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书为本的设计之旅

2022-07-04 07:09姜海涛
山东画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图书设计

一部书稿,在她完成前并不能称之为一本书,起码需要经过编辑加工、装帧设计、印刷装订成册,甚至最后抵达读者手上之时,她才成为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图书。时代在发展,中国的图书设计质量在近十年的时间里也发生着突飞猛进的变化,这主要得益于印刷技术的进步以及很多图书设计界前辈在领域的传承发扬与创新。

至于我,与众多热爱书籍并且还在做着图书设计的个体一样,是一名普通图书设计者。虽然这些年经手的图书不下上千本,但是对大多数作品并不满意,所以,一直没有计划过在近几年为自己做一本作品集,更没考虑做一场图书设计的个展。

可是,一场即将落地的个展推动了我这本小书的出版。在此,我要感谢因一次偶然机会促成这场展览的领导和朋友们,我也因此能够沉下心梳理自己从业近三十年来的图书设计作品,反思自己的心路历程。为准备展览,我得到很多出版及设计界老朋友的支持,其中就包括帮我寻找到一些我个人收藏中已经缺失的样书。这本书选入了自1994 年至2021 年我所做的部分作品,虽然其中很多图书的设计和质量并不理想,但由她们基本能折射出我图书设计的成长历程,同时真实地呈现出近三十年我国图书、出版以及印刷工艺的发展。

我生于20 世纪70 年代初,那是一个图书几乎承载了人们全部精神世界的年代。儿时喜欢连环画,读初中后爱看小说等各类杂书,最享受每个寒暑假沉浸于书海的自在状态,可以说,对书籍的喜爱和珍视伴随了我这一代人的成长。

合同上传系统后必须经过技术、经济、法律三项审批及公司领导审批环节:①技术审查:原则上合同承办部门是合同的技术审查部门,技术审查主要是合同标的、性能、功能、履约期限、相关技术标准、质量要求及其保证等。可规定审查时限以提高效率。②经济审查:财务部门负责,主要是对涉及合同款项支付、税务、财务方面的审查。可规定审查时限以提高效率。③法律审查:对签约当事人主体资格和代理人资格、合同标的是否存在排他性或优先性的权利、双方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纠纷处理方式等约定进行审查。可规定审查时限以提高效率。④领导审批:经技术、经济、法律三项审查后报分管领导、总会计师及公司总经理按序审批。可规定审查时限以提高效率。

她举了例子说某人会对丈夫说,我为你牺牲了青春和事业,你要对我如何如何,这便是非爱行为。对亲近的人的实施非爱行为,很容易给亲人的心灵造成伤害。

三十年了!我清晰感受到:对图书相关的实践和研究已是自己生命中须臾不可脱离的部分。

回头看那些二十多前的图书,可以看到设计中的闪光点,也能看到各种原因导致的不足和遗憾,能看出偶尔出现的浮躁和无奈之下达成的妥协,而在这一切之上,也颇能满足于自己曾有过的那种认真和努力。

石羊河流域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村经济司司长高俊才…………………………………………………………………(5.4)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实现茶园环境参数的无线监测,该系统监测茶园空气温、湿度,土壤含水量、温度以及光照强度等情况,为茶园的管理提供连续的、直观的依据,为茶树提供一个更好的生长环境。通过研究分析,将硬件系统的各子功能按模块化的思想进行设计。这样在进行系统组装与测试时,能够更加方便快捷。

前人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在图书这个表面看起来物件体量不大、内涵却无比丰富的领域,我自知做得并不优秀,只是很享受每本图书诞生前所发生的这一切——我沉迷于图书选题策划脑洞大开与各种创意的可能性相交杂时带来的失眠和兴奋,沉迷于在图书作者、出版社编辑以及印厂诸方之间穿针引线、探讨交流的乐趣,沉迷于根据这些有价值或有趣的书稿内容构架和编辑设计的乐趣,沉迷于选择字体字号行距等图文编排的纠结和乐趣,沉迷于在图书成本与纸材以及工艺的权衡与选择的痛苦和乐趣,沉迷于奔波看打样和反复修改甚至将已反复多次的方案推倒重来的疲惫和乐趣,沉迷于成书之前为是否能够实现理想中的效果而等待的忐忑和乐趣……

那时,总觉得自己是很幸运的人,从学习到工作到生活,人生的道路基本都是由自己选择,并一直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上大学选择美术专业是因为喜欢画画,毕业后进入出版社是因为喜欢画图书的插图。进出版社之初,以为出版社的美术编辑就是画画插图,对图书设计没有任何概念。

当这些过往时光里做成的书籍摆到我面前,那些工作的细节、相处的人和事,甚至彼时的情绪和环境的温度,都涌入心头。

就这样懵懵懂懂边干边学,对图书设计由一无所知到如今,脚踏实地做了二十多年美编,完成不少与图书相关的设计及其他工作。在技术层面,从刚开始用手绘封面字和插图做设计,到金属活字排版结合照相制版的印刷,到后来使用苹果电脑设计处理图像,再到图书整体装帧设计和图书选题策划、编辑设计、文创设计以及数字媒体,一路走来,直到当下。

在做各类图书设计的过程中,我接触到许多位优秀的学者、作家、出版人以及设计界前辈,自己对图书设计由年少无畏到充满敬畏,也深深体会到图书这种特殊的文化产品在商业社会中的优势与局限。图书设计如想寻找突破,就需要从更广阔的视角看待图书领域未来的发展,实现观念与思维的变化。

后来,在人生不惑的年纪,我选择进入山东艺术学院,希望在教学中将自己多年积累的有益经验传授给更多的年轻人,同时深入研究和探索图书未来的设计方向,以书为媒,续写我书籍艺术的“行与思”。

对我而言,“以书为本”是我做书的本源。以一本小小的书为中心,可以无限向外辐射。这里的“书”,还可以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具体就是指要更注重以“内容”、以“文化内涵”为本源去做设计的支撑,用内容创造形式。

设计与时代同步。这本书的出版对我本人而言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既是对之前设计的回顾,也是向未来图书设计研究的进发。我期待自己通过学习借鉴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思路,在今后图书设计教学与个人创作中,既可以保持中华民族重意境和书卷气韵品味的传统审美倾向,又能在涵泳新的设计观念和艺术思维的基础上有更多更满意的作品问世。

猜你喜欢
图书设计
BUBA台灯设计
班里有个图书角
值得孩子阅读的100种图书
有种设计叫而专
陈国兴设计作品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第十三届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评选结果
综合性图书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