上柱饰是各种彩色植物的花纹,露台顶部是木质花纹装饰,这些细节的添加,凸显出建筑别致且更具有文化韵味。

龙华路、张店路口是张宗援宅。张宗援是一个日本人,从《人名录》看,他有几处住宅,可谓"狡兔三窟"。起着中国人姓名的张宗援,衣着和说话全是中国化,他是一个神秘人物,人们只知道他是青岛"黄道会"的头子,"黄道会"办公地点在湖南路。张宗援有几个"家",平常人不知他究竟住在那里。

龙华路这条小巷虽然常有汽车往来,但却是奢华中带着低调,在龙华路一直居住着的那些老人,宁静平淡,随遇而安。

建筑风情

1898年,"上青岛"村因建总督官邸开始被拆除,这一带一个时期内没有建筑,继龙口路之后,1930年建了龙华路。追根溯源于1923年,德国占领青岛后,在信号山西面依山劈石填沟建了龙山路,之后,龙山路周边有5条带"龙"字的马路--龙山路、龙口路、龙江路、龙华路、伏龙山路自此诞生,龙华路也在经历了历史洗礼后独自芬芳。

龙华路单号的建筑多为中式和德式混搭风格的建筑,气派恢弘,是极具中西合璧建筑风范。龙华路双号的建筑多为原装日式建筑,精美迷人,特别富有独特的亚洲情调。龙华路的建筑很独特,像别墅又不像别墅,因为它没有别墅的豪华,只是一院一房,貌似别墅,实际就是简约方便的住宅。在这里,虽没有奢华但每个院子都很雅致,无论是墙体的精致雕修,还是镂空精刻的大铁门,无不体现出原建筑主人对精致生活的渴求。每个院子都很独立,很小的房屋却有很大的院子,既实用又不浪费,既有充足活动空间又有小资情调。可见当时生活在这里的人是多么悠闲自在和自得其乐。

七八十年代的龍华路绝对是一处儿童乐园,褪去了旧时的矜持,多了一份洒脱,孩子们会从某个院子一溜烟跑到龙华路街头的一处小公园,公园虽小好玩的却不少。从龙华路的路头,可以看到不宽的马路两侧,青葱的枝叶和繁盛的花朵从临街的院子围墙内探出,仿若画中的景色,漫步其中,路边是整齐的灰褐色院墙和镂空的铁质大门,进入院内映入眼前的是具有历史感的建筑,院子里是花草树木,庭院深深,意境独特。

古树名卉

龙华路1号今存两棵古卉,小小的院落里竟有两棵古树,可见龙华路1号院很是幸运,这院内还有一株桑树。两棵古树给院子带来了无限生机和乐趣。每到花开时节,满树都是红的、粉红的花朵,香喷喷,又好看。人称它们比“绛雪”还美丽。

两棵古树一株是紫玉兰,又称"木笔",像一个大的毛笔头,知识层住宅,多喜植它。一株是乔玉兰,据说有70年花龄,非常少见,而且非常珍贵,当是龙华路上最早的名卉,每年春季,花开娇艳,给龙华路上带来无限生机,虽曾遭雷击仍生意昂然。前者受到一棵桑树的影响,而无法拓展美丽的树冠,院里热心的居民也不忍心砍倒桑树,只好用一根绳子拉着桑树枝,尽量为紫玉兰留些生存空间。而后者则是因为曾遭过雷击,顶部无法再向上延伸,只好“兵分两路”向两边拓展,但终因树干遭过雷击,生长受到了影响。

龙华路7号也有一株紫玉兰,它肥厚的叶子正泛着浓浓的绿意。树龄也在70年以上,据说当初以两块大洋买来植于大缸,后来枝条渐渐长大了,养树者每年就花两块银元雇人专门来养护它,给它浇水、施肥。再以后,树长大了,盛不下了,后来移植于院内。住户为保护好这株珍木,曾在树前立"太公在此"牌以使它免遭伤害。意思是指这棵树是棵“神树”,不准伤害。老人的做法虽然有些迷信,但对树的感情可见深厚,爱树之情可见深切。

曾经有人认为这几株古卉是德占青岛前,"上青岛"的旧物,但难以证实。植紫玉兰的人家多为知识分子家庭,"上青岛"原主要为作坊,这说明它们似非旧物。2001年以来调查全市古树名卉,在龙华路上有几株"名卉"入选。320617D3-2293-408B-A34F-AED0A87CA29D

猜你喜欢
百川山路别墅
别墅里的暗影
生态环境我们改变了什么?
三条山路
“琴语” “律动” “百川”
杨鹤鸣
一场美梦
《金娃——龙舟》
山路
山路乾坤
斯洛文尼亚BeIi矩阵别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