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基于立德树人的革命文化教学实践

2022-07-05 07:38邹志华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研学党史活动

邹志华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与改革中创造的,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 周年大会上指出:“在5000 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1]在建党100 周年系列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之际,作为在基础教育一线的教师,站在新时代的关口,如何立足教学实际,紧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切实可行、科学高效的革命文化教育教学实践,是一个时代性的命题。笔者近期按照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文件精神,在学校的组织与指导下,结合语文学科教学实际,利用学校所在地区的革命文化资源,带领工作室成员、备课组教师,设计组织并开展了基于以写促读、以行提知的清明节文化项目式学习活动、“学百年党史,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将军家乡讲党史,红色精神永传承”研学活动等革命文化教学实践活动。

一、以写促读:用任务驱动式追求教学效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学生高中语文学科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大核心素养的提升和“坚定文化自信,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语文学习活动中实现的。而阅读与表达就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语文学习活动。阅读是输入,表达是输出,梳理与探究的本质也是输入。从教学的效率的角度来看,不为了输出(表达)的输入(阅读)是低效的,为了输出(表达)的输入(阅读)是高效的。基于此,笔者在几个革命文化教学实践活动前,都精心设计和布置了以写促读的任务,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进行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学习活动,以提升教学效率。

比如清明节文化项目式学习活动中,笔者布置了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以下六个学习任务:参观某一革命历史纪念场馆写一篇游记,瞻仰莲花山公园伟人邓小平塑像写一篇祭奠邓小平的文章,做一份歌颂深圳改革开放功勋人物的手抄报,给已经逝去的一位亲人写一封信,创作一首诗词以祭奠某位古人,以已牺牲的一位革命者的身份给自己写一封信。要求:题目自拟,角度自选,注意写作情境与任务,格式规范,不得抄袭与套作。

又如在“学百年党史,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中,笔者给学生布置了以下学习任务。

1.读党史主题书籍,撰写一篇1500 字左右的读后感。要求:题目自拟,主题鲜明,立意新颖,内容真实,感情真挚,结构合理。推荐的阅读书籍如下:(1)党史主题书籍,如《中共党史简明读本》《中共党史拐点中的人物与事件》;(2)新中国史主题书籍,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简明读本》;(3)改革开放史主题书籍,如《中国改革开放史》;(4)社会主义发展史主题书籍,如《转折年代:邓小平在1975—1982》;(5)红色经典主题书籍,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把一切献给党》《青春之歌》《林海雪原》《铁道游击队》《新儿女英雄传》《苦菜花》《红岩》《星星之火》等。

2.梳理探究教材中的百年党史,创作一部以“学百年党史,做时代新人”为主题的课本剧。要求:课本剧内容和形式以现在使用的语文教材为主,包括经典名著、文学作品、诗词歌赋等。课本剧创作既要忠实于文本,又需要在原文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可以是话剧、歌舞剧、小品等形式,也可以是其他形式,要突出“学百年党史,做时代新人”的主题。推荐阅读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篇目,如《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飞向太空的航程》《黄河颂》《老山界》《邓稼先》《红星照耀中国》等。

3.为了让“学百年党史,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更加深入、更有实效,组织学生开展“学百年党史,做时代新人”主题调查研究工作,完成一篇不少于3000 字的调查报告。要求:明确调查目的和对象,可以按年龄、职业、身份、受教育程度等对调查对象进行分类,采用恰当的调查方法,如问卷调查法、访问调查法、访谈调查法等。

又如在“将军家乡讲党史,红色精神永传承”研学活动中,笔者布置了这样的的读写任务:从以下四个任务中任选一个,题目自拟,角度自选,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游记(研学记),能配上图片做成美篇则更佳。分别是:1.研学游记——参观叶挺纪念馆篇;2.研学游记——永记生态园体验篇;3.研学游记——万里长征、夺宝奇兵等篇;4.研学游记——总结感悟篇。要求:合理安排顺序,文脉清晰;多角度观察,突出景物特征;用心感悟,适当联想,写出细腻而个性的感受;深入思考,写出独特而有一定深度的看法。

在以上三项革命文化教学实践活动之前,教师根据活动的具体内容,以具体情境为载体,布置了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开放性、选择性、典型性的读写任务。为了更好地完成写作任务,学生必须提升阅读的质量。这里的阅读既有读有字之书——革命书籍、教材中和主流媒体中的相关文章,又有读无字之书——自然、人文景观等;既有传统媒体的阅读——读文字、图片,又有电子媒体的阅读——浏览网站、观看视频等。学生带着表达与交流的目的,去阅读、鉴赏、梳理、探究,有效锻炼了信息获取、理解掌握和知识整合的能力,核心素养因而得以提升。

二、以行提知:在实践操作中提升思想认知

明代大儒王阳明曾提出要坚持知行合一的观点,西方学者提出的建构主义也告诉我们知识的获得的途径不仅凭借教师的课堂传授与做题练习,更多的是自身要主动地参与到社会文化的互动中来。因此,笔者在以上革命文化教学实践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以行提知,在实践操作中提升思想认知。

