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人像摄影实践技巧

2022-07-04 23:01徐晓峰
综艺报 2022年11期
关键词:艺术效果构图

徐晓峰

摘要:人像摄影讲究“神形兼备”,在拍摄时,光的运用、色调搭配及构图方式尤为重要。本文将立足于个人的摄影实战经验,结合具体实例,从以上三方面浅析人像拍摄技巧。在拍摄时,光影运用的要点在于把握光的强弱和角度的差异;在色调搭配上,基于创作主题和表达效果,围绕和谐、互补或是混搭三方面进行设计;关于构图,则需注意人物的位置、画面层次感及拍摄视角,通过多样化的构图方式呈现独特的视觉效果。

关键词:人像摄影 光影运用 色调搭配 构图 实践技巧 艺术效果

人像摄影是以人为对象的摄影形式,一幅好的人像摄影作品讲究“神形兼备”。所谓“形”,就是艺术的客观存在来源,而“神”蕴含于光、色彩、构图等要素融合之中。如何使人像摄影作品更富神韵,兼具丰富的内涵和艺术表现力?本文将从实践出发,围绕光的运用、色调搭配、构图方式三方面浅析人像摄影的创作技巧。

光在人像摄影中的运用技巧

光是我们感知万物的源头。光的存在,使得各种事物呈现出千变万化的色彩和影调,是我们用相机记录和呈现艺术神韵的来源。应用于摄影的光主要分为两种,即硬光和软光。对人像摄影的表现力产生至关重要影响的两个因素,是光的强弱和角度的差异。

硬光就是直射光,它最直接的来源就是没有任何遮挡的太阳。正如我们日常所感受到的,晴天或正午时,太阳光线最为强烈。直射光照射下的人,受光面和阴影部分之间的光比很大,明暗分明,亮部细节尽现,画面反差强烈,立体感突出。在日常人像摄影中,硬光特别适用于男性面部细节,因为在硬光中,身体的肌肉线条、棱角的分明得以充分展现,更适合塑造男性阳刚的神韵。当自然硬光条件不充足时,我们可以借助人造光,如闪光灯、照明灯光等,创造硬光光源,这些人造光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软光也称散射光,由于光源被介质遮挡,使得光线呈发散性。软光一般出现在阴天或者多云的自然条件下,其特点是柔和、细腻,更适合展现女性的柔美之姿和儿童的俏皮可爱。在直射光线之下拍摄女性的时候,如果想要得到柔光的效果,就要对光比进行干预,通常采用反光板、闪光灯等专业设备。在具备专业设备情况下,在有条件的自然环境中,可以选取树荫或建筑面积大的区域,利用其产生的阴影效果,同时通过调整照相机曝光度来重塑软光环境。在不具备有效自然环境时,可以采用日常生活用品作为软光产生工具,比如遮阳伞银色涂层面或白色T恤,对人物阴影部分补光;或者在阳光与人物之间遮挡柔光布,这样可以使明暗对比减弱,光线进而变得柔和。

光源角度是人像摄影另一重要因素。光源的光位分为顺光、侧光、逆光。用顺光拍摄人物能够间接得到软光效果,被拍摄者迎光而置,可以有效隐消皮肤表面的纹路。因此,在光源的角度作用下,顺光拍摄的肖像形成天然的虚化滤镜效果,使皮肤纹理更加细致平滑。尤其在光线不太强的清早和黄昏,顺光拍摄会营造出更为柔和的画面,给人以温暖的感觉。在侧光和逆光条件下,我们可以借此掩盖一些不想展示的细节,强烈的明暗反差能加强空间立体感,勾勒出光亮的轮廓,从而形成美丽的光影效果。

人像摄影的色调搭配种类

照片的色彩基調可以呈现其色彩倾向,分为冷、暖、中性、黑白等若干种。一幅摄影作品通常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它的总体色彩印象。照片的色彩基调对于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拍摄主题、渲染图片意境可谓至关重要,通过调整色彩基调的运用方式,摄影师得以更加准确地展现作品主题。在实践操作中,蓝青等冷色调表现深邃、炫酷、时尚;红黄橙等暖色调可以表达热烈、兴奋、欢快;黑白色调使图片变得更加安静、沉稳、怀旧,当色彩基调完全隐匿后,黑白结合可以使观赏者更为直观地捕捉图片内涵的主题元素,体会蕴含其中的神韵。

关于人像摄影的色彩搭配,需要从色彩和谐、互补及混搭三方面出发,进行设计拍摄。

首先是色彩和谐,一般由同一色调内相邻的颜色构成,如橘红、橘、橘黄和黄就可以搭配在同一图片内。同色系的搭配,并非要求色彩完全一致,而是利用色彩的深浅形成画面的层次感,为观赏者带来较为舒适的视觉体验。例如,以蓝色的天空作为背景拍摄人像时,在服装搭配上,我们可以选择含有各种深浅的蓝元素的裤子和白色的上衣。人物服装中的蓝元素与天空背景色相映成趣,同色系的颜色融合在一起,画面干净、纯洁,营造出一派柔和又富有诗意的浪漫意境。

