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毕业生就业意向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以物流专业为例

2022-06-30 12:07宋志刚于佳鑫
物流技术 2022年6期
关键词:效度意向信度

刘 源,张 巧,宋志刚,于佳鑫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0 引言

应届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满意度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而就业意向是影响其做出就业行为的先发因素。研究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厘清其就业意向与就业行为之间的影响机制,为高校和毕业生提供解决就业问题的建议和指导是本文的研究目的。

结构性就业问题是因经济结构和劳动力结构不对应,使工作岗位与劳动者文化技术水平不相适应而产生的就业问题;选择性就业问题是待就业劳动者面临空缺岗位时由于个人原因而未能就业。具体到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中,高校作为人才产品的生产者和供应者,可通过调整专业方向、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来解决结构性就业问题。而选择性就业问题相对较为复杂,且均表现为劳动者个人方面的原因,因此要站在求职者的角度,了解其就业意向和可能的影响因素,从根源上找出解决选择性就业问题的方法。

应届毕业生就业意向的形成既受高校人才培养的影响,又与毕业生的个人特质和生活阅历息息相关。现有关于大学生就业意向的研究缺乏对就业意向的清晰解释和对影响因素的合理划分。本研究在动机系统理论的基础上,对就业意向做出明确的概念界定,并据此合理划分影响因素的维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就业意向理论研究的不足,拓展动机系统理论在就业领域的应用。

1 应届毕业生就业意向及其影响因素

1.1 应届毕业生就业意向

根据彼得罗夫斯基的动机系统理论,个体的积极性源于不同层次的需要,动机是与满足这些需要有关的动力。动机的激发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其低级阶段就是“意向”,是一种没有完全明确意识到的需要。从毕业生的求职过程来看,在就业行为最终实现之前,其各种择业要求都是由不同方面的需要到动机的不断激发、不断强化而产生的。就业意向是影响大学生求职问题的初始环节,在理论上是一种“动机系统”。基于此,对就业意向做出明确定义,就业意向是个体在职业选择中表现出来比较模糊的、浅层次的需要,具有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在主客观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受动机强度影响或逐渐强化,形成稳定的就业意向,进而发展为实际的就业行为;或逐渐消退,表现出低级形式的特征,直至被取代。

动机系统理论在就业领域的应用尚不成熟,但有关思考早已萌芽。蒋传和,等首次从动机系统理论出发,对就业意向进行理论思考,并从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视角向高校和毕业生提出了对策建议。将动机系统理论应用于就业领域,有利于更准确地理解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和择业要求,并且能够以此为依据对就业意向的影响因素进行合理外延和归类。

就业意向可以衡量毕业生对即将走向的工作岗位的期望,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包括就业区域倾向、就业单位类型、对口就业等。

首先,关于就业区域倾向的研究可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宏观上选择城市就业或基层就业。在我国城市劳动力市场呈现出二元化分割的背景下,基于全国17个省份28所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数据显示,选择在大中城市就业的毕业生比例超过80%;同时,基层就业政策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向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除宏观政策调控外,大学生基层就业意向亦受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家庭文化资本等微观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微观上具体就业地倾向。在地区特征方面,流入地的公共科研和发展投入越高、人口密度越大、越有创造性,毕业生的就业意愿越大;在个人特质方面,职业发展机遇、家庭因素、生源地和个人观念等都影响就业地的选择。

其次,关于就业单位类型,毕业生是否选择体制内就业受个人因素和家庭因素双重影响。最后,关于就业方向与所学专业是否对口方面的研究发现,对口就业程度与教育的类型和层次有关。

1.2 应届毕业生就业意向影响因素

本文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基于彼得罗夫斯基的动机系统理论,将就业意向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归纳,根据就业行为发生前的认知、就业行为发生前的准备和择业过程中的倾向将其划分为就业认知、就业资本和就业观念三个维度。

就业认知是毕业生对就业情况的了解程度,包括对当前就业形势和政策的认知。就业形势严峻时,求职者会适当降低期望,先积极就业再择业;就业形势乐观时,求职者的期望值较高,易消极就业。就业政策如西部人才计划、中小企业吸纳毕业生政策等会对求职者的期望就业区域和单位产生影响。因此,就业认知可能通过影响期望薪资和就业区域等进而影响就业意向。

就业资本是指毕业生所拥有的、有利于就业的可用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人力资本指通过在校学习获得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等,如果说人力资本是求职者的“硬件”,那么社会资本则是“软件”,指其所拥有的社会资源或能力的总和,主要包括家庭资本和自身人脉资源。拥有高质量的社会资本,就业意向便有了多元化的可能,期望薪资、期望就业地、单位性质、工作环境等均与其就业资本呈正相关。

就业观念能够体现大学生对待求职就业的价值观,分为就业行为倾向和职业价值倾向。前者指其在就业选择时对特定要素重要性程度的判定,大体分为职业声誉、经济报酬、工作稳定性等。后者考量其对职业生涯结果的期待,分为内在和外在职业价值倾向。不同的就业观念在期望薪资、就业区域、单位类型等方面表现出差异性。

2 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

2.1 研究模型与研究假设

依据第一部分的分析,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受就业认知、就业资本和就业观念的影响,故提出就业意向研究模型(如图1所示)和研究假设。

