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了18年的秘密

2022-07-04 10:12云枫
中学生博览·文艺憩 2022年7期
关键词:废品站收破烂铁门

云枫

这个秘密,我守了18年。为了守住它,我拒绝父亲送我上学,我找各种理由拒绝同学来我家玩。

我的童年可以用两个词概括:铁门和三轮车。

小时候,家里的屋子还是那种红色顶的瓦房,窗户是用钢筋交错焊上去的,在外面绑一块板,要开窗的时候,就从里面伸出一根稍細一点的木棒,把板子撑开,再用铁丝固定好。

大门前是几棵年代久远的老榕树,树下搭了一个矮矮的棚,关着几只鸡。

父亲母亲出去打工的时候,就锁上家里最外面那一扇铁门,我经常两只手抓着门上的铁插销,把脸贴上去,夏天的时候就凉凉的,很舒服。

等我上到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就搬家到了另一个小镇,那里没有束缚自由的大铁门,也没有会掉铁锈的窗户。

取而代之的是开关都会咣当作响的卷闸门,门口有一个歪歪扭扭写着“废品站”的广告牌。

白天,父亲就开着三轮车去附近的工业园收废铁,母亲就在家里整理那些收来的纸箱、矿泉水瓶……

周末的时候,我也会帮着母亲一起收拾。久而久之就能熟练地拧开矿泉水瓶的盖子,把瓶子踩扁,连同盖子一起丢进蛇皮袋,因为这样就不会太占地方。

上到四年级,有一次我像往常一样收拾空瓶子的时候,发现了“新大陆”。我看到瓶盖上的“再来壹瓶”,像捡了一毛钱一样兴奋。因为经常帮父亲去小卖部买啤酒的缘故,所以我知道“再来壹瓶”意味着什么。

凭着那个盖子,我去小卖部兑换到了一瓶免费的冰红茶。于是,那个一直没有零花钱的孩子,一夜之间成了别的孩子羡慕的对象,每天都有不同的饮料喝。

那一年初夏,一连下了几天大雨。我从校门口停着的各色摩托车、自行车中穿过的时候,惊讶地看到停在不远处的熟悉的三轮车。父亲大喊了一声我的名字,像是有人回头瞥了我一眼。我把伞压得很低,快步爬到车子上。

车子发动,轧过减速带,发出另类的声音,我只能裹紧雨衣把头埋得低低的。

那几天我过得惴惴不安,我害怕有人看见我是被三轮车接着上下学的。在我们那时的认知里,三轮车就是收破烂的,收破烂是一件多么羞耻的事。

我甚至会梦到秘密被发现,被同学追着问:“原来你家是收破烂的啊。”

我开始再也不捡中奖的盖子去小卖部兑换饮料了,万一有人好奇我为什么有那么多饮料喝,万一他们发现我家……我不敢想。

在每个恶劣的天气,便是我跟父亲母亲较劲儿的时候,我拒绝他们开三轮车接我。我宁愿回到学校找个角落偷偷把湿了的袜子拧干,也不愿意冒一点被同学发现秘密的风险。

就这样,我度过了小学时代。上初中的时候,我又回到了原来熟悉的地方,不过门前已经长满了青草,大铁门也爬满了新的旧的枝桠。手指一碰,门上的铁插销便掉下一层厚厚的锈,像草丛里的枯枝,似乎轻轻一掰就会断。

两年后,老屋子改建成新房子,但依旧保留了许多以前的旧家具,与雪白的墙和会反光的瓷砖格格不入。

我以为那个需要躲躲藏藏的时代随着新房子的到来就会结束,直到父亲一直舍不得卖掉那辆三轮车。

我在附近的中学认识了新同学,有时候他们会邀请我去他们家,但我不敢,我害怕作为交换,他们也要来我家。

周末的时候,有老太太拖着一大串用绳子绑着的塑料瓶,停在我家门前,问,这里收废品吗?

“不收!”

我丢掉了门口那平时家里用完的积累起来的瓶瓶罐罐,以免又有路人看到旁边的三轮车,以为我家还开废品站。

又是夏季,又是雨天,又是在形色各异的摩托车和小轿车之间,远远停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我吓得惊慌失措,趁着人潮涌动快速踩上自行车。

“云云!阿云……”父亲的声音穿过嘈杂的鸣笛和雨声,格外清晰,可我不想回头。我不想丢人。

后来他开车追上了我,彼时已经离校门口有好一段距离,我才放心地停下了。

“哦,没听见。”我淡淡地回应,又强烈地表示自己有单车,不需要他过来。

他只是默默地把我的单车扛上了车厢,看我爬上去。

等我渐渐长大,在家里就有了话语权,在我每天的喋喋不休中,父亲终于卖掉了他的三轮车。

我把零用钱攒下来给他买了一辆电动车,环保又方便,关键是,还体面。而父亲只是一脸惊愕地看向我,他笑着说,我就只会开三个轮的,两个轮,不大行。

我蓦然发现,原来父亲已经老了。

偶然能听到楼下有喇叭在喊:回收空、冰箱、洗衣机、旧电脑……我就会探出头往下看,心里想,这又是谁家的父亲,开着小小的三轮车。可那个身影,分明似曾相识……

我突然想念坐在父亲三轮车上的日子了,那时候雨很猛,风很重,雷声很刺耳,但是坐在车厢里的我,从没有受过一点伤害,只是那风雨重重地打在了父亲脸上。

现在三轮车车厢不再允许载人了,父亲的三轮车也不知流落到了谁家的废品站。

现在,我有两个秘密了,一个不曾对同学说,一个却很想对父亲说。

其实那天我听见您喊我了。对不起。

如今,也该换我载着父亲看看诗和远方。

一学就会:

朴实的语言最触动人心

这篇文章的用词质朴,没有特别的形容词,也没有花哨的句子,可就在这好似拉家常的的叙述中,不知不觉间就触动了读者的情感。特别是文中巧妙地运用前后呼应的写作方式,如前文着重描写了一段父亲冒雨来接“我”,而“我”却装没听见,与后文“只是那风雨重重地打在了父亲脸上”相呼应,揭开了这么多年,父亲对“我”的爱,让全文的情绪在这里爆发,蕴藏着无限辛酸、心痛和因为错过就再难言说的情愫。朴素是最打动人心的力量。

猜你喜欢
废品站收破烂铁门
铁门
一个举动,一份温暖
汪剑超 互联网+时代“收破烂”
把柄
爱意悠悠
天使家的铁门是甜的
课间操
铁门与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