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思维导图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

2022-07-03 12:33黄城花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30期
关键词:构建策略思维导图高效课堂

黄城花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我国的基础教育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法规和新的要求。目前,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和创造力,使自己的知识得到更好的运用。因此,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必须改变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导图;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引言

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必须转变,以适应新的课程标准。教师要在教学方式上进行改革,提高学生的素质与能力,从而建立有效的数学课堂。在小学教学中,思维导图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注重运用思维导图,并将其与教材的具体内容相结合,以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

一、思维导图的教学应用价值

1.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

小学教育阶段的学生正处在心理健康和个体化健康发展的时期,而以往的传统、单调的教育手段对学生而言,是无法培养其兴趣爱好的,同时是缺乏兴趣的。因此,可以把思维导图渗透到数学课程中,这样学生在学习中,会找到其中的趣味点。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数学探究技能,还可以使学生产生出积极学习的情绪,从而带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热情程度的增加。

2.促进师生间交流与沟通

在中国传统教学模式的教育过程中,教学活动通常都是由老师在课堂上讲授,但这种教育方式无法发挥对学生的积极性作用。所以,在小学数学课程学习中,运用导图的教学方法应该转变为这种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地展开思考与创新活动,由老师引导学生完成练习。这就能促进教师间的沟通与交流变得更为密切,使学生更有信心地去探究新问题,同时把不明白的新问题告诉给老师,在教师的协助下作出正确回答,以此达到与教师间更自由的互动交流,从而实现学生的价值。

3.利用思维导图,可以解决数学难点问题

小学生对某些数学概念的认识并不彻底,有的时候云里雾里,尤其是对几个较为相似的数学知识点,尤其易于记混。老师如果使用常规的教学方式,学生们在对数学知识点的掌握上很易于产生概念混乱,结果会造成教学效果较为不好。如果想要更高效地处理这种数学的重难点问题,老师们可以选用思维导图方法来开展课堂教学,把几个较为相似的数学知识点使用思维导图方法来加以罗列,从而形成对比效果,利用这种较为直接的方法呈现给学生,就可以让学生的印象更加加深,从而缓解他们的困惑问题。比如在小学教育教材中,有一个文章是了解多边形,在这节课中可以设计不少的多边形,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以此类推。为了使小学生在这一节课上将各种形状的边长和体积方程的计算方法都牢记,本来是件难度很大的事。老师可以把这种图案运用于白纸上剪开来,然后教给同学认识,同时可以在黑板上显示图案的名称和形式,然后再把图案间的关系加以联系和区别的对比,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比较直接地认识各种图案间的关系,这样就可以有助于学生进行记忆。

二、在小学数学课程中思维导图的使用策略

1.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新课标改革的主要指导理念,正是利用课堂教育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技能与创造意识,这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第一位任务。由于学生的认知框架还不成熟,逻辑思维与理解相对不够全面,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老师的指導与支持,才可以实现学生对一些知识重点和难点的正确掌握和深入探究。因为利用思维导图,老师才能合理地帮学生整理与重复思考,并建立一定的认识脉络,才可以发现学生的学习潜质,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积极性,才可以让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把众多的基本知识点综合到一起,形成合理的概括、总结和分解,如此便于学生的认识和记忆。

例如,在教授《四则运算》时,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有关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操作规则,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一种计算能力和计算的意识。根据这种教学内容,可以选择的题目有多种,其中应用题和计算题是最常见的两种。而老师则可以运用思维导图来展开,使学生能把解题的过程划分清楚。具体而言,老师在传授完这一单元的基础知识后,再让学生进行一次小测验。老师先让学生自己完成,然后再告诉他们正确的步骤。老师们为了让他们更清楚地了解这两个问题的解题方法和步骤,老师们可以用思维导图为学生绘制思维导图,这幅图上会有两种不同的题型解题步骤。在这类题目中,老师们要做的就是用色彩鲜明的颜色来区别这些题目,比如红,黄,这样才能让学生对这些题目的理解更加深刻,从而帮助他们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2.使用思维导图建立错题集

小学生的兴趣都很高,但只是对知识点的总结、概括能力都还没有很足,所以当老师要求学生整理错题时,由于大部分学生都还没有很注重,所以教师应指导学生认识梳理错题的意义,并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形成错题集中,这样其在后期的学习巩固过程中就可以节约不少的时间与精力。对于学生作业中和考卷上的错题问题,让其专门准备一份错题本进行对错题的汇总。可根据试题类型或知识点进行,将整理的不同试题制成思维导图,这可以让学生更明确自己在做题中的易错点,以免下次发生类似的问题。利用思维导图所建立的错题集实质上是知识网络,这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复习效率和质量,大大提高了其数学综合能力,同时在思维导图制作中还可进一步提高其数学的兴趣。

3.借助思维导图促进直观教学

思维导图可以把繁琐的、繁杂的文本问题,借助图像、字符等更加直接的视觉感受体验表达出来,这对培养学生第一课堂印象有着重大意义。在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因为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专业知识相对欠缺,所以关于数学领域基础知识的联系和运用能力并不强,这会导致学生只是表层的掌握了几个传统数学字符,而并没有很好的掌握里面的深意,从而造成学生后续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不足。而通过思维导图,就可以把其中带有实际意义和具体内涵的抽象符号更加直接的展示表达出来,使学生一下就可以了解里面包含的内涵以及发展的过程,更有助于提升教学。比如在学习《三角形》这节课时,老师们应该先把实际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三角形物品在思维导图中展示起来,再引入对形状的了解和对概念的掌握,更促进了学生对形状的了解与记忆。

4.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反思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需要对其进行反馈和反省。通过画出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们知道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以及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之处。而思维导图对老师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老师们通过和学生一起画出的思维导图,能够很快的找到学生的缺点,然后对教学内容、教学环节进行反思,找到教学中的缺陷,并进行改进。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能有效地帮助教师和学生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从而使教学活动更加有序。

结语:思维导图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将思维导图引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解决问题,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他们在充满活力的课堂环境中学习数学,并能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在制作思维导图的时候,可以将这些知识进行连接,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量,从而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葛恒丽.关于小学数学思维导图研究的文献综述[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8(24):22.

[2]王冬琴.刍议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6):156.

猜你喜欢
构建策略思维导图高效课堂
浅议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