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及控制策略

2022-06-30 06:29朱颖芳
低碳世界 2022年4期
关键词:工序工程施工环节

金 波,朱颖芳

(1.杭州南湖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1121;2.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1200)

0 引言

质量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不仅关系到建筑本身的稳定性、可靠性,而且影响建筑功能的发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六章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质量依据、质量责任、质量保障等有全面规定,第五十二条到第六十三条明确标注了质量管理制度制定的法律依据。第六十条、第六十一条、第六十二条中明确了竣工时的验收标准以及交付使用时必须达到的标准要求,对常见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需要各方进行协作,共同监管质量缺陷,避免发生严重事故。本文主要围绕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及控制策略展开详细分析。

1 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分析

在实际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往往会因各种原因导致出现质量问题[1]。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围绕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现场和过往案例所反映的质量问题,大致分为以下3类。

(1)工程质量通病。在建设施工的进程中,质量通病属于最普遍的问题,通常表现为达不到施工标准、材料发生形变破裂以及做工较粗糙等。该问题出现的频率较高,因此被称为质量通病,包括墙面抹灰起壳、不平整以及开裂,现浇混凝土产生漏筋、麻面以及蜂窝,楼宇屋面产生渗漏水,门窗安装中未严谨密封而产生过大缝隙,收边收口时处理较粗糙、衔接不当以及大小头,金属包边产生错位、变形以及凹陷,墙纸的粘贴起皱、控鼓不牢固。

(2)工程质量缺陷。在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技术偏差较大,质量要求根本达不到预期要求,多是因为基础结构作业存在问题。隐蔽的质量问题是无法避免的,这些问题甚至会影响后期产品的耐久性。常见质量缺陷有砖墙砌筑组砌过程混乱,使很多部位形成通缝;墙体顶部斜砖砌筑未留充足位置,使预应力根本无法充分释放;斜砖砌筑其灰缝没有达到饱满状态;多孔砖的留槎并没有设置合适的拉结筋;构造柱胀模已经有漏浆现象出现;洞口根本没有专业负责人设置合适的过梁;管线穿管时严重破坏了过梁结构;过梁搁置,其长度达不到预计要求;窗台压顶梁过程中伸入的长度达不到预计规格;金属预埋件使用过程中产生了断裂、移位,或出现锈蚀。

(3)工程质量事故。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未经过专业人员严谨管控,主要是由于建设的全过程涉及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第三方监理及造价咨询单位,还包括当地的气候环境以及材料机械等多种因素,使工程质量无法达到预期的规范标准,从而留下安全隐患,引发严重事故。

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

针对目前建筑施工项目在质量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管理人员必须清楚认识,然后有针对性地优化管理工作,让质量管理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2.1 明确质量影响因素,采取全面管理方法

要想控制项目的质量,就需要全面落实管理工作,对影响质量的因素实现有效控制,避免出现遗漏和盲区[2]。

(1)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对质量因素展开分析。在不同的工程项目中,尽管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都差不多,但是在具体的细节表现上,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需要立足工程实际,对影响质量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并将其罗列出来。不仅如此,还可以进一步将这些质量影响因素编制为一张清单,形成系统化的建构,这样也可以为以后的工程管理提供参考。

(2)结合罗列出来的质量因素,制定对应的管理措施。不同的质量因素,适合使用的管理措施并不相同,这就需要提前制定好管理措施。例如,材料的质量管理就要把握材料采购、运输、库存和使用这4个环节,分别制定质量管控措施;采购环节,就要进行材料的质量抽检,并且对材料出厂“双证”进行检查,缺一不可;而在运输环节,需要注意防水保护,避免途中遭遇降水,给材料的质量造成影响;在库存环节,要先进行质量抽检,抽检合格的材料才能入库,如果抽检质量不合格,则应该返厂更换。又如,对于人员因素,就要从施工人员选择、技术培训、现场管理等环节切入,分别制定管理措施。针对具体的质量影响因素,结合其相应流程环节,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案,让质量管理能够得到全面落实。

(3)要加强质量管理措施的执行。要想全面开展质量管理工作,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案只是基础,按照管理方案将质量管理工作有效落实执行,这才是关键所在。只有将管理落到实处,发挥实效,才能切实将建筑工程中的质量隐患和风险彻底排除,从而提高施工质量水平。所以,对于质量管理人员而言,便需要对此加强关注,严格依照相关的管理制度,遵循制定好的质量管理方案,在施工过程中有序落实各项管理措施。

2.2 及时发现质量问题,采取有效处置方法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必须重视质量问题的处置工作,在发现质量问题以后,要及时、合理地处置质量问题,具体流程如下。

(1)分析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对于质量问题的处置,需要从问题根源着手,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这样才能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出现。例如,室内墙面出现了蜂窝麻面的问题,就需要从混凝土原材料和施工操作来分析问题。根据实际的施工经验来说,蜂窝麻面问题的出现通常是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问题导致的,主要是水泥、骨料等成分的配合比设计不合理,或者拌制混凝土时未能充足下料,以及搅拌不均匀等原因,这些都可能导致混凝土在施工中出现蜂窝麻面问题。此时就需要对相关的施工环节进行回溯,确定问题根源[3]。

