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海区桁杆张网网囊网目尺寸对带鱼的选择性研究

2022-07-04 09:42庄之栋徐春燕蔡建堤沈长春
渔业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选择性尺寸试验

庄之栋,刘 勇,马 超,徐春燕,蔡建堤,沈长春

(1.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 厦门 361013;2.福建省海洋生物增养殖与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福建 厦门 361013)

福建省张网渔业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在海洋捕捞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仅次于拖网作业,产量居各种海洋捕捞方式的第二位[1-3]。桁杆张网作为张网的一个类型,主要由网身和网囊组成,并依靠安装在网口上、下缘的桁杆来实现网口的扩张[4]。上缘桁杆除维持网口水平扩张外,同时起到浮力的作用,有的张网没有下缘桁杆,采用沉子代替。辽宁、山东、江苏和浙江沿海均有分布[5]。根据《农业部关于实施海洋捕捞准用渔具和过渡渔具最小网目尺寸制度的通告》(农业部通告〔2013〕1号),东海海域桁杆张网属过渡渔具,最小网目尺寸为35 mm。张网作业因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经济效益高等优点而广泛分布于近海海域[6-7],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弊端,如网目尺寸偏小、选择性较差、对于经济种类的幼鱼和幼体资源损害较为严重等[8-10]。带鱼(Trichiuruslepturus)是福建海洋渔业重要的捕捞对象之一,在张网渔获量中所占比例高达12.86%。在张网作业渔获的经济种中,带鱼幼鱼占63.66%,年平均渔获个体体质量3.8 g,因而受损害最严重[8],据估算闽东海区张网作业全年带鱼幼鱼渔获量为(2.0~2.5)×104t,数量达(25~30)×108尾;闽南海区张网作业全年带鱼幼鱼渔获量为(0.9~1.0)×104t,数量达(4~5)×108尾,可见张网作业对近海渔业资源,尤其是对带鱼资源损害极为严重[2]。为探求不同网目尺寸对带鱼的选择性,于闽东海区开展4种网目尺寸网囊的对比试验,以期为最小网目尺寸的优化和修订提供依据,并为渔业管理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和海域

2019年9—11月,选取闽东海区张网渔业较为典型和集中的福鼎嵛山岛附近海域(26°54′09″N、120°22′58″E)开展张网网囊网目选择性试验,嵛山岛海区属正规半日潮,港湾区流速达1~4节,流向为反时针回转流。

1.2 试验网具和方法

1.3 数据处理

1.3.1 选择性模型

采用Logistic 模型作为张网网囊网目的选择性模型[12-13],其选择性曲线表达式为:

(1)

式(1)中:Sl为选择率;l为肛长组的特征肛长;a、b为选择性参数。

各选择性指标为:

(2)

(3)

(4)

式(2)~(4)中:L0.5为50%的选择肛长;SR为选择性范围;SF为选择性因素;m为网目大小。

1.3.2 参数估算方法

使用极大似然法[14-16]估算求得选择性参数a、b,其对数似然函数为:

(5)

式(5)中:Nni为未逃逸的i肛长组的尾数;Nci为逃逸的i肛长组的尾数;Sl为不同肛长组网囊的选择率。选择性分析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7中的“规划求解”功能实现。

无线节点的 C51 程序在 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MCS-51 V7.30B 下开发编译。编译完成后,通过郑州新双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FW400-ME 无线开发系统中附带的开发板和仿真器,经由 USB 接口将二进制的可执行代码烧录到CC2430芯片中。通过烧录不同的程序,分别将节点设置为Sink节点、路由节点和终端节点,构成完整的无线传感器网络。

1.3.3 逃逸率

统计带鱼的重量逃逸率和尾数逃逸率[17-18],计算公式为:

重量逃逸率=

(6)

尾数逃逸率=

(7)

2 结果

2.1 带鱼的肛长分布

本试验共对410尾带鱼的肛长进行了测定,肛长范围为35~184 mm,平均肛长为77.5 mm,肛长优势组为60~90 mm(图1)。4种网目尺寸网具中,带鱼的平均肛长均为囊网大于套网,且套网中带鱼的平均肛长随着网囊网目尺寸的增大而增大(表1)。依据SC/T 9426.1—2016《重要渔业资源品种可捕规格第1部分:海洋经济鱼类》[19],东海带鱼最小可捕规格为肛长210 mm,南海带鱼最小可捕规格为肛长230 mm,可见,本试验中所捕获的带鱼均为幼鱼。

表1 带鱼肛长和体质量组成

不同网目尺寸网囊带鱼的肛长分布见图2,其中:网目尺寸为25 mm的囊网肛长优势组为70~110 mm,套网肛长优势组为50~80 mm;网目尺寸为35 mm的囊网肛长优势组为70~110 mm,套网肛长优势组为70~90 mm;网目尺寸为45 mm的囊网肛长优势组为90~110 mm,套网肛长优势组为60~90 mm;网目尺寸为55 mm的囊网肛长优势组为70~110 mm,套网肛长优势组为60~80 mm。

2.2 带鱼的选择性曲线

不同网目尺寸网囊带鱼的选择性曲线见图3,其选择性参数及主要选择性指标如表2所示。可见,除35 mm网目尺寸网囊外,带鱼的L0.5总体上随网囊网目尺寸的增大而逐渐增大,说明增大网目尺寸能够有效释放带鱼。

拟合带鱼L0.5肛长和不同网目尺寸(图4),得到线性拟合关系式为:

L0.5=1.877m+45.323(R2=0.712)(8)

