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提高初高中物理衔接质量的策略

2022-07-03 12:33岳林松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30期
关键词:物理概念衔接物理

岳林松

摘要:初中物理教学知识的讲解是高中物理教师向刚入高中的学生插入的一段过渡阶段。这个衔接部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初高中物理衔接的重要性在于学生初中毕业后能给学生足够好的高中物理指导,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一个牢固的基础。

关键词:初高中阶段;物理;衔接;物理概念

序言

初高中物理衔接在物理教育中非常重要。将初高中物理知识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提前获得更多的信息,让学生在进入高中以后更加自由地快乐地学习。该阶段在物理学领域有者尤其突出的效果,大部分学生对高中物理存在恐惧,并对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进行了显著的比较。就很越发加重心中的恐惧。

1.初中物理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

1.1物理教材与教法要求的差异

就教材而言,从初中生身心特点出发那就决定了初中物理教材的难易程度,会比较容易理解,而且插图也比较多。大多数的知识都是通过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分析而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生能够独立地归纳出一些比较简单的物理规律,从而在学习过程中也比较简单轻松。在教材设计上,我们可以看到,初高中物理衔接以观察和实验示范为主,这是一种直观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建立一种思维方式。通过这些方法,学生可以初步理解一些简单的物理规律。而高中物理是一门自然的基础课,结合高中物理的本质与概念,目的在于通过完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基础物理知识,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称之为"物理研究"的物理教科书。它的主要内容有实验、论证、思想观念、科学共同体等。通过对物理学、思维、科学、研究、行为等概念的分析,得出了高中、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要求,教学方法也大不相同的观点,也造成一些教师不能有效地把高中和初中教材的内容相互连接,在衔接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和困难,影响了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教学质量。

1.2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不同

鉴于物理教材的特点,以及教学方法和要求,高中物理通常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但初中物理为了实现物理和认知教学的良好目标,物理掌握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具体和直观的物理现象。例如"科学研究:声音的形成和传播"。可以制作声响泡沫球的震动,敲击桌子,做一些简单而有趣的实验,让学生找出共同之处,然后总结出"声音是身体振动引起的"。为此,在初中物理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中,着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观察能力,并通过示范和分组实验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而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在掌握概念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这部分知识的基本思想。

2.初高中物理教学"阶梯"形成原因

2.1教师层面:小学教师缺乏沟通

初中、高中教师的课程性质和所面临的目标存在着差异。初中教育的目标是提高所有学生的科学素养,而高中课程是为了解决物理教育的主要挑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基本物理能力。因此,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不同的。

2.2教材水平:难度陡增

由于初中生身心发展都不够成熟,因此在初中的学习并没有交给学生较多的知识内容,内容也相对比较简单很容易理解,更多的是定性的物理问题。归纳生活现象和生活感受,使学生更容易获得生理规律。但是在高中教材中,由于有了初中物理的积淀,高中物理的教学目标会变得更多,教学内容也会随之提升,而且对数学知识的需求也显著增长,高中物理需要结合数学知识和数学解题的方法来解决物理问题。

3.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3.1探求难点问题的突破口

在学生进入高中之后,就会发现有许多抽象的概念被引入到高中物理教材中,给学生在知识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导致学习过程也十分困难。例如,物理学课也要学习速度等概念,初中只学最简单的匀速直线运动。同学们比较两个物体的速度和平均速度就足够了。但在高中阶段,不紧急需要简单的观察并且需要考虑公式中的数值应为正或负,存在与向量化直接相关的问题。"速度"是一种课程概念,它是对初高中物理课堂衔接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难点和重点,很容易引起高中生的恐慌。教师在式教学过程中要加深学生对一系列相关概念和关系进行梳理,使学生了解物理知识系统,掌握物理特征,提升学生整体学习效率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2温故知新,做好知识转移

一些初高中生学习成绩不佳,自信不足,但初中毕业后,原有的优越感和自信逐渐消失。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正确掌握节拍,循序渐进,让熟悉初中物理的学生介绍初中物理知识,从熟悉的知识入手,帮助学生建立物理知识的熟悉感与亲切感,这样,学生心理上至少不会对物理学生可产生排斥,并极有可能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对物理产生兴趣。

3.3继续培养学习习惯,加强法学教育

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是物理学习的重要内容,但很多学生初中毕业后无法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学习习惯,导致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高中物理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积极转变思维和学习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物理定律的本质,理解物理概念的内涵,建立物理模型,掌握物理规律。“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渔。”只有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此外,在解题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运用数学语言、数学工具、数学表达式等方法解决复杂的物理问题。

3.4加强实验学习

高中物理学习的背后是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者相辅相成。为此,高中物理教师必须以物理实验为辅助进行理论传授,物理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同等重要,不能有任何偏见。通过物理实验,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验的全过程,让学生感受物理实验的全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会在实践中渐渐摸清物理规律,加深对理论知識的记忆。因此,注重实验学习,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规律的理解。

结语

初高中物理知识的有效衔接,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于高中物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通过初高中物理衔接进行高中物理知识预习,让学生在高中物理中学习变得简单,使学生更容易学习高中物理,同时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学生的心理紧张,提高整体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文军.基于初高中衔接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D].甘肃:西北师范大学,2015.

[2]王振彬.初高中物理知识和教学方法衔接问题研究[D].河南:河南大学,2015.

猜你喜欢
物理概念衔接物理
留言板
浅析高中教材中几组易混淆的物理概念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概念的形成与规律的掌握
论刑事技术与刑事侦查的衔接与配合
高一英语教学不可忽视的环节
高职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对策分析
关于物理概念、 规律教学的思考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
基于学讲计划的物理概念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