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构建数字化转型良性生态圈

2022-07-04 21:36张军红马明
经济 2022年7期
关键词:吴江工业转型

张军红 马明

作为江苏省民营经济的领头羊,苏州市吴江区近年来主动迎接数字化转型风口,不仅在全省范围内率先进行两轮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还形成了一整套具有地方特色的政策体系,赋能工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截至目前,吴江区已拥有苏州市级数字经济入库企业129家;完成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简称“智改数转”)项目超2000个,总投资140亿元;39家企业获智能制造贷授信,总金额41.27亿元,发放贷款78笔,总金额8.23亿元;成功创建省星级上云企业1002家,居江苏省区县板块首位;获评7家省级智能工厂、144个省级智能车间,数量连续7年领跑全省。在接受《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采访时,吴江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党委书记、局长王炜表示,今年吴江区将继续推动实施“智改数转”项目1200个以上,到年底可提前实现全区规上企业全覆盖。

《经济》:近年来,吴江区提出打造“工业互联网看吴江”品牌,全面推进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发展。请您介绍一下,今年吴江区在此方面的重点布局情况。

王炜:随着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提升发展成为普遍共识,吴江区认真贯彻落实苏州市委、市政府关于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工作部署,并以此为重要切入口和发力点,率先提出打造“工业互联网看吴江”品牌,通过深入实施“12530”工程,聚焦重点领域、落实重点任务,积极抢抓智能制造的先机,加快工业互联网布局规划,全力构建良性生态圈,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是实施产业强链补链计划。立足主导产业,建立基于统一数据接口、统一数据共享合作机制的产业链检测平台,深化产业链数据应用,完善产业链结构布局。先行启动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创新示范基地核心区建设工作,逐步带动创新示范基地全域乃至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将苏州湾科技城打造成部、省、市联合共建的工业互联网创新示范基地,最终创建国家级工业互联网产业基地,为全区“智改数转”和工业互联网厚植产业基础。

二是实施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依托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长三角国家枢纽节点起步区(吴江)建设,建设长三角示范区算力调度中心项目,推动起步区内加速聚集一批“东数西算”典型示范场景和应用项目落地,促进网络资源开放共享,服务企业降本增效。大力推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进程,实现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多种应用场景。深化“5G+工业互联网”建设,在优势产业领域开展“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示范,持续打造“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全力争创国家级“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

三是实施平台应用赋能计划。发挥华为云、徐工汉云、海尔卡奥斯等国家级“双跨”平台赋能功能,深化区域性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在纺织、印染、电梯及铸造等行业的应用。加大“企业上云”政策扶持力度,鼓励中小企业进行生产要素数字化采集,提升基础管理水平,筑牢数字化转型底座。鼓励亨通光电、博众精工等企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向行业级、“双跨”方向提档升级,奠定打造苏州本土首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的坚实基础,全面构筑吴江“智”造新优势。

四是实施重点项目提速计划。着力在打造标杆、加强保障等方面系统发力,放大标杆企业的示范效应,培育一批“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技术服务输出”标杆企业。建设一批覆盖企业生产全流程、管理全方位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省市智能制造示范工厂。鼓励优秀企业特别是民营龙头企业创建全球“灯塔工厂”。重点聚焦智能化改造、智能制造诊断服务和企业“上云上平台”等领域,多维度、全方面、立体化帮助企业数字化转型,2022年力争实现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项目全覆盖,三年任务,两年完成。

五是实施数字人才引进培育计划。今年3月发布《苏州市吴江区围绕推进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发展打造重点产业紧缺人才队伍实施办法》,围绕工业互联网、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高端纺织等领域,着力支持各类用人单位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培育集聚一批紧缺急需的素质优良、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人才队伍。进一步实施“技能中国行动”,聚焦数字技能人才,持续开展高质量职业技能培训,创新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突出做好江苏省“双创”、姑苏高技能领军人才、江苏工匠、江苏省企业首席技师等高端技能人才引进培育,扎实做好优秀高技能人才孵化工作。

苏州大卫木业有限公司

《经济》:当前,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作为江苏省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吴江区企业数字化转型主要面临哪些困难?对此,进行了哪些支持和引导?