(2)制定质量问题的解决方案,分析质量问题的原因之后就要根据相应的原因制定解决问题的措施。例如,对于混凝土的蜂窝麻面问题,如果是配合比本身设计不合理,就要重新对配合比进行设计;如果是拌制环节的下料不足,就要加强对拌和下料的监管;如果是拌和不均匀,则可以考虑更换拌和设备和方法。又如,发现钢筋焊接质量不达标,那么就要根据将推原因制定方案,如果是焊接材料的质量问题,那么就需要更换焊接材料;如果是焊接过程的操作不当,那么就要更换技术更好的施工人员重新焊接。

(3)及时处理质量问题。在发现施工质量问题并制定质量问题解决方案之后,就需要及时按照方案来处置发现的质量问题。例如,发现混凝土的质量存在问题,那么就应该及时暂停混凝土的使用,并将相关批次的混凝土撤出施工现场。同时及时处置出现的问题,然后重新检测混凝土质量,达标之后才可以重新投入施工[4]。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人为因素导致的质量问题,还应该定期开展二次检查,确认相关人为因素是否得到了有效控制。

3 实例探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3.1 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住宅工程,由临街商铺以及16栋高层住宅构成。项目总占地面积为110 000.56 m2,居住用地的实际容积率为2.1,本项目的整体建筑面积为331 001.42 m2,地上建筑总面积为231 001.18 m2,地下建筑总面积为100 000.24 m2。

3.2 工程质量管理目标

本项目的工程质量管理目标如下:单位工程实际交工合格率为100%;较严重质量事故为0案次;工序(分项工程)一次合格率100%;一期工程必须保证最少有2栋高层结构建设能够获取省结构优质工程奖,而其他建筑物必须达到合格标准。

3.3 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3.3.1 完善质量管理制度

(1)完善质量分析例会制度。项目须由专管人员每个月不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且不能少于1次。这个过程需要全员参与,主要是进行质量管理标准以及规程传达,通过技术统计,对目前施工及生产过程中易产生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

(2)完善质量联合检查制度。需要组织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对施工建设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联合检查,若出现异常,必须在限定的时间内进行整改,且要上报改进后的报告书。

(3)完善质量验收制度。无论是总承包单位还是监理单位都必须根据质量管理的相关标准严格进行质量策划,由专业人员明确主要内容以及特殊工序,制定符合质量检验要求的计划。无论哪道工序的实施都离不开严格控制,因此必须有专业负责人认真履行工序交接单制度,不拖延进度,只有依靠专业技能人员管控关键质量环节,才能最大限度保证施工方案的合理性。

(4)完善质量技术交底制度。建设单位要求总承包单位在分项工程施工前组织技术、质量和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技术与质量交底,交底内容应包括项目施工技术规范、质量验收标准、方法等。

3.3.2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及停检点的设置

为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施工工程中不能仅仅对每道关键工序进行管控,还应当从开发建设全过程角度出发,在施工工作量达到一定的范围后暂停施工,由专业负责此项工作的管理人员进行严格质检,若没有问题才能够继续下一阶段的工序,本工程的停检点设置如表1所示。

表1 工程停检点设置

3.3.3 现场材料设备管理

在本项目正式开工的前期,必须由专业人员依据施工的详细图纸把需要的主要材料以及设备的清单列好,然后送审,且要把管理流程设置好。样品送审封样的关键是影响建设项目全过程质量以及主要功能的材料以及设备,需要由监理单位按照规范进程对基础性的材料及设备进行严格管控。

材料以及设备在进入施工现场后必须由专业的人员进行保护管理。由建设单位以及施工的总承包单位对材料、设备以及半成品进行统一供应,由接收单位进行管控,经施工总承包或分包单位分发到各班组,再由各施工班组负责保管、使用。

3.3.4 样板引路

本项目设置了工序样板展示区,对重要工序进行工序样板验收后方可进行实体工程大面积施工,验收合格的工序样板将作为后期工序验收的最低质量标准。

3.3.5 成品保护

建筑项目的开发建设阶段应充分重视成品保护工作,具体如下。

(1)施工环节的成品保护。无论是施工的总承包单位还是分包单位,都必须对每个阶段的作业成品进行合理保护,并设立专管部门。其中需要配备符合规定的专业人员,做好详细的技术交底,确保工序正常进行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可以按时进行质量检验,全方位控制施工质量。

(2)收尾环节的成品保护。在工程施工的收尾环节,必须由专管人员保护好作业的成品。普遍的流程是需要所有的分包单位明确作业清单,在工程未开工的前期要详细填写申请单,然后由相关管理部门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就可以拿到相关钥匙。进入正式作业阶段,必须督促作业人员谨慎负责,当进入收尾环节后,需经专业人员检查无误后再把钥匙交还,此时由专业人员对所有的成品进行保护,不能疏忽。

4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落实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保证建筑工程的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确保工程质量计划的有效落实,达到全面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目的,获取最大化的施工效益。

猜你喜欢
工序工程施工环节
品种钢的工序计划优化模式分析
120t转炉降低工序能耗生产实践
采暖工程施工常见问题探究
探讨自来水管道工程施工的通病与防治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大理石大板生产修补工序详解(二)
桥式起重机使用环节重大危险源辨识研究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BIM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论高层建筑电气防雷接地工程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