其次,色彩的互补是我们进行人像摄影创作的另一种模式。色彩互补俗称“撞色”,它是指两个色环中相对的颜色,比如黄和紫、红和绿等。利用互补色产生的碰撞,会使得摄影画面形成强烈的对比,给人以鲜活明快的视觉效果。例如,置身于遍地盛开的淡紫色二月兰中,被拍摄者可以搭配一件柠檬黄色的衣服,能使画面鲜亮、充满浓浓的春意;在河岸边柳树成荫的背景前,搭配含有桃红、橘红或玫瑰红的服饰不失为很好的尝试。

最后,色彩混搭的设计同样值得探讨。在人像摄影中,虽然画面色彩越简单越容易把控,拍出好看照片的概率也会增大,但巧妙地将多种色彩合理安排在同一人像摄影画面内,同样可以把多颜色的画面呈现出完美的视觉效果。比如,当拍摄场景色彩比较单一时,人物服饰的搭配不妨采用色彩多样混合的做法,这样图片的中性颜色可平衡小范围的鲜艳颜色,实现画面的色彩平衡。反之,如果环境的色彩多样繁杂,人物服饰就需要搭配单色或者中性色彩进行平衡。

人像摄影的构图

在日常拍摄中,即使相同的镜头和相同的人物场景也会显现出不同的画面效果,这便是构图的差异。我们在拍摄人像时,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构图中要规避掉背景杂乱的元素,学会巧做减法,呈现的画面应该更好地为突出人物服务。关于人像摄影的构图方式,本文提供以下几种方法做参考。

将人物置于视觉焦点处。在人物摄影中,最先考虑的是把人物安放在何处,画面视觉焦点处就是最佳位置。视觉焦点处既可以是黄金分割点,又可以是对称空间的中心处,还可以是线条透视延伸交汇处。我们所处的空间是由无数的点、线、面组成,它们之间的交汇或者延伸会形成透视效果。在拍摄的时候,要找到这个交汇的焦点的位置,让人物的位置或者发生动作与这个焦点产生关联。比如,在一条马路边拍摄时,背景是护栏和里面盛开的花朵,马路、两边栏杆及花草向远方汇集成一点。倘若让人物在这个点的位置进行拍摄,不管人物处在中心还是黄金分割点的位置,人物始终在这个汇集点的延伸线上。延伸的线条使得视觉中的人物主体更加凸显。

巧用前景增添画面层次感。拍摄人像时,人们通常习惯于直接拍摄人物。然而,现实的环境是由前景、中景、背景等组成的,如果穿透前景拍摄人物,会获得更多的画面层次。例如,拍摄镜中的人,可以把人物的虚化背影也留在画面中,这样就有了一个呼应的效果。利用前景虚化的树叶或者花的虚影,镜头穿过它们拍摄人物,会更加突出人物的表情动作,并且使画面萦绕着一种梦幻的故事感。

善于寻找不同的拍摄视角。拍摄视角是人像摄影中塑造表现人的外部形象和内在性格的主要因素。对于很多爱好者来说,拍摄时很容易忽略如何选择与图片表现相符合的视角,通常情况下大部分采用了平视的效果。但在实操中,当置身于高大建筑物群中或者耸立繁茂的植物中,拍摄人像全身可以尝试将视角放低,机位压到最低甚至到脚的位置,向上仰拍,使拍摄的人物形体与周围环境纵深感形成呼应,增强人物的修长感和高大感。拍摄特写时,应将视角放高,有效的俯拍可以规避掉人脸的一些明显骨骼部位,让被摄人物的眼睛处在画面的中心或黄金分割点上,更加突出人物的心理特征。

随着艺术者们大胆创新,一些新奇的拍摄角度可能带来出乎意料地惊喜,个性特点和艺术效果更为突出。比如,在拍摄人物和大环境的时候,拍摄者可以上至高处俯拍,相机倾斜配合被摄者的动作,营造一种不稳定感。这样的拍摄方式视角独特,使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也更加凸显摄影师的匠心与巧思。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更迭,拍摄工具日趋多样化,特别是手机日益强大的功能,减少了很多设备调试的复杂操作,更多的摄影爱好者不断创新拍摄形式,捕捉到更多的艺术效果。追求艺术效果,无一不建立在光影、色彩、构图的理论基础之上。拍摄人像时,光的运用可谓重中之重,要点在于把握光的强弱和角度的差异;基于创作主题和表达效果,选择和谐、互补或是混搭的色调搭配;构图时注意人物的位置、画面层次感及拍摄视角。只有系统地了解相关知识,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不断体会感悟、推陈出新,方能创造出有立意、有新意的摄影作品。

(作者单位:北京广播电视台卫视频道中心)

猜你喜欢
艺术效果构图
谈话剧表演肢体语言的运用
浅谈话剧音响的艺术效果
浅谈灯光的艺术效果在舞台演出中的运用
浅析中国山水画构图与平面构成的关系
浅谈中国民间艺术门神的造型研究
解读阿恩海姆的艺术“张力”理论
论中国国画构图中的构成元素
浅析电视剧叙事艺术与画面技术的结合
舞台灯光艺术效果在舞台表演中的作用
浅析英美文学作品中存在的哥特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