王炜:通过调研走访,我们发现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主要存在三方面难题:一是认识程度不够,接受度不高,一些企业即使开展了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但因理解不透彻,导致内生动力不足;二是不少企业处于产业价值链中低端,利润微薄,受疫情冲击与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影响,生存压力大,可用于数字化转型的资金有限;三是在“智改数转”过程中,不少中小企业受限于自身发展空间,缺少技术上的咨询服务与指导,缺乏优质服务商和专业机构的支持,难以疏通堵点。

为帮助企业纾困解难,高质量推动数字化转型,我们进行了多方面的支持和引导。一是分行业、分领域、分规模,持续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线上宣传和线下宣贯相结合,积极营造“智改数转”浓厚氛围;进区镇、进协会、进企业,看生产、问需求、解难题,结合全区四大支柱产业集群的发展实际,鼓励标杆输出、做好智能化诊断、创建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培育优质服务商,力求满足企业各个环节的需求,充分激活企业内生动力。二是持续修订并完善吴江区工业高质量发展产业政策,同时指导企业申报国家、省市“智改数转”财政专项政策,引导各区镇板块出台相关配套,上下联动,协同发力。创新出台“企业上云驱动卡”实施方案,加快企业“上云上平台”进程,减轻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压力。三是重点打造一批具有较强技术积累和行业经验的工业互联网系统集成商,以行业解决方案为抓手推动传统制造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在织造、印染、电梯及铸造等行业,创新打造区域性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中小型制造企业设备互联互通和数据上云,加快传统行业数字化改造,强化管理基础能力,提升企业数字化應用水平。

《经济》: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已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之后,又一重要生产要素。在大数据应用赋能方面,吴江区都进行了哪些探索?

王炜:吴江区率先探索以大数据赋能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了“一个平台清家底、一套体系管评价、一项政策促转型”的工业生态“数字管理”机制。

具体而言,一是平台赋能。吴江全面整合税务等22个职能部门的历史数据,打通数据壁垒,拓展功能应用,于2013年创建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信息系统,并于2020年升级为吴江工业企业大数据云平台。平台集运行分析、预警监测、综合评价、智能诊断等功能于一体,实现全区1.4万余家工业企业信息全覆盖,为制定政府扶持政策、指导产业发展规划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撑。二是融合赋能。在大数据平台基础上,深入探索结果运用,科学研究制定“集约、创新、绿色、能耗”四个论英雄评价体系,全面评估企业质效。通过对企业进行评分排名,按结果分为四个评价等级:A类(优先发展类20%)、B类(支持发展类40%)、C类(提升发展类30%)、D类(转型淘汰类10%)。三是要素赋能。根据评价结果,实施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改革,以扶优汰劣、退低进高的差别化政策导向,正向激励、反向倒逼相结合,在项目申报、土地使用税、土地供给、能源供给、差别化水电气价、排污权供给、招才引智、金融供给、行政执法等9个方面,对企业实行差别化政策,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引导企业高效发展。

多年来,吴江区坚持以大数据赋能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区工业企业亩均税收年均增幅超10%。正向激励方面,累计减征差别化城镇土地使用税6.7亿元,助力优质企业轻装上阵、快速成长;反向倒逼方面,以市场化手段助推近2000家企业实现淘汰转型,腾出土地1.7万亩,实现了资源集约利用程度的明显提升,经济发展质效的持续增强,为新时期全国同类地区运用市场化手段加速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先行示范,也为基层政府通过数字化改革解决发展瓶颈制约提供了有效路径。2022年1月,“工业生态‘数字管理’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入选中国改革2021年度县级特别案例、典型案例。

猜你喜欢
吴江工业转型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工业人
转型
娘做的面
娘做的面
沣芝转型记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工业4.0”之思考
Robust Non-fragile PID Controller Design for the Stroke Regulation of Metering Pum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