东海带鱼最小可捕标准肛长210 mm作为L0.5,代入线性拟合关系式得出相应网目尺寸,即张网对带鱼的最小网目尺寸应为87.7 mm。

表2 不同网目尺寸带鱼的选择性参数及主要选择性指标

2.3 逃逸率

对不同网目尺寸网囊和套网中的带鱼渔获进行测定,并将套网渔获占网囊和套网总渔获的比例进行统计,得到不同网目尺寸的总渔获重量逃逸率。网目尺寸为25 mm的网具,各网次逃逸率范围为59.26%~89.66%,平均逃逸率为76.39%;网目尺寸为35 mm的网具,各网次逃逸率范围为69.23%~94.12%,平均逃逸率为85.56%;网目尺寸为45 mm的网具,各网次逃逸率范围为82.35%~99.26%,平均逃逸率为90.91%;网目尺寸为55 mm的网具,各网次逃逸率范围为88.89%~99.17%,平均逃逸率为94.52%(图5)。

仅就带鱼而言,不同网目尺寸的重量逃逸率和尾数逃逸率如图6,随着网目尺寸的增大,带鱼的重量逃逸率(除35 mm外)和尾数逃逸率总体也呈增大趋势,尾数逃逸率均大于重量逃逸率且逃逸率皆在60%以上。

3 讨论

3.1 选择性和逃逸率分析

试验中不同网目尺寸的带鱼L0.5肛长与吕泗、大沙渔场帆张网[12,20]相比偏小,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原因有关:1)本次试验渔获量较大,导致拥塞明显;2)渔获组成中带鱼的重量比例和数量比例均不占优势,重量比例大于2%的有5种,其中前三位为龙头鱼(Harpadonnehereus)、康氏小公鱼(Stolephoruscommersonii)和口虾蛄(Oratosquillaoratoria),三种合占71.03%,其他重量比例大于2%的种类依次为中华管鞭虾(Solenoceracrassicornis)和中国毛虾(Aceteschinensis)。数量比例则以中国毛虾和康氏小公鱼占绝对优势,分别为39.77%和36.41%,这些小个体种类和幼鱼幼体导致套网结构产生的覆盖效应更为明显,并随网目增大和套网中渔获的增多而加剧,阻碍了网囊中带鱼的逃逸,使得L0.5偏小,而徐国强等[13]对帆张网选择性的研究认为其试验期间小黄鱼(Larimichthyspolyactis)为主要捕捞对象,其他渔获物较少,对减少网囊阻塞起到了重要作用;3)试验海域带鱼资源结构小型化,试验中带鱼渔获个体均为幼鱼,肛长优势组集中在60~90 mm,未能捕获符合最小可捕标准的大个体带鱼,这也给研究带来了较大的局限[12],导致带鱼的L0.5偏小,同时导致不同网目尺寸带鱼肛长优势组差异不显著。影响过滤性渔具网囊网目选择性的因素很多[21],包括网目尺寸、网囊结构、选择性试验方法、渔获组成等,今后的试验中应根据渔获量情况合理调整作业时长,以减少网目堵塞对个体逃逸产生的影响,此外作为被动性过滤渔具的张网,受水深、潮流流向、流速等因素影响较大,因此其套网覆盖效应和网次间差异还有待进一步研究[13,15]。

逃逸率方面,随着网囊网目尺寸的增大,总渔获的逃逸率显著增大,平均重量逃逸率由76.39%提高到94.52%,即使是网囊网目尺寸最小的25 mm网具,平均逃逸率也超过70%,带鱼的重量逃逸率和尾数逃逸率相对略低,但也超过60%。带鱼逃逸率低于总渔获逃逸率或也可从一定程度和侧面反映本研究带鱼L0.5肛长偏小的原因。因此,在计算L0.5和网目尺寸时应根据不同鱼种的渔获量进行修正,但目前对于修正方法的研究还很少,有待今后进一步探索。

3.2 最小网目尺寸的选择与渔业管理建议

最小网目尺寸的确定不仅需要考虑对单一种类的影响,还应当考虑渔获种类组成、个体大小以及不同种类间的生态关系等。本次试验结果表明,符合东海区最小可捕标准带鱼肛长的相应网目尺寸为87.7 mm,远大于试验所用网具的几种网目尺寸,也大于徐国强等[18]和张健等[20]对帆张网和张纲张网研究得出的结果,前者认为帆张网对带鱼的网囊最小网目尺寸应为61.1 mm,而后者则认为结合东海、黄海主要捕捞对象的可捕规格,考虑55 mm的网囊网目尺寸更能实现张网对主要捕捞对象的管理目标。试验海域渔获种类以龙头鱼、康氏小公鱼、口虾蛄、中华管鞭虾和中国毛虾等小个体种类占绝对优势,实际生产中渔民基本将这些种类作为饵料杂鱼出售,若结合目前资源状况考虑, 网目尺寸直接放大至87.7 mm可能并不合适,可先适当放大至55 mm左右。短期看来,放大网目尺寸会对渔民生计产生影响,但长远看来,可持续的利用将会使资源得到恢复,产量和渔获规格也将分别提高和增大,渔民效益终将增加。另外,今后对海区张网作业的管理,不仅要通过限制最小网目尺寸,还建议通过限制网具数量、规模以及渔获物最小上岸尺寸等方式进行,同时亦需加强对幼鱼释放装置等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选择性尺寸试验
CIIE Shows Positive Energy of Chinese Economy
选择性听力
谷胱甘肽功能化有序介孔碳用于选择性分离富集痕量镉
CS95
i6
驭胜S330
选择性××
在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中形成生物学概念
佳石选赏
佳石选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