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执行建造合同准则的问题与对策

2022-07-01 01:59廉婷
装备维修技术 2022年7期
关键词:准则纳税

廉婷

摘  要:建造合同准则中规范建造工程合同会计计算,要求建筑企业根据合同准则进行工作,以此保证工作的科学性。文章以执行建造合同准则为研究对象,针对其中存在问题,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相关人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执行建造合同;准则;合同收入;纳税

引言:我国建筑企业,将建造合同准则作为执行工作的依据,希望借此提高工作效果与建筑质量。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很多问题,导致执行效果不理想。如何解决执行建造合同准则中存在问题,提升施工企业工作质量,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此进行分析。

1执行建造合同准则

执行建造合同准则,适用于建筑施工行业,对《建造合同》有明确的定义,说明该合同性质。该准则体系的出现,对建筑施工单位提出更高的要去,建筑施工单位不仅要具备专业水平,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职业素质,以符合建筑合同中相关制度。根据科学研究,可以将执行建造合同准则分为两个含义:第一,建造合同结果可以被准确估算。企业可以根据完工情况与资产负债情况,确定合同收入与支出。第二,建造合同结果不能被估计。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合同成本无法回收的情况,不能保证实际收益。

2执行建造合同准则中存在不足

2.1合同收入与预计总成本无法确认

建筑企业执行建造合同准则的过程中,会因为合同收入与预计总成本之间的差异,而出现财务问题。合同收入、预计总成本,是保证建筑工作开展的前提,也是保证企业资金充足的重要因素。在当前实际工作中,因为以下两种情况,影响建材合同收入与陈本确认。第一,建筑行业市场为问题,无法科学预算出合同总成本,不能确定总价。第二,建筑企业自身问题。在施工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无法预计的问题,如设计变更、材料重购等,导致合同总成本发生变化。由于种种因素,影响执行建造合同会计工作开展。此外,建筑单位资质也是影响工作执行建造合同会计工作的因素。由于企业管理水平与财务能力存在差异,无法保证各个企业对建造合同会计工作顺利开展,在计算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差异,无法保证工作的有效性。

2.2企业纳税问题

在建筑企业执行建造合同准则时,会因为纳税因素,而产生财务问题。建造合同准则中对纳税内容有明确的要求,但是由于准则中规定纳税时间与税法规定义务发生时间不同,导致营业税与所得税发生差异。通过对实际情况的分析,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营业税的影响。根据相关规定,营业税是根据业主签订的结算单进行核算,确定应该交的所得税。建造合同准则中,要求施工单位根据完工确定合同收入,明确营业税金额。由于国家规定和建造合同准则之间的差异,导致企业纳税中出现问题,影响财务工作开展。二是对所得税的影响。建筑企业的税务金是阿紫所得税中扣除的,由于扣除名额复杂,导致所得税的金额受到影响。纳税问题,是当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需要有明确的要求,确定建筑企业应需要根据哪一要求进行纳税,避免出现扣税多或者漏税的问题出现。

3解决执行建造合同准则问题措施

3.1确认合同总收入与预计总成本

这一问题已经困扰建筑企业多年,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为了提高建筑企业管理能力与综合素质,通过通过以下两点,解决合同收入与预计总成本的冲突的问题。第一,加强对建筑市场的规范。建筑市场的稳定,可以为建筑企业执行建造合同准则提供依据,能够减少合同总收入与预计总成本之间的矛盾。无论时建筑市场问题,还是项目审批问题,都应有法规制度的规范,保证市场能够在合理、科学的制度下运行。通过市场的规范,可以解决工程变更、工程款拖欠的问题,维护建筑企业权益,保证市场稳定性。第二,提高企业自身管理水平。建筑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可以解决企业执行建造能力准则能力不强的问题。当前企业管理能力得到提升后,就可以灵活面对市场变化,能够提升自身工程建造能力。企业可以建立一套财务预算部报告制度,结合市场变化,对合同收入与成本进行动态管理,以此保证合同总收入与预计总成本冲突的问题。

3.2提升管理人员素质

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对执行建造合同准则效果影响巨大。因此,应重视财务人员专业能力提升,采取相关的培训工作与能力提升活动,提高财务人员专业素质,使其更好的分析建造合同准则中内容,并将企业工作合同准则结合,从而提高企业工作能力。建筑企业财务人员不仅要具备基础财务能力,同时还要有较强的判定能力与观察能力,及时发现企业建筑工作中存在问题,利用建造合同准则解决问题。此外,企业可以建立竞争机制,将财务相关工作融入竞争机制中,激发财务人员工作热情与职业发展意识,使其主动参与工作,以此提高工作质量。通过科学制度,提高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能力,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3.3加强税金研究

当企业执行新的建造合同准则后,则对营业税、所得税问题进行研究,确定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工作的科学性。首先,对纳税时间进行调整。企业的纳税时间会根据工程完成情况,进行相关的工作。若是纳税实践差异大,则会影响企业经营成本。对纳税时间的调整,可以解决国家税收法与建造合同准则中税法冲突。实际工作中,采用全面统筹的方式,对工程完成情况进行全面监督,以此控制资金成本,避免出现浪费的情况。其次,加强对纳税金额差异分析。在施工的过程中,避免出现工程变更、设计变更的问题。通过对工程的控制与管理,降低税务风险,提高管理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企业发展中,应对建造合同准则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工作中存在不足,并利用企业自身優势,解决工作中存在问题,提高企业管理能力与财务能力。日常工作中,加强对税务、工作人员素质、合同总成本与预计成本的分析,以更好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促进自身成长。

参考文献:

[1]杨永朋.浅析执行建造合同准则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8(15):86.

[2]葛莉惠.《建造合同准则》涉及的外币核算问题[J].财务与会计,2018(01):49-51.

[3]蔡鸿江.建筑企业执行建造合同准则的难点及对策探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7(29):179.

[4]李海金.建造合同准则下建筑安装企业财务管理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07):161-162.

猜你喜欢
准则纳税
关联方披露准则修订建议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
项目建设与纳税筹划
中年男人不油腻准则少说,多笑,勤买单
不妨设立娱乐明星纳税排行榜
越南外资企业利润高纳税少
新审计准则背景下审计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出路
探析夹逼准则在求极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