图1 研究框架模型

H1:应届毕业生的就业认知显著影响其就业意向。

H2:应届毕业生的就业资本显著影响其就业意向。

H3:应届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显著影响其就业意向。

2.2 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本研究所设计的调查问卷面向位于郑州的本、专科高校物流专业应届毕业生。为保证问卷质量,提高数据可靠性,由各高校物流专业负责教师以学术研究名义向应届毕业生发放问卷,并向其强调答案无对错之分,仅凭真实意愿填写。各高校累计发放问卷343份,回收问卷336份,回收率为98%。对收回的问卷进行仔细检查,剔除无效问卷18份,得到有效问卷318份,有效回收率为94.64%。统计样本的基本特征见表1。

表1 样本基本特征统计量(N=318)

2.3 变量测量

调查问卷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毕业生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学历、在校期间任职情况、家庭所在地等;第二部分为就业意向指标,测量项界定为三个题项;第三部分为就业意向量表,分为就业认知、就业资本和就业观念三个维度。采用五级李克特量表,由被试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非常不同意、不同意、没意见、同意和非常同意五种答案,分别给予1 至5分,得分越高,则该因素对就业意向的影响越显著。应届毕业生就业意向的测量量表见表2。

表2 应届毕业生就业意向的测量量表

2.4 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

为保证结果的科学性,首先运用SPSS22.0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信度是指调查问卷测验结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反映测量数据的可靠程度。本文采用实证研究中常用的Cronbach’α系数对就业意向量表进行信度检验,结果见表3,其值均在0.6以上,表明变量测量项信度较好。

表3 就业意向量表信度系数

效度是指所使用的测量工具能够反映出事物真实情况的程度,测量结果与要考察的内容越吻合,则问卷的效度越高。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CFA)检验潜变量的建构信度(CR),结果见表4,综合各项指标,测量结果有较好的信度和可靠性,但内部一致性较低,测量结果总体可靠。

表4 就业意向量表效度检验

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收敛效度和区别效度,收敛效度可从表4的标准化因子载荷看出,就业认知、就业资本和就业观念三个维度下各题项的收敛效度较为一般。区别效度可从表5相关性系数矩阵看出,所有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系数均小于平均提炼方差(AVE)的平方根,说明本文使用的量表具有较好的区别效度。

表5 相关系数矩阵与平均提炼方差的平方根

3 实证结果

以物流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意向(三指标综合)为因变量,就业认知、就业资本和就业观念为自变量进行多元Logistic 回归分析,通过显著性来考察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分析结果见表6。

表6 自变量对就业意向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自变量就业资本和就业观念对因变量就业意向具有显著影响作用,而就业认知对就业意向的影响作用不显著。

假设1 未通过验证,应届毕业生的就业认知(P=0.378)不显著影响其就业意向。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一方面为学校讲座、教师分享、家人朋友介绍等被动灌输,另一方面是通过浏览报纸、互联网上的碎片化信息而获得浅层次的主动认知。由于缺乏就业的紧迫感和自主择业的动力,鲜有应届毕业生主动关注就业形势和相关政策,认真思考择业意向,因而难以形成主动认知。而被动认知并不能显著影响就业意向。

假设2 通过验证,应届毕业生的就业资本(P=0.000)显著影响其就业意向。大学期间通过学习、实习、交际等行为获得的知识、技能、人脉等就业资本,极大地提高了自身能力素养。如今,不公平的就业歧视现象逐渐弱化,“用实力说话”和“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的社会文化正在形成,毕业生愿意凭借其努力积累就业资本,做出适合自己能力的就业意向选择。因此,就业资本显著影响就业意向。

假设3 通过验证,应届毕业生的就业观念(P=0.027)显著影响其就业意向。就业观念衡量毕业生择业时更为重视的要素,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期望单位类型和期望就业区域。选择就业地多意味着确定未来的理想生活定居地,而期望单位类型表征着理想的工作和生活模式,这两者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大幅缩减毕业生的就业选择范围。因此,就业观念显著影响就业意向。

4 结语

本研究为解决应届毕业生选择性就业问题,以物流专业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缘于人脉资源和环境适应性等方面的优势,郑州高校毕业生表现出明显的中原地区就业趋势,期望到岗薪资值较以往有所提高,由于物流相关工作实践重于理论,物流专业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意向较低。此外,大学生的就业资本是最具辨识度的要素,而就业认知和就业观念在其就业意向的形成过程中并未起到关键性作用。

为解决选择性就业问题,促进应届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提出以下具有操作性的对策建议:第一,高校应扩展就业信息渠道,提供更多实习机会。充分利用实践教学周和假期时间为学生提供专业相关的实习机会,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积累工作经验和就业资本;形成正确的就业认知和观念,提高主动就业意愿。第二,学生应提升自身能力素养,适当调整就业意向。在正确认识就业资本重要性的前提下,着力于提高自身能力,巩固就业资本。同时切实了解行业发展现状,认清当前就业形势,客观评估自身能力,灵活调整就业意向,积极就业。

猜你喜欢
效度意向信度
平衡损失函数下具有两水平共同效应的信度模型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净保费在平衡损失函数下的回归信度估计∗
问卷是否可信
——基于体育核心期刊论文(2010—2018年)的系统分析
东方留白意向在现代建筑设计的应用解析
基于UTAUT的个人云存储用户使用意向实证分析
Beep test评估11~15岁少年游泳运动员有氧能力的效度研究
谈高效课堂下效度的提升策略
巧用模型法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效度
近期主要农作物种植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