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分析

2022-07-03 13:47李小霞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30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德育

李小霞

摘要:为了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成长,同时响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学校引入了心理健康教育,开始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从学生的心理入手,了解学生,理解学生,想学生所想,用学生的思维去解答他们的问题,帮助他们塑造积极健康的心理。文章探讨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分析。

关键词:小学;德育;心理健康教育;融合

前言:小学生的思想和独立意识仅仅处于一个雏形阶段,教师应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德育和心理进行塑造,抓住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这个关键时期,对学生进行培养,让学生能拥有健全健康的人格。作为小学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道德教育结合,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的意义

无论是心理健康教育还是德育,它们都是健全学生人格的有效渠道,将二者紧密结合之后,必将促进学生自身素养的全面提升。对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进行融合,其属于一线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亦是现代化教育体系构建中的关键所在。教师需要将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这样才能满足新课改的要求和素质教育改革目标,也才能满足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小学德育教学过程中引入心理健康教育,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大有帮助。

在基础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发育成熟程度等,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客观地分析学生的日常行为和生活习惯,如课堂上不爱发言、不善于与他人交流等,针对学生可能因为心理上的不成熟产生的不良行为,及时选择适当的方法,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二、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策略

1.运用现代化教学资源实现内容整合

教师应该不断创新教育方式,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将信息化技术贯穿于教学始末,这必将会大幅度地提升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处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小学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一般都是在课堂上去操作,教师可借助网络资源,搜集一些极具教育意义的影片资料并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们观看影片的同时接受德育,在潜移默化间去提升小学生的整体素质。影片观看完后,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要求学生说一说观影感受,和同学之间展开互动交流,在思维的碰撞下,学生对主题思想的记忆更為深刻,也必然会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当前时代,信息化教育水平不断提升,社会对基础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基于此背景,怎样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高效融合,已然成为广大教师关注的热点话题。所以说,新时期的小学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时需要与时俱进,要认识到小学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均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推动学生健康发展而言,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务必要通过多元化的手段去促进二者的有机融合,如此才能提升整体教育成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进步。

2.开展家校联合实现资源整合

在小学道德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意学生在学校的行为,还要关注学生在家里的行为。根据家长反馈,很多学生在学校非常听话,但是在家里非常调皮和叛逆,所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也需要加强与学生家长间的沟通,构建良好的合作教育关系。

例如,可以主动向学生家长了解:孩子在家是否主动学习、是否愿意与家长沟通、业余时间的兴趣爱好等,更加及时全面地把握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采取恰当的措施进行引导教育。因而,在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情况下,教师应主动加强与家长的密切联系,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在学校和家庭的实践活动中进行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综合教学。例如,班主任可以定期组织家访活动,在了解学生在家庭中具体表现的同时,向家长传达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家长注意学生的行为和情绪,并指导家长使用正确的指导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保护学生的自尊、培养学生的自信等,让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教师也可以向家长透露学生在学校的部分表现和学习情况,通过与家长的深度沟通和交流,综合判断学生的心理状况和道德意识,制订科学合理的教育培养计划,有效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3.有效汲取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面

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使学生重视集体精神,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德育教学的基本内容与重点内容。但是这些教育内容对于学生而言,很多时候很难对学生的实际生活中需要面对的问题、困难,产生有效的帮助。同时,许多时候学校的德育教学采取的都是死板的教育方式,理论性较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差甚远,因此,学生有时候并不乐意接受德育教学的内容。为了进一步改善这个问题,教师可以积极汲取心理教育健康的养分,利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使用的沟通、疏导、分析的方式来进行德育教学,以此达到教育的目的。

比如,小张本来学习成绩很好,平时与同学的相处也很友好,是个优秀并受到同学欢迎的学生,但是在小张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并因此休学,复学后的小张变得郁郁寡欢,不但学习成绩跟不上,还越来越自闭、悲观。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小张此时的心理问题很多,此时的小张是自卑的、敏感的,并且孤独、焦虑的。而想使小张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则需要采取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与小张进行及时的沟通,并疏通小张的不良情绪,引导小张建立积极的心态,并为小张营造良好的交往环境,使小张慢慢走出困境,建设强大的内心,并形成健全的人格。

三、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将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重要性,不仅要提升教师的整体水平,而且应该加强教师的教学理念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提升道德素养和形成健康的心理,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未来教育过程中,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会改变,而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整合,更有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最终达到教育的实质目的。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与德育教学活动之间具有联系性,将两者有机融合是教育的必然要求。无论学校、教师,还是家长都应该积极促进两者的融合教育,提升教育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参与各类有意义的活动,使品德和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从而成为一个健康、快乐的人。

参考文献:

[1]马丽近.小学德育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应对策略探析[J].第二课堂(D),2021(06):93-94.

[2]蒋天波.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研究[J].学苑教育,2021(17):11-12.

[3]成海林.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策略探究[J].新课程,2021(22):224.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德育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融椅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