比如,在“学百年党史,做时代新人”主题调查研究活动中,有一组学生设计了“党史的相关概念、为什么要学习党史、当下的时代核心价值观是什么、我们该如何做当下时代的新人”的内容调查访谈分析。围绕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学生在设计调查访谈之前,自身要先对这几方面的内容进行一定深度的阅读思考;在调查访谈过程中,又要从调查访谈对象的反馈中丰富对这几方面内容的认知;在调查访谈之后,学生要梳理探究这些内容,提出实施“学百年党史,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的建议与思考,进一步提升对该主题教育活动的认知。

另一组学生在调查研究中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三成的群众对自己党史的了解情况不够明晰。我们团队认为,这较大的比例可能源于我们对于这方面的疏忽,鲜有组织和机构对这方面给群众一个清晰明了的认识,所以以后有必要举行问卷及其他形式的测验,让群众更好地明白自己对党史的了解程度。”“而如何去宣传党史也是一个侧重的方面。影视资料和书籍资料是现在人们受益比较多的两种方式。与此同时,有反馈称‘多地的红色景区介绍以及社区宣传没有落到实处,浮于表面’。调查数据也显示这两种方式让群众受益的比例是比较低的。而在新方式的选择中,近八成的参与者选择了正能量宣传性短视频和多媒体官方宣传,认为这两种方式可以更好地宣传党史。我们团队认为,这反映的可能是群众对于党史学习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以线上形式进入大众视野,以更好地适应当下人们时间碎片化的愿望。”

在革命文化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指导学生用眼去阅读文章、书籍、图片、影视,去观察欣赏自然和人文景观;用耳去聆听英雄事迹、革命歌曲;用脚去丈量红色土地、绿色家园、古色遗产;用心去感受人物,体悟情感,思考哲理,表达情思,形成“三观”;用手去写文章,制作并发布美篇、视频,献上鲜花,致上哀悼。教师指导学生在全身心的投入中做到知行合一,以行提知,以知导行。

三、躬行指导:于教学过程里实现教学相长

在清明节文化项目式学习活动之后,笔者在通过对参与活动的师生的调查反馈中得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指导,比如活动目标应进一步细化,学习方向和目的应更加明确,为学生提供可参考的学习成果模板,在活动最后予以总结和评比等。笔者意识到教师并不仅仅要根据活动内容给学生的学习创设情境、布置任务、查收成果,更要在教学实践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全程参与指导、亲身实践示范,并与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分享交流。如是,才能使教学效率最大化,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因此,在清明节文化项目式学习活动的最后,笔者组织开展了总结评比展示活动。在“学百年党史,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将军家乡讲党史,红色精神永传承”研学活动中,教师都是这样践行的:在活动前充分宣传发动,讲解如何完成学习任务,提供相关资源供学生参考和借鉴,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分工并解答学生的疑问;在活动中参与、示范、躬行、指导;在活动后积极组织交流、分享、评价、反馈等。

比如在“将军家乡讲党史,红色精神永传承”研学活动中,笔者先是带领学生阅读鉴赏余秋雨《文化苦旅》中的一些文章,并从“细心观察,手写心记;依据中心,决定取舍;紧扣游踪,疏密有致;写好景物,注入感情”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了指导。此外,还和学生一道全程参与研学活动,在现场指导学生学会观察、体悟、表达,比如通过形与神、大与小、情与理、虚与实、古与今、国与家、你与我等方面的有机融合,撰写叶挺将军纪念馆游记(研学记),效果较为理想。如学生黄胜基在《叶挺将军纪念馆游记》中写道:“一匹雄壮俊俏的宝马腾越在半空中,张大了它的马嘴,似要发出震耳欲聋的嘶喊,马上一位身着军装的战士将要拔出宝剑,坚毅的双眼里容不得敌人的半分放肆,骏马腾越,宝剑出鞘,此刻已箭在弦上……这是屹立在叶挺纪念园门前的一座雕像,恰似一位‘一骑横当百万师’的铁骑……”

笔者还全程参与了献花、致词、哀悼、唱红歌、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教师的躬身实践深深感染了学生。如学生董小班在《红色精神永存,不忘风雷岁月》游记中写道:“那位身着白衣,戴着黑色方框眼镜的骨干教师,读得脸都通红了起来,汗水湿透了他的脊背。他声如咆哮,热血沸腾,就像那冲在前线的战士与叶挺将军并肩在战场上和敌人浴血奋战。那种对先烈的敬意和无悔的选择,可能只有他才能感受得到吧。誓词结束,他推了推眼镜,走到了队伍的末端,不停地擦着不知是汗水还是泪水——好一个红色英雄!”

诸如以上所列举的革命文化教学实践活动,不仅使学生学得了必备知识、习得了关键能力、培养了核心素养、构建了核心价值,也使教师增长了见闻知识、拓宽了思维方式、提升了人生境界、收获了情感共振、得到了心灵洗涤、坚定了价值信仰,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培根铸魂,启智润心”,让我们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教育方向前行吧!

注释: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共党史研究》,2016年第7期,第8页。

猜你喜欢
研学党史活动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第一次学党史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