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初中历史中考复习策略

2022-07-03 15:19郑爱藏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30期
关键词:基础知识中考历史

郑爱藏

摘要:新课改形势下如何在备考复习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复习并提升其关键能力也成了初中历史的一个重要话题。中学历史内容涉及古今中外,其内容纷繁复杂,若不厘清复习思路,那么整体的复习效果便会大打折扣。在此背景下,教师应根据初中历史复习的目的与任务,结合当今中考的实际情况,从整体上提升初中历史复习课的教学效果,营造一种高效的历史复习课堂。基于此,笔者从提高初中历史复习课程的教学效果入手,简要探讨初中历史的备考复习。

关键词:初中历史;复习与备考

前言

当今这个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单纯依靠书本知识的死记硬背是无法适应中考的,必须要有以史为鉴、融会贯通、灵活应用所学的历史知识,才能全方位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初中历史复习课程教学目标的探讨

所谓复习,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内容的回顾与解释,巩固知识的基础,并在发现不足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能力与素养的培养,从而实现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全面发展。

(1)加强知识和能力建设

初中阶段的历史知识内容复杂,数量庞大,只需要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就占了很大一部分,例如初中历史的时间、人物、事件,以及各要事件发生缘由、发展特点、事件影响等,学生必须要在基础知识复习中以时间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从纵向复习角度将不同年代的历史知识按照社会发展梳理出发展规律和必然趋势,使学生不仅能能够整体的把握历史主题走向,同时掌握各历史节点下的重要历史事件,使学生能够在基础知识复习中以时间建立起发展序列表,从而以点及面的全面掌握整个初中历史知识脉络,构建起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教师在复习历史基础的时候,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既能发现问题,又能解决问题,又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

(2)注重复习的过程对学习方式的引导

对于备考阶段的初中历史课来说,复习课既是引导学生将知识内化的方法与能力,也是对知识的深入了解、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在复习课上,采用传统的机械记忆教学法是行不通的,教师要在历史复习课上教授学生的复习方式,以提高复习的效率,让学生在复习的时候,既可以有效的复习,又可以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应用知识。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学、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灵活地掌握各种学习方式,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着眼点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二、初中历史复习课的教学策略

(1)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转变教学理念

在初中历史复习课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把学生置于复习课的主体位置,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和复习需要出发,充分发挥“学定教”的作用。在初中历史复习课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由于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学生容易产生焦虑和悲观情绪,使他们对历史的复习缺乏信心,使他们在复习课上的学习效率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实行分级教学,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层次进行教学,从而达到因材施教、巩固历史教学、提高历史复习效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知识和能力同步发展的目的。

举例来说,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历史知识掌握程度,将学生分成了几个等级,基础较薄弱的同学,主要是以基础知识记忆为主,能力训练为辅,重点是巩固基础的历史知识,而对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则是通过讲解和引导,让同学们在教师的指导下,查漏补缺。基础知识较扎实的同学作为第二个层次,主要针对的是中级阶段的复习,即根据时间、事件背景等因素,形成知识网络,通过知识之间的衔接,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为知识灵活运用奠定坚实基础。学习能力强、基本功扎实切思维能力较强的优秀学生则列入第三梯队,在复习时注重灵活运用知识、树立新的历史观、加强综合知识、灵活的知识转移,并培养其由历史事件延伸出对现实生活的见解。

(2)按照课程标准对学科的主干进行系统的梳理

初中历史复习课应按照历史课程标准构建复习阶段的知识链,以基础知识为核心,突出重点,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历史复习课中,巩固基础的历史知识,查漏补缺,掌握复习阶段的学习方法。通过梳理出的主要知识链,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史料、转折点、推进点、关键人物等作为知识线索,将历史的阶段性历史和历史发展过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掌握由点到面、由浅入深、逐层细化、逐层深入的学习方法,从而紧扣初中历史新课标,高效的完成初中历史复习。

以初一上册的复习为例,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引导学生按照“以点到面”的水平构建知识网络,从纵向到深层地细化知识的内容,对这一阶段的重点进行了梳理。根据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进程,以政权“形式”为线索,将其知识结构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层次。从中国境内的人类活动→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纵向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秦汉统一时期與其他时期的政治特征以及其发展变化的必然性,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进行详细的分析。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利用科学的复习方式,从各个方面进行深度的学习,从内容到外延,从事件到特征,全面复习,保证在复习的过程中,做到浅显易懂,简中有繁,在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对基础知识的吸收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3)聚焦热点问题,构建历史观上的联系

在中考中,历史知识的考试体现出灵活性、综合性和关联性,教师要在复习中加强问题的训练,进一步强化历史思维,让学生突破思维的桎梏,从历史的视角来审视现实问题,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出历史知识的文化价值,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中考中不论面对多么综合性的问题都能够提升问题高度,找到切入点旁征博引的解决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当前热点话题来增强学生的历史知识和文化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文明史观念,在历史知识和实际问题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建立起一个有学问的知识体系,使学生运用历史思维去表达出历史赋予的社会责任感,通过解答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全面的辩证的阐述出历史对现实社会发展的影响。

比如“三农”问题、历史上的农业发展、近代中国各个阶层的土地问题的解决以及反腐倡廉问题等,从政治文明和社会史的视角考察初中生政治现象的演变过程、特点、规律、影响等等;通过案例,对国际间的重要事件进行分析,使学生了解大国外交政策的演进过程;本文从全球史观、生态史观角度辩证的解答问题。

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历史复习课应立足于课标与学生学情,合理运用教材,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新史观,使学生在巩固历史知识的同时学会博古论今,以史为鉴,实现初中历史复习课有效性的全面提升,而这也是历史这门学科所理应去做到的。

参考文献:

[1]刘秋谷.问题推进式:中考历史复习课教学的可视化策略[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2(1):89-91.

[2]黄景坤.历史中考"清单式"复习法之探[J].少男少女,2021,5(15):25-26.

[3]陈琳.九年级中考历史有效复习策略探究[J].新课程,2021(25):129.

猜你喜欢
基础知识中考历史
中考“三数”大扫描
2017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一)
通过变式训练,夯实基础知识
新历史
中考英语完形填空练习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假期数学竞赛指导(二)
放松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